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力壮的猪八戒来到高老庄,看好当地加工能力不足的弱点,于是在当地投资开办了几家私人加工企业,没想到一点经验都没有的猪八戒还真行,把生意搞得红红火火,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但是,高老庄也存在不少问题,那就是当地居民环保意识差,使得高老庄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常年干旱,风沙多,一入春天,更是一发不可收拾。面对一片荒凉的高老庄沙漠,猪八戒很难过。
但是,猪八戒没有像其他人(尤其是那些有钱人)把大本营移到外地去,因为他认为那是一种逃避,搬迁治标不治本。问题出现了,就无需回避,而是要解决,而且还要标本兼治。这样,抱着防风治沙、开发沙区旅游资源的设想,猪八戒承包了高老庄的一湾清泉水和一万多亩荒沙滩。几年来,他通过层层关系,先后融资一百多万两,重点加强治沙造林等环境改造和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后来扩建成防风固沙林四千余亩,葡萄园二百亩,鱼塘一百亩,养殖场及水上游乐场各一处,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一万余人次,成为乌斯藏国一处亮丽的生态旅游场所。
面对眼前这片在沙漠中创造出的绿洲奇迹,猪八戒向当地记者道出了他埋藏心中多年的夙愿:就是在通往西域的边塞之地、世界瞩目的地方建起一处有山有水的净地。
也就是在高老庄办企业和治沙的时候,猪八戒认识了高翠兰小姐——她是高老庄首富高员外的三小姐。高员外“不曾有子,只生三个女儿:大的唤名香兰,第二的名玉兰,第三的名翠兰”,高翠兰的两个姐姐配与本庄人家,只有她还未婚。因为没有儿子,所以高员外希望招个上门女婿,撑门抵户,做活当差,当然也是继承高家的财产。高翠兰与猪八戒在高老庄认识的时候谈得很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遗憾,她也是第一个见到猪八戒真面目的人——因为猪八戒平时出门都是经过高手易容的,所以别人也看不出来,尽管她有点惊讶,但是并没有表现出反感和后悔的意思,相反,她还为猪八戒的坦诚感动不已,说:“不管大帅哥也好,丑八怪也好,只要你心里有我,便足够了。”高翠兰的话令猪八戒感动不已,暗暗发誓要一辈子对她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恋,猪八戒与高翠兰都认为结婚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猪八戒就托人向高员外提亲。猪八戒来之前化了妆,模样儿倒也精致,说自己是福陵山上人家,上无父母,下无兄弟,愿与人家做个女婿。高员外见猪八戒是这般一个无牵无绊的人,加上有些产业,高翠兰与之亦情投意合,于是就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这门婚事。
入了高家之后,猪八戒倒也殷勤: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全部实现机械化,效率大大提高,高家的基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乐得高家二老合不拢嘴,左邻右里也都羡慕高员外选对了好人家。
如此过了一年多,大家相处平安无事。不过,后来二老很偶然地发现了猪八戒的真面目,于是非常不满,认为如果接受猪八戒这样的人,是高家的耻辱,于是断然要取消猪八戒与高翠兰这门两相情愿的婚约。
“实在是太丑了,见得不人的啊,有这样的女婿,以后咱们高家的脸都给丢光了,以后叫我们怎么做人啊?”二老如此做高翠兰的思想工作。
不过,猪八戒与高翠兰都不同意。翠兰确实很爱猪八戒这个人,她可以忽略猪八戒的容貌,她威胁道,如果他们还坚持辞婚,她就与猪八戒私奔,生米都成了熟饭,看你们怎么办? 二老为防万一,只好把高翠兰锁在闺房里,免得她真的私奔了。
猪八戒明白,二老之所以反对,主要原因是自己长得太难看,“高员外的女儿嫁给了一个人不像人猪不像猪的东西”,传出去确实不好听。猪八戒又想骂玉皇大帝,但是骂也没有用。无可奈何,这件事就暂时这么耗了下来,玩这种“拖”字诀的游戏,关键是看哪一方更有耐心了。
也就是在这家庭冷战时期,唐僧与孙悟空到了,两人与猪八戒聊得蛮投机的。知道了猪八戒目前的尴尬状况之后,两人提议猪八戒与他们一起去一趟西域,回来他一定心满意足。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二老消化自己、接受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成就来使他们忽略他的形象。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猪八戒也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高老庄,走上西天取经的道路,从此翻开人生新的一页。
第二部分第七章 新来的两个同事(3)
3。沙僧:妙论是银,沉默是金
如果说猪八戒是“大众情人式”的性格,那么沙僧无疑是“丈夫式”的性格——沉默寡言,忠厚老实,在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两人的性格对比更是鲜明无比。尽管沙僧也长得孔武有力、“力拔山兮气盖世”,但是由于性格的原因,他的人气指数在“取经四大天王”中是最差的(在女性同胞更是如此)。
其实,沙僧忠厚老实、沉默寡言的性格,并非先天性的。
在沙僧的中学时代之前,沙僧的性格可不是这样子的,其开朗的程度恐怕连“大众情人”猪八戒也自叹不如。但是,一个心理学老师的课改变了他的一生(那个老师叫什么名字沙僧一直未透露,所以我们也无从考证)。
该老师也是一个非常沉默、非常谦虚、非常老实的人,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性格来支撑的,而性格是可以改变的。
什么叫做性格?按照心理学说法:性格是一个人的“典型性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一个较成熟的人在各种行为中,总贯穿着某一种典型的方式,这是经常的,而不是偶然的。
那个老师经常对沙僧说,人活得谦虚一点没有什么大错。满招损,谦得益。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总有一天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那心理学老师的一言一行对沙僧的影响很大。从此,他也决定做一个像晏殊一样的人,以自己的忠厚老实平步青云。
沙僧曾经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大唐有句格言叫“沉默是金”,西方也有谚语云:“妙论是银,沉默是金。”我很欣赏这一论调,因为沉默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沉默是参透人生之后的一种睿智,是历经风霜之后的一种成熟,是功成名就之后的一种豁达,是与世无争的一种洒脱,是青松压不垮的坚韧,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一切尽在不言中,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凭着这种“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嘴上不说不等于肚里没货”的性格,沙僧终于如愿以偿,到教育部任职(当然主管最火爆的高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等级考试、公务员资格考试了),出任卷帘将。
卷帘将是个什么官呢?
