《我所亲历的三次国共谈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所亲历的三次国共谈判-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忘的1945年10月10日下午,这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不仅亲身参加谈判的代表感到协议得来不易,满怀喜悦,就是办理事务的人员,知道谈判内幕的我们,也是喜气洋洋,十分高兴。从一清早,大家就忙开了,把小小的客厅和衣帽架收拾整齐,茶水香烟准备好,在会客室南墙“天下为公”的横幅下横摆着一张条桌,覆以桌布,摆上签字用的笔墨。会场简朴、肃穆、庄严。但没有邀请记者和任何人参加,所以具体情形当时报上并没报道。    
    下午四时许,一切准备就绪,双方代表先后到场,互相致意,并审阅了事先誊写好的《双十协定》全文,表示同意,就按名次先后签上自己的名字。他们虽然没有说话,但从脸上表情看,显得既严肃又高兴。全体代表中,只有张群因公外出,不在重庆,他的名字是事后补签的。协议的全文于同月12日在报上公布。    
    签字完成后,邵力子先生向双方代表建议:“这次商谈,所以能够获得初步成功,达成协议,多有赖于毛润之先生的不辞劳苦奔波,应请他下楼相见。”大家欣然同意,于是毛泽东主席下来和大家逐一握手,互致祝贺。    
    应该说,协议的达成,是中共方面识大体、顾大局,大大让步的结果。例如中共在商谈中和协议上始终表示接受蒋介石的领导和实行三民主义;在部队数字方面中共愿意由四十八个师减为二十个师;在解放区问题上中共愿意以后继续协商。这些让步,有利于说服国民党中的右派同意协定的签订。张治中在解放后写回忆录时也说:“实在说起来,凡是具有定见远见的人,对于这个协议应该感到满足;特别是亲身参加商谈的我们,真是几经折中,舌敝唇焦,好容易才得到这样的结果,自然更感到愉快。”    
    重庆谈判过去五十九年了,事实说明,没有这个协定,国共两党的公开斗争就不能暂告一段落;没有这个协定,以后的停战协定就不能产生;没有这个协定,也不能为解放战争积聚足够的力量以至于统一全国,这个协定是具有转折性、历史性的伟大意义的文件,问题在于蒋介石缺乏诚意,再好的协议也终必成为一纸空文而已。    
    《双十协定》签字后两小时,蒋介石全副武装,佩着短剑,亲到桂园拜访毛泽东,两人略事寒暄,互致祝贺,即乘车同赴国府路国民政府礼堂参加国庆招待会。会后,毛泽东回桂园休息了一会儿,就乘车直奔山洞林园,夜歇林园,与蒋介石就未了问题最后交换意见。    
    11日凌晨,由张治中陪同毛泽东同赴九龙坡机场,飞返延安,蒋介石特派陈诚代表他到机场送行。到机场送行的还有各阶层、各方面人士数百人,毛泽东是在双重胜利的欢呼声中飞返延安的。是夜,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欢迎晚会,宾主尽欢。12日,张治中飞返重庆,毛泽东亲自送至机场,路上毛又再次表扬张治中:“你为和平奔走是有诚意的,你把《扫荡报》改为《和平日报》,把康泽搞的集中营撤销了,是不简单的事。”——这是张治中二到延安。    
    《双十协定》的签订是政治的胜利,击破了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取得了国内外广大中间分子的同情,也使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    
    


第一部分二、重庆谈判毛泽东活动大事记(1)

