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外文史名人名著(词典)- 第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量。

(孙兆汶)


陈忱(约1613~?)字遐心,一字敬夫,号雁荡山樵,亦称古宋遗民。
浙江乌程(今吴兴县)人。小说家。约生活在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间,年约八
十岁。读书晦藏,以卖卜为生。工于诗文,究心经史,稗编野乘无不贯穿,
为众人推重。明亡后,不与清廷合作,绝意仕进,与归庄、顾炎武等组织具
有反清倾向的“惊隐诗社”。希图南明“中兴”。时四方同志咸集,往来于
五湖三泖之间。以贫老终于乡。诗歌触及现实矛盾,但所作诗文均多散佚。
又好为通俗文学,有《续二十一史弹词》、《痴世界曲本》及《后水浒演义》
等。今所见,仅《后水浒演义》(一名《混江龙开国传》,又名《三续水浒
传》及《水浒后传》)八卷四十回,系续百回本《忠义水浒传》而作。该书
为清初较有影响的长篇白话小说之一。

(孙兆汶)


《水浒后传》长篇小说。清初陈忱作。全书八卷四十回,是明初施耐庵
《水浒传》的续书。该书通过描写被招安后的梁山兄弟受到反动统治者的利
用、分化和杀戮,大部分死去,尚在的梁山好汉李俊、阮小七等三十二人看
透了反动统治者的阴谋,又重新举梁山大旗,参加抗击金兵的斗争,后来避
居海外,开创基业的故事,表现了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精神和民族意识,
寄寓着作者对明王朝的眷恋及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
朽,表现了对民族压迫的反抗,具有进步的思想倾向。作品通过一系列故事
情节,刻画出许多有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如阮小七的英勇果敢,李俊的深谋
远虑及关胜、呼延灼、朱仝等孤身奋战等,给敌以沉重打击,蔡京父子等均
落入梁山英雄手中。总之,续书的基本精神与《水浒传》是一致的。但人物
性格却不及《水浒传》鲜明。前半部较精彩,后半部稍逊。

(孙兆汶)


李玉(1591?~1671?)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江苏
吴县(今苏州市)人。清代戏曲家。崇祯间举人。与吴传业友善。吴称:“其
才足以上下千载,其学足以囊括艺林,而连厄于有司。”明亡后,绝意仕进,
专门致力于戏剧创作及戏曲评论研究,尤精于北曲。曾改定当时著名戏曲音
乐家徐于室、钮少雅的理论,为《北词广正谱》十八帙,至今仍是研究北曲
曲律的重要著作。一生著述甚丰,计共作传奇四十余种,传世者约二十余种,
总称《一笠庵传奇》。最知名的有《清忠谱》、《麒麟阁》及《一捧雪》、
《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简称《一人永占》又称“一笠庵四种
曲”。其中《一捧雪》、《占花魁》的成就最高。

(孙兆汶)


《清忠谱》清传奇剧本。原名《一笠庵汇编清忠谱传奇》。后人又称《五
人义》。李玉作,付刻印时毕魏、叶稚斐、朱素臣参与修改加工。共二十五
出。此剧写明末东林党人周顺昌在苏州同魂忠贤等阉党斗争而入狱。市民颜
佩韦等五人率众大闹府衙,要求释放周顺昌。最后部被处死,周顺昌等东林
党人也被勒死牢中。至崇祯当政,重新起用东林党人,才击败魏党,正气才
得以伸张。此剧通过这一斗争史实,深刻地揭露了明宦官的专权跋扈、横行
不法,政治的黑暗与腐败。成功地塑造了周顺昌的清风亮节、刚直不阿、疾
恶如仇和颜佩韦等纯朴正义豪爽而有胆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广大人民对善
良正直英雄的拥护与热爱,对邪恶阉党统治的反对与痛恨及对清明政治的渴
求。剧中情节真实,是我国第一部可考于史的戏剧,曲文悲壮而慷慨,具有
沉郁顿错的艺术风格。

(孙兆汶)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有时自署鹿樵生、灌隐主人,
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清代诗人。曾帅事张溥,为“复社”成员。崇祯
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迁东宫侍读,南京国子监司业,福王
时拜少詹事。因与马士英、侯方域不合,辞官归里。明亡后,屈身仕清,为
国子监祭酒一年。后以仕清为恨。临终遗言:“敛取僧服,墓前树一圆石,
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足矣!”伟业工诗词,少作大多才华勃发,吐纳
风流。及遭丧乱,阅兴亡,则荡激苍凉,风骨愈上,暮年则似庾信之萧瑟。
其诗取法盛唐及元、自诸家,尤工七言歌衍,溶成吴氏七言歌行的艺术特色。
《圆圆曲》、《楚两生行》等诗流行颇广。号称“娄东派”。著有《梅村家
藏集》等。《圆圆曲》七言歌行。清吴伟业作。此诗约作于清顺治七年(1650)
前后。它谴责了吴三桂为了夺回爱妾陈圆圆,不惜叛国投敌,勾引清兵入关,
侧面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大变动的历史。该诗对吴三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如其中一段:“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
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这里既有对吴三桂的同
情,也有对他的箴贬,当然,诗中也有对农民起义军的仇视,这应予以批判。
此诗以讽谕的手法,比喻、双关、事典互用,将历史与现实合为一体,寓意
深刻,耐人寻味。在结构上,倒叙、顺序分明,对比强烈,过渡自然。语言
生动形象,虽为歌行体,但由于注意了平仄声调和对偶句的运用,故全诗音
节谐婉,情厚韵丰。

