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4-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784-三野战事珍闻全记录-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局领导。同时成立华中军区,隶属新四军建制,张鼎丞任司令员,邓子恢任政治委员,粟裕、张爱萍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先胜任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苏中、淮南军区及两个独立旅和8个军分区。    
    同时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兼任司令员,谭震林兼任政治委员,刘先胜兼任参谋长,钟期光兼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等4个纵队。王必成、江渭清分别任第六纵队司令员、政治委员,段焕竞任副司令员,陈铁君任参谋长,刘文学任政治部主任。姬鹏飞任第七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藩任副司令员,杜屏任参谋长,卢胜任政治部主任。陶勇任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清任副司令员,伍洪祥任副政治委员,韩念龙任政治部主任。张震任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饶子健、杜新民任副司令员,姚运良任参谋长,王学武任政治部主任。    
    对苏中和淮南军区的领导亦作了调整。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治委员陈丕显,参谋长朗炳云,政治部主任陈时夫。淮南军区司令员周骏鸣,政治委员肖望东,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梁从学,政治部主任余立金。


第一部分:保卫抗战果实 准备应付内战谁敢来摘果

    破袭津浦,迟滞国民党军北进    
    谁敢来摘果    
    1945年10月5日,延安。    
    这是一个明朗的晴天,天空如清水一般澄清。秋风把延安的田野刮成了斑斓的颜色。刘少奇正在窑洞里伏案翻阅着一份份文电。    
    在毛泽东应邀前往重庆谈判期间,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的职务。这时,全国正处于一个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    
    从抗战胜利以来,蒋介石一边同毛泽东谈判,一边迅速调动兵力沿平汉、津浦铁路北上,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并向解放区进攻。到1945年9月中旬,蒋介石就已经调动了36个军、73个师。其中部分是国民党嫡系部队,由云、贵、湘、黔出动北上或由海南岛乘船北上。一部分是投降的伪军,蒋介石给他们加爵封官,充当进攻解放区的先头部队。    
    抗战胜利的果实,绝不能让蒋介石轻易夺走。必须阻止国民党军从平汉、津浦铁路北上。    
    想到这里,刘少奇提起笔代表中央起草了《关于在铁路线上消灭和阻止北进敌军的方针部署给各局、各区党委的指示》。在介绍了日本投降两个月来的敌我形势后指出:“目前华北、华中解放区作战的重心应放在铁路线上。作战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和阻止北进之顽军。”    
    刘少奇按各军区、军分区所在位置,分片负责,主要破坏津浦、陇海、平汉、正太、同蒲、平绥等几条干线,既要阻挡蒋军北上,又要防止阎锡山、傅作义部对解放区的进攻。但是,刘少奇特别指示不得破坏北宁线的北平至塘沽段,胶济线全线及津浦线徐州至海州段,为的是让投降的日军回国。在非解放区的铁路沿线,“应积极组织破路、袭扰、埋设地雷、翻车和相机打击顽军,务使其不能乘车而必须步行前进。”    
    中央指示一下,各解放区军民闻风而动。在几天时间内,就将铁路扒了个稀烂。南北交通大动脉被切断,火车动弹不得。国民党军队北进的步伐大大延缓了。     
    国民党军队特别是吴化文的伪军,与八路军打了多年交道,也有一套应付我们的方法。在沿津浦路向济南进军的途中,他们采取边修路边前进,步步为营的战术,让你无隙可乘。    
    9月30日,徐州的国民党第12军、骑2军及伪军吴化文部开始北进。10月1日抵临城(今薛城),3日在山东第8师及警备8旅尚未赶到的情况下进占了滕县。6日到达兖州。9日,与山东第4师先头一部遭遇后,蒋军主力取道铁路以西继续北进。    
    据罗荣桓、黎玉10月9日致军委的电报中反映:国民党军队行军的组织相当严密。    
    “行军两侧警戒严密,约1;000~3;000人不等,沿铁路两侧护路沟墙步行。其机关人员、行李辎重、伤病员均载车上。    
    出发前,其侧卫部队先乘车至警戒地带,下车警戒。待整个部队车辆通过后,再乘车跟上。    
    步行者全系轻装,多以跑步行进。火车与步行部队互相掩护,火车行驶很慢。    
    侧卫部队沿护路沟墙行进,遇我袭击时,即以沟墙为主阵地进行掩护,火力较强。一般不向我冲锋,但某些要点,有时冲锋占领或争夺之。    
    火车载机动部队随时增援薄弱处,较远据点,敌亦用大炮策应。”    
    至10月11日,其先头部队利用山东军区部队主力尚未调转、破路不够彻底之机,已进抵济南,后续部队正准备源源跟上。照此下去,只要20天,国民党大批主力就能顺利通过津浦线到达平津地区。    
    为粉碎国民党的企图,中央决定成立津浦前线指挥所,由陈毅亲往前线实施统一指挥。10月15日,陈毅、黎玉等人率前线指挥所进驻邹县香城,组织抗战胜利以来第一个集中大兵团作战的战役。    
    陈毅在香城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共“七大”精神,并作反内战的动员。他以简明通俗的语句表达了自卫作战的理由和决心:“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谁敢来摘果,把枪缴下来!”    
    当时的兵力部署是:自北向南,以渤海军区武装控制并破袭济南以北铁路,使到达济南的国民党两个军不能继续北进;以山东第3、第4师及鲁中警备3旅进攻泰安、兖州之间日伪军;以山东8师及鲁南警备8旅进攻邹县至临城间日伪军;以鲁南警备9旅进逼徐州、临城、枣庄以钳制敌人。总之,在济南至徐州沿线,共集中了20个团的主力。指挥所根据当前敌人情况,决定采取轮番使用兵力的战法,使部队在长途行军后的连续作战中,仍能保持有力的突击力量。    
    津浦路徐州济南段是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关键一段,是由南方进入华北、东北的通道。就1945年底的蒋介石来说,他的部队已具有机械化的快速机动作战能力,控制津浦线,就可以随时保证蒋军多路快速进攻,随时与我军进行决战。我军决定实施这次战役,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东军区第8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王麓水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部队向邹县急进。    
    盘踞邹县城的是刚由伪军改编的吴化文部第4师10团及伪保安18旅,另有日军1个中队。    
    10月18日,第8师主力首先发起战斗。担任主攻任务的是第8师22团1、2营。    
    当晚,1、2营官兵在该团王吉文团长的率领下,对邹县东、西城门同时发起攻击。    
    东门守敌妄图凭借坚固的城垣工事拼命顽抗,密集的火力从城楼碉堡上往下猛烈扫射。    
    2营突击队官兵们在火力的掩护下,扛着云梯奋力攻城。在激战中,突击队的登城云梯一架又一架地被炸断,几次攀城均没有成功,但他们毫不畏惧,前仆后继,一齐奋勇攀登,终因敌人火力太强,攻城受阻,一时难以登上城头。    
    2营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下去,伤亡会越来越多。他果断决定暂停强攻,立即改变战法,先组织火力压住敌人,同时组织突击小组以集束手榴弹对城门进行爆破,扫除前进的障碍。    
    突击小组在营火力掩护下,很快破门成功。强攻分队迅即登上城头,后续部队大胆跟进,一举占领了东门。守敌退入东门碉堡,继续负隅顽抗。    
    在2营强攻东门的同时,1营攻击西门进展顺利。战斗发起后,1连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爆破分队和登城分队同时向西门发起冲击,一鼓作气登上了城垣。后续部队乘势向城内突进、与敌展开巷战,往返冲杀,浴血苦战,大量杀伤敌人。守敌被打得四处乱窜,溃不成军。    
    敌4师10团副团长陈于忠率领600余人放下武器,弃暗投明。至19日晨,吴化文部第4师10团和伪保安18旅被全歼。只有据守城内碉堡中的日军米仓中队拒不投降。王团长当即下令组织爆破,随着一声巨响,30余名日军被消灭于碉堡的废墟中。    
    此次战斗,全歼守城伪军2;500余人和日军200余人,缴获大量日式武器。接着又迫使邹县南侧日军300人投降,控制了邹县以南40余公里铁路,山东第3、第4师则攻克大汶口,控制了南北铁路10余公里。至此,国民党徐济间交通再度被切断。