    毛泽东在机场发表简短书面谈话,指出:“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希望中国一切抗日政党及爱国志士团结起来,为实现上述任务而共同奋斗。”    
    到机场迎接者,除蒋介石的私人代表周至柔外,还有邵力子、雷震、张澜、沈钧儒、左舜生、章伯钧、陈铭枢、谭平山、黄炎培、郭沫若、陶行之等人。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工作人员也到机场迎接。    
    毛泽东与来迎者一一握手并合影,然后乘车至张治中官邸桂园稍事休息,即会见郭沫若、于立群、王世杰。部分中国记者追至桂园,向毛泽东提出可能留渝日期、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看法、机场谈话何以不提党派会议和联合政府等问题,毛泽东一一作答。休息片刻,旋即赴红岩村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参加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新华日报社、群众周刊社举行的欢迎晚会;会见南方局负责人和章汉夫、许涤新、胡绳、戈宝权等人。    
    晚八时半,由张治中、邵力子陪同,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乘车去山洞林园赴蒋介石晚宴。作陪者除张治中、邵力子外,还有赫尔利、魏德迈、张群、陈诚、吴国桢、王世杰、周至柔、蒋经国等。    
    当日,重庆《新华日报》刊登了毛泽东来渝消息,下午发行了号外,消息如同春风,迅速吹遍山城。    
    毛泽东夜宿林园。    
    8月29日    
    上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林园和张治中商谈有关谈判的内容、程序等问题。    
    下午,毛泽东同蒋介石作首次直接商谈。蒋介石表示一切问题愿听取中共方面意见,并重弹中国无内战的老调。毛泽东当面加以驳斥,列举十年内战和抗日战争中的大量事实指出,说无内战是欺骗。最后,蒋介石提出谈判三原则:(1)所有问题整个解决;(2)一切问题之解决,均须不违背政令军令之统一;(3)政府之改组,不得超越现有法统之外。    
    晚上,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与张治中、王世杰、张群、邵力子等继续就谈判的原则、方针、程序作长时间商谈,双方同意先作一般性交换意见。    
    毛泽东夜宿林园。    
    何应钦以参谋总长名义命令各战区重新印发《剿匪手册》。    
    8月30日    
    上午,毛泽东和周恩来由山洞林园赶回城内,分访宋庆龄、孙科、于右任和赫尔利大使。于右任、孙科适外出,未遇。    
    下午,在桂园会见7月间赴延安的参政员黄炎培、章伯钧、左舜生、傅斯年、冷NFDB1秋等,就和谈问题交换意见后,前往民盟总部(即特园,又名“民主之家”)看望张澜和鲜特生,作较长时间的密谈。张澜表示不相信蒋介石有和平诚意。毛泽东向他们详细地介绍中共的政治主张。张澜指出,蒋介石在表演鸿门宴,是假戏。毛泽东说:我们就来他一个假戏真做,让全国人民当观众,看出真假,分辨是非,这场戏就大有价值了。    
    周恩来晤见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就政治军事问题作了一般性交谈。    
    晚上,毛泽东和代表团成员参加张治中在桂园举行的晚宴,于右任、孙科、邹鲁、叶楚伧等作陪。饭后,于右任辞去。吴铁城来。毛泽东与孙科、邹鲁、叶楚伧、吴铁城等交谈。孙、邹、叶、吴走后,毛泽东会见柳亚子、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陈铭枢、王昆仑、王云五、傅斯年等人。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称毛泽东是“弥天大勇”、“霖雨苍生”,并向毛泽东索诗留念。    
    会客后,毛泽东回红岩村和工作同志欢聚。    
    8月31日    
    上午,邵力子在国民参政会宴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黄炎培、王云五等作陪。    
    周恩来、王若飞同张群、张治中、邵力子继续商谈。    
    下午,毛泽东会见小民革(中国民主革命同盟)的领导人王昆仑、屈武、侯外庐、许宝驹、谭惕吾、于振瀛、曹孟君、倪斐君等,听取他们对和谈的意见。饭后,毛泽东与客人畅谈。这次会见、畅谈长达十小时。    
    9月1日    
    上午,周恩来同张群、王世杰、张治中、邵力子继续商谈,就军事问题交换意见。    
    下午,毛泽东由张治中、邵力子陪同前往中苏文化协会,参加庆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的鸡尾酒会,并参观苏联图片展览。参加酒会的有:苏联彼得洛夫大使夫妇、罗申武官,宋庆龄、冯玉祥、覃振、翁文灏、王世杰、陈诚、朱家骅、陈立夫、吴铁城、梁寒操、鹿钟麟、贺耀组等,郭沫若、沈钧儒、马寅初、谭平山、左舜生、李德全、傅斯年、王芸生、王昆仑、许宝驹、高崇民、张申府、史良、刘清扬、茅盾、侯外庐、张西曼、阳翰笙、曹孟君、倪斐君等。席间,毛泽东和覃振、冯玉祥、谭平山等人亲切交谈。    
    晚八时,毛泽东赴吴铁城宴会。    
    9月2日    
    上午10时,毛泽东约请王世杰到桂园,根据中共一贯主张和前四天的谈判情况,就下一步谈判提出八项原则性意见:    
    一、在国共两党谈判有结果时,应召开有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会议;    
    二、在国民大会问题上,如果国民党坚持旧代表有效,中共将不能与国民党达成协议;    
    三、应给人民以一般民主国家人民在平时所享有之自由,现行法令当依此原则予以废止或修正;    
    四、应予各党派以合法地位;    
    五、应释放一切政治犯,并列入共同声明中;    
    六、应承认解放区及一切恢复区内的民选政权;    
    七、中共军队须改编为四十八个师,并在北平成立行营和政治委员会,由中共将领主持,负责指挥鲁、苏、冀、察、热、绥等地方之军队;    
    八、中共应参加分区受降。    
    之后,周恩来与王世杰继续商谈。    
    中午,张澜以中国民主同盟名义在特园宴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罗隆基、鲜英、张申府、左舜生等作陪。毛泽东说:这是“民主之家”,我也回到家里来了。今天我们聚会“民主之家”,今后共同努力,生活在民主之国。宾主洽谈甚欢。毛泽东在主人的纪念册上题写“光明在望”相赠。    
    下午,毛泽东会见邹鲁和各方友好。    
    晚八时半,蒋介石在官邸宴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座者有:孙科、冯玉祥、吴铁城、熊式辉、张群、陈立夫、吴鼎昌、张治中、邵力子、王世杰、甘乃光、吴国桢、王云五、周至柔、白崇禧、翁文灏、雷震、许孝炎、张伯苓、莫德惠、江庸、左舜生、傅斯年、冷NFDB1秋、黄炎培等。    
    宴会之后,毛泽东同蒋介石作第二次商谈。内容是中共军队编组数目;军队驻地;解放区;政治会议;国民大会代表等问题。


第一部分二、重庆谈判毛泽东活动大事记(2)

    9月3日    
    周恩来、王若飞同张群、张治中、邵力子进行商谈,并将中共方面的谈判方案提交国民党方面,要点如下:    
    一、确定和平建国方针,以和平、民主、团结为统一的基础,实行民国十三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中的三民主义;    
    二、拥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    
    三、承认各党派合法平等地位并长期合作,和平建国;    
    四、承认解放区政权和抗日部队;    
    五、严惩汉奸,解散伪军;    
    六、重划受降地区,中共应参加受降工作;    
    七、停止一切武装冲突,令各部队暂留原地待命;    
    八、结束党治过程中,迅速采取必要措施,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