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8-23位中国名女人的婚姻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148-23位中国名女人的婚姻智慧-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学戏的几天里,潘长江一直陪伴左右,他会及时地帮忙递个二胡,送杯水什么的。课后,杨云不懂的地方,他耐心细致地讲解。杨云每次回家他也都默默地送到车站。    
    潘长江的细心体贴令杨云十分感动,姑娘的心像一池被吹皱的春水波澜起伏。    
    然而,当杨云向自己的家人提及此事时,却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潘长江比你还矮小,你们走出去会被人笑话!”“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只能唱唱评剧,有什么出息?多少条件优越的男孩子你不找,你到底图他什么?”“你找了他别人还以为你有什么毛病!”    
    虽然家人的话令杨云的信心发生了一丝动摇,可当她想起了潘长江那句近乎悲壮的誓词:“就算你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将来没工作了,什么都没有了,但我就相中你这一堆一块了,我就认你了。即使要饭,我也要干的给你,我喝稀的!”时,她发现潘长江的人品、才干和身上体现出来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早已彻底地征服了她。    
    就这样,他们相爱了。1981年8月31日,潘长江和杨云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婚礼。    
    当时,许多人并不看好他们的婚姻,有人说杨云是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甚至还有人预言他们的婚姻不会长久。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他们却觉得生活幸福而甜蜜。    
    婚后,潘长江夫妇的生活十分艰难。他们住在县评剧团一间由厕所改造成的8平方米的小屋里,全部家当只有一张炕、一张折叠饭桌和一口水缸。    
    那时,杨云还在腰堡乡上班,每天早上5点,潘长江就起床做饭,给妻子收拾行装,然后送她上最早一班火车赶往40里外的乡政府上班,晚上再赶到车站用自行车把她驮回来。    
    一天到晚来回奔波,杨云累得腰酸腿疼,头昏眼花,潘长江常常一边给妻子按摩,一边扮小丑逗她开心。    
    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杨云回家时,两条腿冷得像冰棍,屋子里的暖气烧得不旺,潘长江把妻子冰凉的双脚捂在自己的胸口上。    
    女儿出生后,杨云在单位累一天,回到家还得照顾孩子,常常是女儿一边在她怀里吃奶,她一边打呼噜,那种艰辛非常人难以想象。    
    潘长江心疼得直掉泪,他感到深深地自责,怪自己没本事给妻子弄个好单位,怪自己没本事把妻子调到近一点的地方工作。其实,他求过人,托过关系,上上下下打点过,可总是遥遥无期地等待。    
    1984年,潘长江对妻子说:“杨云,我们还年轻,不如一块出去闯闯,找一个新单位,一家人团团圆圆过日子。”    
    杨云爽快地答应了,她厌倦了那种来回奔波的日子,渴望过平平静静的生活。    
    当时正赶上开原县评剧团招演员,夫妻俩一同参加考试,结果双双被录取,但铁岭县评剧团坚决不放潘长江。    
    情急之下,潘长江对领导说:“我是为了夫妻团聚才做出这个决定,是不是让杨云参加团里的考试?”    
    领导为了留住潘长江,答应了他的要求。    
    没想到杨云的表演才能镇住了一班人,领导连呼:“人才,人才。”    
    就这样,夫妻俩终于团聚在一起。    
    每天,潘长江都会早早起来指导妻子练功。杨云常常摔得遍体鳞伤,连脱衣服都困难,她咬牙不吭一声。好几次,潘长江背着筋疲力尽的妻子回家。    
    他们还经常随团下乡演出,即便是到最偏僻、人烟最稀少的小山村,也从不懈怠。    
    演出间隙,夫妻俩写剧本,分析人物性格,研究唱腔,互帮互学,共同切磋,其乐融融。    
    1985年,辽宁省铁岭市曲艺团招演员,杨云鼓励丈夫参加考试。    
    潘长江说:“我行吗?”    
    “行!你有这个实力。”    
    考场上,潘长江一亮相,一抬眼,一张嘴,顿时赢得满堂喝彩。    
    主考官当场宣布:“你被录取了!”    
    兴奋之余,一丝忧虑悄然爬上潘长江心头:他调走了,妻子怎么办?他们好不容易聚到一起,如今又要两地分居,妻子怎能承受家庭的重压?他决定放弃这个机会。    
    杨云说:“你放心去吧,女儿慢慢大了,我和妈妈能照顾过来。男子汉应以事业为重,儿女情长成不了气候。”    
    潘长江紧紧拉住妻子的手:“谢谢你!”    
    1986年,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邀请潘长江演出小品《瞎子观灯》,潘长江从未涉足小品领域,有些信心不足。    
    杨云劝他说:“你天性诙谐幽默,唱念做打样样拿手,搞点儿喜剧作品说不定有更大的收获。”    
    潘长江听从了妻子的建议,逐渐找到了喜剧的感觉。处女作《瞎子观灯》在东北一炮打响,仅在沈阳就连续演出300多场。    
    紧接着,他又成功地演出了《对缝》、《打针》、《皮包公司》、《打虎上山》等喜剧作品,引起很大的反响。    
    与此同时,杨云的事业也一年一个新台阶,她嗓子婉转圆润,扮相俊美,身手矫健,在东北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她主演的评剧《四郎探母》赴北京演出,获得极高的评价:“评剧在沉寂多年之后,终于冒出了一颗新星,评剧事业后继有人!”    
