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余忠老汉的儿女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学]余忠老汉的儿女们- 第1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党委书记、乡长,今天你就说一句话,这麻收不收?不收,莫说把警察喊来,就是把我们脑壳砍了,我们也不怕!”
  周华听了,没和汉子计较,反而玩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说:“哎,老弟,你等我喘口气再说呀,行不行?我先找几个人摆谈几句,了解一下情况可以吗?”
  汉子听了,气消了许多,只是嘟哝着说:“肚子里藏的啥弯弯镰,就快拿出来。”
  周华又笑了笑说:“好先生不在忙上,是不是,老弟?”说着,他在人群中搜寻了一遍,喊了一些人的名字,其中就包括刚才说气话的汉子和余家老大。大家细心一看,被周华喊着的人,差不多都是种麻最多的人家。他们面面相觑一会,不解地随周华走进了乡政府的会议室。
  周华是今天清早,从地委党校赶回县上的——学习并没结束,他是从电话上了解了全乡青麻收购情况和群众情绪以后,请假回来的。一下车,他顾不上吃饭,就直奔县政府办公室——他想先从那儿知道一点收购青麻的信息。
  踏进办公室,秘书科长首先迎住了他,开玩笑地说:“周书记亲自来了?”
  周华听了,一把抓住秘书科长的手说:“老兄,我现在是踩到火石要水浇,你还给我开玩笑!快告诉我,青麻啥时开始收购?”
  秘书科长指着一边小门,嘘了一声,示意他小声一点,然后才告诉他说:“领导们正为这事着急呢!谢书记和龙县长召集供销社、农委、财委、银行几家开会,从昨晚开到现在,还没散会呢!”
  周华听了这话,着急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似地说:“唉,这事呀,咋办?”
  秘书科长给周华倒了一杯茶,让他端着,说:“老兄,隔壁接待室去等着吧!还有好几位乡长、书记,都为这事在那儿等着。”
  周华听了,端着茶杯走进接待室,果然看见大兴乡的胖书记老黄、五佛乡的钟乡长、清平乡的雷书记,坐在里面闲聊。看见周华进来,大兴乡的黄书记先开起了玩笑,说:“哦,老周,你地委党校的凳子上,也长钉子了?”
  周华故意轻松地笑了笑,说:“大哥莫笑二哥,各位家里的板凳也怕坐不住了吧?”
  五佛乡的钟乡长说:“家里坐不住,这里坐得住!来,老周,坐下!既来之,则安之,耐心等县长大人们的高招!”
  黄书记说:“有啥高招,我们说在这儿,到头来还是我们去收拾摊子。当初栽麻时,我们一方面挨群众骂,一方面受上面批评。风箱板子做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
  清平乡的雷书记听了,笑了笑说:“现在麻卖不掉了,上级不会批评你,你少受一点气,有进步嘛?”
  钟乡长说:“我看啦,不要叫化子唱太平调,穷开心了!要是县上拿不出主意,我们咋个办?”
  黄书记说:“咋个办?最好的办法就是叫家属把被盖送来,我们住在这儿不走了!”
  钟乡长说:“对!这办法最好,省得回去挨骂。”
  正说着,秘书科长推门走了进来,对他们说:“会结束了,龙县长请各位去!”
  大家一听,牢骚话、俏皮话,啥都不说了,随秘书科长走进了龙县长的办公室。
  周华进去一看,见龙锡林县长双手支在办公桌上,捧着头,雕塑般地坐着。见几个书记、乡长走了进来,也没改变自己的姿势,只是用布满血丝的眼睛扫了大家一眼,用嘴唇努了努旁边的沙发,示意大家坐下。
  几位乡党委书记和乡长见了县长这副模样,都不吱声了,悄悄地在沙发上坐下。然后抬起头,都期待地望着他。
  半晌,龙县长才放下手,朝大家苦笑了一下,摇着头说:“同志们,对不起,请大家包涵了!”
