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妻悍- 第20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晚上容逸就回来了,显得很高兴,“都弄得差不多了,族长看过了,觉得很不错,李师傅又写了几条很有针对性的意见,族长说了明天再看看没什么问题就公布下去。对了给李师傅找个院子住,你说住哪里比较好呢?”

杨岚想了想说道:“李师傅主要是在族学教书,我在那里有个小院子本来是出租的,如今我已经让人收拾出来了,不过要过几日才能弄好,到时候让李师傅住到小院子里去,这样一家人可以住一块,且独门独院不用看咱家下人的脸色,你说呢?”

这样的人才是该尊重对待的,别人才能更尽心教书不是。

容逸松了口气赞赏的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全,李师傅是个教书育人很好的人才,对教书很有一套本事,我们要好生对待人家,你说我让他儿子去族学读书怎么样?”

271准备

杨岚想了想说道:“好倒是好,但是咱们族学里全是容家的孩子,他们会不会欺生啊?那样反倒坏了情谊。”

谁家的孩子都是宝贝疙瘩,受了一点委屈大人都是很心疼的,长此以往难免会有心结。

这样一说容逸也有些犹豫了,“应该不会吧,族里也有亲戚家的孩子在读书呢,也不全是容家孩子,我让容礼多照顾着点?”

“那你跟李师傅直说,好的坏的都要说到,让他自己选择最好,你在托人给族长和老师傅说一声,别让孩子受欺负。”杨岚觉得还是可行的,只是要看孩子的韧性怎么样了。

“成,就听你的。”

容逸看炕上摆了几本书,容逸拿起来看了一眼,问道:“你给毓哥启蒙呢?”

杨岚笑着摇头,“不算启蒙,我们娘俩闲着没事干,我下午就给他做游戏,说了些小谜语和三字经读了读,我主要是想给孩子养成一个读书的好习惯,将来他就不会厌烦读书了,一边玩一边读书,也不至于太枯燥了,我下午给他教的数字,他学的可快了,就是不知道明儿还能记住几个。”

容逸半躺在炕上,翘着脚听媳妇唠叨着儿子的趣事,数着耳朵听着,心里琢磨着是不是该亲自给儿子教教。

“他学的很快么?”容逸随口一问。

“嗯,今天讲了十个数字,他都记住了,我给他读了三字经,他听了一遍就会背两句了,不过不知道明天还能记住多少。”杨岚也觉得很骄傲,儿子聪明懂事还有什么比这更让当娘的高兴的呢。

“不用教太多,还不到二岁,不用太要紧的教,平时灌灌耳音就行了,改明你教他如何拿笔。等三岁了教他写字。”容逸想了想安排了起来。

“成,我也就是陪孩子玩罢了,正经要教学问还得你来才行。”杨岚笑着说道。

“嗯,不着急。让他再玩两年吧,过了三岁就要入学了,可没有现在这样多的时间玩了,晚上不要在让他跟你睡了要学着分开了,不然等大了更难分开,男儿要坚强独立才行,怎么能长于妇人之手呢。”容逸对媳妇总是哄儿子睡觉讲故事很不满,觉得太溺爱了。

杨岚皱皱眉头,想了想说道:“好吧,单独睡。但小故事还是要讲的,讲讲做人的道理还是有用的,再说我将的都是三字经孝经里的故事,也是可以给孩子听的啊。”

“嗯,我知道了。你就是太心软,慈母多败儿,我看等孩子入学了,早早我就的让他们把外院收拾出来,让挪出去,不然孩子都让教的根个女孩似得。”容逸摇摇头有些不满意媳妇太心软了,手指头都舍不得碰孩子一下。这怎么行呢。

杨岚咕奴了一句,“我哪有那么不懂道理啊,该教的我不都教了么。”她撅撅嘴不太服气。

“你还说呢,昨个他挑食故意把饭菜弄撒满座子都是,你明明看见了都不说话,我罚他站墙根。你还护着漏我气,你这样可不对,以后不能在我罚孩子时候跟我对着干,会把孩子教坏的。”容逸不满的瞪她一眼。

