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万养大一个孩子(第二部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9万养大一个孩子(第二部分)-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教育理财产品主要是通过本、外币市场和货币市场,利用债券、票据以及其他衍生工具进行投资获益,收益率要比固定存款利息高,如一个期限为四年半的教育理财计划,持有满期预计年收益率达4。13%,累计收益率达18。58%。

  教育理财产品在期限上可能偏向于中长期,会影响资金的流动性。银行对教育理财产品大多有单方面随时终止的权利,提前终止收益率会打折扣,是有风险的。购买银行教育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弄清楚相关的限制性条件和违约责任,搞清楚自己的资金运作对流动性的要求,明确自己的投资倾向。假设你属于积极型、甚至是冒险型的投资者,决不能因为暂时没有更合适的投资途径而勉强为之,如果一旦出现更合适、更高收益的产品时就可能出现两种尴尬局面:要么因为未到期无法赎回,要么因为未到期强行赎回而要付违约罚息。

  教育储蓄可以免除20%的利息税,利率是实打实的;而教育理财产品收益则不能免交利息税。

  l 教育贷款

  我国的教育贷款分为国家助学贷款和商业性教育贷款两种。

  2004年秋季,新的国家助学贷款规定开始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全面实施。新规定改变了以前学生从毕业之日起开始偿还本金、4年内还清的规定,实行借款学生毕业后视其就业情况,在1至2年内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的做法。

  另外,如果借款学生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后,经过批准可以用奖学金方式代偿贷款本息。

  新规定改变了国家助学贷款的财政贴息方式。以前在整个贷款合同期间,国家对学生贷款利息给予50%的财政补助,新规定实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付的办法,借款学生毕业后开始计付利息。如果借款学生继续攻读学位,向经办银行提供继续攻读学位的书面证明,财政部门继续按在校学生的待遇实施贴息。

  普通高校每年的借款总额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学生)、研究生以及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总数20%的比例、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计算确定。借款学生毕业时,学校在组织学生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后,才为借款学生办理毕业手续,并将其贷款情况载入学生个人档案。学校还必须积极配合经办银行催收贷款,负责在1年内向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学生第一次就业时的有效联系地址;学生没有就业的,提供其家庭的有效联系地址。

  在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借款学生将受到更为严格的还款约束: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一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其姓名及公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按隶属关系被提供给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将违约借款学生的名单在新闻媒体及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公布,经办银行将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

  商业性教育贷款的申请对象包括:就读于国内中等、高等及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本地学生或学生父母、配偶和其他监护人;就读于银行指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的外省市户籍学生;参加银行个人教育储蓄的存款人。

  商业性教育贷款可用于支付银行指定学校的学费、杂费、生活费、住宿费、社会实践费等,贷款累计总额最高可达10万元人民币。贷款期限根据学习年限而定;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贷款利率按1年期的贷款利率执行。5万元以下可采用保证方式,保证人是有足够代偿能力的法人、自然人。

  贷款的还款方式采取分期还款方式,借款人可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法或等额本金还款法。         

  l 教育保险

  孩子从出生到十四、五岁都有资格投保教育保险,然后从上中学开始,保险公司分阶段给付现金。教育保险的计划性强,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期来安排保险,用倒推法来选择保险品种和保额,教育保险有强制储蓄的作用。另外,投保人如果在保险期内发生重大意外,可以免交以后各期保费,被投保人到期仍可得到保险公司足额的保险利益。

  目前,国内各大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教育保险,从产品功能看,除储蓄的作用以外,还有保障、分红和投资等方面的功能。

  比如,某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教育两全保险”,不但具有分红性质,同时也兼备保障功能。每年保费3705元,当孩子到18—21周岁时,可按保额的30%领取大学教育金,孩子25周岁时,可按保额的50%领取子女创业金。

  有的教育保险可以把现金给付的年限提前到初中。如父亲30岁,孩子0岁,投保10万元保额,年交保费8900元,那么孩子在12周岁时领取初中教育金1万元;15周岁领取高中教育金1。5万元;18周岁可领取大学教育金2。5万元;25周岁再领取创业基金5万元。

  一些保险公司推出的少儿保险还有连生险的性质。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因意外伤害、疾病身故或全残,保险公司会每年向子女给付保险金直至25岁。父母出现意外保费全免而保险责任依然存在,父母的责任得到延续,少儿的权益得到了永久保障。

  l 股票和股票型基金

  自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起,股票开始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我们现在能够接触到的股票大致分为社会公众股(A股)、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以及我国境内企业在香港发行交易的H股。

