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家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张学良家事- 第3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郑家屯小度蜜月之后,新婚燕尔的张学良、于凤至返回了奉天城。张作霖因为宠爱长子,加上珍视他与于文斗之间的友情,更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所以,在张学良偕妻回府后,又在帅府内为他们举行了一次隆重的仪式。    
    婚后的于凤至,处事稳重,为人谦和,自省甚严。她知道自己和张学良的婚姻,只是张氏家族的一个例外,张家十四个子女除张学良以外,其他子女的婚姻,几乎无一不是门当户对的豪门显宦之家。于凤至正因为清楚自己在张家的处境,所以她处处小心,事事谨慎,从不做任何有违家规家训的事,在帅府这个有众多姨太太勾心斗角的大家庭里,上上下下她都能融洽相处,她以她的贤淑聪慧、雍容大度、乐善好施和善解人意,赢得了上下老幼主仆的交口称赞,赢得了丈夫张学良的敬重和爱戴。夫妻两人兴趣相投,相敬如宾,体贴关怀,感情日益融洽。    
    于凤至在府内做事有板有眼,事有见地,帅府中许多大事,老老少少都愿意同她商量,求她帮忙。有一年,四太太许夫人的儿子张学曾和女儿张怀曈想到母亲含辛茹苦地扶养他们长大很不容易,希望给母亲过一次像样的生日,表达一下儿女的感激之情。可是大帅府有规定,除张作霖外,其余的人谁都不准公开过生日。这可难住了一片孝心的学曾和怀瞳,怀瞳灵机一动说,找大嫂商量商量。    
    不一会,于凤至随怀瞳来到许夫人的房间,进门就问:“姨妈,您找我有事?”    
    许夫人忙起身让座,笑着说:“今天我请你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就是我生日快到了,学曾、怀瞳他们想替我办一办,我是怕大帅不让,所以先和你商议一下。”    
    “这事爸爸不会反对,自己办,又不花公家的钱,有啥不可以?”于凤至肯定地说,“况且,您又儿女双全,好好庆贺一下完全是应该的。”    
    于凤至一席话,说得许夫人心花怒放,心里也有了底。果不出于凤至所料,当许夫人派人前去征询张作霖对这件事的看法时,张作霖果然没有反对,并且还包了100元现大洋的红包作为生日贺礼送给了许夫人。祝寿那天,于凤至和张怀曈把许夫人搀进寿堂,然后带头给许夫人拜寿,宴席间又频频向许夫人祝酒,许夫人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由衷地感谢这位做事得当的晚辈。    
    自从许夫人办了寿筵,在大帅府里,夫人们过生日祝寿算是开了头,不过张作霖有严格规定:办寿可以,但一定要自掏腰包。    
    “这回可好啦,爸爸同意给夫人们办寿,咱们可要好好地给卢妈妈办一办。这么多年了,数她老人家最辛苦,我们能有今天,多亏了她呀!”张学良动情地说。于凤至接过丈夫的话茬说:“那还用说,趁这个机会也表表咱们当小辈的一点孝心,你放心,一切由我来张罗,一定把卢妈妈的寿宴办好。”在张作霖的几位夫人中,于凤至对卢夫人格外敬重,她钦佩她能视冠英、学良、学铭如己出的美德,一直想找个机会报答报答。    
    祝寿的头天晚上,寿堂已经布置妥当:正面墙上,贴了一个斗大的金字“寿”,在红色天鹅绒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富丽堂皇、耀眼醒目;香案上放着几对大红喜烛;一字排开的檀香木制条桌上,码放着寿桃、寿饼及各色干鲜水果;四周挂满了儿女、亲朋送来的大红寿幛、寿联。    
    祝寿这天,于凤至和张冠英将卢夫人搀进寿堂,于凤至亲热地问卢夫人:“妈妈,您看看,满意不?”卢夫人惊呆了,她万万没有想到寿堂布置得这样气派,望着眼前这金壁辉煌的景象,她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满面笑颜地连声说:“满意,满意,真是太好了,可真难为你们了!”    
