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3-感受清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303-感受清华-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思考: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保质保量地培养这些研究生?这五年我们国家又能多培养多少研究生导师呢?会不会五年后出现“研究生不值钱,研究生水平差”的尴尬境地呢?    
    清华一直贯彻“4+2”的本硕连读政策,全校平均大于50%的人能够有机会免试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校的政策是希望保护人才不外流,同时给全国这些优秀学生更多的深造机会。不过由于大部分同学在清华能够保研,他们觉得上清华就进了保险箱,很多人都想着只要不掉到后30%~40%,就可以留在清华里继续读研,这种优越感使同学们整体的努力程度在下降。同时更使大家没了奋斗目标。试想很多外校的同学会为了来清华、北大读研付出他们四年本科的心血和努力,目标会是何等的明确。而我们的同学倒反而觉得自己能在这里读研是理所应当的了。这种心态使同学们对本该做好的事情、本该学好的课程都变得有些懈怠。很多同学到了研究生阶段,不再把学习和科研作为自己最主要的事情,忙着准备出国、兼职挣钱在很多人看来比研究学术要重要得多。很多研究生对待导师和实验室交给的任务态度经常是应付、交差了事,而对自己课题研究的东西也很少有人真正感兴趣,越来越少的人是希望在自己的硕士或者博士期间做出什么样的成绩。本身有这样高期望的同学,在长时间环境的影响下,也渐渐感觉到在这样的环境下,没办法按照他的期望做事情。    
    为了保证研究生质量,清华一些院系也出台相应的政策,比如本科成绩在40%以前的才有资格保送本系硕博连读,前60%才有资格保送本系硕士,前80%才有资格保送外校硕士。


第三篇 人生的十字路口“土著”失宠

    在清华读了本科的同学,上了研究生喜欢管自己叫做“清华土著”,从而区别外校考来的研究生。“土著”同学的优势心理在推研(保送研究生)的过程中是非常明显的。    
    在推研当中,清华“土著”们有机会留在本系读研,也有机会到其他系读研,最差的选择是到其他学校读研。热门专业的同学们会拼命留在本系,不愿意到冷门系;“土著”们要力争留在清华,特别不愿意去外校。其实有些学校还就不喜欢要清华的学生,因为保送到他们那里的学生成绩都是靠后的,不是说这些同学不聪明,而是这里面很多同学都是贪玩、怕吃苦才成绩差的,去了他们那里也不好好做事情,反而让人家说“你们清华的学生怎么就这样”。    
    虽然“土著”向来觉得自己有外来学生没有的自信,但现实却越来越对“土著”不利。某系一年招收研究生300人,硕士生230人,博士生70人,而其中“土著”硕士只有40几人,博士30人。也就是说,每年有超过70%的研究生是从外校招来的,而这个比例在近几年正在逐渐增加。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清华“土著”不优秀吗?这是因为,我们的研究生导师们都认为外校来的学生比本校的更加吃苦、努力,工作态度更加积极。有些老师就明确表示,如果一个本校的年级中等生与一个外校的第一名竞争一个名额,我一定会要外校的。试想“土著”中等生在四年前的高考中或许高了那个外校同学几十分,但却在新的推研战役中“失了宠”。    
    这就是本科四年不同经历的结果,“土著”从来到清华就觉得在本校读研是“囊中之物”了,开始“好高骛远”,心态变得浮躁,对实际本应做好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变得不重视。而外校来的同学,很多人都是为了圆自己的清华北大梦而奋斗了四年,那股拼劲和积极向上的作风,是“土著”普遍缺少的。所以为了“受宠”,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交叉学科容易吗    
    很多同学在高中的时候,就这样盘算着未来:如果高考不能考到一个喜欢的专业,我也先上着。等上了大学就好好努力,争取在读研的时候,交叉学科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去读研。但事实上如今的交叉学科并没有这么容易。    
    关键在于学校的名额,学校的政策鼓励交叉学科,名额给的多,自然就容易一些;如果名额少,难度就会大。而现实是,名额很少。同时,问题也在于自己的能力。很多冷门专业的同学都希望借着推研的机会转系,当你去参加交叉学科面试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竞争对手有很多系的前三名,如果自己的成绩就落了下风,那么交叉的难度就更是大了。再有,往往你会发现,自己的准备远不如很多竞争对手充分。试想,交叉到其他学科,必须熟悉其他专业的大量专业知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让面试老师一听你就是个外行,那就没办法成功了。而想做到充分了解其他的专业,需要在本科付出极大的心血。我认识的一个同学,为了读研究生从本来的中文系转到一个热门系读,四年来,每学期向同学借课表,多修了那个专业的二十几门专业课,最后才如愿以偿地交叉成功,而没有多少人能够在大学有毅力把这个艰苦的过程坚持下来。    
    所以,对于在抉择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的高考学生,一定要慎重,仅以我的观点,专业要比学校重要,即便是清华北大,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毕业后的差别也会非常地大。想要以后交叉,还不如本科生一步到位,选好专业。


