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三杰 作者:徐哲身_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三杰 作者:徐哲身_2- 第9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不待传报,二人就一脚奔了进去。

  等得进去,一眼瞧见天皇一丝不挂,直挺挺的躺在地上。所有一房间的后妃,个个也是赤身露体,形状真教恶劣,正想连连退出,就见徐妃已在和他们两个哭着说道:“忠王爷,英王爷,你们二位快看我们万岁,是否已经驾崩。”

  李陈二人一听此话,早已吓得心胆俱碎,浑身发抖,如飞的奔到天皇面前,仔细一看,更是连话也不及答覆徐后,急急一同扑的一声,跪至地上,抱着天皇的龙体,放声大哭道:“陛下,皇兄,你老人家怎么一句遗嘱都没有,就此丢下臣弟等等的归天去了。”

  李陈二人一面哭着,一面忙又问徐后道:“万岁如此形状,究是甚么病症?”

  徐后见问,只好红了脸的掩面答道:“万岁吩咐要开无遮大会,我们怎敢不遵,谁知陡然气绝,连我等还当万岁没有驾崩呢。”

  英王陈玉成的性子最躁,他就突出翻眼珠子,厉声的责问徐后,陈吉二妃道:“这样说来,万岁的驾崩,你们都有大罪。”陈玉成的罪字刚刚离嘴,忽向左右一望,复又大声的喝道:“快把众人拿下。”

  李秀成赶忙乱摇其手的阻止道:“英王不可乱来,天皇既已驾崩,人死不能复生,办罪之事尚小,关于镇定全军的事情才大,现在只有急其所急,缓其所缓。”

  李秀成说到此地,便对徐后,吉妃,陈妃,以及众妃等人,一齐说道:“快快先把万岁的龙体遮住,你们大家也得赶紧穿上衣服,我要召集各位王爷进来,商量大事。”

  徐后等人,一听此话,方才想到大家都赤体,连忙吩咐宫娥彩女,拿了一幅绣着黄龙的被单,盖在洪秀全的身上,大家始去穿上凤袍。等得她们穿好出来,李秀成已将众位王爷召到。徐后抬头一看,只见到来的几位王爷是:洪仁发、洪仁达、赖汉英、罗大纲、秦日纲、陈开、赖文鸿、吴汝孝、古降贤、陈仕章、吉安瑾几个,众位王爷,正在抱着天皇尸首痛哭之际,忽见徐后到来,都忙照例行礼。

  行礼之后,李秀成方即紧皱双眉的问着大家道:“天皇大哥,既已晏驾,依我之意,只好暂时匿丧几天,等我布置好了,那时再行发丧,并请幼主福瑱太子登位。否则军心一散,南京城内,难保没有官兵奸细,倘一闹出献城等等之事出来,我们大家,便没葬身之地了呢。”

  大家听说,一齐忙不迭的答道:“忠王言之有理,我们对于这件大事,急切之间,却没主张,只有悉听忠王主持,以安邦家。”

  李秀成听了,又问徐后等人道:“后嫂以及各位皇妃的意思怎样?”

  徐后道:“我们都是女流,只听忠王办理。”

  李秀成道:“这末我们快快退出,就将此宫封锁起来。”陈玉成忙摇手道:“且慢,今天已是四月二十七了,天气炎热,恐怕天皇的龙体有变。”

  李秀成便问徐后道:“皇嫂,我知万岁有颗大珠,曾经得诸此间一位巨绅。据说这颗珠子,就是古时燕昭王的招凉珠,只要此珠放在万岁的身旁,即不碍事。”

  徐后听说,忙问吉妃道:“这颗珠子,万岁不是赐了贵妃了么。”

  吉妃点点头道:“是的,让我就去取来。”

  等得取到,大家一见那颗珠子,约有胡桃大小,非但光莹夺目,真的寒气飕飕。李秀成接过珠子,放在天皇的侧边,便同大家一齐走出,封锁宫门。

  徐后急暗暗的恳求李秀成道:“忠王爷,方才英王怪着我们,本是正理。但是此等笑话,闹了出去,似于万岁爷的盛德有累,可否求着忠王爷劝劝英王爷不必追究此事。”李秀成点点道:“此事万万不能闹将出去,皇嫂放心,不过幼主这人,现是国家根本,皇嫂和各位贵妃,须得好好照应。”徐后连连答应。

  李秀成即同大从出了皇宫,正拟自去布置军事,不防兜头遇见洪宣娇匆匆走来,一见大众,突然放声大哭的说道:“天皇已经驾崩,你们为何瞒我?”

