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反恐斗争与危机管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际反恐斗争与危机管理-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者勾结成网,全世界的活动这么一种现象,但是9·11以后出现了这么一个新的变化,一个是恐怖组织的,我们叫做“四无”现象,就是无国界,无领土,无根据地,无标识;第二种现象叫做自我支持,自我发展,自我活动,这是一种新的现象;第三个现象就是基地化的现象,就是作案手段异常残忍,所谓的让更多的人死,让更多的人看,成了最近一系列恐怖活动的一个特征。

    大家可能记得9·11,也记得前不久发生的3·11,我们的专家计算了一下,从9·11到3·11,可能正好经过了911天,所以一个是美国的9·11,一个是欧洲的9·11,这里面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那么我也分析了整个世界上很多的恐怖活动,我发现里面有几点是值得注意的,而且这些方面和国外我的同行在交流的时候,他们都是同意这个观点的。一个就是恐怖分子反人性的一面更加突出,就是大规模的杀伤平民,这是9·11到现在,整个国际恐怖分子的一大特征。我们讲恐怖活动,恐怖主义,恐怖组织,现在国际上对它有很多的定义,但是最起码的一点,我自己个人感到,就是它以反人性的手段去实现个人或者团体的目标。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判断,从9·11到现在,我认为恐怖分子在大规模地杀伤平民上显得越来越突出。

    我可以给大家介绍两个案例。一个是去年发生在中东,沙特首都利雅得的爆炸案,爆炸的时候我认为是一种里应外合的作案。首先它有几个恐怖分子鸣枪,当听到枪声很多居民出来观看,很多保安前来维持秩序的时候,这时候拉响了炸弹,我想他拉响炸弹的目的,或者鸣枪的目的是要杀伤更多的平民。

    第二个案例是去年的莫斯科的露天剧场发生了爆炸,我们事后分析曾经有两个“黑寡妇组织”的恐怖分子,两个人身上都带着炸药,但是一个人欲通过安检,一个人埋伏在另外一个安全通道上,他们的意图也很明显,一个通过安检的,能通就通过去,通不过去的时候就拉响身上的炸弹,当拉响炸弹以后,军警维持秩序疏散人群,向另一条通道撤退的时候,埋伏在那里的恐怖分子拉响另外一个炸弹,那么他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就是要杀伤更多的平民。所以我想这是9·11以后到现在,恐怖分子作案的最大的变化,或者叫做最大的特征之一。

    第二个特征就是可能使用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所谓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按照我们通常的简称就是ABC武器,A就是核武器,B就是生物武器,C就是化学武器。大家可能也有这方面的知识,1995年日本的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已经释放了剧毒的沙林毒气。当美国在2001年10月7号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清剿基地和塔利班,占领他们在坎大哈的基地的时候,也发现他们的巢穴里面有剧毒药品,包括核物质等等,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使用的威胁,实际上越来越逼近。大家可能也知道,当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的时候,俄罗斯的反恐特殊部队是动用了,使用了化学物质的,那么这里面呢实际上会不会引起反面的效仿作用,这个也是值得各国高度警惕的。大家可能也知道,当美国举办冬季盐城湖奥运会的时候,他使用了大量的可以探测脏弹的探头,就是要探测放射性核物质,从世界各国来看,一般的安检都主要是检查刀枪棍棒,炸药等等,但是有没有探测脏弹的探头,或者说今后能不能够使用,这也是对每一个国家提高安全系数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三个特征就是国际和国内的界限正在消失。从19世纪末也好,上个世纪60年代也好,这些恐怖分子作案,一般地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的,用我们俗话来讲叫做“隔街下雨”,这条街下了雷阵雨,那条街可能是晴空万里,从这两年来看,隔街下雨的现象基本上没有了。最明显的例子,3·11的爆炸,马德里火车爆炸以后,很多人首先出来说,这是西班牙国内的埃塔所为,也有人说,这是基地组织所为,首先西班牙国内的埃塔组织,它两度声明这不是它进行的。很多专家分析,其手法完全是基地组织的手法。那么基地组织的手法无非是有这么几个特征,一个是连环爆炸,一个是滥杀无辜,大开杀戒,数辆火车同时爆炸,所以从这个方方面面来看,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的恐怖组织所为,但起码它采用的是基地学校速成的那种滥杀无辜的手法,所以我们最近给3·11马德里火车爆炸恐怖事件,定了一个名字,叫“世界恐怖组织的基地化现象”,这个我想应该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另外,所谓的基地化现象还有一种含义,它就是指分散在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的恐怖组织,在他们的地区可能是各自为阵,自我活动,自我支持,但是他们就像一片带雨的星云一样,飘在天空,当上面有了能够催化它们下雨的碘化银的时候,它们就会人工增雨,而这个人工增雨的化学物质就是本·拉登的精神,所谓的录像,录音带,声明、传真,就是所谓“全球圣战”的这么一种号召,所以从9·11到3·11,尽管911天不算很长,但实际上国际恐怖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俗话讲“魔高一尺,道高一丈”,9·11以后,实际上各国在反恐方面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我们讲反恐也是各国各自为阵,单兵作战,但现在9·11以后,出现了几个非常大的变化,我认为变化之一就是这个大反恐。所谓大反恐,第一,它是建立了国际上的反恐联合阵线,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等所有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站在反恐这一边的,这和以前各国各自为阵相比,它是一个很大的发展和突破,这是一个我所讲的大反恐。第二个特征叫全方位反恐,所谓全方位反恐,它是指世界分成了各条反恐的战线,在欧洲有欧洲战线,美国有美国战线,那么亚洲、东南亚等等都有反恐的战线,特别是现在听说有的国家已经开辟了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也开辟了反恐战线,我认为这是一种全方位的反恐。

