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三杰 作者:徐哲身_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三杰 作者:徐哲身_2- 第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藩那时何尝防到这位王若华茂才,要想选择优差,以达他的目的。当下还在和他客气,连连的答道:“言重言重,足下既肯去吃辛苦,更是使人可敬的了。且请就在文案房里,随便耽搁一宵。兄弟明天就下委札,足下好去到差。”王若华又问道:“厘金局的解款,不知几时一解。”

  曾国藩道:“照兄弟初定的章程,每月一解,谁知现在都弄得拖到两三月一解。”

  若华道:“如去接差之后,一定有款即解,不定时期。”

  曾国藩又答道:“足下去做模范,兄弟更加佩服。”王若华至此,已经如愿以偿,当即告退。

  曾国藩送出王若华之后,还在一个人背了双手,踱着方步的自语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地无才,只在为上者有以求之耳。”

  曾国藩一边口上念着,一边脚下踱着,忽然抬头看见一个戈什哈,站在门外,似要回话的样子。急问何事。那个戈什哈方敢走入回话道:“回老帅的话,彭大人有事禀见,已在外边候了多时了。”

  曾国藩听说道:“快请快请。”

  等得彭玉麟走入,曾国藩一面请他坐下,一面笑着说道:“方才因会一位嘉兴秀才,谈久一点,贤契已将我的公事代为看过发出了么?”

  彭玉麟也笑答道:“早已发出。不过现在世风不古,人心难测,老帅怎么拟委一位不相识的去掌财政起来呢?”

  曾国藩微摇其头道:“你话虽是。不过我们身为大臣的,只知才不才,不问识不识。而且不可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

  曾国藩说到这句,恐怕彭玉麟再去和他辩驳,忙接着问道:“贤契此次前来见我,有何要公。”

  彭玉麟已知其意,便也不提此事,单答着道:“门人此次来见老帅,倒非公事,乃是一桩私事。”

  曾国藩听了,很关切的问道:“甚么私事?快快说出,我好帮你斟酌。”

  彭玉麟蹙额的说道:“小犬永钊,虽承家叔替他娶妇生子,无奈久离门生,未曾受着家教。家叔呢,溺爱不明一点,也是有之。如今竟闹得出入县衙,包揽讼事。家乡一带,早弄得怨声载道。门生屡次去信训斥,仍是怙恶不悛。门生将他责无可责,特来请教老师。”

  彭玉麟说到此地,忙在身边摸出一大包家信稿子,呈给曾国藩去看。曾国藩先将上面的一张拿起一看,只见是:荣儿入目:闻家中修葺补过斋旧屋,用钱共二十千串,不知何以浩费若斯,深为骇叹。余生平崇尚清廉慎勤,对于买山置屋,每大不为然。见名公钜宦之初,独惜一敝袍,而常御之,渠寻见余,辄骇叱何贫窭如此。余非矫饰,特不敢于建功立业享受大名之外,一味求田问舍,私图家室之殷实;常思谦退,留些有余不尽之福分,待子孙享受,奠为我一人占尽耳。对于开支用度,亦不肯浪费多金;是以起屋买田,视作仕宦之恶习,己身誓不为之。不料汝并未请示于我,遽兴土木;既兴土木之后,又不料汝奢靡若此也。外人不知,谓余反常,不能实践,则将何颜见人!今小民居舍被焚,无足蔽风雨者,都露宿郊原,卧草荐上,官员亦多贫乏,兵丁久缺饷银,而余居高位,食厚禄,乃犹有余资以逞奢,是示人以盗廉俭之虚名,非所以同甘苦者矣。小子狂妄,使余愧赧。

  窃念汝祖母汝母在日,必不能任汝妄为。此亦汝叔祖溺爱之故也。

  父字

  曾国藩一面在看,一面连连点头。等得看完,又向中间抽出一张,拿起一看,见是彭玉麟给他叔父的信稿。上面写着是:

