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重读札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浒传重读札记-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爽快正直,没有私心杂念,他总是像天外飞仙一样出现在需要他的地方,他“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做事干净彻底,不留赘尾这就是痛快!落草之前鲁智深干的四件大事,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大闹野猪林,智夺二龙山,都是一味地见义勇为、抱打不平的刚烈事迹,从性质上讲,它和其他形象鲜明的好汉的事迹没什么本质的区别所有好汉都在像鲁智深一样轰轰烈烈地杀人放火。可是,鲁智深最后当了和尚,当了和尚的鲁智深表现出如此刚猛的作风来,无疑就有了更多的意味。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那一场,被作者渲染的十分仔细。作者对鲁智深那三拳的结果进行了“浓妆重抹”式的渲染: 
    第一拳:“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了出来。” 
  第二拳:“提起拳头,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 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 
    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穴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起响。” 
    表面上看,这三处句子有点多余,去掉它们似乎不影响 原意。其实不然,这三句恰恰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这三句都是比喻句,句式结构几乎相同,而且非常有层次性,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对鲁智深这三拳的结果进行描绘,这样把本来抽象的感觉用具体的味道、颜色、声音来形容,容易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加上味道是“咸、酸、辣”,非常鲜明;颜色是“红、黑、绛”,非常绚丽;声音是 “磬、钵、铙”发出的,非常悦耳动听;三者加在一起,带给读者的就是美的享受——打得真是痛快,强抢民女的镇关西只有被打成这样才够解气。说的现代一些,可以让人想到电影界的所谓的暴力美学。 
    应该说,鲁智深的这三拳,其实每一拳都包含着鲁智深的正义和疾恶如仇,也包含了鲁智深接近于佛缘的大慈悲。让人想起电影《少林寺》中所说的:我佛慈悲,但也要降魔。遇到金老二给他钱财,是鲁智深的扶贫精神和仗义疏财的天性;听到金翠莲这个弱女子,被郑屠夫“强媒硬保”、“虚钱实契”霸占了身体,“未及三个月”便被赶出,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只能随父卖唱的遭遇,就自然激发了他天性中济弱的一面。这三拳也是对鲁智深这种扶贫济弱和大慈悲的天性做一个痛快的交代。 
    大闹桃花村一段更是把鲁智深天性中的佛性写了出来。肉也吃得,酒也喝的,大闹起来索性就还原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人的本身。现实中的人性带有羁绊,骨子里的佛性却超越所有的身外牵挂。“连耳根带脖子只一拳”,打周通的这一拳,简单、直接,却张力无限。 
    和李忠,周通“住了几日,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个慷慨之人,作事悭吝,只要下山,两个苦留,那里肯住,只推道:‘俺如今既出了家,如何肯落草。’”不知是为了凑数还是为了别的缘故,李忠和周通也进了一百单八将的行列,在鲁智深的眼里,这二人并不是慷慨爽利之人。看他推辞的话语:“俺如今既出了家,如何肯落草。”真正的妙语天人。 
    鲁智深是个另类的和尚,首先是被小说中的相关人等当成普通和尚看的。五台山、大相国寺的僧侣们,贺太守,桃花庄的庄客们,都以“普通和尚”的标准来看他,虽然他总是让人们大跌眼镜。桃花村的庄客还要打他,他虽然相貌凶恶,但在庄客的意识里,和尚的性质都是以谦弱示人的。 
    他的绰号可是“花和尚”,除了不偷盗、不淫邪这些俗男子才破的戒律之外,能破的戒他都破了。佛教是一种偶像崇拜教,但鲁智深却将护法金刚打烂推倒这个问题其实很严重,肆无忌惮的禅宗至多“呵佛骂祖”,没像他这样动粗的。就连深信他将来“正果非常”的智真长老最后都受不了他了,把他推给了大相国寺的智清。而智清更是很不满意,“我师兄智真禅师好没分晓!……你那里安他不的,却推来与我。”他根本不像个和尚。但是恰恰是鲁智深的这种混沌中却隐藏着不可思议的解脱力量。 
    最重要的是,他的世俗性的参与把自己在事实上塑造成了一个表达普通人民愿望的天性正直嫉恶如仇的英雄形象,所以他的一系列秽行(喝酒吃肉杀人放火)在圈子之外获得了普遍的理解、原谅乃至于高度的赞赏,他的行为有了草莽英雄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其实,到了后来的终成正果,他都是以一种惊世骇俗的方式得到了那些圈子里谨小慎微的同行们梦寐以求但却求之不得的正果。 
    在第五回他辞别五台山的时候,智真留有四句偈:“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这四句很客观地概括了的鲁智深一生的大动作,并且暗示着他的那些“大闹”“火烧”和“落草”都是因缘注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同样混沌天真的人后面还有,可是只有他拥有佛缘,是不是这种极端和另类,恰恰体现了他的大慈悲和大智慧?        
