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的教育告诉人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战场上无小事。很多时候,一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个毫不起眼的变化,却能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战场上无小事,这就要求每一位军官和士兵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责任心,始终具有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对战场上出现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件小事迅速做出准确的反应和决断。
其实,“战场上无小事”又何尝不适用于企业呢?适合于企业的每一个基层管理者。因为,在工作中也没有小事。
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世界旅馆业之王康•;尼•;希尔顿就是一个注重“小事“的人。康•;尼•;希尔顿要求他的员工:“大家牢记,万万不可把我们心里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饭店本身遭到何等的困难,希尔顿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顾客的阳光。”正是这小小的永远的微笑,让希尔顿饭店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
其实,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士兵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队列训练、战术操练、巡逻、擦拭枪械等小事;饭店的服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顾客微笑、回答顾客的提问、打扫房间、整理床单等小事;你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报表、绘制图纸之类的小事。你是否对此感到厌倦、毫无意义而提不起精神?你是否因此而敷衍应付,心里有了懈怠?请记住:这是你的工作,而工作中无小事。要想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就必须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叫阿基勃特的部门经理。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其它分部门经理叫做“每桶4美元”,以次来嘲笑他,在他们眼中,阿基勃特简直就是一个傻瓜。他们认为,那些小事情是不为一个管理者所做的。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人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算不算小事?这件小事还不在阿基勃特的工作范围之内。但阿基勃特做了,并坚持把这件小事做到了极致。那些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还有一些处于基层的管理者因为事小而不愿去做,或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
据说,在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何说:“今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大哲学家柏拉图。
“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这正是许多管理者的心态,他们往往忽视那些不起眼的小事情,认为很容易做到,便置之不理。但是,请看看吧,所有成功的基层管理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成功不是偶然的,有些看起来很偶然的成功,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正是对一些小事情的处理方式,己经昭示了成功的必然。无论是“每桶4美元”还是“把胳臂往前甩”,它们都要求每一个处在基层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一种楔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自动自发的责任心。
管理启示:
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记住,工作中无小事。所有成功的基层管理者,他们与我们都做着同样简单的小事,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第二章:小问题,大管理茶杯的故事
——这些问题意味着什么?
在企业管理的舞台上,许多小问题,往往触及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对一些小问题的处理,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思想甚至是企业文化。
茶杯的故事:一个关于管理和情理的问题
问题事典:
中国大酒店创业之初,发生了一件体现中方和外方管理文化上的差异的小事,但小事中却包藏着大问题,一个关于管理和情理的问题。
事情缘于一位外方部门经理检查客房,他不仅用眼睛检查地面、窗帘、浴室,还伸手四处摸摸,发现一切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任何灰尘,床也铺得很整齐。正当他满意地点头之际,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茶几上的茶杯朝向错了。
这里说朝向错,不是说茶杯放得不够整齐,而是茶杯上五个事关酒店品牌的字不见了,这五个字就是“中国大酒店”。按规定,杯子上“中国大酒店”五个字应当向着门口,让客人一进门就看得见,以便传达酒店的品牌形象。另外,那盒小小的火柴,也没有放在烟灰缸后面,而是放在烟灰缸旁边。这使外方经理大为恼火,他当众斥责服务员小温,说她工作粗心大意,不负责任,不懂规矩。
小温是一位18岁的广州女孩,刚人职不久,她受不了被人当众斥责,便与经理顶撞起来。她说这仅仅是一点小事,并不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客人也不会计较,你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小题大做,欺人太甚。
