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第十八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短篇小说(第十八辑)-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店里跑出来,把已经走到门口的引弟往里面推,她的儿子也没闲着,又蹦又跳地把
引弟往门里拉。隔着快餐店的落地玻璃窗,杜蓓看见引弟替他们揩干了椅子,又用
餐巾纸擦拭着他们的手和脸。那个女孩一只手吊着引弟的脖子,一只手和男孩打闹。

    看到这和谐的一幕,杜蓓忽发奇想,这位朋友和引弟结成一家,不是天作之合
吗?

    再说了,如果丈夫的前妻有了归宿,不光她去了一块心病,丈夫也从此可以省
心了。

    想着想着,她就从朋友的神态中看到了他对引弟的爱意,而且越看越像那么回
事。

    是啊,瞧他一动不动的样子,简直就像堕入情网的痴情汉。

    杜蓓原以为他们吃完饭再上楼的,没想到他们很快就上来了。见到她站在门边,
引弟并不吃惊。“帮我一下,手都快勒断了。”引弟说。杜蓓来不及多想,就把那
两个塑料袋接了过来。那一瞬间,她碰到了引弟的手,就像碰到了异性的手一样,
感觉有一点烫。几年不见,引弟头发花白。如果她们并不相识,她或许会叫她一声
阿姨。

    引弟又买了两只炸鸡腿,说是给两个孩子买的。杜蓓立即用食指戳了一下儿子
的前额,说:“你不是刚吃过吗?真是个小馋鬼。”她本来要说儿子“没出息”的,
可临了还是换上了“馋鬼”这个词,因为它像个昵称,能揭示出母爱的性质。她看
见儿子的眉头有一道口红式的印记。怎么回事?她瞟了一眼引弟,想看看她是否涂
了口红。她没能看清,因为引弟正低着头,从塑料袋里掏东西:衣服,洗漱用具,
画夹,球鞋,药品……。球鞋和画夹显然是给她儿子捎的。引弟的儿子喜欢画画。

    杜蓓想起来,她和丈夫结婚那年,丈夫曾把那个儿子接到汉州过元旦。短短一
天时间,那个孩子就把刚粉刷的墙壁画得乌七八糟。她在一边生闷气,但丈夫却为
儿子感到自豪,称它们为“作品”,说那些“作品”让他想起了原始洞穴里的精美
壁画。

    现在想起这些,她还是有些不愉快,肚子里鼓鼓的,好像有屁。她无处撒气,
要撒也只能撒到儿子头上。于是,她揪着儿子的耳朵,说:“男子汉怎么能涂口红
呢,还涂得不是地方。不男不女的像个什么样子。”但说着说着,她就意识到那不
是口红,而是药水。她想起了下午扫进车窗的无花果树的枝条。就在这时,她听见
引弟说:“孩子的眉头磕破了,”引弟放下手中的袋子,掏出一瓶碘酊走过来,转
动着儿子的头,“再让阿姨看看。”儿子很听话,乖乖地把脸朝向灯光。引弟夸他
一声勇敢,他就蹦了起来,差点把那瓶碘酊拱翻在地。引弟按着他的头,笑着说:
“跟你哥哥一样,都是顺毛驴。”她所说的“哥哥”当然是指她和前夫生的那个儿
子。

    “可不是嘛。”她只好附和了一句。

    但说过这话她就没词了,为了不至于冷场,杜蓓就去逗朋友的女儿。现在,那
女孩正含着手指偎在引弟的身上,并且蹭来蹭去的。女孩没看她,也没看引弟,而
是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父亲。而那做父亲的,似乎承受不了女儿的目光,盯着地面
看了一会儿,转身进了厨房。女孩紧跟在后面,也跑进了厨房,并且用脚把门“砰”

    的一声关上了。女孩子的心事,永远是个谜。可那是个什么谜呢?她猜不透。
她又想起了刚见面时,女孩那充满敌意的目光。现在,这女孩似乎有要事和父亲谈,
不想让外人听见。现在客厅里只剩下了杜蓓、儿子和引弟。这应该是谈话的最佳时
机。

