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无人喝采 -王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无人喝采 -王朔-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窗外下着瓢泼大雨,虽是上午但室内昏暗得如同黄昏,仍开着一两盏灯。

  两个人在虽已分割就绪但仍显凌乱的室内进行最后的清算。

  肖科平拿着一把缝纫剪从一本本相册中抽出李缅宁的照片,一张张递给站在一帝的李缅宁。李缅宁手中已握着厚厚一摞照片。

  遇到二个合影,肖科平便一剪为二。

  李缅宁抬头看到墙上还挂着一帧二人合影,便摘下镜框,取出照片递给肖科平:
  “剪齐点。”
  肖科平一剪下去,然后又仔细地把残留在她那半张上的李缅宁的右肩剪掉,抬头看看李缅宁:“你挺得意?”
  “想看我给你哭一下么?”
  “为什么得意?终于骗我跟你离婚了是么?”
  “说好,这可是你要跟我离的,别这会儿又装得受了遗弃似的。”
  “怕受道德谴责是么?”肖科平望着他笑。

  李缅宁拿着照片转身就走。

  “等等。”肖科平叫住他,一指梳妆台,笑嘻嘻地说:“把你的刑满释放证明拿走。”
  李缅宁忍着气把梳妆台上的两本黄色的《离婚证》抄走一本。

  片刻,又回来,手里还拿那本《离婚证》。

  “拿错了。”
  他换了一本.打开查看了一眼。

  “什么时候带来让我见见?”肖科平慢悠悠地说。

  “谁呀?”
  “你那位新欢呀,噢,不算新欢,得算老人了。”
  “怕你受刺激。”
  “没关系,帮你参谋参谋,够打几分的。”
  “费心。”
  “怕你上当.为你好。你这么老实,随便一个什么女的还不把你涮了?把你交到谁手里我也得心里有数呀。”
  “我就喜欢让人涮,没人涮我还难受呢。”
  李缅宁拔腿走了。

  肖科平笑眯眯地继续剪那些合影照上的李缅宁的断脚残手,笑容变得讪讪的。

  墙上曾经挂过二人合影照的地方留下一清晰的照片框印。

  雨已经停,一道阳光像舞台上的追光打进屋内,有所不同的是这束光立刻在屋内散开,使整个房间豁然亮了起来,屋顶吊的那盏灯倒灰黯了。

  肖科平在光芒中振作起来。

  她扯下归她所有的那张双人床上的床单、被套、枕巾,抱着去卫生间一股脑儿扔进洗衣机。

  洗衣机轰隆运转起来。

  她回到过厅,看到那摞堆在地板上的俄文书,朝李缅宁房间喊:
  “喂,把你的破书搬走,搁在这儿怪碍事的。”
  李缅宁从房间出来.看了眼那堆书:“这些书我不要了。”
  “不要也别搁这儿呵,卖给收破烂的。”
  “你卖吧,卖的钱归你。”他说完回了房间。

  肖科平拿起一本厚砖头似的书翻了翻:“当年哭着喊着到处买买不着,现在又都不要了。”
  外面楼下传来吆喝声:“有废书旧报纸——我买!”
  肖科平立刻穿过李缅宁房间来到阳台,朝下喊:“旧书要么?”
  李缅宁自顾自地在摆弄游戏机,视若无睹。

  一会儿工夫,一个男人拎着麻袋敲门进来,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

  肖科平脚踢踢那摞书问他:“这书多少钱一本?”
  “两毛钱一斤。”收破烂的男人蹲下,用力把那些俄文书的硬壳封面撕下来。

  肖科平伸手从洗衣机的甩桶内拿出搅成卷的被单、床罩,一盘盘扔进李缅宁端着的脸盆里。神态冷漠。

  “想什么呢?”
  “想你。”肖科平看了眼李缅宁。”想我自个儿,我的前半生。”
  “别苦着自个儿,你的前半生除了遇见我是个错误,其他都好,算得上顺利。”
  李缅宁端着满满一盆衣物来到阳台,恍然与云开日出的太阳打了个照面,立刻被那夺目的光芒射个满眼漆彩.人也红光满面。