  叔父大人尊前:侄最恨者,倚势以凌人。我家既幸显达,人所共知,则当代地方上谋安宁。见穷厄,则量力资助以银钱;见疾苦,则温谕周恤无盛颜。荣儿年日长,书不读,乃出入衙署作何事?恐其频数,而受人之请托以枉法,或恐官长,以侄位居其上,心焉鄙之,而佯示以亲善。总觉惹人背后讥评。请大人默察其为。

  曾国藩看完这张稿子,又去抽出一张,只见写着是:荣儿入目:汝能以余切责之缄,痛自养晦;蹈危机而知慎,闻善言而刻守;自思进德修业,不长傲,不多言,则终身载福之道,而余家之幸也。汇观名公钜卿,或以神色凌人者,或以言语凌人者,辄遭倾覆。汝自恃英发,吐语尖刻,易为人所畏忌。余少时,颇病机械,见事之不平者,辄心有所恃,片语面折。如此未尝不可振衰纲,伸士气,然多因是遭尤怨,官场更险途也。余非贪仕禄而屈节自押,所以保身也。汝宜慎之!

  曾国藩又看完这封,方对彭玉麟笑道:“我们这位小门生,娇养惯了,或者有之。但是父子之间,不必客气用事,只要贤契善为教之,必能成人的。”

  彭玉麟听说,却气哄哄的答道:“如此劣子,只有将他召至门生身边,施以严教。”

  曾国藩点点头道:“这个办法最好。”

  曾国藩刚刚说到此地,忽见探子来报:说是伪忠王李秀成,又有窥视武昌之意,业调四眼狗一军,进攻胜保胜钦差去了。曾国藩、彭玉麟二人,顿时一同大惊起来。正是:

  三次家书方看毕

  一场大战又将临

  不知他们师生听见此信,又有何计,且阅下文。



大清三杰第四一回 惟我称尊坠入僧王计 予人以善低哦胜保诗



第四一回 惟我称尊坠入僧王计 予人以善低哦胜保诗

  彭玉麟一听探子探报,急对曾国藩道:“小犬之事,不过关乎门生一家;武昌之事,真是关乎全国。门生此刻就别老帅,赶回防地,调齐船舶,听候调遣。”

  曾国藩连连点首道:“快去快去。候我信息。”曾国藩一等彭玉麟走后,一面连办了札子,命那王若华前去到差,连收税款,解到大营候用。一面飞调霆字军鲍超,淮军第二军刘秉璋一同去援湖北。自己移驻抚州,办理军务。

  谁知还没接到鲍刘两路的回报,又接探子报到:说是武昌已经失守,代理巡抚陶恩培,被那敌军中的李昭寿,砍去脑袋。总兵王国材以下,二十四员将士,一同阵亡。所有武昌的溃兵,统为李昭寿、赖文鸿、谭绍三支人马所收。官文、胡林翼、都兴阿、多隆阿、李孟群等人,仅以身免,退守汉阳。

  曾国藩一得此信,连连跌脚道:“我当天国之中的钱江遁走;石达开入川;仅剩李秀成一个,或者不致再会猖獗。岂知竟是如此厉害!”

  曾国藩发急一会,正待发信去调曾国荃、曾贞干的当口,忽接曾国荃的详报,方才知道此次事变内容。

  原来忠王李秀成,本来十分重视北伐,起初连接威王林凤翔的捷报。不到两月,已经杀到大名府境。听他口气,即日便可杀入北京。李秀成听说,虽然欢喜,但怕孤军深入,没有后路援兵,必致偾事。乃派赖汉英、洪宣娇二人,作为北伐的后援队长。犹未起程,忽又得到林凤翔的捷报,说是业已杀进天津府城。守天津的肆芦盐通使杨霈,天津知府石赞清,天津知县谢子澄等人,仅以身免,逃出城去。数日之内,必可杀入北京。千万不可再派援兵,以分其功。李秀成因知大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好吩咐赖洪二人,暂缓北上。于是天天盼望捷音。

  那知直过一月,并无捷报。

  李秀成至此,情知不妙,赶忙派探打听,据报说是清国初见威王如此厉害,正拟迁都的时候,忽纳僧格林沁僧亲王的计策。即由僧王去攻威王正面;胜保回兵去攻威王的后面。首断粮道,次用火攻,威王竟至全军覆没。照清国之意,就要乘胜别以满洲的铁骑兵,直攻南京。因闻英法两国的洋兵,似有北进之意,方才去防洋兵,没有派兵南下。

