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仁志的人际关系策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木仁志的人际关系策略-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不少父母是在女方怀孕以后第一次见面的。见面的时候,双方父母的着眼点都是以新生命的诞生为前提,来考虑在哪儿生孩子,而不是追究自己的孩子干出了这样不检点的事情来。    
    本节从四个方面重新考察了婚姻观的变化,因为这不仅是年轻人,也是父母和长辈们不容忽视的新现象。在结婚这一问题上的价值观的多样化,其实更是父母和长辈们应该提前了解的变化。年轻人以自己创造的新的价值观为出发点,瞧不起与自己的喜好和主义主张不一致的人,或者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人,这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好好想想谁是你人生的主角,好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第六章 与孩子的距离其实他们很明白(1)

    一、其实他们很明白    
    1。别人都有    
    商品的泛滥对孩子的世界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孩子总是想要很多很多的东西,这是很正常的。大部分的父母,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理由很简单,因为小朋友们都有,如果自己没有的话,担心会被他们从朋友中排挤出去。另外,家长的面子和虚荣心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当然了,和小朋友们交往,有的东西是必需的。比如手套、球棒和球,如果没有这些的话就玩不了棒球。但是,现在孩子们想要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一个人玩的,电子游戏啊,漫画书啊,最近,手机也好像被列入了孩子的必备物品之列。    
    父母们很随便地就给孩子买这些东西,其中一个理由是他们觉得平时出于某些原因对孩子的关心不够,觉得对不起孩子,所以就乱给孩子花钱。给孩子买的东西有什么价值,随随便便给孩子买东西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家长们都没有好好考虑过。    
    然而,作为孩子来说,他们非常明白,不能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实际上对自己的成长有利。他们也很清楚被娇惯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他们在很明白这些道理的基础上,还死乞白赖地要父母买这个买那个的,也就是想试试父母给不给买,他们早就做好了不给买的思想准备。    
    年纪虽小,但是分辨事物的能力已经开始萌发了。家长们用自己的手摘去了新芽,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啊。除了压岁钱、平时的零花钱、生日礼物和圣诞礼物以外,当孩子缠着要钱去玩或者买什么东西的时候,家长们还是不断地给他们钱。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思想将伴随着他们成长。    
    2。心灵安定    
    不管是多小的孩子,都能敏感地察觉到是不是被周围的人所爱。知道只要是个好孩子就会得到家长的表扬的孩子们,会安安心心地一直采取正确的行动。被表扬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因为被表扬就代表着别人认可他们是好孩子。    
    然而,如果家长缺少对他们的关心时,孩子们有时候就会故意想做个坏孩子,因为他们想引起家长的注意。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获得家长的认可,通过受到家长的关注,来获得安心的感觉,确认家长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期待。这是多么勇敢的表现啊。和不受重视比起来,至少这样能使孩子们获得安心的感觉。    
    如果家长一直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的心就会紧紧地关上了,据说这还会成为日后他们做出不正当行为的重要原因。然而,在父母双方都上班的今天,不少家长很难抽出时间来和孩子进行接触。所以,忽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就越来越多。    
    孩子们做了坏事,也只是想让家长能关注自己。这样的孩子日渐增多,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没有孩子生下来就是坏孩子,家长只要认真地爱护他们,什么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好好听听孩子在想什么。”好多家长经常这么说。也许家长们有各自的原因,经济上的或者是别的,但是,请不要忽视孩子们正在以超出想像的速度成长着。如果孩子老在这种不被关心的状况下成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会变成什么样呢?    
    没有和孩子接触的“闲暇时间”,就意味着放弃了家长和孩子之间心灵上的交流。说得严重一点,就是家长缺乏一种紧张感。我的孩子现在什么样?将来会变成什么样?这种想像力也会慢慢消失。只忙于自己的烦杂事务而不管孩子,作为家长来说就是利己主义的表现。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坏,其实是因为孩子们只能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而受不到应有的关爱。家长们光在口头上说“好好地去做”、“去学习”,这只会让孩子的心越关越紧。    
    3。孩子的坏习惯    
    也许也是受到技术进步的恩惠吧,现在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只要把从便利店买来的速冻食品放到微波炉中,摁一下按钮,连孩子都能简单地做饭。大街上到处都是非常便宜的快餐店,他们都拼命地压低价格来展开竞争,招揽顾客。以前被称做“饭屋”的食堂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盒饭倒是哪儿都能买到。    
    利用这些方便的设施,忙碌的母亲终于可以从做饭中解放出来。经常买快餐的母亲绝对不占少数。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这样的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各种坏影响。


第六章 与孩子的距离其实他们很明白(2)

