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均2008杂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恒均2008杂文集- 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是一名网络作家。我想,这个头衔我就当之无愧了。实际上,自从有了博客,我们每一个人只要用心和持之以恒地写作,我们其实都是作家。我的小说的主要读者都是来自网络上,我不是网络作家,是什么?

    以前出版社朋友警告过我,说你还是要出版书,不要“沦落”为“网络作家”,在他们的眼里,网络作家是沦落风尘的写作者,和人模狗样的作家没法比。

    他们说得没有错,在香港外国记者俱乐部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位与会者就提了这样一些问题:你整天在网络上写,怎么赚钱?今后有什么打算,又有什么目的?

    我还真回答不上来,很茫然。作家,毫无疑问是一种职业,而网络作家,由于无法赚钱,往小的说,是一种兴趣和爱好,往大里吹,是一种理想。可爱好和理想都不能当饭吃的。如果大家还记得当初最有名的网络作家为什么要在网络上写作的话,现在就很明白了。看到自己在网络上的作品点击率直线上升,眼睛都绿了,最终都一个一个迫不及待地爬上岸来,然后穿上西装,包装一番,出书赚钱。他们也自然从网络写手变成了堂堂正正的作家。有些还进入到中国作家协会,成了有工资的国家编制人员。

    这是很好的,能够把事业和职业结合起来,把理想和赚钱合二为一,何乐而不为?不过,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以我写作的这类题材,以及看不到小女孩眼神中包含的文学因素,眼睛整天盯住很可能引起一些人不安、不和谐的人群等等,就算我回头是岸,也不一定能够爬得上来。因为我还是那一句话,以我对中国目前出版审查制度的理解,我如果不借助网络写这类小说,中国还将永远没有这类白描政治斗争和政治间谍的小说。

    这也许是让我心安理得当一名网络作家的最大动力。也使得我在纠正主持人说,我不是作家,我是网络作家的时候,我其实是带有一些自豪的。你想,在大作家们都把一个一个鲜活的文字变成了一张一张人民币的时候,我们这种还在为了兴趣和爱好而写作的人,不是有理由感到一丝自豪吗?

    说到这里,又说到我的博客。其实,我的博客里的每一篇文章,只要我愿意不涉及太多敏感领域,对思想进行修饰和掩盖,或者不要知无不言,要舍得删除,都是有机会可以在纸媒上发表的。纸媒上发表影响更大,而且,每一个都变成了货真价实的人民币数字。

    我当然也试过,可是,我做不到。我无法在电脑旁,绞尽脑汁地不是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如何把一个人人都明白的道理说得转弯抹角以避免当权者的震怒和封杀,如何避免敏感词语、用语言的艺术掩饰自己的观点,如何苦口婆心玩弄文字游戏让读者明白我想说什么而不得罪主管部门……对不起,这实在是太难了,难为了我这样一个写作者,也难为了一个不想隐瞒自己观点的公民,我想,你可以不等我的文章,可以不让我出版,我都无话可说,可是,如果想让我配合你自动删除我的文章,阉割我的想法,门都没有!

    我说过,我宁肯摆个小摊卖茶叶蛋,也不会把那些并没有表达我思想的文字变成金钱。我可以用卖茶叶蛋的钱继续资助我写自己想写的,而不是自己被允许写的。写到这里,我不禁要插一句,想借这个机会,对那在互联网上写自己想写,写出自己毫无掩饰的真实想法的“写手”——网络作家,表达我的敬意。

    前CNN驻北京记者、现在全球之声的负责人和香港大学的教师Rebecca看到我博客上的一篇文章《思想解放,何不多设几种“政治特区”》后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互联网——博客是不是也算是一种政治特区,一种思想表达相对自由很多的政治特区?

    这问题太好了,事实上,在现实的中国大陆,要设立一个可以自由表达思想的政治特区谈何容易?虽然互联网也被严格管制,但不能不承认,在思想表达和言论自由方面,互联网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先进的发展方向。

    在现实中(例如纸媒)无法发表的文章,无法出版的书,我们几乎都可以把他们搬上论坛,贴进博客,和那么多生活在虚拟的互联网中的真实的同胞一起阅读、互相交流和展开争论。

    正因为有了互联网,我才成为一名“作家”——哦,是网络作家;正因为有了互联网,有了论坛博客,我才认识到这么多作者和读者;正因为有了互联网,我才找到了发表的平台和精神家园;正因为有了互联网,才让我能够把幻想变成理想——作一名不用被迫丢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作家——哦,网络作家!

    杨恒均2008…3…17

 龙应台,台湾不需要你说的那种政治家

    1)龙先生要找的政治家我见过

    今天看到《南方都市报》上龙应台先生的文章《给我们一个政治家》,我大惊失色。龙先生在台湾是肯定找不到他要的那种政治家了,但我们这里倒是有好多个,不知道是否可以给他们一个?

    龙先生对台湾民主有些恨铁不成钢,特别是对陈水扁失望之极,我深表理解,并有同感。然而,对于龙先生在中国最出色的报纸上发出呼吁“给我们一个政治家”,我就大惑不解了。龙应台在台湾民主政体下生活时间不短,访问过的民主国家也不会比我少,但怎么还对那种理想的政治家一往情深呢?弄出好像上下求索的样子?