(孙兆汶)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余姚(今属浙
江)人。清代学者、史学家、文学家。父尊素,东林名士,为魏忠贤所害。
十九岁入京讼冤,以铁锥毙伤仇人。参与对阉党的斗争,并成为“复社”领
导人之一。清兵南下,组织“世忠营”武装抵抗,被福王任为左副都御史。
明亡后,屡拒清廷征召,隐居著述讲学。学识渊博,大凡天文、历算、音律、
经史百家,释道、农工等无不深究。所著《明儒学案》为我国第一部学术史,
开浙东学术研究之风。文学上强调“性情”,反映现实,表达真意。其诗风
格朴实,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强意志。著有《宋元
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深衣考》、《今
水经》、《四明山志》、《历代甲子考》、《明文海》等。

(孙兆汶)


《原君》散文。选自《明夷待访录》。清初黄宗羲作。原,即探讨和推
论本原。文中对古代设立君主的目的和君主的职责进行了探究。认为君主之
设,本在为人民兴利除害,而非为一家私有。作者激烈地抨击了封建专制政
治,认为封建皇帝把天下当作自己的产业,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乃“天
下之大害”。这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但对人的本性和古代贤君的认
识,也表现出了作者的某些唯心主义观点。如他认为,有生之初人的本性就
是自私自利的,同时对封建君主存有幻想。文章采用托古论今的方法,前后
照应,脉络清楚。全文以今衬古,扬古贬今,举事实,说道理,处处对比,
笔锋锐利,说服力极强。

(孙兆汶)


侯方域(1618~1655)字朝宗,号雪苑,商丘(今河南商丘具)人。明
末清初文学家。22 岁时至南京应试,与陈定生等复社人士结交,抨击阉党余
孽阮大铖、马士英等人。与方以智、陈定生、冒襄齐名,称“四公子”。福
王在南京称帝后,阮大铖等大兴党狱,残酷迫害复社人士,他投奔史可法避
祸。清兵南下,他返回故乡,应河南乡试中副榜。早年以诗与散文著名于海
内,后专力于散文。其文想象丰富,形象生动,颇有浪漫气息。所作《癸未
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笔锋犀利,义正词严,表现了坚强的反对阉党余孽的
斗争精神;《李姬传》写金陵名妓李香君明辨是非,坚持正义,热爱复社进
步人士,反对阮大铖等阉党余孽的事迹,文笔流畅,结构谨严,形象生动,
是后来孔尚任《桃花扇》的蓝本。

(张凌云)


《李姬传》人物传记。明末清初文学家侯方域作。本文写于明末复社与
阉党余孽斗争之时。文章写金陵名妓李香君明辨是非、坚持正义,热爱“复
社”进步人士,反对阉党余孽,劝阻作者与阮大铖相交的事迹。文章文笔流
畅,结构谨严,形象生动,只短短485 字,就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敢于斗
争、情真意切的名妓形象。它成为后来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主要素材来
源。

(张凌云)


朱彝尊(1629~1709)字锡,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小长芦钓鱼师,

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清初文学家、经学家。少逢丧乱,生活穷困,然
刻苦力学,通经史。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曾参加纂修明史,工诗
词古文。词宗南宋姜夔、张炎,讲求声律字句,与陈维崧并称“陈朱”,为
“浙西派”词的创始者。其词咏物怀古,往往有所寄托;写琐事、记宴游之
作,则缺乏现实内容。论诗厚唐薄宋。其诗清新典雅,喜用僻典险韵,多抒
发个人穷困愤懑之情,也有少数诗篇对人民疾苦有所反映。与王士禛齐名,
时称“南朱北王”。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及《曝书亭诗文集》等,
编有《词综》、《明诗综》等。

(张凌云)


《解珮令·自题词集》(十年磨剑)词。清初诗人、经学家朱彝尊作。
词分上下两阕,每阕六句,共67 字。上阕写词集的写作时期与内容,描述自
己读书学剑两无成,只得“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把平生涕泪都飘
尽”的因不得用世的苦闷;下阕写词集的风格,表明了他的学习张炎和有所
寄托的特点,也抒发了他“落拓江湖,且吩咐歌筵红粉”的愤懑之情。作者
在这首词中,明确提出“不师秦七(秦观),不师黄九(黄庭坚),倚新声
玉田(张炎)差近”的填词主张,他的词多在字句声律上下功夫,成为浙西
词派的创始人。

(张凌云)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
桓台)人。死后因避雍正(胤禛)讳,改称士祯,乾隆时,诏命改称士祯。
清诗人、诗论家。顺治进士,宫至刑部尚书。康熙年间誉满天下,成为一代
诗坛盟主。他关于诗歌创作的理论,源于唐司空图及南宋严羽,鼓吹妙语,
创神韵说。他追求清远、闲淡的意境和含蓄蕴藉的风格,贬低反映社会生活、
批判现实的作品。诗论对纠正诗歌议论化、散文化的偏向有一定作用。其弊
在于引导诗歌创作脱离现实。他工于近体,所作多模山范水,吟咏风月,抒
发个人的闲适情趣,缺乏社会内容。但明丽清新,流利自然。著有《带经堂
集》、《居易录》、《池北偶谈》等。又自选其诗为《渔洋山人精华录》。

(张凌云)


《秋柳》(娟娟凉露欲为霜)七言律诗。清初诗人王士禛作。此诗写于
顺治丁酉(1657 年)秋。王士禛《菜根堂诗集序》云:“顺治丁酉秋,予客
济南,诸名上云集明湖,一日会饮水面亭,亭下杨柳千余株,披佛水际,叶
始微黄,乍染秋色,若有摇落之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