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1-温州富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451-温州富姐-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正在家里唉声叹气的时候,晓梦过来看我了。她和我聊起了一些开心的事情,我的心情也就略微有些好转了。    
    晓梦见我开心了许多,就建议我俩去温州极为著名的江心屿玩儿,以便散散心。    
    江心屿作为温州市区著名的风景区,人文历史的积淀极其深厚。自从南北朝以来,这里就是文人学士们喜爱登临赋咏的地方。这里矗立着的唐宋两塔,双峰对峙,煞是奇妙!它见证了千百年来人间的变迁,是温州孤屿十大景观中的翘楚。想当年,晚上渔火点点,宛如一幅人间的蓬莱胜境。而今天,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她也就越发折射出当今时代的崭新特征来了。    
    我们俩在漫无边际地走着的时候,却发现了我的同学阿勇。但我们只是装作并不认识的样子,就匆匆忙忙地走过了。那时候,我们还很保守哪,尽管双方的心里对彼此都有一些好感。    
    回到了家里,看到了我爸正在打理他的电器生意,我也就决定帮着他了。他给我开的月薪是200元,这比原来我当挡车工的工资无疑是高出了许多,我暂且就这样先干着了。不多久,经熟人介绍,我就到小南门的裁缝店再去学做服装,自然,那都是下午去的,因为上午我还得给我爸干活。    
    在服装店,按不成文的规定,我得白白地给师傅干上3年,每天至少干3~4个小时,然后才准“出师”给自己干。只是我在这里做的衣服是计件论工资的,也就是说,每做成一件衬衫我可以拿1.5元钱毛钱。当然,如果是做西服的话,那么它的工钱是要贵一点点的,如此累积,综合起来就作为我的工资了。    
    但是半年下来,我觉得已经没有问题了,就主动提出了要“出师”,因为我已经完全学会了服装的一系列工序和要素了。师傅说可以,接着,他还说,如果我想要到他那里拿布料去加工的话,他也依然是欢迎的。我很感激他的这种做法,这对刚刚出道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鼓励和支持。    
    因此,好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一边帮助父母打理电器方面的事,一面还在帮师傅做衣服。这样,我在两边加起来的月工资就有四五百块呢。    
    在父母那儿是没有多少话可说的,按部就班就行了。但在师傅那里却是值得说上一说。在那里,我结识了后来曾和我一起搞服装批发的女友晓梦。    
    一天下午,我们互相诉说着温州地区日渐高昂的消费水准,如果不去多赚点钱的话,我们就会很快地被人甩在后头,那当然就更谈不上紧跟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了。说着说着,我们就盘算开了,要不就在边学习服装的当儿,边搞些服装批发什么的,也好赚上几个零花钱。两人一拍即合,我们就各自拿出了500元人民币,从布料市场里买了十几元一米的布料,自己裁量着做开了。    
    那时候,我们至少得给师傅每天做上5~6件的衣服,从他那里赚上一笔加工费,然后就急急忙忙地为自己选择色彩和设计服装款式。上面说到过,由于对市场的脉搏把握得不是很准,以及实力确实也还不够等诸多原因,后来我反省自己那时候的创业冲动是,随便做做还可以,但一旦真刀真枪地干起来,却仍然是很有一段路要走的。因此,这次主动出击的服装批发生意,就此很快地宣告夭折了。    
    我的第二次创业是想要搞个服装代销。到现在为止,我仍然觉得我对服装是有着天然的爱好和兴趣的,所以,在我雪歌公司成立后的一些重要会议上,我都爱唠叨着“兴趣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这句有些老掉牙的格言和心得体会。    
    干服装行业嘛,当然是由于兴趣和爱好,即便是再累再艰苦,我也会高兴地去克服一切已经到来或即将要到来的困难和辛苦的。    
    只是同上一次一样,福未双至,而祸却竟然是不单行了。我们所搞的服装代销生意,仍然是由于没有市场实战的充分经验和足够的资金实力,因为打不开局面,所进的货物又一次毫不留情地给积压住了。    
    作为一个代理商,卖不出货物,尽管还可以退回去一部分,但店面的租金却是得自己出的。至于我的工钱白白地赔了进去,那就更是不在话下了。


