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精神领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男人的精神领地- 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生有欢乐,也有痛苦。生命有流动,也有停止。    
    我们所说的徘徊,不是一味的哀叹,一味的怨天尤人。真正意义上的徘徊,是每个健全人生的必经阶段。徘徊是一种思索,也是一种领悟。懂得徘徊的人,可能正在觉醒。    
    徘徊不能太久,太久就是犹豫,就是怯弱。    
    猴子和狼,生活里没有徘徊。饥饿时,就拼命猎食;发情时,就寻找强壮的配偶。    
    徘徊太久,机会与你擦肩而过。成功者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机遇。    
    生活中充满了“如果”。钟子期如果没碰上姜子牙,千里马如果没碰上伯乐,丘吉尔如果没碰上二战,李自成如果没碰上个吴三桂,其结果会是什么样子?    
    虽然我们确信必然,但必然是通过偶然去体现的。机遇从来属于准备好的人。    
    穿越撒哈拉    
    如果人类没有搏击大海的勇气,我们不可能发现“新大陆”;如果人类没有翱翔蓝天的智慧,我们永远到不了月球和火星。    
    人类应该学会发展的本领。其本领是创造。创造开拓了财富,创造体现了价值,创造指引了发现。    
    穿越撒哈拉,就是鼓励发现和创造。    
    没有发现,就没有世界;没有创造,也没有现代文明。一个不敢冒险、默守成规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美国人最大的特征是求实与创新,他们敢于只身穿过撒哈拉沙漠,只身渡过大西洋,只身走进亚马逊密林。有人会说,那是没事找事,吃饱撑的。实际上,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只身冒险的本身,就体现了人的勇气、智慧和意志。    
    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就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第三篇  走出丛林婚姻“雷区”

    女性虽然“成熟”,但在理性方面十分薄弱,常常像长不大的孩子。    
    ——叔本华    
    我们看到,不少婚姻因为金钱、嫉妒、背叛而走到了尽头。    
    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说,俄罗斯的离婚人数已经超过了结婚人数。对于一个信仰东正教的民族,家庭被视为生活的圣殿。随着一个个家庭解体,这座大厦怎不感到岌岌可危?    
    为什么仅仅过了短短的几年,那花前月下的海誓山盟的美丽情人,转瞬间不再是自己的白马王子或者白雪公主?    
    因为,踏进了婚姻的“雷区”。    
    不与名利结婚    
    ──婚姻不是名利的结合。    
    近日报载一个荒唐而又十分真实的故事: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多次打工饱受人间冷遇,钱袋并没鼓起来,却在社会的染缸里学会了坑蒙拐骗的绝活。他终于“发现”了一条致富之路──世道再变而女人追求名利的婚姻观好像亘古不变。    
    于是,他以“奥迪V6”的名字上网,以百万富翁的口气寻“友”。这小子还特精,他根本没有学习过心理学,但社会耳濡目染出一付火眼金睛:对现代女性要悠着点,必须彻底改变“山里人”的粗鲁,懂得点寻爱需要“投资”。    
    他购置了全身的名牌西服与皮鞋,当然一定要保留名牌标识。广告不是说,“品牌”的高贵是等级的象征吗?    
    他租了一套带家具的“豪宅”,先付了1/3的房租;他经常看广告,这小子也悟到了金钱与文化结合时,更能体现成功男人的“至尊至贵”。他拼命练习了几句英语,而且练得字正腔圆。一定要在一大串中国话中夹几句进去,广告词不也说:“这才叫品位”。    
    还有,一定要装成有博览群书的“底蕴”。于是,他买了本《名人名言录》,努力记住了“名言”的作者及名人的名著。    
    这一切“套子”准备就绪后,看“猎物”往哪里逃?    
    他没有什么高明,假装的“斯文”并没抹去满脸“横肉”。但不要紧,难道你不知道“文明女人”喜欢几分原始和粗犷吗?演艺圈中,不是早已有这样的偶像吗?    
    结果是:五十多位女性受骗,既蚀财又失贞。    
    现象背后的道理:当财富蒙住眼睛时,婚姻已失去本真的色彩。    
    婚姻不买卖    
    ──没有不冷却的火山。    
    古人说,“郎才女貌”是婚姻的最佳组合。    
    男人都爱美丽的女人。美丽的等级越高,价码标级越高。不然,为什么“选美”活动此起彼伏,而美女们趋之若鹜。一旦通过了男人的组委会考试合格之后,自然会有“探花”或者“榜眼”的名分,也自然会有广告商来签约,也自然会有“海归”的富翁才子登陆“广寒宫”。    
    不然,为什么化妆品及整容业会成为最大的赢家?尽管我们的消费者协会一再告诫人们:整容是高风险的消费行为,但并没有阻止汹涌澎湃的求美大军的步伐。整容者还真有点“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功利性十分明白:金钱与美女。    
    今人说,当今盛行“美女经济”。也无非是说:“美中自有黄金屋,靓中自有钱丈夫。”    
    生命法则说:容颜的衰老是自然规律。不然,赵飞燕、貂禅及杨贵妃恐怕也会参加选美赛,那我们怎么办?    
    再烫的火山也会冷却,再美的容颜也会苍白。    
    婚姻只是生活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一种交易方式;婚姻只是两情相悦的付出,而不是购买与出卖。    
    婚姻的死亡,因为人们把婚姻当成了交易的驿站。    
    


