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不是天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孩子不是天才-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母亲的子宫内造就的。怀孕三至七个月是胎儿脑组织发育的重要阶段,亦是妈妈创造高智商婴儿的最佳时期。这时期最需要给宝宝的聪明加把油。当然,出生后,这些神经细胞还要继续长大,每一个细胞都有能力发展出上千个树突。但在人的有生之年,却永远不可能再获得新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这种细胞既不可再生,也不可更换。    
      这就意味着,“在出生前九个月里大脑里发生的一切都对将来的学习能力有着重大的影响”。    
      因此,美国的孕妇非常重视营养的搭配。大多数饮食专家认为,在怀孕期间要一日三餐,不要偏食;应该吃大量的水果、蔬菜、果仁、鱼和瘦肉。同时,怀孕期间铁的供给十分重要,应该多吃那些富有铁和锌的食物,比如大豆、豌豆、糙米、胡萝卜、全麦面包、菠菜、浆果(草莓、葡萄、西红柿)。    
        另外,根据苏格兰教授迈克尔·克劳福德的建议,怀孕妇女在她们的日常饮食中把海洋生物和香蕉也列入食谱的显赫位置。因为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和叶酸,而海洋生物的脂肪对胎儿大脑细胞的发育也至关重要。该教授积累十年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影响所做的研究得出结论:“我们发现任何出生时体重轻、头围小或有智力缺陷的婴儿,其母亲在以前及怀孕期间都是营养不良的。她们都没有摄入大量的营养。”请注意:迈克尔教授在这里还提出了一个“其母亲在以前”,也就是说怀孕以前的身体状况。这就应了中国人那句老话:“母壮儿肥”。事实上,美国人的儿童健壮与其母亲身体的健壮分不开。美国妇女除了注意营养外,还重视体育锻炼,诸如室内健身、室外日光浴、沙滩浴、游泳、跑步等。只有健康的妈妈,才有可能生出健康的宝宝。这是不言而喻的。    
      所谓“养胎”,除了孕妇要明明白白知道什么最滋养宝宝的大脑和骨骼外,还应明白自己不该干什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学中心的儿科学、产科学、妇科学教授伊安·詹姆斯说:“母亲吸一枝烟,胎儿就吸两枝烟。”抽烟会使胎儿大脑缺氧,而氧气对胎儿脑细胞的生长极其重要。同样,孕妇喝酒、吸毒,都会对婴儿一生的健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  除了在饮食上满足供养外,再就是“胎教”,以此保证宝宝的心理健康。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学家、动物行为专家德斯蒙·莫里斯在1994年就叩开了婴儿智力开发学的门户,推翻了胎儿只有本能没有智力的观念。他认为胎儿在出生前三个月就能听到外面的声响。从停留在母体子宫到出生,宝宝像海绵吸水一样贪婪地吸收着周围的信息。这一观点正逐渐被不少专家学者认同。所以,美国大多数家庭很重视给婴儿提供最佳的家居环境。首先,怀孕期间夫妻要和睦体贴,即使在某件事上意见有分歧,也不要发生大的争执。其次是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家里要时常放放音乐,父母的笑声也很重要。第三是抽时间与腹中的胎儿对话。比如有胎动时,爸妈可以去抚摸他,问问胎儿“感觉怎样”,告诉他爸妈喜欢他,爱他胜过一切……    
      在宽松友爱的氛围中出生的孩子与在吵闹惊恐中出生的孩子情商会有不同。    