宋朝以后,考场舞弊行为也比现在的英语四六考试好不了多少,为了防止科场舞弊,宋朝政府颁布实施帘禁制度(大致等于现在的《监考官管理条例》),主持科举考试的考官,必须遵守帘禁制度,故而统称帘官。考试前三日,主考、房官、内提调、内监试、内收掌等官员,由小门进入贡院至公堂,监临随即封此门,并以帘相隔。这帘成为一种界限,帘内的考官成为内帘官,帘外的考官成为外帘官。其中,内帘官负责批阅和管理试卷,外帘官负责临监、外提调、外收掌、弥封、受卷、对读等职务工作。而沙僧这个卷帘将,估计就是负责检查考官廉洁的督察之类的了,尽管看起来像是打杂的活儿,但是地位却不低呢,沙僧也以自己能出任卷帘将而感到自豪。
不过,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沙僧的官运也比猪八戒好不了多少,猪八戒因为调戏嫦娥而被革职,沙僧因为打碎玉玻璃而被开除,只能彼此彼此了!
事情是这样的,在王母娘娘第二百四十届蟠桃会上,热闹非常,天庭众官员纵酒狂欢,沙僧也不例外。可能是因为喝高了点,最后与大家碰杯的时候,沙僧一不小心就碰倒了几个玉酒杯并且在大理石地板上摔得粉碎。
这下麻烦就大了,要知道,这些玻璃杯可都是文物级别的啊,个个价值连城,沙僧一摔就几个,那还了得?而且,当时正值天庭举行“安全生产百日大会战”活动,沙僧的举动无疑等于自己撞到枪口上,劫数难逃。尽管观音一直非常看重这个下属,但是问题出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她也不好出面为他护短。就这样,沙僧被“铁面无私”的玉皇大帝揪住小辫子,把多少陈年的酸菜坛子都翻出来跟他算总账,一脚把他踢出教育部,还谆谆教导说:“年轻人,这么粗心大意的人,我能放心你去考核官员吗?还是先到基层锻炼锻炼,对以后的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这里有五千两银子,算是下岗补贴,你做点小本生意吧,同时希望你理解我的苦衷!”
第二部分第七章 新来的两个同事(4)
4.流沙河的基业
离开天庭教育部后,沙僧一时倒也无事可做,于是就随便瞎逛了一通,倒也见识不少。不久,他来到流沙河并开始定居。
从离开天庭的那天开始,沙僧就牢记玉皇大帝的教诲,痛定思痛。
沙僧到流沙河不久,由于国家外贸出口出现疲软,于是就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使得全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风起云涌,房地产也有如吃了一剂兴奋剂,瞬间就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风靡全国,流沙河当然也不能免俗,而且炒得比别的地方还热。
尽管沙僧忠厚老实,但是并不笨,他马上嗅到了巨大的商机气息。经过分析调查,沙僧发现流沙河一带的房地产产业潜力无穷,在房地产热火朝天的时候,沙石等建筑材料远远供不应求。趁着自己长期以来的积蓄以及“下岗补贴”还没有花完,沙僧马上就在流沙河中游开了一个小公司,取名“流沙河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专门向各个建筑商提供沙石(原料当然是就地取材从流沙河里提取)、水泥、石砖等建筑装饰材料。
由于沙僧为人忠厚,讲信誉,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质量过硬,不久生意就做得红红火火。于是他又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先是投资建成“如意酒家”和“流沙河娱乐城”,然后随着流沙河旅游业的逐步开发,沙僧还与当地政府联合组建了“流沙河旅游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沙僧彻底大发特发了。
不过,每当在电视上看到天庭当时自己的同事频频见诸于各类报刊杂志及电视之中,且大吹特吹,沙僧的心里便痒痒的。于是,他决定出售自己在天庭当官时的一些隐私,满足公众对高层生活的窥探欲望,消息一传出,马上有不少国家级出版社出天价争相购买独家版权,不少影视公司还决定拍成电视剧呢,弄得天庭一些元老既愤怒,又羡慕,经常光顾“流沙河娱乐城”的天庭官员也不在少数。连沙僧这么老实的家伙都发家了,玉皇大帝竟也有些后悔了。当年,沙僧在天庭教育部可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但他缺乏创新意识,碌碌无为,所以,本着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