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 作者:斯仁_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莲英 作者:斯仁_2- 第10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慈安太后已梳洗完毕。两太后落座,互相捧茶递烟,忽的慈禧太后左臂不慎碰在茶几上,只听她“哎哟”一声,立即双眉紧缩,倒吸了一口气。慈安太后闻听急忙上前,握住她的胳膊,却见一条白布露于袖外,上面殷殷有些血迹,忙问:“这是怎么回事?”

  “没什么,没什么!”慈禧太后故作遮掩,抽回胳膊答道。

  慈安太后见此情景。就过头喝问李莲英:“你们这些奴才,平日里是怎么做事的?主子伤成这样也不赶紧告诉我一声!”

  没等李莲英答话,慈禧太后又开了口:“姐姐不要怪他们,不干他们的事,是妹妹我……唉,还是等姐姐身体痊愈了妹妹再告诉您吧,免得姐姐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今日我已无甚病了,妹妹快告诉我,你不告诉我,恐怕要闷出病来的!”

  只见慈禧太后故意用眼左右扫了一下,慈安太后会意,赶忙命宫侍退出,这才又问道:“妹妹,现在可以告诉我是什么事了吧。”

  “自先帝驾崩二十余年来,你我姐妹患难与共,情同手足,姐姐有病,妹妹我心急如焚。平日里读史书常见割股疗亲之事,因此妹妹我就……就割臂肉一片,与参汤同煎。看到姐姐病已见轻,我也就放心了。”说着就见慈禧太后流出几滴泪水。

  慈安太后闻听,又上前握住慈禧太后的左臂,说道:“快,让姐姐看看要紧不?”说着就要解那白布。

  她是真心关怀,可慈禧太后急了,她哪舍得自割臂肉,那只是李三顺逮的一条大长虫和御膳房取来的一只大王八。这一看岂不露了马脚?于是急忙拦阻道:“姐姐不必看了,怪吓人的,而且太医说不要让风吹着。”

  慈安太后一向忠厚,一听信以为真,感动得热泪盈眶,又道:“妹妹对姐姐真是太好了,姐姐我真不知该……”

  “咱们姐妹情同手足,妹妹做点事又有什么,姐姐不必记在心上。好了,时候不早了,你好好歇着,妹妹上朝去了。”

  说完,慈禧太后就出门而去。

  望着那渐渐消失的背影,慈安太后被深深地感动了。没有她,哪里会有平洪扬、剿匪捻、重新稳住大局的今天!二十年来,虽有她也不免有揽权的时候,可平心而论,到底不象先帝所顾虑的那么坏。如今她也快五十了,还能有什么是非好生?这样想着,倒觉的咸丰帝的顾虑甚是可笑。反倒是留着这遗诏,万一有一天不小心泄露出去,却会引起极大的波澜,不如烧掉的好。

  于是慈安太后又从怀里取出了咸丰帝的遗诏,久久地凝视着。就在这时,尤义端着早点走了进来,见此情景,急忙说道:“主子,您怎么又……”。

  “唉,留着它也没什么用,倒不如烧掉的好,免得因此惹起事端。她对我这般好,我如果再留着它,怎么对得起她。”

  慈安太后说。

  尤义唯恐此诏一毁,慈安太后处境会不妙,也顾不得太监不可干政的规矩,跪在地上,哽咽着说:“主子千万不可!

  主子您生性柔顺,而‘西边’却攻于心计。您毁了先帝的遗诏,万一她又……,主子您拿何约束她。再说您这样毁了,她又怎么知道?先帝的一番若心岂不是白费了呀!”

  慈安太后此时已完全被慈禧太后“割臂疗亲”所感动,又哪里听得进去?只听她说道:“嗯,怎敢如此大胆!她乃是圣母皇太后,岂容你这样说她?还不退下去。”

  尤义跪在地上,泪流满面,接着说:“主子息怒,奴才一时情急方说出这等不敬的话,请主子处罚。但求主子万万不可毁了此诏呀!”