  几位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不安地互相瞧瞧,然后又把目光集中到了县长身上。
  龙县长了解大家的心情,又苦笑了一下,无可奈何地说:“没有办法!实在没有办法!财政没钱,这个月干部的工资都发不出去了。银行不愿贷款,供销社收头茬麻,已经连老本都赔上了。”
  几位乡党委书记和乡长的神色,都一下黯淡下来。清平乡的雷书记几乎是带着哭腔说:“咋办?这咋办?”
  龙锡林县长站了起来,走到窗边,猛地拉开了窗帘。望了窗外一会,才回身对大家说:“这就要拜托各位,回去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我知道大家很难,可大家要相信,西方经济大国对我们的制裁,不会长久的。因为这种制裁本身就不符合包括他们自己国家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这种情况不会太长,但眼前消除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困难的确很大。因此,我再次拜托各位了!”
  说完,龙锡林双手抱拳,朝几位书记、乡长打了一个拱。
  几位书记、乡长还想说点什么,可见县长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又望了望这个老上级布满血丝的眼睛,就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默默地走了出去。
  周华走出龙县长的办公室,急急地赶到车站,可已没有到乡上的班车了。他又返身走回来,到一个朋友家里,不由分说地借过一辆自行车,就十万火急地赶回了乡上。
  现在,他把十多个汉子请进乡政府的会议室,招呼大家坐下。汉子们脸上挂着霜,仍然表现出一副誓不两立的气概。周华没管他们的神色,他忍着又饥又渴,亲自为每个汉子面前斟了一碗茶,然后和颜悦色地和汉子们拉开了话:“哎,各位,今天是咋的了?平时见面都很亲热的,今天咋都像吃了火药?我周华出去学习了两个多月,咋不认识了?哎,或者是我周华借了你们的米,还了你们的糠,是不是?”
  汉子们听了这话,有的脸上开始露出和气的神色。有的虽然还硬撑着,可呼出的气却匀称多了。
  一个汉子说:“周书记,不是你欠了我们啥,这麻卖不掉,哪个心里也憋气!你说是不是?”
  周华听了,故意笑了一笑,说:“哦,是这一回事,大家咋不早说出来呢?你说麻卖不掉,我倒想起了一个龙门阵,大家愿不愿听?”
  众人没答应听,也没说不愿听。周华见了,又笑着说:“看样子大家还是愿意听!好,我就讲讲。过去呀,清河坝有个种烟的。清河坝的烟,大家听说过吧?当年曹操八十三万人马路过清河坝,中午太阳大,没处歇凉。曹操下令把人马扎在烟地里,结果咋样?一匹叶子烟就把曹操的八十三万人马遮完了……”
  说到这儿,有人“吃吃”地笑了起来,没笑的人,平静地望着周华。
  周华停了停,继续说:“可是这一年呀,烟突然滥市,卖不脱。这个种烟的一看,嗨,你他妈的有七算,我有八算,你有长罗夹,我有翘扁担!卖不脱,我就不卖。我这东西,放在家里,一不给饭吃,二不怕虫蛀,怕啥!他就把几十担烟叶放在家里。不但如此,他还拿出家里所有的钱,贱价把乡亲们的烟叶都收起来。结果,没过几年,烟叶的价格就像雨后的笋子,一个劲往上冒。这个人可赚大钱啰!现在的清河场,就是他发财后修的!大家都去赶过清河场吧!”
  几个汉子点头答道:“去过!去过!”
  另外一个汉子说:“生意买卖嘛,也确实是这样回事!”
