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联合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走进联合国-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种武器,攻击政府办公楼、商店、仓库和白人住宅区,焚烧车辆,袭击白人。殖民统治者对此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军警向人群扫射,白人手持政府发放的枪支向黑人开枪,几百名黑人死于冲突中,卢蒙巴也被投进监狱。    
    黑人持续不断的抗议活动迫使比利时政府释放了卢蒙巴。1960年6月,刚果宣布独立,卢蒙巴为成为政府的首任总理。卢蒙巴在独立大会上说:“刚果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独立是经过斗争才赢得的。在那场旷日持久的火与剑的斗争中,刚果的儿女前仆后继,经受了种种磨难、痛苦、流血和牺牲。那是一场崇高而正义的斗争,我们为此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卢蒙巴相信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向往人人平等的社会。他支持泛非运动,支持非洲大陆的解放。西方国家对新独立的刚果备感不安。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说:“在刚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位卡斯特罗式的、甚至比卡斯德罗更坏的人。”他电示中情局驻刚果站长德夫林:“如果卢蒙巴继续占据高位,将使联合国的威望和自由世界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我们认为,干掉他是我们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    
    在美国和比利时直接和间接的支持下,刚果独立仅五天即发生军队哗变,比利时迅速出兵占领了刚果全境,名为护侨和协助平叛,实际上是支持分离主义势力。在比利时的怂恿下,矿产资源丰富的加丹加省率先宣布独立,接着南开塞省和基赞加省也宣布成立独立的共和国。卢蒙巴全力应付混乱局面,他向美国、苏联及联合国发出了派兵援助的请求。    
    苏联的军事援助源源送来。几内亚、加纳、埃塞俄比亚等新独立的非洲国家表示愿意组成联军赴刚果支持卢蒙巴政府。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试图暗杀卢蒙巴的同时,将大笔的美元、军火装备和破坏工具运进刚果,送给卢蒙巴的反对派。刚果总统卡萨武布被大笔的美元打动了,他下令解除了卢蒙巴的总理职务。国民军参谋长蒙博托在收下美国的100万美元后,掉转枪口,逮捕了卢蒙巴,并将他软禁起来。    
    比利时军队入侵刚果后,苏联等18个国家曾提出决议草案,要求联合国介入,解救卢蒙巴,要刚果当局立即释放政治犯,被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所拒绝。    
    美国和西方国家反对赶走比利时军队,主张通过联合国向刚果提供军事援助,恢复刚果秩序。苏联等国的提案被美国否决。    
    此后联合国虽然组织了以非洲国家为主的联合国部队进驻刚果,但联合国军进入刚果后没有赶走比利时军队,而是缴了刚果士兵的械,使得比利时军队迅速扩大战果,控制的地区越来越多。    
    联合国部队未能恢复刚果的秩序,也没能保护卢蒙巴。卢蒙巴在逃跑过程中被捕,遭到骇人听闻的拷打和凌辱。1961年1月17日,卢蒙巴被加丹加分离主义分子杀害,年仅35岁。    
    卢蒙巴之死说明,殖民主义国家为维护自己的殖民统治和利益,会不惜动用一切明的、暗的、肮脏的和卑劣的手段。卢蒙巴遇害4个月后,外界才得知这一消息。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对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予以最严厉的谴责,宣布苏联将断绝与哈马舍尔德的关系,不再承认他是联合国秘书长。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和摩洛哥国王都对哈马舍尔德予以指责,认为他对卢蒙巴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卢蒙巴遇害30多年后,比利时政府公布了一份长达千页的调查报告,承认比利时对卢蒙巴之死负有部分不可推卸的责任。    
    报告称,卢蒙巴当上总理后,有一次当着比利时国王博杜安一世和总理埃斯肯斯的面谴责西方种族主义和对非洲的家长式统治。比政府认为,卢蒙巴企图推翻西方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因而决定要“除掉”他。    
    报告承认,比政府曾对刚果进行军事干涉,策划加丹加省分裂,拘留卢蒙巴,并将卢蒙巴交给加丹加分裂主义势力。杀害卢蒙巴的行刑队队长是比利时军官,事后比利时人还毁尸灭迹,把卢蒙巴的遗体用酸液销毁。报告公布后,比利时外长曾赴刚果向刚果人民表示忏悔。    
    美国也对这件事作了调查。1975年,美国参院的调查结论称:“没有证据表明中央情报局卷入卢蒙巴之死。”但曾在美国国会任职的魏茨曼博士对大量政府秘密文件进行研究后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在暗杀卢蒙巴一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至今仍在隐瞒真相。


