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皇战史之天地仁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炎皇战史之天地仁皇-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抑制不住心中的悲苦,呜呜的哭了起来。

  乐清河心中好不心酸,张敏的话就好像是千根针在戳刺着他的心,“敏儿!”他也说不下去了,他心中突然有一种冲动,既然卫夺死了,那么我就要担负起保护敏儿的责任,我决不能让敏儿再受到半点伤害,我要给她天下最有力的呵护!想到这里,他一把将张敏抱起,大步向内堂走去……

  “清河哥!”张敏有些慌乱,她挣扎着,轻声的喊道:“清河哥,你要做什么!”

  乐清河没有回答,他只是将张敏抱的更紧……

  张敏无力的挣扎着,但是她感到一种特有的男性气息传入她的鼻中,让她的热血也在燃烧,渐渐的,她紧紧的将乐清河搂住,在这一刻,她需要激情,更需要乐清河……

  乐清河坚定的抱着张敏,走向自己的卧室……

  雪止住了,天地间透出一种难言的清净,好一场大雪,它在预示着什么呢? 
 




  
第十一章 绝天神殿(上)
 
  “皇上到!”随着一声尖利的叫声,卫宏慢步从后殿走出,缓缓的向大殿中央的龙椅走去,身后是面带黑纱的张敏,一身素装,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她缓缓的坐在了龙椅之后,一道幕联垂下,将她和卫宏隔开……

  卫宏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但是苍白的脸色,看不到半点年轻人的活力,身上的庄严的皇袍,无法遮挡住他瘦弱的身体,他坐在龙椅上,轻轻的咳嗽着。金銮宝殿上一派异样的气氛,原先喧哗的大殿,此时没有半点的声息。

  “众卿今日可有本奏?”卫宏尽量的使自己的声音高亢,但是却显得有些中气不足,他缓缓的问道。

  “启禀圣上,济州今日来报,自先皇归天,济州人心惶惶,三十万大军驻守那里,却至今没有人来指挥,再加上今年大雪封路,粮草无法及时供应,已经有些人开始对济州居民骚扰,掠夺,还请圣上早拿主意!”兵部侍郎第一个闪身出列,上前奏道。

  卫宏没有微微一皱,他低头若有所思,“不是已经安排原军机参谋杨陵暂代军权,怎么说没有人来指挥?而且朝廷已经拨出五十万金币收购粮草和劳工,为什么至今还没有着落?”卫宏过了一会,缓缓的问道。

  “启禀圣上,杨陵辅佐不利,使得先皇归天,至今没有问罪,不能出任军职,更何况他乃是一介书生,如何担任这等要职?”大理寺正卿出班摇头晃脑的说道。

  “混蛋,先皇执意出战,杨陵……曾经极力的阻拦,……怎么能说他辅佐不利?况且杨陵在军中多年,……享有极高的威望,现在不让他出任军职,难道要让朕去担任吗?”卫宏依旧是用一种四平八稳的语调说着。

  下面的群臣不由得摇头,“这朝堂上到底是圣上做主,还是太后在发话?”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一个魁梧的身形从朝班中闪身而出,此人乃是十万禁军统领,升龙帝国的车骑将军,颜同,颜同乃是随着卫夺一起起兵的将领,是正宗的青杨军将领,在军中也有很高的声誉。他有些恼怒的问道。

  卫宏立刻有些手足无措,他看着颜同,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好无助的回头看着幕联后的张敏……

  “起联!”张敏早已经对卫宏那软弱的模样有些不满,她闻听颜同的话语,立时大怒,高声喝道。幕联应声而落,张敏起身来到卫宏身边,看着颜同缓缓的说道:“这朝堂之上当然是以皇上为尊,颜将军有什么意见吗?”她吐字缓慢,但是隐隐的却含带着一股莫名杀意。

  颜同闻听张敏的话语,不由得感到一股凉气从脊梁升起,他知道张敏已经动了杀机,但是凭借着手中十万禁军和对卫宏的了解,他嘿嘿一阵冷笑,“依臣下看来,恐怕这朝堂上真正做主的不是皇上,而是太后您吧,皇上不过是一个只会学人说话的木偶而已!”

