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因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啼笑因缘- 第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如此想着,已经把上衙门的时间,都忘掉了。  那夏云山昨天晚上由何家出来,曾到这里来向沈国英回信,说是何洁身不知是何想法,对我们提的这件事,倒不曾同意。沈国英笑着,只说爱情是不能勉强的,说完了也就不再提了。夏云山摸不着头脑,今天一早,便打电话来问统制出去了没有。这边听差答复,刚才有一位何小姐来拜会统制,一人坐在客厅里,还没有走呢。夏云山听到,以为何小姐投降了,赶快坐了汽车,就到沈宅来探访消息。 这个时候,沈国英依然坐在客厅里。夏云山是个无日不来的熟人,不用通报,径直就向里走。他走到客厅里时,只见沈国英坐在一张紫檀太师椅上,一手撑了椅靠,托住了头,一手放在椅上,只管轻轻的拍着。他的眼光,只看了那地毯上的花纹,并不向前直视,夏云山进来了,他也并不知道。他忽然将桌子一拍,又大声喝道:〃我决计忘了她了。我要不忘了她,算不得是个丈夫!〃他这样一作势,倒吓了夏云山一跳,倒退一步,问道:〃国英怎么了?〃沈国英一抬头,见盟兄到了,站起来,摇了一摇头道:〃何丽娜这个女子,我又爱她,我又恨她,我又佩服她。〃夏云山笑道:〃那是什么原故?〃沈国英就把何丽娜今天前来的话说了一遍。因道:〃这个女子,我真不奈她何!〃夏云山笑道:〃既是老弟台如此说了,我又要说一句想开来的话,天下多美妇人,何必呢!就以何小姐而论,这种时髦女子,除了为花钱,也不懂别的,你忘了她,才是你的幸福。〃沈国英哈哈大笑道:〃我忘了她了,我忘了她了!〃夏云山一看他的态度,真有些反常,就带拉带劝,把他拉出门,让他上衙门去了。夏云山经过了这一件事,对于二三知己,不免提到几句,展转相传,这话就转到陶伯和耳朵里来了。陶伯和鉴于沈凤喜闹出一个大乱子,觉得家树和沈国英作三角恋爱的竞争,那是很危险的事,于是和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更惹出一道曲折来。要知有甚曲折,下回交代。    
    


啼笑因缘续(二)第四回(1)

    借鉴怯潜威悄藏艳迹    
            移花弥缺憾愤脾气茵    
        却说陶伯和怕家树和沈国英形成三角恋爱,就想了个调和之策。过了几天,又是一个星期日,家树由学校里回来了,伯和备了酒菜,请他和何丽娜晚餐。吃过了晚饭,大家坐着闲谈,伯和问何丽娜道:〃今晚打算到哪里去消遣?〃何丽娜道:〃家树这一学起的功课,耽误得太厉害了,明天一早,让他回学校去。随便谈谈就得了,让他早点睡吧。〃陶太太笑道:〃真是女大十八变,我们表妹,那样一个崇尚快乐主义者,到了现在,变成一个做贤起良母的资格了。〃陶伯和口里衔了雪茄,点了点头道:〃密斯何这倒也是真话。俗话说的,乐不可极。我常看到在北京的学生,以广东和东三省的学生最奢侈,功课上便不很讲究。广东学生,多半是商家,而且他们家乡的文化,多少还有些根底。东三省的学生,十之七八,家在农村,他们的父兄,也许连字都不认识。若是大地主呢,还好一点;若是平常的农人,每年汇几千块钱给儿子念书,可是不容易!〃何丽娜不等他说完,抢着笑道:〃这样说起来,也是男大十八变呀。像陶先生过这样舒服生活的人,也讲这些。〃伯和叹了一口气道:〃我们是混到外交界来了,生活只管奢侈起来,没有法子改善的……〃陶太太笑道:〃得了,别废话了。