第三篇  走出丛林择偶忠告

    在任何方面,自然的真正符号是圆形,因为它是循环的形式。    
    ——古洛斯    
    谎言最后纠缠的对象是说谎者自己。    
      ──(美)西塞拉·博克    
    男人择偶的第一标准是漂亮,才能和金钱却是第二位的。    
    女人择偶的重要准则不是漂亮,而是经济基础或社会地位。其核心问题是“忠实”与“稳定”。除社会政治因素之外,那“鲜花插在牛粪上”与“美女丑夫”故事,似乎可以理解了。    
    有人说,爱情是盲目的。当认真体味了择偶秘密之后,其实,“盲目的爱情”也并不盲目。    
    男人审美观    
    男人爱美女,既是基因支配,又是社会审美认同。    
    从基因支配的原则讲,美女的后代具有较优秀的人种基因,男人需要留下一个健康而美丽的后代。    
    从生物学的原则讲,男人爱美女,也随着社会审美趋向而变化着。美国学者史蒂文·约翰《爱:我们最终能否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爱情的秘密》中写道:男人的爱是受“催产素”的刺激而引发,而“催产素”的感受器位于大脑中几个富含多巴胺的区域,这意味着“催产素”嵌在我们大脑思维的“回路中”。    
    于是约翰说道:“爱的生物能力让我们为抚育后代做好准备。如果得不到关爱,细小而无助的婴儿根本没有生存的希望。”    
    由于人类的“关爱”之情,那种以性爱为基础的爱情才成为男女之间的牢固粘合剂。    
    爱情为大脑配制了美妙的“音乐”,爱情为人类涂抹了丰富的色彩,爱情为肉体提供满足感。    
    男人的感性理解力量大于理性思考。西班牙人德尔加多在《美的历史》中证明了这点:他举出了距今两千万年的美女雕塑。除了巨大的乳峰及浑圆的身躯之外就没有别的了。这种原始的“生殖崇拜”的审美观已经把“美女”夸大到了极致的边缘。而当今,世界各地最为发达的隆胸、丰乳的整容术,恐怕也不会离我们祖先有多远。    
    古罗马皇后波佩亚每天要指使100多名奴隶为她洗澡、敷面膜。她每天不厌其烦地洗、刮、擦以及全身的按摩,甚至用“欧芹”来清新口气。原因很简单:美女给予男人的声色美感要比平庸女人提供的多得多。当人们以这种眼光重新审视白居易的《长恨歌》,我们在“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清水出芙蓉”中,看到了美女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姿色俘获猎物了。    
    从古至今,女人不惜花费大量精力与钱财去追求完美,其目的仅仅是希望获得一个“忠实”而“稳定”的丈夫。    
    这种强大的“生物能量”,恐怕是任何政治力量所无法抵挡的。    
    基因支配    
    西方分析哲学家蒯因完成了一本著作,苦于无法找个恰当书名,恰逢窗外传来当时流行的小调,有句歌词:“从逻辑的观点看,找丈夫要找丑男人。”于是,电光石闪,他就将逻辑分析巨著命名为《从逻辑的观点看》。    
    找丈夫要找丑男人,大概女人以为丑人忠实可靠,丑人受到诱惑的机会少一些。英国作家毛姆的母亲很美艳,而其父既矮又丑。旁人不解,毛姆夫人答曰:“因为他从来不会损伤我的自尊心。”    
    从生物学的观点看,基因总在不停地复制自己。一场欢爱过去,男人完成他的基因传递,而女人需要长时间孕育和抚养后代,她不得不为自己寻找一个忠实伴侣来度过艰难时光。所以,男人看重年轻美貌,这是传递后代的基石;而女人既要寻求良好的基因,又要寻求品行端良来保证未来。女子“相夫重德行”,说穿了,也是基因作祟。    
    有时,人们择偶行为看来似乎毫无理性可言,但细味个中原因之后,也并不毫无道理。    
    比如,明明是英俊浪子或门不当户不对的庸人,女人偏偏跟他一拍即合,而不能自拔。    
    原因或许在于荷尔蒙。美国科学家做过实验:男人喜欢可以养育后代的母体,而女人喜欢的男人要与女人的基因格外不同,遗传学叫它“远缘杂交”。    
    贾宝玉迷恋宝钗的冷香,固然是一种风情雅趣。然而,也有气味因素主宰感情之时。国色天香,讲究美貌与气味并重,看来也并非偶然。    
    古人早说过,婚姻是“气味相投”。在意识深处,人类是有文化的动物,他将本质上受于基因的感官好恶终于提炼成了冠冕堂皇的所谓爱情。    
    当婚姻从生物学回归到社会学的时候,才出现了“完美”与“不幸”的婚姻,因为“完美”与“不幸”的社会评价,具有极强的“道德判断”与“政治意味”。    
    社会角色    
    西方关于白宫第一夫人的书实在太多,而最具影响力的是考蒂·马顿所著的《不为人知的力量》。书中精当地描述了美国“第一夫人”的形象,马顿要告诉人们的恐怕不是婚姻是什么,但书中的事实无疑说明了婚姻从生物学的出发地开始,到社会学的归宿地终结。    
    ──布什·劳拉的“适度”    
    当布什总统遇上“9。11”的时候,劳拉出现在广播节目里。她为93号航班遇难的乘客举行了悼念会,她还专门为此写信给学生们,叫他们如何以“心境镇定的态度”去面对恐怖。    
    劳拉的镇定自若,不仅安慰了极度紧张的美国人,同时,也成为布什家中的精神支柱。    
    ──希拉里·克林顿的“激情”    
    当莱温斯基搅乱了快要断线的风筝时,希拉里的“自制力”与“忍耐性”受到了一次巨大的考验。她的“真诚”迎得了美国人的理解与尊敬。她不仅有“保护丈夫”的政治智慧,她同时有同丈夫一样的政治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