昨天这熊孩子不喜欢吃菜里的胡萝卜,就用勺子将饭菜撒的到处都是。容逸认为他故意浪费粮食就罚他站墙根,看着孩子要哭不哭的脸,委屈的小模样,杨岚有些不忍心,一时没忍住就多说了一句,结果这孩子顺杆爬的可快了,立马就扑了过来,可把容逸气坏了。

杨岚也知道自己昨天那样做的确不对,会让孩子以为找到了靠山,认为自己是可以投机取巧的,摸摸鼻子承认了,“好吧,算我昨天错了,以后你说孩子的时候我就不吭声了,我要是没忍住你坚持多罚从重处罚,这总行了吧。”

“哼。”容逸冷哼一声。

“明年我可能有外放的机会。”容逸喝了口茶说起了朝中的事。

杨岚想了想问道:“你想去哪里?我提前回趟娘家给你活动一下,艰苦的地方容易出成绩,太过富饶的地方也不是没有好处,我想着去福建广东那边对你比较有利,我爹在那边扎根多年,势力范围不可小觑,虽然他退下来了,但多年交好的下属还是能照顾一二的。”她闻弦歌知雅意,立即提出了几个可行性的方案。

容逸点头眼中带着温暖和赞赏,“我还是想干点实事,不用太富饶的地方就成,当然我也想不去政敌的地方去自找没趣,所以到时候还得劳烦岳父他老人家了。”

“这不算什么事,爹早就在心里想着了,只等个合适的机会就成。我倒有点问题,我跟着你走了,家里怎么办呢?还有孩子倒还是不带,不带我舍不得,害怕耽误了孩子启蒙的事,娘还要照顾大姑娘,再管家理事怕是会辛苦,可是小姑子们也快说亲了,不好在管家了。”杨岚肯定是要跟着容逸走的,但首先要把家里的事弄明白才行,不能回来后院被人连根拔起了。

容逸想了想说,“前些日子爹给容礼想看人家呢,看上了一家清流人家的姑娘,打算去上门提亲,对方已经有这个意思了。我的意思是娘和妹妹先管着一年,等新媳妇进了门不就有人帮衬了么,在有容彦也要说亲了,这不都是人选么?”

“嗯,那你的意思是先让娘和妹妹管着,然后让人们一边一个,娘坐阵?”杨岚猜测容逸不会放心吧管家权随意交给别人,等自己回来以后什么都没了,那才可笑呢。

“嗯,不着急,家里这点事你不都弄明白了,相比新来的媳妇也不敢随意坏你的规矩,照着干就行了,再有娘把关,也不会随便让人改了家里规矩的。”容逸对这一点很放心。

管家这些日子杨岚不留痕迹的更改一些陈年旧规矩,将偷懒耍滑的下人裁掉不少,一个人干两三个人的活,例如扫地的,以前只扫巴掌地方,现在你要给我扫整个大庭院,除了这你还得帮我看着有人来要传话,总之下人们都很忙,人比以前少了,活却多了,但银子却别以前多了些,还是光明正大挣来的,自然大家对杨岚更欢喜一些。

“好倒是好,我就是怕可别再遇上以前那样的,那我一番心血全白费了。”杨岚嘀咕道。

“不会,这回娘不会再把重要的位置交给别人了,新媳妇进门没有三年哪能随意放肆呢,娘也不答应啊。”容逸安慰她说道。

“嗯,那毓哥呢?带不带?”杨岚最关心这个问题,孩子她舍不得啊。

“我是想先带上好调教一下,等六岁再送回来,也就该进外院了,到时候还有爹,还有岳父大舅兄,随便谁都能给看一眼,也不至于担心孩子给养歪了去。”容逸打算的好好的,嫡长子怎么可能让养歪了呢。

“嗯,那我到时候让我爹再给几个亲兵,另外再给把岳嬷嬷和我奶哥哥也给了毓哥,他们都是从小看毓哥长大的,毓哥也能听进去话,没个明白人在身边提点着,我心里不踏实。”杨岚害怕新媳妇进门再来个王云香加强版,她那要晕过去了,防范于未然最好,她不会拿自己儿子做实验。