  颜同此话一出,整个朝堂上立刻骚乱起来,本来就对于卫宏和张敏不服的人立刻趁机煽动,金銮宝殿马上成了市场一样,乱成了一团。

  “大胆!”从文官列中站出了司徒陈星,他手指颜同,厉声喝道:“先皇新丧,颜同你就在这里无视皇上和太后,还如此大胆,口出如此大逆之言,你是何居心!”

  陈星这一站出,文官中的窃窃私语立时小了很多,可是颜同已经决心要搅乱这朝堂之会,他冷冷扫了一眼陈星,一脸的轻视,“颜同自随先皇起兵,历经大小战阵百场,心中所想乃是为了我升龙帝国的将来,司徒你或许是个出主意的人,替先帝出出阴着,动动嘴皮子还行,但是这冲锋陷阵还是要靠我们,颜同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希望我升龙帝国不要受一个木偶和女人的摆弄,皇上如果要我们三军信服,还是把那妇人赶回去,自己在这里拿个主意,让我们听听,不然……”颜同没有说下去,但是话中的含意已经清楚的告诉了所有的人。

  “你……!”陈星还要开口,张敏示意他不要出声,她冷冷的看着颜同,“颜将军是说本宫在把持朝政,不让皇上做主,心中有些不满,本宫说的可对!”

  “不错!”颜同丝毫没有在意张敏阴冷的质问,他抬头看着张敏说道。

  “只怕如果本宫不在,圣上就要被你生吞下去了!”张敏冷笑道:“宏儿,如果本宫放权给你,你将如何?”

  受到了张敏的鼓励,卫宏突然生出一股勇气,他接着张敏的口说道:“当然是请颜将军先为朕演练一下什么是忠臣!颜同,你可有勇气?”

  张敏十分满意的点点头,她扭头看着颜同,“颜将军,皇上已经发了话,这朝堂上大家都已经听见,这可是皇上的主意,颜将军,请吧!将军去后,本宫自然会不理会这朝堂中的事情!”

  颜同没有想到平日里懦弱的卫宏突然有这样的勇气,这忠臣的含意就是赐自己自尽,颜同是绝对不会去做的,但是如果不去的话,自己就成了逆臣,先前所说的一切都不再站住脚跟,但是颜同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只是微微一愣,接着放声大笑:“原来皇上是让臣死,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今日早朝前,臣已经告诉了属下,如果臣有什么三长两短,那十万禁军恐怕不是你们能够制的住的!”颜同这时也亮出了底牌。

  “皇上已经请颜将军演练何谓忠臣,颜将军却在这里大发谬论,是想要拖时间吗?既然如此,就让本宫助你成就忠臣之名!”张敏丝毫不理会颜同的威胁,冷笑着说道:“来人,请颜将军上路!”

  殿外的侍卫闻听张敏的喝声,立刻应声而入,将颜同团团围住。颜同看到如此的局面,就知道今日之事恐怕不是那么简单,他大喝一声,“我乃先皇重臣,手握先皇所赐的免死铁卷,我看你们谁敢动我!”

  众侍卫闻听不由一愣,他们看着张敏,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张敏刚要开口,就听殿外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颜同,你虽有先皇免死铁卷,但是别忘记了我手中还有先皇御赐的打王鞭;不知道能不能动一动你?”

  听到这个声音,张敏紧绷的神经立刻松弛下来,众臣连忙向殿外看去,只见乐清河怀抱九节钢鞭,大步从殿外走进,那鞭身上还沾着血迹,他沉稳的走进大殿,示意众侍卫退下,看着颜同,乐清河冷冷的说道:“本公这打王鞭上打君,下打臣,不知道能不能动你分毫?”