  慈安太后摆摆手,说道:“你的心情我理解,下去吧。我自有主张。”

  尤义无可奈何地走了出去。慈安太后又坐在桌前,静静地思索起来。是呀,无论如何先帝这番苦心,自己的这番诚意,要让她知道。自己这几年处处容忍相让,毕竟也将她感动得以礼相待。既然这样,何不让她再大大地感动一番,看了再烧岂不更好?

  慈安太后真是大错特错了!她哪能想到烧掉遗诏不但不能感化慈禧太后,反而加速了她独裁的进程,更导致了自己的死亡!

  正午时分,天气格外的热,火辣辣的太阳照在人身上,使人昏昏欲睡。刚刚用过午膳的慈安太后顾不上休息便直奔长春宫来。她现在满脑子想的只是慈禧太后看了遗诏后是如何的感动,如何的恪守祖宗家法,勤于政事。

  此刻的慈禧太后正躺在床上悠闲地抽着南方进贡来的水烟,闻听慈安太后驾到,内心不由一阵窃喜,难道“割臂疗亲”这么快就产生了效果?急忙翻身下床,迎了出去。

  “妹妹给姐姐请安,天气这么热,姐姐有什么事找个奴才唤妹妹一声不就行了,何必亲自跑一趟呢。”

  只见慈安太后摒退左右,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了那业已发黄的遗诏。慈禧太后一见,心花怒放,连忙跪了下去,伸出那因激动而颤抖不已的双手接过。虽说她早已知晓这遗诏对自己肯定不利,可读到“此后如能安分守法则已,否则汝可出此诏,命廷臣传遗命除之!”时,仍不觉浑身发颤,脸色苍白,急忙将遗诏交还慈安太后,用颤抖的声音说道:

  “姐姐待我,真是天高地厚的恩,妹妹以后一定谨遵姐姐教导,决不敢有丝毫违背祖训之处,但求姐姐慈悲。”

  慈安太后道:“但愿你能谨遵祖训才好。”

  “妹妹一定谨遵,如有半点违背,任凭姐姐发落。先帝的遗诏,请姐姐收好。”慈禧太后故意信誓旦旦地说。

  “你我姐妹自热河患难以来,同心同德,只要妹妹牢记祖训,留它何用?”

  “不可,姐姐的恩典,妹妹我感激不尽。姐姐固然不要这遗诏,只怕以后有奸人挑拨,反而不妙啊。”慈禧太后激将道。

  慈安太后被她用话一激。不觉心中激动,长叹一口气道:

  “妹妹,我的忠言劝告无非是为了你我姐妹的名誉和咱大清几百年的江山,并没有半点私心。既然妹妹不相信我的话,怕日后于人挑拨,那我就焚了它罢。”说着就将那遗诏放中炉中。

  一缕青烟过后,遗诏化为灰烬。慈禧太后此时心里才像一块石头落了地,只觉浑身无一处不轻松,无一处不畅快。满脸笑容地说道:“姐姐待妹妹这般的大恩大德,妹妹心里真是感激不尽。”

  “不要说这些了,只要你记着恪守祖训就是。东西毁掉了,你就当从不曾有过这么一回事。”说完,慈安太后便回宫去了。

  秉性坦白的慈安太后想的太简单了,这岂是轻易能够忘掉的?慈禧太后一生争强好胜,偏偏有这么一个短处落在她手里,她岂能就此善罢干休?

  时光飞逝,转瞬已是元宵佳节。慈安太后想到慈禧对自己的一片诚心,理应道谢才是,带着尤义,穿过御花园,走廊过院,来到长春宫。

  本来,慈禧太后不论白天或夜间,凡要寻欢作乐,均派有心腹太监把守宫门,不准任何人进去。这日李三顺当值,一人无聊,便趴在桌上睡了去。慈安太后进的宫来,只见四周静寂,李三顺趴在那睡着,于是就悄悄进得宫内,撩帘一看,差点没把她气死。只见慈禧太后与李莲英双双卧在床上,一条大腿搁在李莲英身上,唧唧喳喳,亲昵谈笑。听到珠帘声响,慈禧太后一惊,正想发怒,却见慈安太后站在自己面前,慌忙穿鞋下床,情急之下,把请安的礼节也忘得一干二净,站在那不知该怎么说好。慈安太后见此情景,不由得怒容满面,喝问:

  “妹妹,莫非你忘了前阵子对我说的话了吗?”