你自己有一起文章要做,这个反面的起法,起得不对,话就越说越远了,你还是言归正传吧。〃    陶太太这样说着,伯和于是取下雪茄,向烟灰缸里弹了一弹灰,然后向樊、何二人道:〃我有点意见,贡献给二位,主张你们出洋去一趟。经费一层,密斯何当然是不成问题的了。就是家树,也未尝不能担负。像你们这样青春少年,正是求学上进的时候,随便混过去了,真是可惜。〃家树道:〃出洋的这个意思,我是早已有之的,只是家母身弱多病,我放心不下。而且我也决定了,从即日期,除了每星期回城一次,一切课外的事,我全不管。〃陶太太道:〃关于密斯何身上的事,是课以外呢,课以内呢?〃伯和笑道:〃人家不说了一星期回城一次吗?难道那是探望表兄表嫂不成?你别打岔了,让他向下说。〃家树道:〃我不能出洋,就是这个理由,倒不用再向下说。〃伯和道:〃若仅仅是这个理由,我倒有办法,把姑母接到北京来,我们一处过。我是主张你到欧洲去留学的,由欧洲坐西伯利亚火车回来,也很便当。你对于机械学,很富于兴趣,干脆,你就到德国去。于今德国的马克不值钱,中国人在德国留学,乃是最便宜不过的事了。〃家树想了一想道:〃表兄这样热心,让我考量考量吧。〃说时偷眼去看何丽娜的神气。何丽娜含笑着,点了一点头。陶太太笑道:〃有命令了,表弟,她赞成你去呀。〃然而何丽娜却微摆着头,笑道:〃不是那个意思。我以为陶先生今天突然提到出洋的问题,那是有用意的。是不是为了沈国英的事,陶先生有些知道了,让我躲避开来呢?〃伯和口衔了雪茄,靠在椅子上,昂了头作个沉思的样子道:〃我以为犯不上和这些武人去计较。〃何丽娜笑道:〃不用这样婉转的说。陶先生这个建议我是赞成的,我也愿意到德国去学化学。这一个礼拜以内,我已筹划好,这就请陶先生和我们办两张护照吧。家树就因为老太太的事,踌躇不能决,既然陶先生答应把老太太接来,他就可以放胆走了。〃伯和望了家树道:〃你看怎么样?〃说着,将半截雪茄,只管在茶几上的烟缸边敲灰,似乎一下一下的敲着,都是在催家树的答复。家树胸一挺道:〃好吧,我出洋去一趟,今天就写信回家。〃陶太太道:〃事情既议定了,我同伯和有个约会,你二位自去看电影吧。〃何丽娜道:〃二位请便,我回家去了。〃伯和夫妇微笑着,换了衣服出门而去。    
        这里何丽娜依然同家树坐在上房里谈话。这一间屋子,有点陈设得像客厅,凡是陶家亲近些的朋友,都在这里谈话。这里有话匣,有钢琴,有牌桌,几个朋友小集合,是很雅致的。靠玻璃窗下,一张横桌上,放了好几副器具,又有两个大册页本子,上面夹了许多朋友的相片。何丽娜本想取一副像起,来和家树对子,看到册页本子翻开,上面有几个小孩子的相起,活泼可爱,于是丢了片子不拿,只管翻看相片。她只掀动了四五页,有一张自己的相片,夹在中间。仔细看时,又不是自己的相片。哦,是了,正是陶太太因之引起误会,错弄姻缘的一个线索,乃是沈凤喜的相片。这张相片,不料陶太太留着还在,这不应当让家树再看见,他看见了,心里会难受的。回头看着家树捧了一份晚报,躺在椅子上看,立刻抽了下来,向袋里一塞,家树却不曾留意。她不看册页了,坐到家树身边,向他笑道:“伯和倒遇事留心,他会替我们打算。〃家树放下报来,望了何丽娜的脸,微笑道:〃他遇事都留心,我应该遇事不放心了。〃何丽娜道:〃此话怎讲?〃家树道:〃他都知道事情有些危险性的了,可是我还不当什么,人心是难测的,假使……〃说到这里,顿住了,微笑了一笑。何丽娜笑道:〃下面不用说了,我知道——假使沈国英像刘德柱呢?〃家树听了这话,不觉脸色变了起来,目光也呆住了,说不出话来。何丽娜笑道:〃你放心,不要紧的,我的父亲,不是沈三玄。