第一部分我困惑了

    怎么办?难道我这心爱的服装事业竟然会是这样的好事多磨?!我想是继续干下去呢,还是从此以后就老老实实地跟着老爸,一心一意地为他打理电器生意呢?    
    我困惑了。夜深人静,我痛苦地一再问询闪闪烁烁的星空,星空却依然默默地不予回答。我知道,所有的方向还得由我自己来把握,来决定,尽管那时我还不敢说,我自己已经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了。    
    这时候,我想到要自己开店了。但是我父母担心地说,你一个小女孩能行吗?事实上,我自己心中也是没有一个底数的。只不过是我总觉得我努力地去做,迟早是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这是我所坚信不移的。    
    因为温州的许多老板那时都是靠自己走出了一条路的,而且已经绝对不在少数了。他们似乎也没有经过什么特别的培训和锻炼,只不过是他们敢于走出去和敢于失败而已。那么,我想,我也是能够具备这样一些条件的。因此,失败一两次又能说明什么呢?有道是,努力地迎难奋起,才是最好的老师嘛。    
    但是这种最原始的想法最终变为我毅然决然地去租店面的现实,是在我去了一趟浙江省丽水市之后。但那时候,我妈是坚决反对我独个儿“去开什么店”的,她说,在你爸厂里干着不是很好吗?既省事,又不会吃太多的苦。但我不想拿那么一点点钱,而且,这还不是通过我个人的能力去创的“业”!    
    所以,第二天我就去了早年嫁到丽水的姑妈那边,去逛市场,以便摸清楚服装市场的行情。    
    丽水虽然距离温州不算太远,但那时候温州到丽水的走法,不像现在这样有火车可以直达,而是需要乘坐长途客车才能去成的。由于人们传言那长途车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抢劫的过激行为,所以,我的老爸老妈自然也就劝我不要去算了。但是我为了给自身的创业做准备,又哪里能听得进去他们的劝告呢?    
    当天晚上,我便毅然决然地坐上了夜间始发的温州到郑州的长途车出发了。凌晨两点钟左右,许多旅客都鼾声大作起来。我虽然由于心事重重,一时睡不着觉,但也被这些鼾声牵引得打起盹儿来了。    
    忽然,有人在连叫着“停车!”“停车!”这可把正在打鼾打盹的人们都惊醒了过来。我想起了丽水段多有抢劫的传言,不由得汗毛直竖,胆战心惊!想不到人们所传言的凶事,我也依然是难以避免了。    
    两三分钟过后,汽车终于停歇下来了。之后,就跳上了四五个彪形大汉。他们向车里的旅客扫视了一周,其中一个头目模样的男子挥了挥手,重重地叫了声,你们统统给我下去吧。有几个人果然就这样下去了。    
    而这男子却转过身来,对着我们这一帮乘客说,这段时间汽车司机载人多,而且还多有不打票的,这将给国家造成多少的直接经济损失啊!听到这里,我们这些睡眼惺忪的旅客,方才放下了一颗悬到了喉间的心。    
    后来坐在我身边的老汉说,他们是来查票的,因为那段时间里车匪车盗特别多,所以,经常有警察上来查看。他经常在这段路上走,对此就知道得特别详细。我庆幸只是虚惊一场。    
    凌晨5点钟左右,押乘的高声说车已经到丽水了。我擦了擦有些酸疼的眼睛,下了车。    
    但是,丽水的服装市场也不是很景气。一天下来,我看到的市场也是萧条一片,令人感到了一种窒息。于是我又返回到了温州市区有一个叫南门头的地方,想租赁一间房子做店面。我同房东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仅仅是很小的一间店面,一年竟然就要我3000元钱的租金!    
    但我当时哪有几千块钱?地段虽好,但终究不是我的地盘。而且还得去买一些布料和几台缝纫机,这些又哪一样能缺得了钱?    
    于是我就和家人商量,父亲说,我们龟湖路46弄22号不是一直在空着吗?自己的房子又不要什么费用,为什么非得要到外面去租人家的呢?这时我妈也说,在自己的房子里做衣服,这还有个照应呢,至少也不至于被人欺负了。    
    但是,我心里却是极不愿意的,而且,我也觉得不至于有谁会无端地来欺负我的。于是,我嘴里就嘟囔着说,那个乡下地方,鬼才会来做衣服呢,我不去!    
    我爸我妈他们见我还在犟嘴,就说了,其实呀,那里是可以的。因为在自己的房子里做服装,应该比在外头的要省心些。等到你做得像模像样了,自然是可以到外面热闹地段去租去买房子的。    
    我一听,觉得他们说得很有些道理,也就听从他们的建议了。尽管这里距离闹市区确实有些偏僻,这对一下子打开生意或许有些潜在的难度吧。但我现在也只能是先这样将就着了。但我的嘴上仍然是那么犟:那就这样吧,如果赚不来钱,你们可不能怪我呀!    
    我马上去买了一台缝纫机,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同时用几张破旧的桌子,在那间占地45平方米的一层楼房子里,一拼接,一并拢,就算是我初始所有的裁剪家当了。然后,我还找出了历年来我自己所设计的、甚为得意的各种色彩和各种式样的服装,在店里一一张挂了起来,或者就径直把它钉在了木板上,作为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    
    就这样,“迷丽时装店”在我弟弟阿军的鞭炮声中开张了。


第一部分开业的第一天

    所喜的是,开业的第一天,就来了3个顾客。其中一个是我的同学,一个是我的邻居,还有一个是路过这里的中年人,他说是被我的时尚服饰所深深吸引住,才走进店里来的。    
    开张伊始,就有顾客来照顾生意,而且后来我回头一算,也居然赚了十几块钱呢。我们温州人所说的“开门红”,我不期而遇地给撞上了。我顿时被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兴奋所深深包围着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都在“迷丽时装店”里坐等顾客上门,或者是去布料市场拿布料,预备顾客来选用。在这里,仅仅是加工费,我也每件可以赚上5~8块钱了。    
    那时候,我所在“迷丽时装店”的周围,没有现在由于林立着的高楼大厦所辐射出来的热闹劲儿,而只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早晨醒来时,确切地说,我是被田野里的一阵阵蛙声吵醒的。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知道新的一天已经毫无疑义地开始了。    
    现在,我就知道我得凭借自己的能力来吃饭了。我自个儿去买面料,但仍还是给原来的师傅做加工衣服。因为那时邻居大都不认识,我的心情也显得不是很好。但过了不多久,由于我对时尚的特别敏感,以及对人的态度又是特别的好,所以,人们都往我这里跑了。    
    后来有人告诉我说,有几个是专为来看我而特地来做衣服的,只是我当时并没有怎么在意。    
    现在听她这么一说,我也就开始比较注意地观察了一下:果然发现了每天总有几个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