  “为什么会遇见你呢?又没认出你是坏人.差点毁了一生,这教训还不够沉痛么?”
  肖科平也来到阳台,二人—起挽着袖子把床单、被罩抖开景在铁丝上。

  “那时你还年轻。”
  “是呵,第—次还可以用年轻原谅自己,还有机会悬崖勒马。再碰上一个你这样的呢?”
  “那就太说不过去了,我都替你害臊。”
  “那真是自找没趣了。”
  湿淋淋、沉甸甸的床单,被罩挂满阳台,阳光如油慢慢渗出”将床单、被罩上的花卉图案勾勒出来。

  人脸、室内倒阴了下来。

  “放心,我这样的人也不是随便就能碰上的。”
  肖科平关了煤气灶上的火,端起炒勺把里面的菜倒进案台上的一只精致的瓷盘内。

  案台上已摆着一盛着截然相反的色泽和内容的菜脊的同样款式的瓷盘。

  她置锅于灶,解下围裙,端着两盘菜出了厨房。

  她把两盘菜放在堂屋的圆桌上,从桌上的饭锅内为自已盛了碗饭,坐下正要吃,看见李缅宁拿着自己的碗筷从容地在桌对面坐下。

  “你于嘛,蹭饭?”
  “我交饭钱,这顿饭吃完。这碗归你。”
  “这碗才一块八。”
  “那我再搭一把不锈钢匙子,你这饭也就是便饭。”
  “算,你别交饭钱了吃完打工——刷碗。”
  “这就不该谁了。”
  “你得理解我,强迫和一个自不反感的人生活在一起,我这已经算够客气的了——我怎么还看着你气不打一处?按说犯不着再跟你沤气了,你能不能这辈子让我再见不着你?”
  李缅宁含着一嘴饭菜,看着肖科平使劲嚼着,又低头没命地吃。

  台灯的光芒透过白胚布的花盆型灯罩,放射出来已淡漠昏暗了许多。

  李缅宁坐在藤椅上吃水果袷,裕块在他嘴里滚来滚去磕碰着牙齿“当啷”响,两腮忽凸忽凹。

  肖科平推门进来,脸上笑嘻嘻的。李缅宁乜视着她,含着裕说:
  “又想干嘛?看你就是不怀好意。”
  “没有,”肖科平仍笑着,“我就想问你有没有她照片,参观一下。”
  “给我没要。”李缅宁大剌剌地说,“怕被你搜着。”
  “长脸还是圆脸?个高么?”
  “你就往古典美人那个方向想去吧。”
  “噢,那就算长圆脸了。”
  “鹅蛋脸。”
  “一定挺白的吧。”
  “白里透红。”
  “怎么勾搭上的?大街上还是人家里,或是别的什么社交场合?”
  “……”
  “说吧,说说吧,反正现在说了也没事了,别不好意思。”
  “先在人家认识,后来又在其它社交场所相遇。”
  “谁先主动?”
  “同时,几乎是同时,同时迸发。”
  “别编了,你以为我信?就你那德性,除了我这么傻的谁看得上你?还鹅蛋脸呢,有松花蛋脸的就不错了。”
  “对,没有,我骗你呢,你千万别信我的话。”
  “有你带来呀,别光吹,也别什么古典美人,是个女的就行。”
  “我不是告你了么,没这么个人。”
  “有就有吧,也别难为情。我信那句话:蔫人出豹子。还有一句也是俗话:好汉没好妻,赖流聚花枝。”
  “对,我也特信这句话。”
  “我真不会受刺激,只会为你高兴,你就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吧,没准我和她还能成为好朋友呢——求你了。”
  “你歇会儿吧你——烦不烦呀!”
  “那你要是没有第三者,干嘛这么死气白赖地女要跟戍离?你到底愁着什么坏?咱们得好好说搭说搭。”
  肖科平眼视儿忽然变得十分可怕,犹如恐怖片里魔鬼附体的女人。