你若是还不放心的话,你明天走了,我也回西山去,对外就说我的病复发了,到医院去了。〃家树道:〃我并不是说沈国英这个人怎么样……〃何丽娜笑道:〃那么你是不放心我怎么样啦?——这真是难得的事,你也会把我放在心里了。〃家树笑道:〃你还有些愤愤不起吗?〃何丽娜笑着连连摇手道:〃没有没有,不过我为你安心预备功课起见,真的,我明天就到西山去。我不好意思说预备功课的话,先静一静心,也是好的。〃家树笑道:〃这个办法,赞成我是赞成的,但是未免让你太难堪了。〃何丽娜笑着,又叹了一口气道:〃这就算难堪吗?唉!比这难堪的事,还多着呢!〃家树不便再说什么了,就只闲谈着笑话。    
        也不知经过了多少时间,门口有汽车声,乃是伯和夫妇回来了。伯和走进来,笑道:〃哟,你们二位还在这里闲谈呀?〃何丽娜道:〃出去看电影,赶不上时间了。〃陶太太道:〃何小姐不是说要回家去的吗?〃伯和道:〃那是她谈着谈着就忘了。不记得我们刚订婚的时候,在公园里坐着,谈起来就是一下午吗?〃陶太太笑道:〃别胡说,哪有这么一回事?〃何丽娜笑道:〃陶太太也有怕人开玩笑的日子了!我走了,改天见。〃陶太太道:〃为什么不是明天见呢?明天家树还不走啦。〃何丽娜也不言语,自提了大衣步出屋子来,家树赶到院子里,接过大衣,替她穿上了。她低声道:〃你明天下午,向西山通电话,我准在那里的。〃说时,暗暗的携了家树的手,紧紧的捏着,摇撼了两下,那意思表示着,就是让他放心。家树在电灯光下向她笑了,于是送出大门,让她上了汽车,然后才回去。    
        有了这一晚的计议,一切事情都算是定了。次日何丽娜又回到西山去住。她本来对于男女交际场合是不大去了,回来之后,上过两回电影院,一回跳舞场,男女朋友们都以日久不见,忽然遇到为怪。现在她又回到西山去,真个是昙花一现,朋友们更为奇怪。    
    


啼笑因缘续(二)第四回(2)

     再说那沈国英对何丽娜总是不能忘情。为了追踪何丽娜,探探她的消息起见,也不时到那时髦小姐喜到的地方去游玩,以为或者偶然可以和她遇到一回,然而总是不见。在朋友口    
    中,又传说她因病入医院了。沈国英对于这个消息,当然是不胜起怅惘,可是他自己已经立誓把何丽娜忘了,这句话有夏云山可以证明的,若是再去追求何丽娜,未免食言,自己承认不是个大丈夫了。所以他在表面上,把这事绝口不提。夏云山有时提到男女婚姻问题的事,探探他的口气,沈国英叹了一口气道:〃那位讲历史的吴先生,对我说了:'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羡人'。我今日以前,是把后起个字来安慰我,今日以后,我可要把前起个字来解脱一切了。〃夏云山听他那个话,分明是正不能无我,正不免羡人。于是就让自己的夫人到何家去打小牌玩儿的时候,顺便向何太太要一张何小姐的相片。何太太知道夏太太是沈统制的盟嫂,这张相起,若落到他手上去,她就不免转送到沈统制手上去,这可不大好。想起前几天,何丽娜曾拿了一张相片回来,说是和她非常之相像,何太太一看可不是吗?大家取笑了一回,就扔在桌子抽屉了。至于是什么人,有什么来历,何丽娜为了家树的关系,却是不曾说,因之也不曾留什么意。这时夏夫人要相片,何太太给是不愿意,不给又抹不下情面,急中生智,突然的想起那张相片来,好在那张相片和女儿的样子差不多的,纵然给人,人家也看不出来。于是也不再考量,就把那张相片交给了夏夫人,去搪塞这个人情。——期间仅仅是三小时的勾留,这张相片就到了沈府。 沈国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