     另外,笔者曾陪女儿上过一次临产前的孕妇辅导班,这里也顺便提及一二(女儿怀第一个外孙时,还在匹兹堡读书,是新妈妈,就报了这个班)。孕妇学生一般由丈夫陪同,每人带两个大枕头。原来那教室里配备有沙发,自带的枕头是供孕妇们靠或躺时枕的。孕妇学生有躺的,有半躺半靠的,姿势取自由式。老师则是坐一把椅子,以拉家常的形式谈笑风生地讲解临产前注意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有位男士问:妻子临产的那会儿,他该干些什么。那老师就笑着教他,像催眠一样对妻子说:“Relax your eyes(放松你的眼睛),放松你的鼻子,放松你的嘴巴,放松你的胳膊,放松你的手指。”总而言之,是唱催眠曲一般叫妻子放松一切;同时也对即将出生的宝宝说:爸爸爱你。你很努力!相信你是世界上最棒的。你将是我们家最受欢迎的新成员等。因为其余的工作有医生和护士做,所以先生给妻子的惟一帮助是减轻其恐惧,使她由肢体的放松到心理的放松。这时母子连心,母亲一切放松后,胎儿的心理感受也必然是轻松的。因为这时的胎儿最需要的是安全感,这种感觉只有从父母这里才能获得。这就不难看出,所谓“胎教”并非是让胎儿学会什么,而是给他安全感和爱心,未出世就给他个好心情。    
     此外,体育锻炼对美国孕妇来说依然是生活的重要环节。她们认为适当地散步和游泳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好处。尤其是游泳,母亲在泳池中划水而行,胎儿也会感受水的浮力,往往因兴奋而表现出胎动(与产前运动相呼应,美国妇女产后亦没有“坐月子”的习惯,生产后一两天就出院。出了门也不捂不裹,使人认不出哪一位是产妇。除了遵照医嘱做体态复原锻炼外,仿佛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    
     自然,上面所说的“养胎”和“胎教”,并不是人人都重视。有些未婚先孕者或者没有做妈妈的心理准备,却有性行为的中学生,生孩子像扔块儿纸巾,常把弃婴丢在垃圾堆中。笔者在匹兹堡时,当地报纸就报道了医院门口发现弃婴,包裹中藏了个小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我没有能力养他,因为我只有14岁”。    
    


第三卷为宝宝的健康加加油——教育从出生开始

        有专家说:爬就是健康。因为宝宝的爬行要动用他的四肢,而这种活动又增强着由三亿神经细胞组成的两个脑半球互相联系的途径。爬得早的孩子,一般走路也早。因为这种运动方式会使整个脑部“串联”起来。    
        美国的婴儿,从他离开母体的那一刻就备受尊重和“抬举”。大人们想着法儿鼓励他、夸奖他。记得我的大外孙出生后,是被医生捧到女儿的身上,让女婿上前剪脐带的。这个“剪脐带”的接生程序竟然像举行什么仪式一样隆重。当女儿看到儿子后,笑着说:“哎哟,果然是蒜头鼻子,像他爸爸”时,医生就夸赞婴儿,说:“瞧你多棒啊,连鼻子都知道朝哪个方向长,如果不像你爸可就麻烦了。”逗得女儿女婿哄然大笑。然后就给婴儿擦洗、称体重、量头围、胸围、身高等。接着是打预防针、摄影师录像。当护士把产妇推到住房时,房里的电视屏幕上已出现了新生儿稚笨的蠕动。经过摄像师加工过的图像既清晰又有艺术效果,再配上音乐,更美化了宝宝。交上20美圆,新爸妈可以带录像带回家。    
    此后,便是两三个礼拜到医院检查一回。除了护士来称体重、量头围、胸围、身高和打预防针外,医生还要听心脏的跳动、数脉搏的次数、翻眼帘、摸肝脏、看牙龈等。再以后是一两个月来检查一回,并且要给出婴儿的发育状况卡,上面写明宝宝的头围居全美国同龄婴儿的百分比位置,身高居百分之几等等。让做父母的清清楚楚,知道你的孩子在发育排行榜上是居中还是居上。体检的次数随着孩子年岁的增大,逐渐减少。    