  “我倒要知道,我在你眼里究竟算个什么?”
  这是个阴霾的早晨,扑面而来的凉风中夹杂着星星雨滴,天上乌云疾走,地上人车乱窜,—场雨顿刻就要下来。一些未雨绸缪的行人已经纷纷站住,撑开随身携带的伞或取出雨衣往身上套。

  李缅宁赶到公共汽车站,车已停稳,开了前后车门上下客。他挤在人堆里翘首以待。

  胖胖大大的钱康从车上喝道而下:“挤什么挤?先下后上!”
  他穿过车门旁的人群昂首而去。

  钱康走了几步.环顾街景,发现不对,再看站牌,提前下了一站。他返身挺胸冲入人群再往车上挤时.已不得其门而入。

  李缅宁挣开沉重地压在他肩头的钱康,又向人似乎少些的中门冲去,中门关了,他弃中门又奔后门,后门也不失时机地关了。到底没上成车,和钱康并肩站在站台上,眼巴巴地看着塞满了人的公共汽车艰难离去。

  钱康皮包夹在肋下,执拗地朝司机的后视镜打T型手势叫停。

  然后又一步跨上马路,横在街头,朝每一辆疾驶而来的计程牢翘大拇哥,日日声声喊:“太克塞!”
  雨当真落下来,站台上的乘客都退到街边商店的屋檐下避雨。

  雨幕被风吹得不断改变倾注方向,忽而如矢扑来使檐下人群衣衫尽湿;忽而齐刷刷掠过马路将街对面的商店橱窗打得斑泪万点。

  钱康在大雨中已成落汤鸡,头发湿漉漉地趴在额前,怀抱着皮包向街边一家亮着日光灯的百货店走。

  雨已停了多时,碧空姻洗,午后骄阳从素若飞絮的白云间破障而出,迸射出数道斑斓有力的粗大光束。

  街上复又熙攘安详,人群在湿漉漉映着日光的晶亮街道上摩肩接踵,往来川流。

  李缅宁无所事事地漫步街头,从背后看上去,他的双肩很宽很平很合适杠肩章。

  迎面而来的少女和少妇人的脸庞络绎不绝,各秉风姿.或娇嫩或妖媚或端庄或娴雅。

  李缅宁左顾右盼.常常看得呆了,怅然若失。

  衣着、姿色普通的韩丽婷始终跟在他身后一步之遥,有时近乎并肩。她手提一个老式软布兜,看不出是上下班路过还是专程购物。

  直到她超过李缅宁走到他前面,并在一家自行车商店门口消失,李缅宁仍旧毫无感觉,只是东张西望。

  天色迅速地暗下来,由铅青转为钢蓝,如同天笔洗墨,夜色浙浙洇开来。

  钱康重又笔挺油亮地从一座金碧辉煌有民国初年北洋将军打扮的门卫守侯的玻璃幕墙大厦内走出来,拾级而下,一手挥舞着俗称“大哥大”的手提电话。

  这次,立即有计程车驯从地开过来,可他没上车。

  他来到华灯初上的衔头,神气十足地漫步徜徉。

  在一座霓虹闪炼的豪华商场门前,他与从里面出来的肖科平擦肩而过。

  钱康拐过另一条街。这条街仍都是规模不一的商店、餐厅和娱乐场所。从门面的装潢和灯光的明亮程度,以及进出其间的顾客装束看,似乎比他刚离开的那条街档次要低一等。

  他进了一家门脸很亲切不摆架子但场面不小座位众多的饭庄。

  饭庄内一侧的几张餐桌旁,坐了好几十身份可疑的中年男女在热闹说笑。几个男人看见钱康进来便起立高叫欢迎。

  这都是当年钱康中学时的一班同学。

  古柏森森的公园一角的小树林里,很多中年男女在葱茏的林木中影影绰绰地逡巡。

  他们彼此常常走到很近的地方。脸挨脸地互相打量、寻摸,态度级为严肃,接为的谨慎。

  有看上眼的便驻步与之攀谈,询问各种指标。

  李缅宁相当自信、乐观地站在几个待价而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