    杜蓓正想着怎样开口说话,厨房里突然传来一阵哭声。先是嘤嘤哭泣,像蚊子
叫似的,接着变成了抽泣,就像雨中蟋蟀的鸣叫。

    “你看这孩子。”引弟说着,就朝厨房走去。可以听出来,是女孩堵着门,不
让父亲开门。可是,当父亲把门打开的时候,女孩却又一下子扑了过来,像吃奶的
孩子似的,直往引弟怀里拱,拱得引弟一直退到电视机跟前。后来,引弟弯下腰,
咬着女孩的耳朵说了句什么,女孩立即仰着脸说:

    “大人要说话算话,不能骗人。”

    “当然算话。”引弟说。

    “谁骗人谁是小狗。”女孩说着,泪又流了下来。

    “我要小狗,我要小狗。”儿子边喊边蹦。她对儿子说,楼下有人,不敢乱蹦,
但儿子却不吃她这一套,蹦得更高,喊得更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蜷起手指朝他
的脑袋敲了一下。她敲得有点重了,她自己的手都微微有些发麻。儿子终于捂着脑
袋放声大哭了起来。她推着儿子的后脑勺,要把她送到门外去。在家里的时候,他
就最怕这个,漆黑的门洞总是能让他的哭声戛然而止。但此刻,他却迅速地挣脱了
她的手,藏到了女孩的身后。当女孩被他逗笑的时候,他自己也傻乎乎地笑了起来。

    “看孩子可真是一门学问。”杜蓓说。

    “他跟他哥哥小时候一样顽皮,男孩都这样,大了就懂事了。”

    “还是你有办法,我看你只说了一句,孩子就不哭了。”杜蓓说完,还没等引
弟回答,就把那女孩拉到身边,问阿姨刚才给她说了什么。女孩双手合在胸前,像
是祈祷,泪眼中满是喜悦,说:“阿姨说了,不会丢下我的,要带我到上海去。那
里的生煎馒头最好吃。”

    女孩再次向厨房跑去,她要把这个天大的喜讯告诉父亲。这次,那丫头还没有
敲门,门就开了,做父亲的端着盘子站在门口。女儿就拉住父亲的裤子,呱呱地说
个不停。杜蓓还看见女孩从口袋里取出了那只镂刻着圣母像的发夹,把它献给了引
弟,还要引弟阿姨戴上给她瞧瞧。现在就戴。

    那一桌子菜其实早就做好了。杜蓓想起下午见到朋友时,朋友腰间就裹着围裙,
像个大厨。她明白了,这是在给引弟送行。她再次从朋友的眼神中,看出了爱意,
对引弟的爱意。这是杜蓓的意外收获。她又想起了那个美好的结局:朋友和引弟配
成了一对。从此刻开始,她在心底里已经把引弟看成了朋友之妻。她甚至想到,届
时,她和丈夫一定来参加他们的婚礼。当初,朋友不是送给他们一瓶波尔多吗。作
为礼尚往来,她可以送给这对新婚夫妇一瓶路易十三。那是她从国外带回来的,本
来是想放在结婚纪念日和丈夫对饮的。

    “你一点都没变。看到你,我真的很高兴。”她主动对引弟说。

    “老了,头发都白了。”引弟说。

    “老什么老?不老。晚走一天,去染染头发,保管你年轻十岁,跟少妇似的。”