    待卢夫人坐定,众人也都到齐了,于凤至一声吩咐:“上菜!”只见丫鬟、老妈子川流不息地一阵忙活,顷刻间,四桌鱼翅席摆放整齐,热气腾腾,香味扑鼻,最后上来一道“清汤全家福”。张学良第一个站起来,说:“今天是卢妈妈的寿辰之日,可巧爸爸也赶来了,我们家今天人最齐全,让我们举杯共祝卢妈妈健康长寿!”说完,他带头干完了杯中的酒,大伙儿也都跟着把杯里的酒喝了。接着,于凤至站起来从张作霖开始,一一斟酒,一家人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开始畅饮。    
    张作霖对儿媳将寿宴操办得井井有条,其乐溶溶十分满意,他对卢夫人说:“凤至这孩子,办事就是周到。”“敢情,谁也比不上。”卢夫人由衷地应和道。    
    张作霖一心要把于凤至娶为儿媳妇,当初的想法很简单,一是以此回报于文斗的救命之恩;二是希望于家姑娘能“旺夫旺家”,给儿子学良带来好运。不曾料到儿媳竟然还具有众多美德:尊老爱幼、相夫教子、善待下人、温柔体贴。张作霖常感叹:小六子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真是他的福分。因此,张作霖对这位大儿媳妇是宠爱有加,对她格外关照,高看一眼。    
    张作霖治家严谨,大帅府里的规矩也就特别多,其中有一条是:过了晚上9点,不管是谁,厨房一律不候。有一回,刚过晚9点,张作霖正在小青楼和寿夫人闲聊,忽然听见厨房里大勺丁当响,他很生气地问:“给谁开饭?”下人回答说:“是卢夫人外出回来,想吃点夜宵。”张作霖不悦地说:“不是有规矩吗,过了晚上9点,不管是谁,不准厨房给他们开饭。”于是众人都知道大帅说到做到,再也不敢违背规矩办事。    
    可是,有一个夏天的晚上,于凤至和二小姐怀英因为急着去看戏,顾不上吃晚饭就匆匆忙忙地走了,看完戏回来已经10点多了,就让厨房给准备点夜宵。从厨房到于凤至的房间要经过寿夫人住的小青楼,张作霖和寿夫人此时正坐在外边藤椅上乘凉,在朦胧的月色中,张作霖突然看见一个厨师提着食盒走来,就大声喝问:“这么晚了,给谁送饭?”厨师怯声说:“报告大帅,少奶奶和二小姐去看戏才回来,还没有吃饭呢!”张作霖一听,忙说:“好,好,快给她们送去吧。”    
    坐在一旁的寿夫人一边摇着芭蕉扇,一边笑着说:“大帅,您不是说开饭要守时吗?不管是谁,过时不候吗?原来大帅您是看人下菜碟呀!这回您怎么啥也没说呢?还让厨师赶快送去。”    
    “老五,你真会挑我的毛病,凤至这孩子过门以来,很少有不守纪律的时候,偶尔看一、二次戏,岂不谅解?”张作霖哈哈大笑着说。    
    张作霖为儿媳于凤至竟然破了例。据传张作霖还特别给于凤至面子,他平时发怒时,别人不敢上前,于凤至一劝即可消气。但于凤至并没有因为公公张作霖的青眼有加而任意妄为,她从不援汲娘家的人,扶植自己的势力,她的家属亲戚无一进入东北官场。张学良晋升陆军少将后,进入东北各项事务的决策圈,由张作霖出面,曾想聘请于凤至的父亲于文斗出任东北边业银行的总裁,于凤至理解张学良的好意,但不赞成靠裙带关系为娘家捞取好处。她对丈夫说:“你让我父亲来做官,我当女儿的怎么会不高兴,可是汉卿你想过吗?若有人说:‘郑家屯的老头子,凭什么来管银行?还不是靠张家的势力!’你又该做何解释呢?如果我父亲当了官,帅府内外议论纷纷,这岂不是给你和公公脸上抹黑!”于凤至坚持将父亲送回了家乡,耐心向父亲讲明原因,于文斗也深以为然。张学良对于凤至不攀裙带关系的美德从心底里感到敬佩。    
    于凤至也并没有因为自己身居富贵之门,就忘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她极重乡情,对她的诞生地大泉眼和就读之所郑家屯念念不忘,曾多次和张学良一起回家省亲。    
