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8-菩提无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958-菩提无树-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面的彩色电视。但是,精心选择的提花纯毛地毯和整整遮住一面墙的落地窗帘,恰恰在这简单的摆设和空旷的房间中充分显示出了它们的魅力,令整个房间的感觉既雍容又大气。    
    她微笑着打量着窗帘,窗帘的图案有些阿拉伯风格,那是她跑了好几个大商场才选下的。真是妙极了!她在心里得意地说,谁能找出更漂亮的窗帘呢!    
    她侧耳倾听着窗外呜呜的风声,感觉这房间就像汪洋中的一条船,能够为她遮风避雨御波抵浪的船。哪怕外面有多少凶险,她终归有一方安全的天地。她是这个家的主妇。狂风呼啸的夜晚,她在柔和的灯光下,在自己温暖舒适的家里安静地做着针线。这种体会让她感动。她一针一针地缝着,宁静与温馨的感觉充满胸间。    
    搬进这个新家才三周。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坤宇和她为了布置这个家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家具都是自己打制的。她托一个朋友从东北弄来的木头,按计划内的价格买的,便宜得跟送一样。坤宇自己画的家具图样,为了这项了不起的设计,他差不多跑遍了北京所有卖家具的地方。等到请人按图打制的时候,他们又一连审查了十几个或走街串巷或朋友介绍的小木匠的手艺,这才选定了一个心灵手巧的木匠。    
    墙壁和地板的颜色是他们多次讨论并且看了好几本居室布置画册后才敲定,然后自己动手利用工余时间一点点刷出来的。卧室刷成了淡粉色,客厅乳黄色,书房是极浅的蓝;而地板,一律选用橙红色的地板漆。做这些工程的时候,每天一下班,他们各自在单位扒拉几口饭,就匆匆忙忙集中到这里来,换上工作服,戴上帽子,活像一对土地公土地婆,但是他们干得兴致勃勃。    
    第一个晚上在新家过夜,两个人的兴奋与激情都让他们自己惊异。结婚已经整整两年了,一直同坤宇的父母挤着住。坤宇的父母也不过一套两居室,他们占了一间小屋,坤宇的弟弟就只有睡在厅里。晚上他们想做点事,总是怕闹出动静,就像在偷情一样。 “以后我们可以纵情声色了。”那天晚上坤宇大显身手之后,心满意足地在床上伸着懒腰。“德性!”她踢了他一脚,然后翻过身去背朝着他,“搂着我。”她命令道。那是她睡得最香的一夜。    
    衣食住行实在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最基本的需求满足不了,别的需求就要大打折扣。无怪乎杜甫有此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此大的地球上的那么一个围起来的小小空间,对于人竟是如此的重要啊!无房而得房的人,真就像久旱而得雨的禾苗。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令她有这样的满足感与安全感!“我真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她自嘲。家,那确实是她自小盼到大的东西,“我总算有了一个自己的家了。”她在内心里深深地喟叹。    
    他们成长的年代,是不谈爱情的年代。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成了禁书。然而这一禁,却禁得人的那一根神经分外敏感。记得当年看那八个充满凌云正气的革命样板戏,有时都会研究一下剧中人有无一点感情纠葛的蛛丝马迹。比如洪常青与吴琼花,柯湘与雷刚,而对于《智取威虎山》没有把少剑波与白茹的感情表示出来,则是满心遗憾。    
    其实书又岂是禁得住的?无非是禁得人得之如获至宝,观之如饥似渴。当年她就曾如饥似渴地认真研读那些能到手的禁书,思想性艺术性固然是一窍不通,其中的故事则看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涉及到男女之情的,那是点滴也不肯放过,且反复研究,直看得脸热心跳,心醉神迷。    
    当然中毒不浅,结果就是后来的眼高手低。明白过来时已晚了,革命的浪漫主义已不可救药地融化在血液中。没法不这样,敢情陪她长大的那些心目中的偶像,都是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结合而产下的精灵。精灵不会被物质世界所左右和玷污,无论肮脏的环境,无论贫穷的处境,都不会使他们有卑微的想法和不雅的行为。他们周身充满着天地万物的真理与正气,行动都带着“啊!”这样的韵味。他们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只在精神生活中翩翩起舞。