    朋友一边给她们斟酒,一边说。

    “现在去染还来得及。你坐的是哪一次车?别担心误点,我开车去送你。”杜
蓓没想到自己会这样说。所以话一出口,她便暗暗吃惊,好像自己主动放弃了上海
之行。她随之想到,引弟到上海去,一是看望儿子,二是要把这事告诉前夫和儿子,
让他们别再为她操心。或许过上一会儿,朋友就会向她宣布他们的婚事,并要求得
到她的祝福。果真如此,我这次不去上海又能有什么损失呢?连一根毛的损失都没
有。退一万步说,即便引弟和丈夫再睡上一次,又能怎么样呢?说穿了,一次性爱,
也不过就是几分钟的磨擦,几分钟的呻吟,而且可以肯定那是最后一次了。她想,
按理说,眼前的这位陷入了爱情的朋友应该比我更在乎。现在人家不在乎,我又何
必斤斤计较呢?杜蓓越想越大度。为朋友斟酒的时候,她瞥见了自己指甲上的蔻丹,
立即觉得它有点刺眼。是的,她为自己临出门时又是化妆又是借车的举动,感到幼
稚、羞愧。所以,她紧接着又说道:“那车不是我的。我是听说你来了汉州,特意
借了一辆车。我想天气不好,你赶火车的时候,刚好用得上。”这么说着,她突然
想起来,她开车出门的时候,天还没有下雨呢。

    “是今晚的车。”引弟说。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后半夜一点钟。”杜蓓说。

    “一点十五分。”

    “我开车去送你。”

    “太谢谢你了。”引弟说,“我还担心你误会呢。我可不想扰乱你们的生活。

    担心影响你的心情,我本来想吃完饭告诉你的。既然你都已经知道了,我就全
说了吧。我要到上海看儿子。一来我放心不下,二来孩子想见我。他说不见到我,
晚上总是失眠。我本来不想去的,可孩子要考中学了,睡不好可不行。我知道他爸
爸很疼孩子,可你知道,男人总是粗枝大叶的。孩子在信里说,爸爸给他买了一双
球鞋,整整小了两码。这不,我又买了一双。孩子说了,那双小的可以留给弟弟穿。
“说到这里,引弟拍了一下男孩的脸,”哥哥送你一双球鞋,高兴吗?“

    “还不快点谢谢哥哥。”还没等儿子有什么表示,杜蓓就说。

    “哥哥?哥哥藏在哪里?”男孩四下张望着。

    “哥哥在上海呢。”

    “我就要去上海了,和阿姨一起去。”女孩说。

    “我也要去,我要上海里游泳。”男孩说。这句话把三个大人都说笑了。女孩
严肃地指出了男孩的错误。她说:“笨蛋,上海不是海,上海是做生煎馒头的地方。”

    女孩把她们逗得乐不可支,但当父亲的却没有笑。他走神了,似乎没有听见女
儿的妙语。他先是举杯感谢两位朋友“光临寒舍”,然后又用开玩笑的口吻说:
“这里已经很久没来女人了,现在一下子来了两个,我真是有点受宠若惊。”引弟
立即骂他贫嘴。那是一种嗔怪的骂,是两个有着共同历史、共同记忆的男女的打情
骂俏,如同一朵花开放在博物馆的墙缝之中。

    “要不,你也带上孩子一起去?”引弟说,“刚好是儿童节,你可以带着孩子
在上海玩几天。他一定盼着你去。”

    杜蓓瞥了一眼沙发上的那个坤包。她高价买来的那张卧铺票,此刻就躺在它的
最里层。如果她不假思索,顺口说出这个真相,那么整个事件将会朝着另外的方向
发展。但她却在张口说话的一瞬间,将这个事实隐瞒了过去。她想起了前天早上接
到丈夫电话的事。她是因为怀疑丈夫的不忠,才产生了奔赴上海的冲动。而她之所
以会有那样的怀疑,正是因为她与眼前这个女人的前夫,在云台山的宾馆里有过那
样的情形。

    “我去上海的机会很多,这次就不去了。”她说。

    与此同时,她又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说不定,自己正中了丈夫的圈套。丈夫
名义上让我劝阻他的前妻,其实是要我给他的前妻让路。他比谁都知道,如果引弟
已经买好了车票,像我这样有身份有修养的人是张不开口的。也就是说,他真正想
见的不是我,而是他的前妻。Fuck,我怎么现在才想到这一点。朋友劝杜蓓喝酒,
杜蓓没有谢绝,但表示自己只能喝几杯。现在,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肺腑之言。

    她对朋友说:“呆会儿,我还得开车去送大姐呢。”她称引弟为大姐,把引弟
感动得就要流泪了。她还埋怨自己以前不大懂事,伤害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