    第三个叫做立体反恐,所谓立体反恐,不单是指在军事上对恐怖组织加以重拳出击,它实际上还包括在经济领域,金融领域,政治领域,技术领域等等各方面。所谓的立体它也是有几层含义了,第一层是联合国为主,联合国主导的反恐。那么各位可能也知道,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呢,到9·11之前,以联合国主导共签署了12个单项的反恐国际条约,包括反劫机的、反劫船的等等。9·11以后在联合国的主持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373号决议》、《1390号决议》,联合国组织的反恐,得到了基本上所有会员国的同意和支持。

    另外,在很多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上,反恐合作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中美之间、美欧之间、俄美之间、中俄之间,他们的很多交往里面都有反恐合作的内容,包括技术合作,包括情报分享等等。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多边合作。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就是2001年6月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打击三股恶势力,一股叫做民族分裂主义,一股叫做宗教极端主义,一股叫做国际恐怖主义,在上海合作组织这么一个框架之内,去年在吉尔吉斯斯坦还搞了多国的联合军事演习,我想这个立体的合作,对恐怖集团所产生的震慑效应是比较大的,最近大家也可以看到,美巴联军,美国的部队和巴基斯坦的军队,在巴基斯坦的边境部落地区,南瓦济利斯坦地区开展了清缴基地和塔利班残余的活动,所以这些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重大的压力,对恐怖分子产生的震慑作用是不小的。

    国际反恐尽管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另外一方面,它也有它迟滞的一方面。首先它出现在各国对恐怖主义定义上的不一样,据我们院的专家分析统计,全世界一共有160多种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这里面方方面面,有的是双重标准,你可以把这种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的组织定性为恐怖组织,但是某一个国家却否定它,所以这些构成了当前国际反恐合作迟滞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一个就是谁反恐,谁来主导反恐,是联合国主导反恐,还是由某一个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出于他本身的国家利益来主持反恐,这个也是有争论的。第三个问题到底是以权为公,还是以权谋私,打恐、反恐里面也有谋私的一方面。有些国家借着反恐的旗号,占领了很多战略要地,刚才我讲到欧亚大陆更高了,大家可以看一下在中亚这一带,在南亚这一带,在9·11以前有一些国家的军事力量在这个地区是没有展开的,但在9·11以后,这些国家打造的反恐阵地和传统的地缘战略的要地,它是相重叠的,所以这里面反映出了大国之间明着是反恐的,但实际上暗中还有一种战略较量的问题在里面,所以这个也是当前在国际问题里面的一个热点和焦点。

    那么从9·11到3·11,我想各国在参与国际合作的同时,本身也是加紧了对本国内部的防范。内部防范从危机管理的专业角度来看,它无非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未雨绸缪,当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加强这方面的防范。从世界上一些国家,反恐做得比较好的一些国家,包括以色列、包括俄罗斯,包括美国等等,他们在这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做法。

    我可以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去年韩国大邱发生了地铁纵火案,另外一个是莫斯科的地铁发生了恐怖袭击的案件,但是从我们专家的分析来看,韩国的大邱地铁纵火,尽管不是恐怖主义所为,但是由于事先的反恐教育,危机的管理意识国民不到位,另外很多硬件设施也不到位,所以造成了很多人的伤亡。但莫斯科的地铁,尽管是恐怖分子所为,但是由于俄罗斯从血的教训里面取得了经验,火车地铁的司机也好,乘务人员也好,快速反应部队也好,包括乘客自己的自救能力、意识都是比较强的,所以当莫斯科恐怖事件发生以后,伤亡减少到了最低的限度。大家可能看电视知道,前两天在莫斯科的地铁,又发现了炸药,发现炸药的是一位乘客,因为他对危机管理意识,对反恐意识神经比较敏锐,他发现座椅底下有一个可疑包裹的时候,他马上想到这是不是炸药,所以从这里面可以看出来,危机意识的教育加强,反恐教育的加强,这是一个国家危机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

    那么在这方面从专业角度上来讲,还有就是情报的搜集,情报信息的搜集,俄罗斯在车臣地区,格罗兹尼、奥赛梯等地区,包括莫斯科的红场地铁出现过很多的爆炸,恐怖爆炸,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不灵,这是一个值得汲取的教训,那么用我们中国话来讲就是未雨绸缪。危机管理的第二个阶段,我们叫做快速反应。快速反应它包括军队、警察、医务、消防、媒体等各个方面的部门,套用我们中国的俗语叫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尽量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把这个事情掌握在可控的范围里面,从9·11到现在,实际上各个国家都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重要性,一方面从法律上赋予军队反恐的职能,赋予军队恢复秩序的职能,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