《水浒传》重读札记之三:逼上梁山林教头    
    鲁智深使禅杖,正使的活泛,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这是林冲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五个字,让人听得出墙外之人不但是个行家里手,而且是个痛快爽利之人。林冲的故事,在我看来当属《水浒传》中最有代表性的精彩章节之一,林冲也是最受人们喜爱和理解的好汉之一。林冲被逼上梁山也是水浒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个故事。 
    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一名中层军官,属于统治阶级营垒中的人物。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千方百计要保住他的身份地位和美满幸福的家庭。从他一出场开始,就对高俅一伙的迫害采取逆来顺受和委曲求全的态度。金圣叹说林冲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忍、狠”。 
    先说“忍”―― 
    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林冲气愤待要打时“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软了。”还给鲁智深说:“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这份“忍”还说得过去,所谓不知不罪。 
    高衙内为了抢夺林冲美丽的妻子,收买了陆谦,就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的家,骗到陆谦的家里面楼上,要想强暴,想侮辱。这个时候他也不加追究,只是气愤地把陆谦的家里砸了个粉碎。 
    白虎堂一节,使林冲蒙上不白之冤,发配沧州。林冲虽然十分愤慨,但毫无反抗。他仍然是忍。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无非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 
    发配路上,押监他的是董超、薛霸,两个差人一路上对他真是非常地厉害,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烫得非常厉害。走到野猪林,受到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一路保护他的鲁智深到了野猪林,跳出来以后,想把杀害他的两个人干掉。这个时候,林冲又出来说好话。林冲的能忍让读者都不能忍,对他这种能忍的性格的不能容忍,这种能忍的性格,真是无以复加。 
    林冲到了草料场,面对着在风雪中摇摇欲坠的草屋,想到的是天晴了要到城里去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因天寒要到市井去买酒取暖,临行前细心地将火炭盖了,生怕引起火灾;出了门,将那已经破败、很不严实的草场门反拽上锁;路过古庙,还去向神明顶礼请求保佑;回来看见草厅被积雪压塌,第一个念头便是担心火盆内火种未灭,赶快探身去检查;到山神庙权且安身,走时只带一床絮被,准备住一夜便要回来;看到草料场火起,便马上要开门去救火,而丝毫没有想到自己会因此获罪,应该赶快逃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林冲还是能够忍受,还是要想平平安安地在这个地方过日子。对林冲的“忍”,作者是到无以复加的时候又加了一笔。 
    一直到草料场火起了,他听到火起的声音,他首先想到的是赶快去救火,林冲忍受到什么程度,他的善良就到什么程度,他想到要去救火。也是他去救火了,这才亲耳听到门外陆谦他们说,这次把林冲烧死了,要拣他的骨头去请赏。“忍”已经到了极限,一旦爆发就像火山喷涌一样,就是痛痛快快的报仇。 
    再说他的“狠保? 
    “轻轻把石头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好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膊,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 
    “必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 
    林冲杀人一个字:“狠”,一枪搠倒一个。一点声响都没有,心态狠,手法狠,功夫狠。 
    可是林冲的“狠”有原则,有讲究,那是大梦初醒之后的“狠”,也是决裂过去的“狠”。小说写林冲杀陆谦写得很有讲究。他这个时候不要花枪了,他把枪拿来插在雪地上,“脚踏陆谦的胸口上”,踩在他的胸口上,然后从身边取出一口刀来,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第十回) 。这一个小变化揭示出林冲与陆谦不同寻常的仇恨——两人自幼相交,本无怨无仇,如今陆谦却勾结高太尉,害得自己家破人亡。如此深仇大恨,一枪解决岂不太便宜他了!他应该“狠”,他的“狠”是逼出来的。 
    林冲转变以后,从“火并王伦”开始,到以后反对招安也是最坚决的人物之一,前后判若两人。但是这种性格的巨大转变,是一步一步写出来的,有生活的依据,有现实的基础,这样有血有肉的英雄,令人信服。 
    什么叫英雄落难?读到林冲,能够深刻地感到,他被逼上梁山的一路上忍受了多少,他就受到了多少英雄落难所遇到的冷遇和刁难,就像现实生活中大家所能够感受到的、听到的和看到的。我觉得有必要细细回顾他所遭遇的这些,因为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