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4-征程军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404-征程军魂- 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听了军团长的话,陈树湘、程翠林意识到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任务。    
    董振堂交代任务后,刘伯承又对他们介绍了敌情:“目前何键的第一路军已由东安进至全州,其他第二、三、四、五路军已经从四面对我军发动了攻击,敌军企图前堵后追,东西夹击,将我军围歼于湘江之侧。现在军委纵队和中央纵队已经渡过了湘江,你们的任务是坚决阻止尾追之敌,掩护八军团通过苏江、泡江(湘江的两个支流),而后为全军的后卫。万一被敌人截断,返回湘南发展游击战争。”    
    说到这里,刘伯承停顿了一下,然后用极其坚定的语气说道:“红三十四师是有光荣传统的部队,朱总司令、周总政委要我告诉你们,军委相信红三十四师能够完成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听了军团长和参谋长的传达,陈树湘和程翠林几乎不约而同地表示说:“请军团首长转报朱总司令、周总政委,我们坚决完成军委交给的任务,为全军团争光。”    
    董振堂听了两员战将的誓言,心情一阵激动,他紧紧握住两员战将的手,叮嘱道:你们既要完成军委赋予掩护全军抢渡湘江的任务,又要作好万一被敌截断后孤军作战的准备。这副担子很重啊,你们师团干部要组织好、指挥好,带领全师部队英勇作战,全军团期待着你们完成任务后迅速过江。    
    从军团的两位领导那里接受任务后,陈树湘、程翠林立即赶回师部,对全师进行了部署:让一百团立即强行军接替三军团六师的红树脚阵地,阻止桂军的北进,掩护军团主力和八军团到来后西渡湘江,陈树湘则率一百零一团随后跟进,程翠林率一百零二团在后面担任掩护,接应八军团。    
    就在董振堂、刘伯承率领五军团的主力渡过湘江后半小时,八军团赶到了湘江东岸。其时,滞留在湘江东岸的只有担任后卫和接应任务的五军团三十四师以及未能过江的六师十八团了,八军团无形中成了全军的后卫。    
    八军团是在长征前夕经过“扩红”新组建的一支部队,部队战士大多是未经训练的新兵。本来,在发起湘江战役之前,中革军委是让八军团跟在三军团的后面行进的。三军团为了抢占湘江渡口,急行军先走了。八军团在行进路途中,因经验不足,走错了方向,几经折腾,既贻误了时间,又耽误了战机,最后落在全军的后面,成了全军的尾巴。    
    八军团军团长周子昆和政委罗荣桓在离湘江不远的地方,见到了等待已久的红三十四师。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与周、罗两人紧急协商了一下,决定还是由三十四师在后面阻击,八军团快速沿着九军团刚刚离开的方向向江边推进。    
    这时,敌人的大网眼看就要合围。八军团快要接近江边时突然遇到了敌人的袭击。一阵嗒嗒的机枪声传来,走在前面的一位指挥员应声倒地牺牲了。一小时前,九军团从这儿经过时,还没有敌人出现,显然敌人也是刚到不久。敌军在路旁的树林中对红军进行疯狂的射击,八军团被压在离湘江岸边不远的地方。


打不垮的铁后卫红五军团殿后,守无不固(2)

