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5-赢得机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115-赢得机会- 第2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改变李斯命运的说起来其实是一件极其平常的小事。一天他内急进厕所,不料却惊动了厕所内的一只老鼠。这只惊慌失措的老鼠瘦小干枯,探头缩爪,且毛色灰暗,身上又脏又臭,令人恶心。李斯看着这只老鼠,不由想起自己管理的粮仓中的老鼠,它们一个个脑满肠肥,皮毛油亮,整日在仓中大快朵颐逍遥自在。与眼前厕所中的这只老鼠相比,真是天上地下!    
    “人生如鼠啊!不在仓就在厕。”李斯不禁长叹一声,想着自己已经在小小的上蔡粮仓中做了8年的文书,从未出去看过外面的世界,就好比生活在厕所中的老鼠一样,不知道还有粮仓这样的天堂。他告诉自己:一辈子能否荣华富贵,全看自己找一个什么位置了。    
    李斯决定换个活法,第二天他就离开了这个小城,去投奔一代儒学大师荀况,开始了寻找“粮仓”之路。20年后,他成了秦始皇的丞相……    
    诚如李斯所言,人生如鼠。不同的定位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都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能为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位置。如果你需要一份新工作、一辆新汽车或一间新房子,那么你就可以为自己设计达成目标的路线。如果你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只是被动地承受接踵而来的一切,那么你就无法体会到选择的力量及它所带来的收获。一旦你尝试着去把握自己的人生,你就能感受到这种力量的存在了。    
    对人的职业生涯来讲,有策略的职场一族,总会将眼光瞄准持续高薪的行业,并会挑选这些行业中的好企业。如果你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那只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你想要成功却不知道该如何成功,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固定的答案,你要自己摸索、寻找、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成功者的经验可以学习,成功者的经历却不可复制,你首先要清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陈安之是当今国际上继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的第四代成功学励志大师,也是世界华人中惟一一位世界级成功学励志大师。追寻陈安之所走过的足迹,就会发现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不容易,但是只要“入对行”,那么回报也是迅速而巨大的。    
    陈安之十几岁就负笈美国,他虽然有强烈的成功渴望,但身体中蕴含的力量却找不到合适的爆发点。他尝试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他做过服务生,卖过净水器,推销过汽车、美容保养品、电话卡,散发过超级市场折价券,从事过物流、邮购等工作,但这些都不能带给他想要的一切。直到21岁遇到他的启蒙老师安东尼·罗宾之前,几乎是一事无成。    
    是安东尼·罗宾的两句话重新点燃了他成功的欲望。这两句话是:“这世界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过去不等于未来。”陈安之决定追随安东尼,投身到该公司的推销和课程推广中。    
    在这个行业中陈安之如鱼得水,他在25岁时成立了陈安之研究训练机构,写了多本畅销书,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陈安之就由一个“迷途羔羊”成为亿万富翁,获得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巨大成功。    
    


一开始就不要错——正确做事的十种武器找准自己的定位(2)

    陈安之的成功就在于他牢牢地掌握了选择的力量,在反复的尝试和失败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粮仓”。他充满激情地投入这个行业,平均每年阅读300至500本书籍,并拜访过100位以上世界各行各业的顶尖成功人士,终于建立了自己的成功学体系,迈向了金字塔的顶端。试想如果他满足于推销电话卡、邮购服务这样的行业,怎么可能获得今天的成功?    
    连续12年保持全世界推销汽车的最高纪录,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也同样认为,事业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投入聪明、有智慧的工作。    
    无论陈安之还是吉拉德,他们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其共同的秘诀就是“舍厕而就粮仓”,不在没有增长力、见效慢的行业中蹉跎青春。比尔·盖茨能成为世界首富,正是抓住了计算机迅猛发展的主潮;陈天桥能排在财富榜的第一位,也与他敏锐地抓住游戏行业的巨大增长力分不开。所以,入行一定要谨慎,要找到适合自己并且有高附加值的行业,才能有前途。    
    谨慎选择的另一个原因是,一旦你做出选择,启动了轮盘,就很难使其停下来。每做一个决定,你既要承担机会成本,还会被卷入随之而来的惯性,也就是说,一个决定接一个决定,无法轻易回头。用经济学上“路径依赖”的概念来解释就是,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会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    
    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要面临的选择。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好的路径会起到正面的强化作用,通过行为惯性和冲击力而进入良性循环;错误的路径则会起到负面的强化作用而进入恶性循环。    
    时年43岁的史密斯先生在一家大型广告公司任职,他并不讨厌广告,在这个行业也已经干了二十多年。可是,他清楚自己的性格和这个行业不符。他的工作干得不错,收入丰厚,但是因为违反了自我意志,他总是觉得很勉强,他觉得自己的心脏、腹部及其他器官在长久的压力中已经造成了慢性伤害。    
    他说:“我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但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多年前,我同样为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工作,负责一家饲料公司的策划,学到了很多饲养牛的知识,我学得越多我就越喜欢它。但是,每当我想要放弃广告业,放弃现在的工作,就感到自己很愚蠢。我在大学念了6年书,就是为了要从事这一行,只有神经病才会把好几万美元的教育投资和20年的经验断送掉,改行去做其他事情。”    
    职场发展犹如爬树一样,在旧树干上爬得越高的人,退下来的难度也就越大,而且越是等待观望,所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大。史密斯先生虽然不满意现在的工作,但是已经骑虎难下,因为他无法承担放弃目前一切而重新选择的代价。    
    选择合适专业的职业应当考虑到自己的兴趣,但不要过于迁就自己的偏好,人毕竟要在社会上生存,必要的妥协是明智的做法。在决定职业前,作充分的准备,知道哪些行业更有发展前景,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做得最好的企业而投身于内,你就会比那些没有计划、误打误撞的人更有优势。    
    


