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道理,既然中国能够允许南街村这个“政治特区”存在了这么多年,继续高举那个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灾难的理论体系,为什么不能设立我们希望的政治特区??
老杨今天算是创立了一门新的科学体系,就叫“政治特区”理论,也算是小平“一国两制”理论的发展,姑且叫“一国多制”吧。在我的理论框架里,原则上说,只要有一批中国人愿意,人数达到足够的数量,就可以搞一块“政治特区”。
我们不妨在这块土地上设立各种“政治特区”,例如喜欢开放的,就到深圳去生活;喜欢自己管自己,喜欢民主的,或者整天说人权的,可以弄几个省给他们试一下西方的制度;喜欢香港就到香港;向往台湾的,也可以到台北或者台南;愿意回到毛主席时代的,或者认为毛泽东思想照耀他们可以生活得更滋润的,很好办,可以多设立几个南街村,南街市,或者南街省;当然如果有喜欢奴隶社会的,也不妨把他们送到山西的黑窑洞附近定居,只是他们也得找到愿意给他们当奴隶的人,否则,他们就得把自己的儿子送进黑窑洞了。奴隶制度总得有奴隶,就像文革时代也总需要被批斗和踩在脚下的人吧……当然如果嫌这个太复杂,不妨直接设立“文革特区”、“大跃进特区”、“北朝鲜特区”、“古巴特区”、“自由民主特区”以及最大的特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区,让国人自由地选择他们和家人生活在哪一个体制下的特区里……
声明一下,我不是要分裂中国,我设立的特区基本上和以前的“深圳特区”差不多,每个特区都是在一个中国——而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下的“一国多制”。这个理论当然需要专家学者的进一步论证,一开始可以以人数的多少划分特区土地,以省为单位,照顾到资源情况,合理分配。
在人民有充分迁徙自由的情况下,实行不同制度的“政治特区”可以互相竞争,最后那个没有了国民的特区(国民不堪忍受那种体制,都跑了),也就自我消灭了,从中国大地上消失了。当然由于是“一国多制”,这些所谓的特区也就是像深圳那种特区。所以,即使你学习北朝鲜,设立“朝鲜特区”,也不能像现在的北朝鲜一样,把那些想逃出魔窟的人抓回去枪毙!而即使你学习美国设立了一个特区,也绝对不能像美国鬼子那样不许大陆人民偷渡过去……(请原谅,我又用上了写小说的手法,但我现在写的可不是小说)
中国的情况确实很特殊——这几年在现实和网络上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中国特色”确实存在,而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各种僵化的思想非常顽固的存在。加上,全中国国民素质参次不齐,任何一种制度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任何一种制度都可能造成混乱,或者形成不和谐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要强迫大家接受一种管理模式和体制,显然也不是长久之计,迟早会出乱子。如果使用全民选举的方式,也要冒一定风险。所以最好的办法,我认为,是设立“政治特区”,在一国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的特区自由发展,互相竞争,优胜劣汰……只有经过这样一轮的实践,才有可能真正检验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真理。也只有经过这种“政治特区”的方式,才能让全民族从理解达到和解,最终“统一思想”。
三十年过去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记忆犹新,然而,我们是不是该问一句,我们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两个凡是”,但我们是否真正接受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果是,那么请用实践检验一下这些年束缚我们思想的那些所谓“真理”吧!也请用“实践”来检验一下:人权,民主和自由这些普世价值是不是真地不符合中国国情?!
杨恒均2008…3…6
建议马英九访问大陆
如果台湾的民调没有太大的偏差,如果不再出现类似3。19的枪击案,如果不发生更严重的针对国民党候选人的暗杀事件,按照我四年前在华盛顿的预测,马英九将在3月22日当选“总统”。问题在于,马英九当选后又如何?
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比较倾向于马英九当选,我想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对陈水扁的失望。至于真得要说出马英九和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延在执政理念、治理台湾政策和处理两岸关系方面的优势,也并不那么容易。更何况,谢长延已经明显和陈水扁划清了界限。我想这也是目前两人民调有拉近趋势的原因之一。对于马英九的大陆政策,如果选民稍微追究一下,就会发现,很多是无法实现的,至少在国民党目前的执政理念下,是一厢情愿。那么,马英九还有什么招数把陈水扁推进泥沼的台湾带出来?
民进党在2000年大选获胜后,曾经有智囊断言,今后台湾的江山都是绿色的。这话就是冲着一个死结而言的,那死结就是与大陆的政治、经济关系。陈水扁无法解开这个死结,于是他使用了能够让台湾人接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大陆是恶魔——很不幸的是,陈水扁在说大陆的时候,不但指那个六十年前把国民党赶到台湾的政权,而且也推广到大陆文化,甚至13亿中国民众。当然最让人感到难堪和难受的是,陈水扁竟然用一个任何独裁制度都没有想到的方法差一点断送了中华大地上的那点点民主之星火:他借用民主的方式去中国化,借用民主的方式搞台独。
当然我们可以说,陈水扁搞台独是万不得已,是为了保存台湾人民得来不易的民主制度和自由生活,而且他选择那样的方式在台湾民众看来也是“政治正确”的。可是,他的选择不但不可行,而且最终有可能断送台湾的民主,也将终结台湾民众的自由生活。
那么台湾的政治领导人是不是就没有选择了?显然不是,至少我不会这么悲观。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政治家,应该很明白当下台湾的处境以及出路,必须记住:不能用民主作借口搞台独,然而,要谈两岸关系和统一,却绝对不能离开民主!