    这些食品里含有防腐剂、着色剂以及添加物,它们被怀疑是造成现代病——特异反应性的原因。家长应该考虑,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要保持营养均衡。在哪儿都能很简单地解决吃饭问题,也会使孩子失去对食物的虔敬和感激。    
    如果在小的时候就养成了这种不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呢?这都是家长自己造成的。孩子们看到家长因为不用做饭很轻松,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老吃快餐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家长就是他们惟一可以依靠的,所以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方便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时,他们就会选择方便,而变得不太讲究。    
    夫妻之间的对话和相处方式以及价值观也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家长对他人怀有尊敬和感怀的心,那么孩子就会在旁边看着,然后记在心中。爱和宽恕的心,孩子是看得出来的。    
    如果说家长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养成的习惯造就了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也绝不为过。在前面一章里说过,夫妻间的爱情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父母为了保持互相之间的良好关系而做出的努力,孩子会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家长是否在努力构筑良好的夫妻关系,可以反映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所以请你一定要认识到日常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4。永远的孩子    
    也许是出于父母的本能,他们总是过度地溺爱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老觉得自己的孩子还很天真,就总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为孩子操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然而,能不能很好地把握分寸,这对孩子的培养非常重要。    
    就像“能站立了就想让他爬,能爬了就想让他走的父母心”所说的那样,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家长总是有无限的感慨。甚至还有不少父母把孩子的照片放在月票夹或者笔记本里,寸步不离身。    
    在自己的优质世界里清楚地保留着孩子的形象不是一件坏事。然而,虽然孩子已经长大了,却还以为他仍处在天真可爱阶段的家长不是少数。因为虽然孩子在慢慢长大,但是脑子里浮现出来的却还一直是存在于优质世界里的那个小孩。    
    这种家长的错觉,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就是老把自己看得比实际年龄小,对此,孩子们有着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想要改变家长的这种错觉,是需要很大的力量的。因为孩子们要在家长面前扮演一个“已经长大了的孩子”的形象,这是一件很费精神和体力的事情。虽然不能说是全部,但是很多孩子到了一定的阶段,已经能分辨是非、理解一些事情了。


第六章 与孩子的距离父母的责任(1)

    二、父母的责任    
    1。错误非“罪”    
    我们片刻也不能忘记人是免不了要失败的。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是一样的。哪怕是大人,吃饭也还有饭菜掉到桌子上、把杯子弄倒的时候。因为在每天的生活中,经常会不知不觉就走了神。问题就在于,家长应该怎么来对待孩子的这种一时疏忽。可惜,家长们总是不断指责孩子们的失败。    
    假定你刚换了桌布,而且是你十分中意的,孩子不小心把果汁洒在了桌布上。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说:“你干什么了!”语气变得很粗暴。然后开始喋喋不休地唠叨“真是的,你怎么老是这样”。在你身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    
    不少家长还要进一步地斥责他们,“越是忙,你越是添乱”。这时候,谁成了整个事情的中心呢?对了,就是因为家长的利己主义,他们反倒成了中心。小孩,特别是幼儿,做什么事情都很笨拙,经常会失败,搞出很多错来,然而,这就是小孩的特权,他们正是通过不断的失败,才会慢慢变得做事情拿手起来。    
    家长们不是温和地注视着孩子的成长过程,而是根据自己的状态和心情的好坏来做出反应,经常说责备的话,这种责备可以理解成为一种“语言的虐待”。孩子们会因此而觉得自己的失败和错误都是一种“罪恶”。所以说,家长向孩子灌输了错误的价值观,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孩子们常常不能体味真正的幼儿期和少儿期,每天都要心惊胆战地看父母的脸色。    
    这还会成为一种精神性损伤,形成容易患上精神不稳定、忧郁、躲在家里不出来、吃得过多或者拒绝进食等病症的性格。所有这一切都是父母在无意识中造成的。孩子的疏忽、失败并不是罪恶。什么事情都能处理得当、利利索索的,是需要时间的。指责他们没有任何意义,好好关注他们的成长才是必要的。    
    2。是什么样就什么样    
    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不管怎么学习,成绩也得不到提高,别说写作文了,连字都写不好,音乐也不行,但是上体育课和吃饭的时候会很开心。学校里的成绩并不能决定孩子的人生,所以我觉得即使是这样也没关系。    
    但是,如果是孩子的家长,因为这是自己的孩子的事,所以想法就会马上变得不一样。自己的孩子,不管是长还是短,所有的事情就都要认真地进行考虑。还经常会进行干涉,采取过分溺爱的行动。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就会不断地指责孩子。所有家长身上都有这种倾向。    
    说是帮助孩子做作业,其实最后都是家长给做了;家长给打好作文的草稿,让孩子重新抄一遍;除了辅导班,还请了家教;词典、参考书甚至是电脑都给孩子买。然而,孩子并不对这些感到满意。    
    因为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自己遭到了家长的否定。想自己来做的事情,都被家长阻止了。就算是孩子,他们也知道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需要相应的练习。要想提高成绩,当然要更努力地学习,但有的东西是只有通过走弯路才能学会的。不管怎么样,孩子都想挑战一下自己的能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