  周华微笑着点头说:“对了!我现在就说说这麻的事!我刚才去找龙县长,龙县长对我说:‘老周呀,你们乡的麻卖不卖?’我说:‘咋不卖?种出来了不卖,自己能用得完?’龙县长说:‘可不要吃后悔药?’我说:‘吃啥后悔药?’龙县长说:‘价钱特别相因哟!’我一问价钱,天王老子,简直像卖稻草。我一听,急忙说:‘龙县长,我们乡的青麻不卖了!’龙县长说:‘你能替全乡群众作主?’我说:‘咋不能?我书记、乡长一肩挑,还不能说了算?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种红薯,是不是?’我这话把龙县长都说笑了。我说各位老哥,我为啥不答应卖?我想呀,这样低的价钱,卖了确实可惜呀!大家种这青麻,流了多少汗,费了多少力,现在收了现货,为啥要像卖稻草一样给人家?我们这东西,虽说不能吃,不能穿,可放十年八年不会烂。我就不相信,那些大鼻子外国人,就能制裁我们一辈子。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就要俏起来。俗话说,肉烂了在锅里头。只要有货在,大家的汗水,心血都在里面,怕啥?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一番合情合理的话,说得汉子们心悦诚服起来。人们脸上的怒气消了,甚至还流露了感激的神色。先前闹得最凶的一个汉子说:“咋不是这样?瓦片还有翻身日呢!”
  周华见了,真正地松了一口气,也学龙县长的样,向众人打了一个拱,说:“那我就拜托大家了!如果大家觉得我说得对,就把青麻拉回去,好好收捡起。如果觉得我说得不对,沙坝里写字,抹了就是。我这就去找龙县长改过来……”
  众人还没等他话完,就七嘴八舌地说:“找啥哟,莫找了!”
  “那样低的价钱,叫我们卖也不卖了!”
  “我们看出来了,你是真心为我们好!”
  说着,纷纷走了出去。
  等汉子们走完,周华才像疲乏已极似的,一下倒在椅子上,冒出了一身虚汗。
  文忠走回青麻车前,没等文富、文义问,就急忙挥着大手,对两个弟弟说:“回去!回去!”
  文富、文义摸不着头脑,奇怪地望着文忠。过了一会,文富问:“大哥,咋想通了?”
  文忠一边掉车头,一边说:“我啥时不通?先走吧,路上再慢慢说!”
  说着,兄弟三人把板车掉了过来,拉着小山似的麻捆,走出了乡政府大院。
  接着,又有一些人扛着麻,开始往回走。没多大功夫,场内的人便陆续退光了。
  余忠老汉在陈民政病床上坐了很长一阵,见陈民政脸色有了一些转变,眼珠也透出了一点光彩,才放心了一些。他拉着陈民政的手,亲切地问:“老陈兄弟,你好受些了吗?”
  陈民政点了点头,然后吃力地说:“老余大哥,回去,代我向大伙道、道个歉……”
  余忠老汉听了这话,知道陈民政心里还挂欠着青麻的事,就打断他的话,忙说:“老陈兄弟,莫再念着这事了,大伙心里透亮着呢!”
  可是陈民政还是不放心地轻声说:“大伙受的损失我心里清楚,秋收过后,叫乡亲们苦点累点,种一季晚秋作物,兴许能补回一些”
  余忠老汉感激地摩挲着陈民政一双苍白的、青筋毕露的手背,噙着泪说:“老陈兄弟,我一定把你的话捎到!你就安心养病吧,啊,我过两天再来看你!”
  陈民政点了点头,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余忠老汉见了,慢慢松开了陈民政的手。在衣兜里掏了半天,掏出了一张十元、一张五元和两张零星的票子。他悄悄把这些票子塞到陈民政枕头底下,然后才轻轻走出病房。他来到乡政府院子里一看,刚才乱嚷嚷的人群已没有了,乡干部们正在清扫院子。他来不及细问,匆匆赶了回去。
  回到家里,见文忠、文富、文义三弟兄正从板车上卸麻捆。他想问问乡政府大院里人群为啥这样快就走光了,可心思又在陈民政的病上,便径直走进里屋,对田淑珍说:“你给我找找没用完的香烛纸蜡!”
  田淑珍听了,不明白地问:“又要干啥?”
  余忠老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