这里不必进一步阐述,对台海问题有一定认识的读者都会了解,在目前的形势下,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上面换了一种方式表达的话语意思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保持台海现状,然而,内涵却有天壤之别。
大家知道,民主政治产生的大多是“政客”而不是“政治家”,原因很简单,在民主政治下,民众挑选执政者来替他们管理国家,从政者完全是被动的,他们是来政治权力区域“做客”的,选民随时让他们滚蛋,扫地出门。而在某些体制下,就不同了,动不动就出现“政治家”。例如今年就是“伟大无产阶级政治家周恩来”诞生多少周年,连那个名誉扫地的美国总统尼克松都赞誉周恩来是政治家,羡慕得不得了,为啥?
因为周恩来不是来政权“做客”的,他们完全把政权当成了自己的“家”,一干就是一辈子。当然这种政治家当今还有金正日和卡斯特罗,如果萨达姆不被美国的小政客布什给枪毙了,保不准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完全有条件把伊拉克的政治当自己的“家”,死而后已,玩弄民众于股掌,这种人不是政治方面的专家,谁还是?
突发奇想,开个玩笑,别当真,大家当然都知道我想说的“政客”和“政治家”的真正区别。但有一点却必须记住,那就是在民主制度下,政治人物意识到自己是被民众“玩弄于股掌”的“客人”,所以在竞选时都是根据民意的起伏上串下跳,如同跳梁小丑。我想,这种把政治人物当“小丑”的做法正是民主政治的精华,这比用枪杆子和屠杀来玩弄民众、控制民意要强得多。
问题在于,通过这种唯民意是看的选举产生的“政客”上台后是否有魄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政治家。我想,陈水扁执政八年,本来有机会从政客发展到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实现自己的抱负,至少把台湾治理得好一些。可惜的是,整整八年,他都好像一个不折不扣的政客,现在终于到了灰溜溜离开政坛的时候。
那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马英九当选后又如何?他现在那点人气,除了他的那张皱纹渐渐多起来的脸蛋,以及给台湾民众许下的经济愿景外,几乎都是陈水扁给他带来的。在这次选举日益接近的时候,马英九将面临一个越来越难以回答的问题:你处理大陆问题的政策措施是否可行?陈水扁做不到的,你又如何能够做到?
当然,目前来看,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就此问题的回答尚能接受,虽然其中有很多模糊的语言以及一厢情愿的规划。我不想过多深入台湾的选举,我这里只想设想一下选举结束后的情景,那就是如果马英九十天后当选台湾“总统”,他如何实行自己的政纲?他又如何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他会不会也像八年前的陈水扁?大家都还记得陈水扁当时的承诺,到现在几乎都被他自己破坏了。
马英九上台后同样面临两个问题:政治和经济,也就是民生和民主。陈水扁的失败也就是把这两个问题搞混了。该自由的经济,他却用政治去限制;该有所约束的政治,他却用它来玩弄独立。那么,马英久又能如何?或者说,当选后的他是否可以让自己从一个“政客”变成“政治家”?毕竟他有四年的时间,搞不好,他有八年的时间可以支配!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台湾,也不在大陆,而在弥漫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大趋势。当今世界的潮流是什么?就是经济的全球化、市场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一个政治人物,无论你是哪个党哪个派,无论你身在哪个具有自己特色的国家和地区掌权,历史和人民评判你的最终标准将以历史潮流和普世价值为主。
处身孤岛的陈水扁恰恰没有看清这三大趋势,在经济上,就在全世界都把目光集中在中国大陆的时候,他却在忙着和大陆划清界限,在去中国化,结果,最后孤立的反而是他自己而不是大陆。在陈水扁眼里,他看到的大陆政治是13亿人要打要杀地反对他,却看不到大陆民众对民主和自由的愿望同样强烈。结果,他用台独作为武器刺激大陆当局和民众,却收起了他拥有的最有力的武器——自由和民主。大家不难看到,陈水扁的大陆政策竟然在同一时间,逆世界三大潮流——全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而动,可见他到今天成为孤家寡人,也是顺理成章。
那么,马英九又能够如何把握这三大世界潮流而又不沦为“台湾的乱臣逆子”呢?这是需要政治智慧的。我的建议是,马英九在当选后必须摆脱选举时的作态,开创新的局面,走出新的路子,否则四年后的选举将会更加艰难,翻身后的国民党随时会被民众再一次抛弃,台湾的经济和政治前景也堪虑。马英九是否可以把世界三大潮流融入自己的执政理念之中,带进处理两岸关系的实际操作之中,将直接决定他是否可以带领台湾走出泥沼。
虽然陈水扁执政让台湾的民主有所倒退,但就我自己对海峡两岸的认识,以及对世界大趋势的理解,我始终拥有这样的信念:台湾的经济前途在大陆,大陆的政治前景看台湾。这个信念,也与世界三大趋势不谋而合。
正是根据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