  李秀成疾忙把洪宣娇拉到一边,悄悄的告知一切。洪宣娇虽然连连忍住哭声,岂知已被闲人听见了去。当下一传十,十传百的,不到半天,满城百姓无不知道。

  那时李秀成已经回到他的府中,有人报知此事。李秀成急得跺脚的连连的说道:“宣娇误事,宣娇误事。”李秀成说了这句,急又奔进宫去,一面赶紧发丧,一见就立幼主洪福瑱即位。幸亏李秀成这样一办,总算息了谣言。

  这末洪秀全的死信,洪宣娇又未在场,在场之人,已由李秀成吩咐严守秘密,当然没人宣布,怎么洪宣娇又会知道的呢?

  原来洪宣娇自从纳了傅善祥上的条陈,立了童子军之后,倒也爽爽快快的乐了几年,后来忽又厌烦起来,便将那座童子军统统解散,又去和那天皇的一个娈童,名叫朱美颜的打得火热。朱美颜虽被洪宣娇看中,但是天皇那儿,不能不去应卯,既在那儿应卯,天皇驾崩,他岂不知,他一知道,急去报告洪宣娇知道。至于后来李秀成主张匿丧不发的事情,他却没有听见。后来还算李秀成尚有急智,一见外边已经知道,所以马上急请幼主洪福瑱登位。

  那时的洪福瑱,仅止一十三岁,尚是一个孩子,晓得甚事,一切朝政,都由李秀成一个人主持。那知那个洪仁发,本是一个草包,一见李秀成主持朝政,还要吃醋心重,只是去和李秀成捣玄,犹亏宫内有那徐后,因感李秀成不究她们之事,处处左袒秀成。宫外的那个英王陈玉成,也知李秀成是个擎天之柱,此时再不保全李秀成,一座天国,不必官兵攻入,恐怕自己也会倒了。因此凡遇洪仁发在和李秀成为难的时候,他即挺身而出,指着洪仁发痛骂道:“天国是姓洪的,不是姓李的,也不是我姓陈的。你再这样的瞎闹下去,天皇大哥,真在阴间大哭呢!”

  洪仁发的为人,真好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了,独独看见这只四眼狗,总算稍稍有些惧惮,当时见陈玉成如此说法,方才无言而退。

  李秀成虽然不再被那洪仁发所窘,可是又被曾国荃所窘。原来曾国荃自拜浙江巡抚之后,因感朝廷破格录用之恩,凭他良心,真的只想立破南京,方始说得过去。因此,日日夜夜的同了李臣典、萧孚泗几个,决计用着挖掘地道的法子,去破南京。

  一天正在和李萧两个商量军务的当口,忽见湖北送到一信,拿到手中一看,方知是刘秉璋写给他的,赶忙拆开,只见写着是:

  沅帅勋鉴,昨与敝门人徐杏林深夜谈天,忽见窗外突然一亮,即偕杏林出视,始知天空一颗巨星,似甫爆碎。当时据杏林言,此星爆碎,必应现今一位大人物身上,弟即迫渠袖占一卦,据说此星,应在发逆洪秀全身上。杏林每占必有奇验,特此先函报知,即就近迅速查明,若果应卦,亦朝廷之洪福也。弟偕杏林驻军鄂省,转瞬数年,官帅与润帅,极为相得。此间近岁以来,尚无大战,弟蒙天恩,简为江西布政司使,不胜惶恐之至。该缺现用沈葆桢廉访兼暑,弟尚无意到任也。执事开府浙江,恐亦一时不去到任。金陵不破,弟与执事,犹不能安枕也。匆匆奉闻,祈不时赐教为幸。再者杏林之六弟七弟,一名春发字毓林,一名春晏字啸林,此次林州克复,彼贤昆季之功不少。杏林之意,拟令二弟在籍代渠定省之劳。而太夫人又为才德兼全之人,不忍因渠一己侍奉之私,埋没其贤郎之功名大事,辄劝其贤郎赴尊处投效。毓体、啸林二氏,本喜立功疆场,重以乃兄之嘱,不敢违命,既奉慈命,似在跃跃欲试,杏林左右为难,托弟转求执事,如彼二弟果来投效,务乞善言遣去,此为釜底抽薪之法。杏林甚至谓渠二弟,果欲立功于国,渠愿回籍事母。凡为人子者,似亦不能全体尽忠于国,而置慈亲于不顾也。杏林既发此论,渠乃能说能行之人。