    已经不能再有任何犹豫了,罗荣桓从敌军的态势中判断出敌军的阵地还没有建立起来。于是,他与军团长周子昆商量了一下,就率八军团向前猛冲过去。赶到江边,跳进齐腰深的江水当中,向对岸GDB8F过去。虽然江水寒彻肌骨,敌军的飞机在空中轮番轰炸、扫射,江中被击起一股股的水柱,许多红军战士中弹倒入水中,但是,活着的红军战士没有一个胆怯,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渡过湘江,跟上党中央。    
    八军团从敌人将要合围的大网边缘钻了出去,而担任掩护任务的红三十四师再无此机,他们已经与所有的上级指挥所失去了联络。    
    师长陈树湘烧掉了总部来的最后一份电报,那电报要他们冲出包围,渡过湘江跟上主力部队。陈树湘明白,剩下不足一团兵力,是无法杀出数万敌军重围的。在抢渡湘江无望的情况下,陈树湘当机立断,率领部队向东突围,准备由原道转至湘南打游击。    
    可是敌人实在太多了,刚动了几步,部队便无法动弹,陈树湘意识到最后的时候来到了。他召集师团干部,宣布了两条决定:第一,寻找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突出去,到湘南发展游击战争;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黑暗来临,夜幕低垂。红三十四师在陈树湘的率领下,乘着夜色开始了突围战斗,虽然全师战士已经有三四天没有吃东西了,但是为了革命的成功,指战员忘掉了疲劳、饥饿和伤痛,向敌军猛扑过去。一场激烈的厮杀,全师被打散,大部分红军战士壮烈牺牲。陈树湘率师部的部分红军突围至湖南江永县遭敌袭击,陈树湘身负重伤,被敌军抓获。就在敌人押送陈树湘的路途上,陈树湘乘敌不备,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    
    渡过湘江后,向西行进的董振堂从八军团得知,陈树湘和红三十四师被敌军包围在湘江对岸,损失很大,董振堂的心感到一阵绞痛,一行热泪流了下来。    
    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迅速沿着既定的方向,进入了广西北部的西延山区。    
    这条道路是原红六军团走过的道路。蒋介石从中央红军走过的路线中判断出中央红军是要进入湘西与贺龙部会合,为此,他一面令何键率部在湘西再设下重重封锁线,一面令薛岳指挥“追剿”军周浑元、吴奇伟两个纵队加紧从后面追击中央红军。    
    在蒋介石的催促下,薛岳率部昼夜追击。    
    中央红军在进入广西北部时,因广西军阀和地方反动地主武装的阻挠,队伍行进很慢,周浑元、吴奇伟的纵队,很快就从后面赶了上来。殿后的五军团边打边退,好不容易掩护主力红军进入了贵州省境内。进入贵州后,国民党军仍然尾追不放,五军团的处境十分艰难。由于连续作战,五军团的损失很大,董振堂感到肩上的担子日益沉重。    
    一次红五军团进至贵州境内的一座大山里,被国民党地方武装截断了去路,后面,又遭到优势敌军的追击。红五军团因连连征战,弹药十分缺乏,如果死战,必然有被全歼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董振堂心生一计,决定给追击之敌一点颜色看看,不让其轻易近身。他命令军团内一些身强力壮的战士组成一个大刀队,埋伏在山腰的草丛中,而让另一部分红军战士在山顶上,停止战斗,故意给敌人造成一种红军已经没有弹药的假象。敌人发现山顶上的红军没有抵抗后,立即一窝蜂地向山上冲去。    
    敌人进至山腰时,董振堂一声令下,埋伏在草丛中的红军战士扔出一排手榴弹,把敌人炸得血肉横飞,随后,乘敌军被打晕之际,董振堂亲率大刀队冲了出去,敌军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这一仗,重振了五军团昔日的威风。追赶的敌军被打怕,再也不敢紧紧尾追红五军团,总是与五军团相隔一二日的行程。    
    由于五军团的顽强阻击,中央红军到达贵州的黄平时,得到休整之机。中革军委决定在这里休息三天,进行整编。经过整编,中央红军撤销了师一级机构,精简了机关,许多机关的干部战士都充实到战斗部队。为了加强五军团的战斗力,中革军委将红八军团并入红五军团,把两个团并为一个团,两个连并为一个连,每连人数可达150余人,五军团的战斗力得到加强。    
    1935年元月,中央红军攻克了遵义城,为了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五军团奉命在遵义城东南方向布防,阻止国民党“追剿”军的追击,确保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本来董振堂和五军团的政委李卓然都要参加会议,但是,由于军情紧急,五军团担负的任务最为艰巨和重要,所以,李卓然参加了会议,而董振堂则留在部队中时刻提防国民党“追剿”军的进攻。由于董振堂的周密布置,在整个遵义会议召开期间,五军团一直都是严阵以待,国民党“追剿”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遵义会议后,五军团仍然担负着后卫的重任。1月底,党中央决定向黔东北进军,在川南渡过长江,与活跃在川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意图,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的主力对黔北的土城发动了攻击,五军团作为一支主力也参与了攻击作战。由于情报不准确,原认为敌军在土城方向只有四个团,结果国民党川军前来增援,土城敌军增至八个团,中央红军进攻土城失利,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境地。前有川军的重兵阻截,后有国民党“追剿”军的追击,同时在黔东北,黔军也乘机反扑,形势十分严峻。毛泽东毅然决定五军团断后,阻击随后追击的国民党精锐主力,一军团在前开路,中央红军主力火速强渡赤水,进至云南北部,摆脱国民党军的尾追堵截。    
    董振堂接到任务后,指挥五军团在土城至赤水之间建立了数道防线,坚决阻止国民党军从后面的追击,确保了中央红军主力安全渡过赤水河。待中央红军渡过赤水后,五军团立即掉转头,在很短的时间内摆脱了与敌人的接触,从赤水河上的浮桥渡过了赤水,然后拆毁浮桥,将敌军主力丢在了赤水河以东。    
    2月,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中央红军回师黔东北,再占娄山关和遵义,消灭敌军两个师又八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利。期间,五军团一直在后面牵制敌军。为了既能牵制敌人,又能确保部队充分得到休息,董振堂采取疑兵之计,以一个团的兵力成功地牵制了敌军九个团达七天七夜。


打不垮的铁后卫红五军团殿后,守无不固(3)

    随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进逼贵阳,调出了云南的滇军,乘云南防务空虚之机,突入云南,抢占了金沙江的皎平渡。由于渡船少,每次中央红军只能渡数百人,要让全军有充足的时间渡过金沙江,必须在后面阻挡住国民党军的追击,这一重任又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后卫董振堂的肩上。    
    董振堂奉命指挥五军团在渡口以南的石板河一带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主力北渡。石板河背靠大山,山的另一边即是波浪翻滚的金沙江。中革军委对红五军团的命令是必须在石板河一带坚守九天九夜。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董振堂深感肩上的担子沉重,他对各将领说:“北面就是金沙江,南面就是敌人,我们是背水作战,任务完成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军的安危。红军是一个组织,各军团如手足之不可分离,本军团无论如何要完成任务,即使全军覆没,也要掩护一、三军团和党中央安全渡河。”    
    董振堂勘察过地形后,部署五军团的各部控制大山的各制高点,占领所有的有利地形,但他不是将全部兵力用于被动消极的防御,在每个山头上只派一二十人坚守,留出一定的机动兵力,在夜里主动出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弱敌军炮火的杀伤力,又可以不断地给敌人以打击。    
    在五军团的阻击下,薛岳指挥的国民党“追剿”军的两个纵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