  慈禧太后红着脸说:“妹妹昨日左足不慎扭伤,行动不便,所以叫他给按摩按摩。”

  慈安太后不好意思对她多说什么,又转过身训斥李莲英:

  “你这奴才,太不成体统了,堂堂宫廷内竟敢如此随便?往后如再有放肆,决不宽容!”

  做贼心虚的慈禧太后满脸通红,愣愣地站在那,一句话也不敢说。慈安太后本为道谢而来,见此情景,再说别的也无趣,就愤愤地拂袖而去。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仁厚慈心,谦恭让人,换来的却是慈禧太后的不顾朝廷脸面尊严、伤风败俗。回到宫里,真是越想越气,索性强硬起来,联合恭亲王奕䜣等人,共同作主,一切军国大事,再也不谦让慈禧太后了。

  待慈安太后走后,慈禧太后也不由生起气来,这李三顺是干什么吃的?也不通报一声。急唤李三顺,却不见声响,出去一看,李三顺仍像猪般睡得死沉沉的,不由大怒,拉起来就打,李莲英站在那一句话也不敢说。处置完李三顺,慈禧太后方缓过神来,于是命令备轿去钟粹宫,谁知却吃了个闭门羹。这几日一看慈安太后强硬起来,也不禁有些后怕,整日魂不守舍。

  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慈禧太后这样,可把个李莲英也急坏了。如果慈禧太后一倒。他也就完了。苦思瞑想,终于让他想了个万全之策……

  “太后,‘东边’现在也太不象话了,什么事都和您不商量,奴才想了心里真替您委屈。”说着李莲英竟挤出两点眼泪。

  “有什么办法呢?”慈禧太后自知理亏,又不便公开发作。

  李莲英诡秘地笑笑,说道:“奴才想到个法子,就是不知您答应不。”

  对这个诡计多端的奴才,慈禧太后自然了如指掌。急忙问:“快说是什么法子?”

  “她有啥能耐?为了咱大清社稷,奴才想,您……您何不把她送回老家去呢?”

  慈禧太后明白了,问:“用什么法子呢?”

  “她不是爱吃小食吗,邹衡是郎中,让他……不就成了。”

  “好,你就吩咐他去办吧。”

  你道李莲英为啥让邹衡办?自从慈禧太后见了邹衡后,隔三差五地就把他传进宫,本来是李莲英的好处却让他给抢了去。李莲英怎能甘心?正好借这个机会来个一箭双雕,于是又说道:“太后,这事不宜让太多的人知晓,免得走漏了风声,您看办完事后,这邹衡……。”

  慈禧太后怎能不明白李莲英的意思,心里虽有些舍不得,可想想还是这事重要,只得说:“你看着办吧。”

  第二天清晨,邹衡拎着两盒奶油克食(满洲话祭祀之供品)进了宫。李莲英见了,接过盒子交与李三顺,说道:“太后今天不高兴,不想见你,你跟我领赏去吧。”

  不多一刻,二人来到宫后边一枯井旁边,坐了下来。邹衡心里直纳闷,怎么领赏却到这地方,不禁问李莲英:“总管,怎么来这偏僻的地方呀?”

  “你脑子怎的这么笨,这事能让外人见了?”

  邹衡这时候仿佛才明白,又忍不住问:“总管,要这东西作甚?那可都是有毒的呀!”

  “问这么多做什么!这是太后赏给你的。”李莲英说着从怀里取出个玉猫。

  那邹衡一看这玉猫可乐坏了,眼睛盯着一动不动,生怕跑了似的。就在这时,李莲英说道:“快看,这井底里是什么?”

  待那邹衡刚转过头,只见李莲英双手使劲一推,那邹衡便掉入了井中。

  “总管,你好歹毒呀!”

  “哼,无毒不丈夫!你在还有我的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