    观众都称他们夫妻俩为事业上的一对比翼鸟。


怎样当好“贤内助”?幸福是因为夫唱妇随、琴瑟和鸣(2)

    由于潘长江和杨云忙于事业的打拼,家几乎成了旅馆,他们的女儿潘阳一直由杨云的母亲照看。    
    杨云的母亲70岁了,既要照顾年幼的外孙女潘阳,又要打理家务,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1990年5月的一天,潘阳突然夜里发烧并呕吐,老人吃力地背着她向医院赶去。    
    当时天下着雨,她用雨衣包裹着潘阳,自己光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街上走,泪水交织着雨水一道往下流。    
    两天后,潘阳病好了,老人却病倒了。    
    潘长江和杨云回家时,望着憔悴苍白的老人和女儿,心像被揪了一把。    
    夜里,夫妻俩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杨云想,自己和丈夫都把事业当作第一生命,母亲和女儿怎么办?谁来照顾她们?她陷入深深的烦恼中。    
    经过慎重考虑,杨云决定辞职,一心一意在家照顾女儿,料理家务,以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    
    做出这个决定,杨云心如刀绞。    
    丈夫不同意:“这样对你太不公平!”    
    杨云说:“不这样又能怎么办?难道让你回归家庭?你比我有天赋,功底也比我扎实,好好干,出了成绩,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家里你一百个放心,什么也不用牵挂,只管干自己的事业。”    
    潘长江拥住妻子,深情地说:“杨云,真难为你了。”    
    杨云强忍住心中的痛楚:“今后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不会怪你。我是自愿辞职,又不是你逼的,你不要有心理负担。”    
    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1997年,潘长江考入解放军二炮文工团,成了一名穿军装的演员,他一家四口也因此走进了北京城。    
    此后潘长江的事业也更上一层楼,成为小品、电影、电视三栖明星。他主演的《飞虎队》、《绝处逢生》、《明天我爱你》等影视剧反响很大,并夺得百花奖“影帝”桂冠。    
    成名后,潘长江演出特别多,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很少。当他在外地拍戏到了最艰苦的时候,细腻敏感的杨云定会牵着女儿去摄制组探望,捎几件换洗衣裤,炒几碟长江最爱吃的小菜,小聚一番。戏一封镜,她又亲临机场,捧一束鲜花献给丈夫,那脉脉深情让人羡慕不已。    
    潘长江对妻子也是疼爱有加,每次回家都是忙里忙外的。岳母和他们一起住了十几年了,每次吃饭时潘长江都一个劲地给老人夹菜,常常老人的饭吃完,他才吃了一半。他还喜欢给妻子买衣服,妻子穿的衣服尺寸、包括裤长、鞋多大号,他都知道。    
    杨云这样夸奖丈夫:“别看他人小,其实心胸很宽。他心眼好,体贴人,热心肠。以前有的优点,今天都发扬光大了,我一点都没看错他!”    
    正是由于夫唱妇随、琴瑟和鸣,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夫妻俩依旧伉俪情深。    
    杨云当好“贤内助”的秘诀之一: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    
    跟上丈夫在事业中随时改变的步伐,是婚姻幸福的真正关键。所以,女人在对待有事业心的丈夫时,不可单单强调家务、生活等方面的辅助,更多的应是把丈夫的事业视作自己的事业,并积极参与,共同追求。    
    虽然在为事业奋斗的过程中,潘长江一直在外忙碌,以至杨云送他一个外号,叫做“家中小飞人”,但作为妻子,杨云却总是非常理解、支持他:“别看长江人小,事业上的压力从来都是自己扛着,不让我和女儿担心。但是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既然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不顺,就该想办法给他更多的信心和勇气。”    
    1989年,潘长江表演的小品《对缝》准备在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然而,就在直播的前几天,却被莫名其妙地取消了。    
    潘长江十分沮丧,像霜打的茄子,连春节都没过好。    
    杨云安慰他说:“没什么,失败了重新再来!世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在妻子的宽慰下,潘长江渐渐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第二年,他终于在中央台春节晚会露面,并一夜走红,潘长江的名字开始走向全国。    
    盛名之下,潘长江感到巨大的压力,要是没有新作品问世,再大的名人也会被观众遗忘。他要求自己年年出新,年年有让观众满意的好节目。    
    然而,好作品可遇而不可求,他吃不好,睡不香,身体明显消瘦。    
    杨云了解丈夫内心的焦虑,苦心孤诣地给他收集整理出一大摞评剧、曲艺资料,看到报纸杂志上有什么好故事就剪辑下来,推荐给丈夫。    
    潘长江排练节目时,她既是严厉的导演,又是挑剔的观众,大到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小到一句台词、一个手势、服饰、发型等都要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些意见很中肯。    
    随着《求求你》、《一张邮票》、《过河》、《歪打正着》等节目在中央电视台走红,潘长江的名字家喻户晓。    
    面对鲜花和掌声,潘长江念念不忘一直在幕后支持着自己的妻子,当别人称赞他事业有成时,他都会提到妻子:“都说是‘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如果说我是一个‘成功的男人’,那么,那个‘伟大的女性’就一定是杨云。我觉得没有她的支持,确实没有我的今天。”    
    杨云当好“贤内助”的秘诀之二:要有足够的自信心    
    身为女人,也许不是每个人都甘愿做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因为做成功男人身后的女人不仅需要有牺牲精神,还要每日惶惶然担心自己会被更年轻的女人逼着下岗。    
    可事实上,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牢固的婚姻要以互相信任为前提,女人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停止抱怨和数落,做一个快乐、自信的“贤内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