  李秀成得此噩耗,吓得昏厥过去。左右将他救醒,想了一想,始命李昭寿,谭绍、赖文鸿、冯兆炳、曾天养等人,去取武昌。

  那时官文、胡林翼、多隆阿、李孟群几个,也知英法两国,为了广东方面的交涉,一拖几年,没有解决;一同照会北主,严词诘质,大有开战之意。都在急得走头无路的时候,官文又是宗室,就想提兵勤王。无奈湖北方面自顾已是不暇,怎有兵力可分。官文因此又与胡林翼争吵一场。胡林翼气得吐血,卧病在床。军事之权,暂归官文处理。

  李昭寿即用一支奇兵,诱出陶恩培,将他杀死,取了首级。赖文鸿、谭绍等人乘胜而进,占了武昌。官文、胡林翼只好退守汉阳。官文至此,始知军务事情,他干不下,忙又全权托付胡林翼去办。胡林翼因见事已到了如此地步,埋怨也是空,反只得带了病的,再去遣兵调将,以备恢复武昌。岂知天国的兵将守得犹同铁桶一般,万难攻入。只好飞向僧王那儿乞援。接到僧王回文,说是已檄胜保南下,指日可到。

  胡林翼等了许久,毫没影信。急再命人探听胜保的行踪。得到回报,说是胜保有恃战胜林凤翔之功,竟在天津一带,横行不法。他的兵士,已是奸焚杀掠,甚于敌军。他自己的恶迹,书不胜书。单讲他竟敢把一位休致在家,前任礼部尚书林和灵的儿媳朱氏,抢到营内,逼她裸体陪酒。朱氏要保性命,只得依从。胜保还要不畅所欲,凡是妓女相公所不肯为的把戏,都要逼着朱氏去干。朱氏没法,方才一头撞死阶下。

  胜保仅将尸身安埋了事。现在仍在演戏饮酒,没有行期。胡林翼得到此信,再向僧王那儿催迫。僧王严檄胜保南下,且有若再不行,按军法从事之语。同时胜保的胞姊文殊保,也去逼他动身。否则要去奏知皇上,因为文珠保和咸丰皇帝的一个妃子有点瓜葛,时常进宫去的。胜保至此,方才南下。但是一到湖北边境,仍旧按兵不进。

  后来总算是驻札河南的那位琦善琦钦差,因见僧王、胜保、和春等人,都在拼命打仗,一时鼓起兴致,率领所部,来到汉阳。到达之日,硬要官文、胡林翼开城迎接。官胡二人,派上一个能言的将官,前去对他说道:“现在四面都是贼兵。日夜守城,还怕贼兵攻入,怎么可以开城。就是都兴阿、多隆阿等等将官,出城有事,也由城上挂下。钦差最好驻兵城外,以作犄角之势。或者单身进城,只能也照各将士的办法,挂城而上,其余别无办法。”

  琦善听说,便同那个将官,亲到城下一看,见是一只大篮。若坐进去,简直像个小儿坐了摇篮一般。不禁大怒的说道:“本钦差以大学士奉旨兼作钦差大臣,若坐此篮,岂非失了体统。不行不行。”行字未完,已先飞奔回营。那个将官没有法子,只好回禀官胡二人。胡林翼即出一个主意,又命那个将官,带上一千串的钱票,前去孝敬琦善。琦善果然笑纳,并无言语,马上跟了那个将官,坐篮上城。后来汉阳城中,竟有一句笑话,叫做出将入相,出将者就是将官挂城而出,入相者就是琦善挂城而入。琦善入城之后,清国方面,总算军威稍稍一振。

  哪知天国方面,一闻汉阳这边,到了旗兵,恐怕武昌有失,即由忠王李秀成亲自同了燕王秦日纲,率领大兵到来。胡林翼急请李孟群同了多隆阿、都兴阿等人,各率大兵,出击李秀成新到之军。双方鏖战了四天四夜。清国方面,李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