  杏林果回原籍,则弟直同无挽之在,不知所适矣。专此拜恳,顺颂升安。

  曾国荃看完之后,即命密探潜入南京,打听消息,及接回报果有其事,连忙回信去给刘秉璋。信中大意,约分三事:第一件是徐氏昆季如去投效,准定善言遣去。第二件是报知洪秀全果死,转达官胡二帅,乘机扑灭其外省之羽翼。第三件是无论如何要借徐春荣一用,又说徐氏不允援助,只有奏调。刘秉璋接到那信,只好力劝他的门生,不好再事推托。徐春荣之知曾国藩,曾贞干,曾国荃兄弟三人,早有借他一用之事。既为国事,不好不允,当下即别乃师,一脚来到曾国荃的大营。

  曾国荃一见徐氏到来,真比他拜浙抚之命,还要高兴万倍。当天就整整的谈上一天,又连着谈上一夜。后来曾国荃说到军务的时候,方始问道:“现在洪逆已毙,其子福瑱复即伪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杏翁之意,若要速破南京,究以何法为妙?”

  徐春荣见问,不假思索,应声答道:“只有掘通地道,较有把握。”

  曾国荃喜得击掌的说道:“英雄之见相同,这句古话,一点不错。兄弟不瞒老杏翁说,此事已经办到九分九了。”

  徐春荣微笑道:“既已办了,那就更好。职道还有一个意见。”

  曾国荃听说,赶忙把他的椅子挪近一步道:“杏翁有何意见,快请发表。兄弟对于朝廷,既负此责,自然望这南京,早破一天好一天的。”

  徐春荣道:“敌方的军事,现由伪忠王李秀成主持。此人的军事学问,并不亚于那个钱江。还有四眼狗,罗大纲,秦日纲,赖文鸿,赖汉英几个,都是从广西发难的人物,屡经大战,确是有些饶勇。四眼狗这人,只有大帅手下的那位李臣典总镇可以对付。”

  徐春荣说到此处,忽将眼睛四面一望。

  曾国荃已知其意,忙接口道:“杏翁有甚机密说话,只管请讲,此地没有甚么外人。”

  徐春荣听说,方才低声说道:“职道知道李总镇手下有个参将,名叫苻良。他本是发军那边投降过来的,此人心术不良,请大帅迅速通知李总镇一声,切宜防备。”

  曾国荃不待徐春荣说完,忽现一惊,忙又镇定下来,笑着问道:“杏翁向在湖北,今天才到此地,何以知道李臣典手下有这个姓苻的人?又何以知道姓苻的对于李臣典有所不利?这真使我不懂。”

  徐春荣笑上一笑道:“职道稍知文王卦,每于无事之际,便将现在带大兵的人物,常常在占吉凶。至于姓苻的事情,也无非从卦辞上瞧出来的罢了。”

  曾国荃听完,急将他的舌头一伸道:“杏翁,你的文王卦,真正可以吓死人也。那个姓苻的坏蛋,果然要想谋害李臣典。昨天晚上,方被李臣典拿着把柄,奔来禀知兄弟,兄弟已经把他正了法了。”

  徐春荣笑道:“这倒是职道报告迟了一天了,早该在半途之中差人前来报告的。”

  曾国荃听见徐春荣在说笑话,便也大笑道:“杏翁,你的大才,涤生家兄、贞干先兄,以及少荃、春霆、雪琴、哪一个人不钦佩得你要死。当年的诸葛武侯,想也不过尔尔。”

  徐春荣正待谦逊,忽见一个戈什哈报进来道:“彭玉麟彭大人到了。”

  曾国荃听说大喜道:“快请,快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