《走进联合国》 第二部分联合国与非殖民化进程

    4 联合国与非殖民化进程    
    联合国在非殖民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人民都有自决的权利,这为联合国的非殖民化努力规定了指导方针。宪章第12章建立了国际托管制度,并设立了托管理事会,要求托管国把托管领土人民的利益视为至高无上的利益,要促进托管领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教发展,帮助当地人民建立适当形式的自治政府,定期向联合国报告托管领土的情况,联合国也在关注着这些领土走向自决的进程。    
    1955年,亚非29国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了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会议,开始了亚非国家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历史。在与会的国家中,有新解放的殖民地国家利比亚和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也有尚未完全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国家黄金海岸和苏丹,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也有来自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代表们一致谴责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主张全面裁军和经济合作。《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的友好合作十项原则,后来发展成为指导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当世界进入20世纪60年代时,殖民主义再也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了,殖民地人民实行自决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     
    1960年,联大通过了《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宣布应尽快地和无条件地结束殖民主义。这是第三世界在联合国内加强团结取得的第一次辉煌胜利,对加速非殖民化进程有很大的意义。表决的时候,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南非、英国和美国等9个国家投了弃权票。1962年,联大又设立了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就执行上述宣言提出建议。      
    1963年,非洲国家举行亚的斯亚贝巴会议,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非洲统一组织的宪章规定,所有成员国主权平等、和平解决争端、支持解放所有剩余的非洲殖民地,实行不结盟政策。    
    非殖民化进程对国际政治和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昔日备受奴役、剥削和欺凌的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    
    大批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并加入联合国,从根本上改变了联合国中的力量对比,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中占据了多数。在1969年的第24届联大上,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决议草案,要求立即停止核武器竞赛,取缔所有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美苏两国对上述提案表示反对,但最终还是获得通过,对此,美国曾称其为“多数暴政”。    
    非殖民化进程在世界经济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三世界有100多个国家,近4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土地面积约1亿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2/3。它们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3以上,钻石占95%以上,目前已知的稀有金属全部或大部分在亚非拉地区。发展核能、航天及电子工业的原料铍、锂、钽、钴、锗、铋等金属,都需要第三世界国家提供。第三世界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日益升高,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时代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不断改变。    
    非殖民化运动与东西方之间的冷战是同时进行的,这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东方集团支持殖民地革命,将非殖民化运动当成打击帝国主义、削弱西方力量的手段。西方国家则在维持殖民地问题上互相支持,如美国在塞浦路斯问题上支持英国,在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问题上支持法国。东西方在前殖民地国家和人民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目前,国际社会的反殖民主义任务仍未最后完成。2001年,联大宣布2001~2010年为根除殖民主义第二个十年。


《走进联合国》 第二部分谁发明的冷战?

    第六章    
    联合国成立60年,冷战伴随着它走过了近50年。旧的冷战余波未平,一场新的冷战又在酝酿之中。受冷战的影响,联合国在许多情况下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变成冷战的场所。联合国的威望屡经挫折,地位大大削弱。    
    1 谁发明的冷战?    
    冷战是西方集团首先启用的术语。1947年,杜鲁门总统的特别顾问、金融家巴鲁赫在一次演讲中最先使用了这个词汇。此后,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出版《冷战》一书,并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冷战的文章,冷战一语从此广为流行。冷战是相对于热战而言的,由于冷战期间的冲突限于局部地区,没有引起世界大战,两个超级大国也没有在战场上直接兵戎相见,因而称为冷战。关于冷战,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下面两种较为典型:    
    (1)指东方与西方,特别是苏联、中国与美国和西欧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主要是指上个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40年间,超级大国在所谓的第三世界相互角逐,扩大影响。冷战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核军备竞赛。冷战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    
    (2)指美国及同盟与苏联及共产主义集团之间没有实际战争的敌对状态,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至1991年苏联结束共产主义统治而告结束。其特点是对核灾难的恐惧。    
    由此可见,冷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始于二战后期,至苏联解体而告结束;二是主要存在于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三是以意识形态分歧为主要标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军备竞赛剧烈。    
    美国军队把战争分为三种类型:全面战争、有限战争和冷战。冷战可以运用政治、经济、心理手段,可以进行恐吓、讹诈、渗透、颠覆、制裁、经济封锁、提供援助、缔结军事同盟、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等。    
    至于冷战到底是谁发起的,东西方各执一词。西方国家将冷战归咎于苏联,认为苏联在二战结束后在东欧大力扩张势力范围,企图恢复一战前沙俄时代的疆域,因此与西方列强发生愈来愈尖锐的冲突。    
    苏联方面则认为,二战后,西方国家为巩固资本主义体系,采用各种手段阻止革命运动的发展,将遏制社会主义作为国策,是冷战的发起者。    
    二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貌合神离,在战后对德国的处理问题上盟国之间的摩擦日渐突出。盟国将德国分成四个区,由美苏英法四国分别占领。占领国各有各的打算。苏联希望将德国转变为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