  投资股票有两种获利途径,分红与买卖差价。两种获利方式可任选其一,也可以两种方式并用。股票的风险在于,分红多少完全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好坏,利大多分,利小少分;公司亏损红利一分没有,公司破产连本金都可能血本无归,A股市场很多PT、*ST公司退市就属于这种情况。股票还有买卖风险,尽管所有的投资者都希望高抛低吸,然而事实上高买低卖、套牢割肉的占绝大多数。总之,与债券保本保息不同,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它在个人的资产配置中属于风险类资产。严格控制风险类资产数量,才能做到盈利为个人理财锦上添花,亏损对个人资产不伤及根本。

  对于有资金没时间的工薪一族,如果感到自己没有时间跟踪股票行情,也不具备分析、把握行情走势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购买股票型基金的方式间接投资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就是把众人手中零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依据众人亏损共担、利润共享的原则,交给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专家投资股票市场。有专家替你投资,并时刻照看着股票的价格变化,就不需要你再花时间在股票市场上追进杀出,只要等半年或年底享受基金分红即可。投资股票型基金,应当给基金管理者一定的时间,中长期持有才能获得不菲的收益,切忌频繁进出。

  l 固定收益产品

  固定收益产品是指投资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固定的收益,并预先知道取得收益的数量和时间的产品。与股票不同的是,固定收益产品基本上到期都会把本金偿还给投资人,本金的偿还并不随着产品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好坏而变动,因而固定收益产品的本金是有保障的。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通常以利息的形式来体现,有的一年计一次利息,有的半年就分一次息。由于固定收益产品本金与收益都有保证,因此在个人的资产配置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例,是个人资产增值保值的基础。

  目前,我们能够参与投资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大致有:国债、企业债、企业短期融资券、可转债、回购、货币市场基金、证券公司的限定性集合资产管理产品和银行的理财型产品等。国债、企业债、可转债、回购通过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开立的账户即可交易;企业短期融资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个人投资者无法直接参与,但可以通过购买中短期债券基金的方式间接投资;而银行则是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发售场所;此外,证券公司是限定性集合资产管理产品的唯一供应者。

  由于固定收益产品的本金和收益不仅有保障,而且取回本金和收益的数量和时间能够预先知道,所以是一种重要的理财工具。有的固定收益产品因期限较长,可以在交易所流通,形成买卖差价,于是就有投资者希望博取这类差价。而笔者认为,投资固定收益品种应当以获取固定利息为目标,博取买卖差价使固定收益投资变成了风险投资,有违固定收益投资的基本目的。

五 关于理财规划和教育理财的建议

  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高额的教育费用 
“49万养活一个孩子”的社科院调研报告发表后,引起社会极大的震动。有惊叹孩子花费如此之高的;有担心49万怎么能筹集到的;还有咒骂报告的作者数据不实、危言耸听、哗众取宠、为自我扬名而刻意炒做。但是,孩子的抚养费用自改革开放二十七年来逐步增加,数字越来越大却是不争的事实。只是教育抚养费用的支出是细水长流,不像购买房子和大件家用电器那样,一笔支出数目巨大、触目惊心。正所谓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将平时点点滴滴扑在孩子身上的钱总计起来,49万并不是什么大的数字,有的甚至更高。

  49万元抚养一个孩子,除了家财万贯的阔老,恐怕没有一个人会对此等闲视之。49万是一个什么概念?即便是在上海这座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中,也有近一半的人月收入才3000元,夫妻俩人亦不过6000元。这种年收入72000元的家庭,哪怕全家不吃不喝也要7年才能积攒起49万;如果每月只能存下3000元,那么时间就得翻一倍需要14年。一个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结婚生子、购房置业、抚养后代。如果每一件事都要十几年才能解决,那么从参加工作开始到退休的38年里,也只能解决三件事情中的二件半,而且全家人每天只能维持最节省的生活水平,从来不敢享受生活,也没有机会享受生活,就是这样还是没有完成家庭责任。

  不娶妻生子不行,不买房住马路不行,生了子不养不教不行。一方面是收入有限,完成三件大事明显存在着资金差距,另一方面作为正常家庭三件大事又必须完成,这对矛盾该如何解决呢?解决的途径有两条,要么降低结婚开支、放弃中心地段缩小购房面积、缩短孩子接受教育的时间。如果这一条途径不可能,那么只能选择第二条道路“通过理财增加收入,弥补资金缺口”。

  只有理财才能解决高额的教育费用 
过去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情,穷人没钱没有什么可以理的,所以穷人不需要理财。我们应该认识到:时至今日理财已经不是富人专有的奢侈品,而是普通人筹集结婚、筑屋、教育资金的手段,理财正在走进寻常百姓人家。笔者一直有一个观点:富人理财是锦上添花,穷人没财想有财,所以比富人更加需要理财;富人有财才想到理财,不经意间又得财,穷人没财认为不用理财,所以永远没有财。理财与不理财,其实大不相同。

  单举一个例子,在笔者做过的众多理财规划中,发现许多人拿到工资奖金后一直放在银行卡里,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