第三篇 人生的十字路口剩下的同学怎么办

    在清华,如今是如果本科出现两门考试不及格,就没有了保研资格,这对于失去了推研资格的同学们来讲,打击是非常大的。当他们一直的保研梦破灭了之后,当他身边的大部分同学有研究生上的时候,自己又必须重新选择毕业后的道路,是要下很大决心的。    
    其他学校,到了大四上学期,70%~80%的人会选择考研,百分之几的人会被保送研究生,其他同学找工作。而在清华,到了大四,70%~80%的同学已经保研或者决定出国,百分之几考研,剩下的人找工作。自然在清华里特别没有考研的气氛。同宿舍同学都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安心打游戏的时候,自己要准备考研,心里特别不是个滋味。而事实也是如此,清华很少有人头一年就能顺利考研成功的。所以在清华没有保研的同学,大部分都选择了工作。    
    同时,清华的研究生也是特别难考的,如今考研的人又是越来越多。清华北大很多专业的录取率都非常的低,很多专业都保密了自己的录取率,怕影响来年的招生工作。一般的热门专业都是每年一两千人报考,最后只录取几十个。    
    硕士or博士(1):谁更吃香    
    博士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就像人们称你为“李厂长”、“李经理”一样,可以称你为“李博士”。然而,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讲,可不是学历越高越好。在大部分高校里,读硕士生的学生成绩普遍高于博士生,甚至有些同学是怕自己读硕士成绩不够,才求稳选择读博士的。为什么学历高反而不吃香呢?    
    首先是很多同学在考虑出国,尤其是在清华北大这些出国风气一直很浓的学校。由于国内许多专业的水平不如国外,很多同学觉得在国内读博不值,真想好好做些研究的,都是想着去国外读博。而在国内读个硕士再出国,时间短、灵活度大,可以做一个缓冲,同时多积累些科研经验,这样再申请出国也更有把握。    
    还有些同学上了硕士,已经是读书读够了。根本忍受不了读博士那么长的时间,而本科文凭找工作又太吃亏,所以决定读完硕士找工作。    
    再有就是和就业状况有关了。现在的形势是,硕士比起博士来,工作不知道要好找多少倍。首先是需要博士的工作岗位就比硕士少很多。工作单位都是希望能用本科做的事情就不要硕士,能用硕士做的就不要博士。第二是工资,博士的工资一般都因为学历高而比硕士要高一些,这对于企业来讲就必然会慎重选人,选错了给那么多钱实在是亏。而博士生的心理价位又要比硕士要高,开价一般的单位博士们也不愿意去。还有就是在国内毕业的“土博”受到了“海归”派的冲击,“洋博”和“土博”争一个“坑”,洋博在英语、阅历等很多方面都吃了香。    
    再有就是硕士转行很容易,而博士则几乎不可能。对于博士来讲,在他毕业的时候,已经对一个专业钻研了八、九年,他的思维方式已经因为自己的专业而形成定式。学历越高,转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就越难。因此,很多单位愿意要专业不对口的硕士,只要这个硕士确实优秀,但是恐怕没有多少地方会收专业不对口的博士。    
    正因为博士的出路狭窄,读了哪个专业的博士,今后十年二十年的就要靠这个专业吃饭了。出于实际的考虑,同学们在读研时,普遍会倾向于读硕士。这就像高考前报志愿一样,热门专业比其他专业分数高,就是因为这个专业今后好找工作,就业面宽。所以,在同学心目中的排序是:出国 》 国内硕士 》 国内博士 》 工作。


第三篇 人生的十字路口硕士or博士:兴趣和性格

    适不适合读博士,迷信一点地说,就是要讲究你和博士的“八字”合不合,这个“八字”就是自己的兴趣和性格。所以说,如果有人看着你就不禁对你说“看你就像个博士”,你还真要多少往心里去一点,或许你就真的应该读个博士,而不是随众读个硕士。    
    对自己读博士的专业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兴趣,就想着在一个地方耗上四五年就拿走博士文凭,可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对专业没兴趣,读博读硕对自己来讲都无所谓,就想着学好一门“手艺”以后有口饭吃的同学来讲,那么趁早还是不要读博士的好。读博要四五年,需要非常专注、非常投入地做上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如果研究成果出不来,自己就毕不了业。如今博士生论文评审一般都是匿名评审,把论文发给其他学校的老师打分,有一个老师给论文“不通过”,就要延期半年毕业。一些博士生,到了毕业的时候,做的研究水平和硕士生差不多,这都是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不够投入造成的。    
    再有就是性格了。就算对自己的专业没有特别的“好感”,只要自己足够的勤奋和踏实,那么一般博士毕业也不会有大问题,有很多同学就是靠勤奋在博士生期间做得非常出色。就拿一些女博士来说吧,有人把女博士比喻成“学校里的第三种人”,虽然有些过分,但的确女博士要比很多男博士付出更多。一般女生的动手能力逊于男生,年龄又是她们关心的大问题。但女生普遍比男生要踏实。她们在读博士期间,往往很早就动手,对着博士毕业标准一项一项地努力,等到毕业前夕,把毕业的硬性指标都完成,毕业也就是顺理成章。而很多男生,从读博开始,就想着时间还长,做的东西也觉得不难,又是玩,又是出去打工,钱没少挣,福也没少享。可过了两年,发现就差两年博士就要毕业了,自己还什么也没做,才开始着急傻眼。这就是“龟兔赛跑”的道理,踏实肯干的同学都顺利地先完成了学业,“兔子”还在随跑随歇。    
    我认识的一个博士,因为博士前期不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