办公室政治——你的将来和其他人捆绑在一起织一张属于自己的网(1)

    当今社会,职场人际是商业世界的基础。玩弄办公室政治固然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但如果你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掌握其规则,妥善处理职场人际关系。多个朋友多条路。你的人脉兴旺程度决定着你的财脉的丰厚程度。主动出击织一张属于自己的“关系网”。    
    有一首短诗流传已久,也影响深远。诗的题目叫做《生活》,而诗歌的内容却只有一个字:网。一字箴言,道出生活本相。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就像是一张层层叠叠的网,这张网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栖息地。我们的成功、快乐、幸福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我们的困惑、烦恼、焦虑以及绝大部分难题也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不是生活在孤岛上的鲁滨逊。每个人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和人打交道。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团队关系、亲友关系、邻里关系……这些多层次、多内容的人际关系有时候颇令人头疼,尤其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常常是今天的问题解决了,明天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而且有些问题还会反复出现,但这都是你必须面对的。    
    康奈尔大学和伯得森管理人员招聘公司联合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职场政治而非工作表现影响着公司人事方面的决定。”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获得职业成功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关卡,你必须正视它、重视它。只有创造出良好的人际氛围,你才能开心、舒适、安稳地工作。如果你认为只要专业素质过硬、能力强就可以保证自己的职位不被取代,就大错特错了。    
    萨曼莎是一家投资银行电脑部门的技术主管。一天早上,她开完会刚走进办公室就接到了部门经理威廉的电话,见面后威廉开门见山地说:“公司决定解雇大卫。”这让萨曼莎大吃一惊,大卫是她手下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几个月前才从华尔街另一家投资银行的电脑部门被挖过来,他能干、努力、忠诚,是她的得力助手。她希望为大卫争取留下来的机会:“为什么?他能力强又很敬业。”    
    “可是他和公司基础技术设施组的成员之间无法沟通,惹下了很多麻烦,使得他们极为反感,这件事你不知道吗?”    
    萨曼莎谨慎地回答:“他曾经提过公司应用软件还有改进的余地,他正在和该部门的设计人员沟通,试图说服他们改变程序。”    
    威廉生气地说:“他对待同事的态度存在很大问题。今天上午,他和该组的设计师讨论了一次,结果很糟糕。那主设计师投诉他非常不专业,不仅不合作、傲气十足,还骂人……主设计师说他无法跟大卫一起工作,要么大卫走人,要么他走。你当时不在,我和总经理讨论后决定让大卫走。”    
    尽管大卫勤奋能干,但是他在工作场合中不注重与人相处的艺术,被公司高层认定为无法合作的员工。萨曼莎无力回天,大卫被解雇成为定局。    
    许多人有个误区,认为编织人际关系是专业素质不过硬的人才需要的“手段”。其实,即使是以技术为主的企业也同样看重个人的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无法与他人沟通的员工不仅工作效率低还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态度。曾有人在2000多家公司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问公司最近被解雇的三名员工是出于何种原因?”有三分之二的公司,答复结果是:“他们是因为不会与别人相处而被解雇的。”     
    小托马斯·沃森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事物能够代替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所带来的高昂的士气和干劲。你必须始终坚持全力以赴地塑造这种良好关系。” 在他执掌IBM期间,他致力于推动员工努力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其后,在公司上下齐心努力下,IBM成功转型为计算机公司,并赢得了信息界霸主的地位。    
    有人讲,30岁以前是靠专业赚钱,30岁以后靠人脉赚钱,人脉就是财脉。创造良好工作氛围只是人际交往的最基本职能,人际交往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建设“人脉”,织一张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网。    
    卡耐基的结论是:“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 你交往的范围越广泛,拥有的朋友越多,你得到的也就越多。    
    胡雪岩小时候由于家里穷,他不得不去钱庄当学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