第一部分:保卫抗战果实 准备应付内战国军官兵佩戴着两种肩章符号(1)

    10月上旬,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罗炳辉奉命率第2师师部及第4、5旅告别淮南,北上山东。淮南根据地的人民和部队在血与火的岁月中建立了鱼水之情,他们实在舍不得自己的子弟兵离开。    
    毕竟罗炳辉在淮南这块热土上与日本侵略军奋战了整整7年,他同这块土地、这里的人民也难舍难分。    
    依依惜别了淮南,部队过三河,经泗阳,到淮北宿迁集中。在这里:第2师第4、第5旅与第4师第9旅合编为新四军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罗炳辉任司令员,韦国清任副司令员,詹化雨任参谋长。    
    10月20日,二纵从炮车、赵墩间强行越过陇海铁路,进入鲁南滕县地区,在津浦路中段活动,准备打击敢于北犯之敌。    
    这时,归国民党第5路军指挥的吴化文部从蚌埠东运至徐州,尔后徒步沿津浦铁路行进,企图穿越解放区北上大汶口,到济南地区集中,配合日军第3师团一部,掩护蒋军主力北犯。    
    吴化文部行动部署的情报被新四军截获破译,其后又捕获俘虏审问后得知,该部将于11月2日由滕县进至界河,3日由界河出发,以日军部队为前锋北犯。    
    陈毅与罗炳辉等指挥员研究后决定伏击该敌,并布下了天罗地网:第8师在界河以西一线山上设伏,二纵9旅在界河以东一线山上设伏,5旅配置在9旅以南,三支部队形成一个三角形伏击网。待吴部进入设伏地域后,由5旅断其退路,8师会同9旅拦腰出击。第4师和鲁中警备第3旅在邹县以南、两下店以北地区,拦击可能逃窜之敌。    
    布置完任务后,陈毅在前线召开的连以上干部动员大会上,为伏击战作了动员。“同志们,我解放区军民经过八年艰苦抗战,历尽千难万险,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可是,抗战的枪声还没有停止,躲在峨眉山上的蒋介石就指挥部队下山来抢摘人民的胜利果实了。在美国佬的支持下,急调重兵沿津浦、平汉等铁路北上,处心积虑地阴谋挑起全面内战,妄图控制华北,抢占东北,独占胜利果实,对全国实行反动统治。”讲到这里,陈毅提高了嗓门,“同志们,你们答应不答应?”    
    “坚决不答应!”会场上响起了如雷般的吼声。    
    “好!”看着一张张激动的脸庞,陈毅兴奋地说:“这次作战的特点很多,首先,这是我山东八路军与华中新四军首次合作的第一仗。要打出水平,打出团结,打出人民军队的风格来。其二,这次战斗是由过去分散的游击战转为大规模运动战。因此,在战斗中必须克服游击作风,严守战场纪律,坚决执行命令,服从指挥,密切协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