    在龙先生的文章中,她提到2006年6月27日写的《今天这一课:品格》,她归纳了国家元首的四个核心责任:一,不管国家处境艰难,他要有能耐让国民以自己的国家为荣,使国民有一种健康的自豪感。二,不管在野力量多么强大,他要有能耐凝聚人民的认同感,对国家认同,对社会认同,尤其是对彼此的认同。三,他要有能耐提出国家的愿景,人民认同这个愿景,心甘情愿的为这个愿景共同努力。四,他不必是圣人,但他必须有一定的道德高度,去对外代表全体人民,对内象征社会的价值。小学生在写“我的志愿”时,还可能以他为人生立志的效法对象。

    看完龙先生以上对国家元首的“愿景”,我几乎手脚冰凉,口不能语。过了好久,我才能问出第一个问题:龙应台先生:你说的这种国家元首在民主国家有吗?曾经出现过吗?在哪里?是谁?

    在一个民主国家里,一个国家的人民是否以自己的国家为荣,好像不应该是一个元首的责任,而且更不是一个元首的“能耐”。在一个民主政体里,在野党就是要和执政党唱反调的,这是好事,没有必要和解,更不用“和谐”,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都是民主的精华。人民对总统提出愿景的最好配合是选他当总统,不配合的最好方法是下次不选他当总统。再说,总统不是什么都要管的,在很多事情上,民众没有什么配合不配合的,更多的时候,总统倒是应该配合民众。至于文章中说的,小学生写立志文章能以总统为效法对象,就更是离谱了。西方哪一个小学的孩子写作文会以正在当权的总统作为效法的楷模?我的儿子在美国和澳洲都读过小学,如果有哪一个老师引导我的孩子把当权的美国总统和澳洲总理作为道德上的效法对象,我会把他们告到最高法院的!

    但是最让我感到害怕的不是我在民主国家没有找到龙先生文章中描述的这种“政治家”,而是我在非民主国家看到的都是你说的那种“政治家”,甚至还亲眼看到过!毛泽东、蒋介石等都是这种政治家,何以见得?第一,他们在位时,谁敢不为国家自豪?而且大多数人都是从一出生就被教育得“心甘情愿”地为国家自豪。第二,在野党——啊,根本就没有在野党了呀,这还不够和谐?第三,他们提的愿景不但让人民“心甘情愿”去奋斗,而且在中国,他们还为共产主义牺牲了好几千万人呢。还有,我们至今还在“心甘情愿”地奋斗!第四,集权制度下的元首们不但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而且是大人们每天歌功颂德的道德楷模,这是毫无疑问的——除非你不想活了,或者想坐牢。即使在这些国家,由于公民意识的觉醒,这种政治家也不多见了,如果有人要见见,倒是可以去北朝鲜,越南,俄国等,那里有几位政治家的尸体至今还躺在水晶棺材里,供喜欢政治家的国民反复瞻仰。

    我很理解龙先生对陈水扁失望,但对她这篇文章《给我们一个政治家》,我真有些不理解。且不说陈水扁不符合这种“政治家”的标准,马英九又何尝沾边?

    就在几天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里面提到,民主国家出现的都是“政客”——那种被民众选出来到政坛“做客”的人,他们来去匆匆,人民不满意,随时可以让他们滚蛋。而只有像北朝鲜和古巴才可能出现以前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政治家”——他们靠某种方式夺取政权,然后把政治舞台当作自己的“家”,鞠躬尽瘁,死而不已——死了还把接班人安排给自己人,继续当政治家。我当时写这段话也许是犯了幽默搞笑的毛病,但看到龙先生的文章,我就忍不住要自我引用。

    2)如何找到一个干干净净的总统

    龙先生在文中说,总统要有基本品格,她说,小学老师教育我们不偷窃,所以,总统就应该“廉洁自持,一介不取”。

    龙先生愿望是好的,但这样的圣贤总统我恐怕你找不到。几千年的历史,世界各个角落的“元首”没有一个可以做到“一介不取”,做到“干干净净”,那些让你认为他们做到的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根本不让你知道,另外一种是你用制度控制他们不敢取。千万别太相信有这样的品格的国家元首存在,再说,作为选民,也无法知道候选人的这种内在品格。作为选民,我们应该关心的是,被选举出来的国家元首如果贪污了,如果违反了小学老师教育的“不偷窃”的最基本道德品格,如果他不干干净净地为人民工作,我们的制度是否能够让他受到惩罚!——这就是民主制度的伟大之处!

    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陈水扁,他是不是廉洁的,是不是一介不取?当然不是。可是,请大家扪心自问一下,陈水扁比台湾的历届总统更贪污腐败吗?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陈水扁是台湾所有总统中“最干净的”一个,他贪污的那一点钱,和老总统蒋介石以及蒋经国相比,微不足道,甚至和当时两位老总统身边的任何一个打手相比,都要少得多(我们就不和其他几个亚洲大国比较了吧),而且,就在他坐在总统府的时候,他的女婿被送进了大牢。这就是民主制度的好处!品德是个人的修养,总统候选人也可以掩盖起来,选民也不可能清楚知道每一个总统候选人的个人品格,但制度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品格不好的总统,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作为台湾的总统,陈水扁道德上也不是那些人攻击得一塌糊涂,至少他没有像蒋介石那样杀人,也没有像蒋经国那样乱搞女人吧——这同样要感谢民主制度,因为是民主制度约束了他,在民众面前暴露了他的所有缺陷,而以前那些总统,你暴露他的品德问题,小则坐牢,大则被暗杀(江南事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