    郑家屯和大泉眼村文化落后,文盲很多,于凤至看到乡亲们目不识丁者比比皆是,深感家乡文化的落后,心中不免暗生愧疚。1927年,于凤至回乡省亲之前与张学良商量好,将自己多年积蓄的一笔“体己钱”捐赠家乡,在大泉眼建了两栋砖瓦结构的校舍。于凤至亲自聘请了董事长和校长、教师,亲自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新民小学。这所小学,当时在那种穷乡僻壤中堪称第一流的建筑。小学头一年就招生二百余人,根据于凤至的意见,所有农家子弟一律免费就读。后来,新民小学为当地培养出不少有用的人才。


第六章 凤命千金的原配夫人4、救夫无望,只身相随(1)

    “夫人,这是您要的报纸。”    
    和平日一样,英国伦敦的一家旅馆里,于凤至接过仆人王妈递过来的《泰晤士报》,坐在桌前仔细地看了起来。自从1933年随张学良赴欧洲考察以后,于凤至就一直留在了英国,陪三个孩子读书。不过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对于国内的情况和丈夫张学良的消息,于凤至却密切关注,时时留心,中文版的《中央日报》,她每日必看。在她的书架上,还依次摆放着近期的各种英文报刊。    
    突然,“张杨兵谏”四个大字赫然闯入于凤至的眼帘,她惊呆了!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凤至定了定神,再看一遍,没错,白纸黑字,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丈夫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武力扣押了蒋介石!    
    几天来,英国报纸几乎天天登载有关西安事变的消息和文章,对事态的报道也越来越详细,还配有照片。看着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各种报道,于凤至的心悬到了半空中,她不知道丈夫的真实情况怎样,也不知自己该怎么办。雪上加霜的是,国民党派往英国的特务在于凤至住处周围频繁活动,他们张贴标语,煽动一些旅居英国的华人到旅馆骚扰于凤至及其子女,于凤至和孩子们整天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日夜不得安宁,但这些苦于凤至都不怕,她最担心的还是在国内的丈夫张学良!    
    这天,于凤至在报纸上看到了西安事变通电的全文。看完以后,她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一点。接着,她从报纸上得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抵达西安,参与解决西安事变,她的心又安稳了不少。然而,好景不长,报纸上又登出了何应钦筹划轰炸西安的消息,于凤至刚放下的心再一次缩紧了。尔后,各种传闻接踵而至,什么“张学良在西安爆炸中身亡”,“日本指使张学良逮捕蒋介石”、什么“东北军变成了土匪”、“东北军倒戈刺杀张学良”等等,真假莫辩,虚实待证,于凤至被纷至沓来的传闻惊扰得坐立不安,心惊肉跳。    
    就在于凤至的神经已经紧张到了极点的时候,报纸上又一条醒目的新闻顿时使她天旋地转,浑身冰冷。这是一条登在头版头条的爆炸性消息:南京军事法庭审讯张氏,蒋委员长发布特赦令,张氏被送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    
    忧心如焚的于凤至,猜测着丈夫的种种处境,料定丈夫这次肯定是凶多吉少。她努力地使自己镇定下来,苦苦思索着解救丈夫的方法。忽然,她想到宋氏老夫人是她的干妈,宋美龄是她的干姐姐,她希望宋美龄能念在她们之间的深情厚意上,帮她一把。事不宜迟,于凤至立即提笔拟写电文,给宋美龄发了一封加急电报:    
    亲爱的姐姐:张学良罪及委座,幸蒙特赦,仍须严加管束,不知如何了得?学良不良,我亦有责,甚为遗憾!可否把他交给我看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