摆错杯子是“小事”吗?这件事情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小问题吗?我们说绝对不是。
如此引来的一场冲突,在当日算得上是轩然大波。当天,受了顶撞的外方经理也很难过。他找到中方经理交换看法,中方经理诚恳地说,在我们中国的社会制度里,上级是人,下级也是人,大家的关系是平等的,唯有对员工满怀爱心,循循善诱,员工才能接受你的批评教育。她们不习惯生硬的训导,总以为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会这样对待工人。
外方经理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在管理方法和思想观念上,存在着差距。我不了解国情,只是就事论事,见她粗心大意,根本没有品牌意识,情急之下没有注意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他反思了一夜。第二天,他出现在小温正在清洁的客房。小温有点愕然,他们不约而同地望向茶几上的茶杯,这回,茶杯摆对了。那一瞬间,他们相视而笑,仿佛昨天的“恩怨”已一笔勾消。他是来向小温道歉的,他说,我昨天在众人面前大声斥责你,挫伤了你的自尊心,这是我的不对。但是,杯子的摆法非讲究不可。
中国有句古语:通情才能达理。外方经理寓理于情的态度令小温感动,在短短的几分钟里,他又赢得了下属的尊敬。从此,小温格外注意这样的细节,在认真里面,又多了一种自觉。
从品牌管理的角度看,将“中国大酒店”五个字摆在显眼位置,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通过细节处处传达酒店品牌形象的大事。品牌既是管理的起点,也是终点,酒店提供的一切优质服务过程都在品牌中凝结。
这件事触及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一个关于管理和情理的问题。
既要严格管理,又要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既要加强思想教育,又要耐心说服,讲清道理,这样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外方管理人员对酒店管理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讲究规范化、科学化,这都是对的;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将自己与职工的关系看成是主仆关系,员工一有差错,就以粗暴的态度斥责人、惩办人,对职工缺乏理解、尊重和爱护。
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批评,但不要轻蔑。
如此简洁却又如此精辟的一句话,它道出了一个领导对员工所应持有的正确的态度:尊重员工,尊重人格。
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领导者所要面对的,无外乎人、事二字。换句话说,如果一位领导者对人和事应付自如,管理有方,那么,他就可以称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了。尽管管人和管事是相互联系的,人中有事,事中有人,但管人和管事还是有所不同的。归根结底一句话,无人就无事,管事还要先管人,管人是管理之根本。
“企”字以“人”字当头,只有管好人,才能管好企业。企业领导者要管好企业,必须学会管人。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管人艺术。
管人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就因为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而且极其费心劳神的工作。正如一个木匠不能简单地用锤子解决所有问题一样,没有谁能让一名领导者一夜之间精通各种管人之术,没有谁能让一名领导者一夜之间从平庸走向优秀。
真正优秀的领导者,是那些在管人过程中能够注意自己言行,注重小节的领导者,在他们看来,管理人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在这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更不是小问题。
后来,酒店针对上级批评下级的态度和方式,以及如何做好督导,如何有效解决冲突等等,设立了专门的培训课程。酒店自身的企业文化就在差异和冲突的调解中得到提炼,一次次地积淀下来。
一年多之后,小温被评为酒店的“服务大使”,她在介绍经验的时候讲到了这件“小事”对她的启迪。不久,她还升职当上了主管,这下轮到她,给新来的员工讲茶杯的故事了。
管理启示:
在工作上,管理也好,情理也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可能引发大的问题,管理不细则可能导致企业形象的损坏,情理不通则会引发出不满,从而影响管理的实施,所以,无论管理还是情理都要从小处着眼,从这样才能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
第三章:管人易忽视的9个细节不要忽视招聘中的细节
——你疏忽这些问题了吗?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因素,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最容易被企业忽视的内容。
很多管理者都在纳闷:为什么效率不能提高?为什么执行力不够?为什么目标不能按计划达成?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无不与人有关。也许症结就出在管理者疏忽了那些不起眼的关于人的“小问题”上。
不要忽视招聘中的细节
问题事典:
我一个叫露西的朋友是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前不久,我们一同聚餐时,她和同事在招聘工作刚刚结束后谈了起来。
“凯特,你觉得1号怎么样?”露西问道。
“我觉得他经验丰富,毕竟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了,能够如鱼得水。”这位叫凯特的同事回应道。
“可是,我觉得他虽然在这个行业很多年了,可是有很多坏毛病,比如说他有点懒惰,这可不是好现象。”
“相对咱们这个职位来说,懒惰这只是一个小问题啊。”
“虽然是一个小问题,但他懒惰就不会积极,就没有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