  看到乐清河走进,颜同立时感到了绝望,这乐清河的身手甚至还要高于卫夺,而且与卫夺亲如兄弟,在升龙军中的声誉还要高于卓利,自己完全无法与他相比,那打王鞭连卫夺都能打,更何况自己,他心中不由得心冷。

  看到乐清河走进,张敏眼中流出无边的柔情,她看着乐清河,脸上不由得一红,好在她脸上带着面纱,没有人看到。张敏定了定心神:“乐将军,你来了!”短短的六个字却透出无限的情义。

  乐清河面无表情的向张敏躬身一礼:“太后,请恕臣下来迟!”说完转身看着颜同。

  颜同突然一阵大笑,“如果是乐将军,颜同无话可说,但是如果颜同当真是尽了忠义,麾下那十万禁军恐怕不会轻易的答应!”

  “十万禁军吗?”乐清河冷冷的说道:“颜将军难道没有看到我打王鞭血迹未干,难道这是狗血吗?十万禁军已经向我皇效忠,怎会听从叛逆之言!”

  颜同立刻明白了乐清河的话,最后一丝的希望也不仅破灭,“乐将军,你果然厉害,这釜底抽薪之计颜同无话可说,哈哈哈,好!颜同便做一回忠臣,随先帝去了!”

  “你放心,我会向皇上求情,成全你忠义之名,皇上仁厚,也不会动你一家,还会按月把你的俸禄发放给他们!你还是赶快去吧!”乐清河听了颜同的话,点了点头,对他说道,说完,他又看了看张敏和卫宏。

  卫宏也点点头,表示赞同乐清河的意见。颜同看到大势已去,不由得长叹一声:“皇上,臣来和你做伴了!”说完,全身真气一涌,冲破天灵,只见血光崩现,颜同直挺挺的倒在大殿上。

  “还有谁要反对皇上?”乐清河冷冷的扫视了群臣一眼。

  “我等愿听从皇上调遣,绝不敢有半点异心,誓死效忠我皇!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高呼拜倒金殿。

  张敏悄悄的退到了卫宏身后,幕联再次挂起……

  云雾山绿了,又黄了,山中无岁月,卫恒在玄天大阵中已经有了六年,满眼的枯黄,一片的肃杀之气,他站立在灵觉谷中的水潭边,那双柔和的大眼睛此刻显得那样的深邃,眼神似乎被笼罩一层薄薄的雾气,深邃中透出一股超凡脱俗的从容飘逸,就像看时与这尘俗全没关系的另一天地去,仿佛能永恒地保持在某一神秘莫测的层次里,当中又蕴含一股庞大无匹的力量,从容飘逸的目光透出坦率、真诚,至乎带点童真的味道。配合他古雅修长的面容,有种超乎凡世的魅力。六年中的洪荒生活并没有让他有半点落魄,相反经过无数磨练后的他,显得那样的不凡,当他站在谷中,似乎有种温流将谷中的肃杀之气一扫而光,让人的心头不仅一暖,这股温流聚而不散,随着他的行走间在山谷中飘散……

  宽阔的双肩,背脊挺的笔直,使得他九尺的身材更加的伟岸,犹如立枪般的姿势,上盘巍然不动,而下盘却如行云流水,脚下迈的不缓不急可甚为迅速,一步步走来亦无多少风尘。仿佛不象一个人,更象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一条柔和却又充斥着暗涌激流的河流……

  身上裹着一块兽皮,手中执着一把长约四尺四寸的森森白骨,那白骨宽仅指半,薄如蝉翼,若如利箭,剑身两边被细细的磨砺,开出锋利的剑锋,这是卫恒在一年前独斗阵中的剑齿兽,将其击杀后发现这剑齿兽的脊骨,触手温滑,虽然薄如蝉翼,但是却坚硬无比,普通的刀剑根本无法伤它半分,而且脊骨之上扣有九孔,随着自己的舞动,每一个洞孔都会发出不同的锐啸,再配合他自创的上善归真决,简直就是天衣无缝。卫恒一见之下,心中无比喜爱,于是将那脊骨取出,细细的磨砺,整整耗时半年,方才成功。在这半年里,卫恒几乎手不离剑,潜心磨砺,抱着无比的虔诚,至极的敬崇,再加上不竭的磨砺与赤诚的亲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