“成,都依你,你也不用担心,再说有岳父岳母在,怎么样也不会让人把外孙子给养歪了,我爹也不乐意啊,这可是嫡长孙,哪是开玩笑的事呢。”容逸笑杨岚杞人忧天。

“我这不是担心么,哎,要不是毓哥的将来都在京城,我还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才好呢。”杨岚明白男儿不能总是绑在裤腰带上,京城的教养和其他地方又不一样,何况毓哥需要在京城结交好友,有属于自己的人脉交际,男儿毕竟不同于女孩。

“没事,等他十岁了我在看看读书怎么样,要是读书好就去游学,要是读书不是很好,就送去岳父的军营里历练几年,见点血再回来那才是男人呢。”容逸也是武将出身的家庭,自然明白嫡长子的教养和其他儿女有是不一样的。

杨岚顿了一下,还是咬牙点点头,“嗯,都听你的。”声音有些低,但还是答应了。

容逸笑了,“那你今年就可以准备一下了,等消息确认了在给娘说,不用说太早了,说不定等下半年容礼就要要定亲了,明年就可以进门了。”

“成,我晓得了,我把铺子庄田的事都清理一下。”杨岚立即会意明白过来,趁这段时间把院子里的事再弄弄,篱笆扎稳些。

“睡吧,明儿还早起呢,别老熬夜缝衣服了,他又不缺衣裳。”容逸咕奴了一句,拉着杨岚放下衣服,就进里间了。

杨岚失笑一声,随着他一起去睡觉去了,这一夜容逸很是热情,拉着媳妇亲热,一直到半夜才要了热水。

第二天一大早杨岚就起来了,既然有了外放的计划,短期几年内恐怕是回不来了,所以有些事要早早都准备起来,嫁妆店铺,府里的人员管事都要弄好弄利索,账本子更要清清楚楚的。

还有要提前把岳嬷嬷和奶哥哥调过去给毓哥,在要几个亲兵过来守着院子,别等自己走了,院子的人都被欺负的没地方站了,那可不行。

272外放

剩下的日子里越发忙碌了,杨岚慢慢地将店铺管事等人行为看在眼里,而此时常福哥哥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外面还有岳嬷嬷的男人做了店铺的大管事,对外的情况可以帮她了解的很清楚。

杨岚通过岳嬷嬷告知常福哥,传达两个任务,一是将店铺的事打理好,另一个是找一些和毓哥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调教着,主要从忠心的下人里面挑选,要求拥有各种特长或是能耐的人最好,将来留给毓哥用。

年纪小的孩子先单独汇聚在一起教着,能习武的自然是习武,教他们习字看书,查看人品,等待将来毓哥回府后就可以用上了。

另外就是注意府里的人和事,和大管家二管家等人打好关系,确定府里的消息随时畅通。

这些要提前做,等毓哥回来再做就有些晚了,当然杨岚还有个另外的意思,就是把府里个人的情况都记下来,看看等自己走了以后,大家都是什么样子的,是迫不及待的抢班夺权呢?还是安静懂事的。

尤其是即将进门的两个新媳妇更是她惦记的人物,到时候他们进门自己肯定是不在府里的,没见到人难免就要多想一些,自己的孩子自己心疼,先把班底搞起来给毓哥把篱笆扎稳了再说。

这一年显得忙碌一些,而外面的情况也不平静,贵妃娘家侄儿看上的那家侍郎女儿,找到门路求助于宗室一位老王妃那里,得到了支持和帮助,嫁给了西北的一位大将军,虽是武将但人品的确不错,家里以前也是出过人才的小世家,只是人才跟不上渐渐没落了而已。

一身武艺确实很厉害,打仗勇猛彪悍,在西北是数得着的人物。经由老王妃做媒,对方看上了这家女儿坚韧孝顺的性子,亲事很快定了下来。

事一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