     那么,对于初具人样儿的小不点儿来说,除了让他们吃好、穿暖,得到爱心呵护外,怎么开展教育呢?美国专家们的着眼点在于激发婴儿的视、听、味、嗅、触五种感觉能力,让这五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和谐、健康地齐头并进。    
     费城人类潜能开发研习会的主任珍妮特·多曼认为,婴儿出生,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他的感觉系统远非完美(有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会试着想:我在哪儿?怎么回事儿?会发生什么事儿?因为他看不见,听不到,感觉能力又不很强。这时,父母的工作便是提供足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的刺激。按照中国人的一般习惯,常把孩子安放在一个色调柔和的环境里,怕他受到刺激。珍妮特认为,这对孩子简直是灾难,因为婴儿需要看对比明显的东西,需要看轮廓鲜明的图像,需要看黑白对比的事物。    
    也许是受这种育婴观念的影响,美国儿童用品市场上卖的婴儿床琳琅满目。除了床边的木栏上镶有红、白、黑、黄、绿等彩球外,周边还围一圈儿布围栏,布围栏的图案和色彩也特别艳丽。玩具上面都标有使用孩子的月份,供一到三四个月的孩子使用的玩具五花八门,品种繁多。我最欣赏的一种是吊到屋顶,孩子躺在床上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的玩具。这玩具挺简单,是个和屋顶平行的圆圈儿,圈周围栓着红色的小熊、蓝色的小驴、绿色的小鸟、白色的小猪等,大人一拧发条,随着音乐的响起,小动物就转圈儿追逐起来。我的两个外孙都是在它们的引渡下走出蒙昧期,然后“哦、哦”地主动与小动物们打招呼的。外孙们的玩具,除了头顶吊的,还有脚底蹬的。有一种简易电子琴,被安装在一个软软的大红棉布袋里。把它立在床栏边孩子的脚能够着的地方,宝宝的脚一踢腾,就蹬响了琴键。这时伴着音乐响声,还有亮亮的红绿灯闪闪发光。这种玩具除了视觉、听觉的刺激外,还有触觉的刺激。久而久之,培养了孩子的条件反射,他觉得好玩儿,就反复踢腾。这便是“启蒙教育”的反馈。美国专家认为,智慧的妈妈应该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课堂。比如你在家里喂奶时,就要教宝宝吃奶奶,吃奶奶。你的手可以轻轻挠挠他的小脚,说挠痒痒,挠痒痒。你给他穿衣时,嘴里要念叨,伸伸胳膊,穿上衣服;伸伸腿腿,穿上裤裤;伸伸脚脚,穿上袜袜。如果你推宝宝出去晒太阳,强烈的阳光刺了宝宝的眼睛,你就要及时给宝宝介绍:大太阳,阳光强,刺了宝宝的眼睛,不好受。有风吹来,宝宝打个喷嚏,妈妈就要对宝宝讲清楚:风儿来了,树叶被吹得沙沙响,宝宝被吹得打喷嚏呢——啊—嚏!走到树林里,妈妈可以从地上拾一片儿干净的树叶,送给宝宝。你千万别以成年人的尺度衡量他,以为他什么也不懂。他会举起来反复地观察它,辨认树叶的形状和颜色;他还会放在嘴里咬咬它,尝尝树叶的软硬和味道;或许,他还会用另一只手来配合,撕开它,弄碎它,听听响声,试试自己的力气,从而发现这玩具不堪一击……在这些看似稚嫩的动作里,我们的小宝贝已动用了他的判断、推理等思维,也就是动用了他全部的脑细胞,这就是婴儿的学习,也是婴儿的运动。他们的脑细胞使用得越多,就会越发达、越灵便。    
    似乎有一种约定俗成,不论哪国的家长们带孩子都侧重于“摇”。在我的记忆中,当我三四岁时,奶奶还常常摇着拍我睡午觉。我国南方摇床、摇篮更多些,相应产生了动听的摇篮曲。美国小孩人人有小推车,常被妈妈们推着逛商场、去游乐园。从躺到坐,都在摇动中度过。据得克萨斯州的露思·赖思博士在控制实验中证明:花一刻钟的时间来摇动、抚摩或轻拍婴儿,每天只要四次,将会极大地帮助他发展协调运动以及学习能力。有时我便胡思乱想:民间传说我国南方人比北方人中聪明的多,是不是因为南方婴儿睡摇床、摇篮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