第二部分少妇的妩媚,少妇的满足

    她必须过俗人的日子,却老爱用精灵的逻辑去思维,就常常弄一些四不像出来,内心老在不平衡和不满足中煎熬。    
    对于爱情,她就曾有过一百种的想象。那个时候生活中没有别的作料;只有幻想。她收到第一封情书时是十六岁,那时她在工厂,虽然从小就是白水淡饭,不曾讲究过营养,却也出落得丰满红润,十六岁倒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她把情书藏在兜里,偷偷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开始是心跳,继而是矜持,然后是庄严。她就在心跳与庄严之间写了一封矜持而堂皇的回信,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希望你能把握自己,正确处理,使我们的友谊能够长存下去。”回信的当天晚上,她又矜贵而愁肠百结地记下了一篇日记──感觉上那是有人在看的日记:“今天接到他的信,使我对这个问题想了很多。我会喜欢什么样的人吗?如果在我的生命进程中会出现这样一个人,他是质朴的、坚强的、学识渊博的,有理想、有毅力、有精神上的力量,不是随波逐流,对事对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他能完完全全了解我,帮助我,我也能完完全全了解他。彼此之间心心相印,志同道合。如果能遇上这样一个人,我相信我一定是很幸福的。然而世上完全如人愿的事又有多少呢?谁知道命运会把我抛向何方?”    
    命运会把她抛向何方冥冥中早有定数。性格即命运。她刚烈又脆弱,敏感又迟钝,过于自尊又过于自卑。她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就感觉惊恐。她自以为熟知人情世故,其实她知道的不过是书,那些她看过的书。她用看书的眼光去看生活,就把真实的生活蒙上了一层诗意的面纱。    
    但是她确实有过一段好时光,能够让她多愁善感顾影自怜。她身边的爱慕者聚了几多,从工厂到大学。她越发庄重矜持,却从不放过明里暗里投来的异样的目光──那让她内心窃喜且行动自信。直到一恂走进她的生活。而直到那个时候她才明白,原来她一直就在等着一恂,原来她那一百个爱情版本里的影子都是一恂。    
    一恂没有缘由地弃她而去让她在一场大病之后如隔世做人,心灰意冷。她从矜持自负走进完全没有自信。她从浪漫的忧郁走进沉重的忧郁。她开始贪吃,没有节制地吃,婀娜苗条的身段迅速膨胀,粉色的面颊转成灰暗发黄。她又买来一副大镜框的眼镜戴上,像是要把整副面孔都隐藏在眼镜里面。如果不是坤宇出现,如果不是坤宇盲目地义无反顾地要娶她,不知道她还要在灰暗的情绪中沉浮多久,尽管那个时候强烈的痛苦早已化为隐隐的哀伤。    
    爱情可以没有,家却不能不要。这是她现在明白了的道理。    
    坤宇出差已经五天了,明天是他回来的日子。    
    乔安把完工的裤子挂进衣橱。她检阅了一下衣橱里她的那几套衣服,把下午她才买的那件黑白格的上衣取了出来。    
    换上新衣,她到卫生间打开灯,站在镜子前端详──从下午买回衣服,她这是第三次端详了。她望着镜子里的形象,不错,她现在的样子,才是她人生的全盛时期,仍有姑娘时的姿色,又添进了少妇的丰润,少妇的妩媚,少妇的满足。她对着镜子做了一个鬼脸,突然心里涌出一点儿纳闷:归属感对于一个人竟是如此地重要吗?


第二部分一张破旧的单人床

    两侧连绵起伏的高山之间,一条清澈的河流在这里聚成了宁静秀丽的山间湖泊。水光山色两相映衬,好一处山水胜境。这是深山中的水库。“在这里停一下。”梅又平说。四辆小轿车停在了高居于水库的盘山公路上。    
    湖的那一边,一座不很高的山包下有一座木头房屋,房屋的后面和两侧,有连成片的翠绿的青竹,房屋的前面,一片平坦的土地直伸进湖里。他遥遥望着那座房屋,“什么样的人有福气住在如此的画里?”他笑向陪同他的县委书记杜浩说“搞一只船过去看一看。”    
    船搞来了,只能坐三个人的一只小船。“放我一下假,”他对杜浩说,“小宁陪我过去就行了。”    
    近到房屋跟前,就没有了远看时的诗情画意。房屋已经很破败了,木头椽子和板壁都已发黑,还有一些地方的壁板脱落掉了,张着黑洞洞的口。他绕屋一周看了一看,房屋隔成了三间,中间的大间和东边的一小间是锁死了的,像是没有住人;只有西边的一小间门是虚掩着的。“有人吗?”他叫了一声,不见应。他轻轻把门推开一条缝,里面空无一人。    
    屋子里面的情景实在是太凄凉了。一张破旧的单人床,上面的褥子和胡乱堆着的被子已看不出原色,黑糊糊的板结的棉絮随处显露出来。床前有一只老旧的木箱子,像是兼作饭桌,上面有两只空碗。再有就是一只火塘和上面架着的一口锅。这就是全部的家当了。    
    他走出门来轻轻地把门带上。在屋子后面的远远的山地上,有一个戴斗笠的人弯腰在地里忙碌。他快步走过去。“请问?”话刚出口,斗笠下的人直起腰仰起脸,他愣了一下,他看到的是一张极老的老妇人的脸,满脸的皱纹像菊花,瘪瘪的嘴嚅动着,在阳光下眯缝着眼看着他,两只手里抓着刚从地里薅下来的草。他的心像突然被什么揪了一下。不知为什么,顷刻之间,他想到了他的母亲。他弯下腰去,柔声问道:“大妈,是您住在这里吗?您一个人住在这里?”    
    老妇人看着他摇了摇头,复又埋头到地里薅草。    
    随后赶来的小宁把嘴凑到老妇人的耳边,“大妈,您是一个人住在这里吗?”他用地方话大声地问。    
    老人又慢慢地直起腰,昏花的眼睛盯住小宁看了一会儿,开始用地方话与小宁对讲。    
    他走到一边去,从这里看水光山色,同方才在公路上又不太一样。此外他的心情也不太一样了。    
    小宁走到他的身边:“梅处长,这位老太太就一个人住在这里。她的丈夫原是这里看水库的,前几年去世了,她就一个人住在这里。”    
    他没有说话,他点点头,“小宁,你到下面去看着船,我一会儿就过去。”    
    小宁答应着走了。他把兜里的东西掏出来,里面只有三百元钱。他回到老人身边,他扶起老妇人,“大妈,这点钱你留着,买点油盐酱醋,买点菜。”    
    老人的脸上有了笑意。她把手在衣襟上擦了擦,接过钱去。她频率很快地对他说了一大堆的话,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话他听不大明白,但是他听懂了一句话:菩萨保佑你!我会拜菩萨,求菩萨保佑你!    
    他挥挥手,向湖边走去,已不太有心情观赏湖光山色。做这件事,他没有任何功利色彩,也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他心里在盘算着,这笔钱也许是老人从未见过的大数字,老人拿了这些钱,也许会去买点肉,买些菜,再买些她需要的日用品。这点钱,对于他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老人,也许就有一段改善了的日子。他觉得鼻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