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6-觅渡:梁衡第一本自选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726-觅渡:梁衡第一本自选集-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追求一个境界(代序)    
     ——谈梁衡的散文    
    最近几年,我在几篇谈散文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个看法:在中国散文坛上有两个流派。一个流派主张(或许是大声地主张),散文之妙就在一个“散”字上,信笔写来,松松散散,随随便便,用不着讲什么结构,什么布局,我姑且称此派为“松散派”。另一个是正相反,他们的写作讲究谋篇布局,炼字铸句,我借用杜甫的一句话:“意匠惨淡经营中”,称此派为“经营派”,都是杜撰的名词。我还指出,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传世名篇无一不是惨淡经营的结果。    
    我窃附于“经营派”。我认为,梁衡也属于“经营派”,而且他的“经营”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非同寻常。即以他的写人物的散文来说,一般都认为,写人物能写到形似,已属不易,而能写到神似者则不啻为上乘。可是梁衡却不以神似为满足,他追求一种更高的水平,异常执着地追求。但是他追求什么呢?我想了好久,也想不出一个恰当的名词。我曾想用“境地”,觉得不够。又曾想用“意境”,也觉得不够。也曾想用“意韵”、“韵味”等等,都觉得不够。想来想去,我突然想到王国维的“境界”,自认得之矣。“境界说”是王国维论词的新发明,《人间词话》有很多地方讲到“境界”: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同“性灵”、“神韵”等一些文艺理论名词一样,是有一定的模糊性的,颇难以严格界定其涵义,但是统而观之,我们是能够理解的。这是一个富有启迪性、暗示性、涵盖性的名词,上举《人间词话》最后几句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现在从梁衡散文中举出一个例子来。他的名作《觅渡,觅渡,渡何处?》是写瞿秋白的。瞿秋白这个人才华横溢,性格中和行动中有不少矛盾,梁衡想写这样一个人,构思了六年,三访瞿秋白纪念馆,迟迟不敢下笔。他忽然抓住了“觅渡”这个概念,于是境界立出,运笔如风,写成了这篇名作。    
    梁衡是一位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觅渡》 总 序我的散文观

    我的散文观(自序)    
    人为什么要写文章?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回答人为什么要读文章。说到底,写作与阅读是一种供求关系。阅读是一种精神需求,如同吃饭是一种物质需求。这种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六个层次: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人总是在精神上追求这六种东西。要不然他就会感到空虚,如同没有吃饭,会感到饥饿。由于阅读者的文化修养、职业特点不同,阅读的层次也不同。就是同一层次的人或者同一位读者,在不同时空、不同心情下,阅读的内容也有不同,比如在书房里和在地铁里读的东西就不一样。连毛泽东都说他喜欢豪放派,但读一段后,又想读婉约派,过一段,又反过来读豪放派。阅读是一个复杂的精神会餐,综合充电。    
    阅读复杂,写作也就复杂。满足刺激有黄色、武打读物;满足休闲有闲话、笑话等读物;满足信息有报纸;满足知识有专业的或普及的读物。而满足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层次,可以是专门的思想理论和美学读物,也可以体现在其他各类读物中。散文是一种形式短小,但又旨趣高雅的文种,它不是应用文,不以求实,而专攻虚境,主要满足人的思想和审美这两个较高需求的。它可以叙述任何内容,但必须见美见理。文章为思想和美感而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认为一篇散文,如果只是传达了一些信息或知识,还不能叫文章,文者,纹也,要有花纹,要美。又因为文章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往来的方舟,其写作主体和阅读主体都是有思想的人,所以它一定要传递一些新的有个性的思想。这样笔者才吐而后快,读者才开卷有益。散文如专求刺激当然不可取,求休闲、信息和知识也不是它的专长,虽然它也可以描写风景、事件,传递信息、知识等,但这都不是目的。因为,如果仅为了这个目的其他文体完全可以胜任。在散文中风景、事件、知识等只是一种载体,最终它还得落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思想和美感上。在同一篇文章中,也许这两者兼有,也许各有侧重,或者独居其一。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虽已没有多少积极的思想,但美感犹存,选家就长选不衰。但是如果两者皆无,就不是文章,不是文学,只是一篇平实的应用文,或者弄噱头的巧文。    
    自从我悟得了这两条标准,我就这样去追求。照此目标选材、加工、打磨。我前期的散文主要写山水,侧重审美,挖掘山水之美;后期的散文侧重写理性,写政治历史、人生社会,重在挖掘人的思想和人格,都是循着这个认识。    
    勿平勿巧,求美求新,是为好文。在几十年的散文创作中,我一直这样追求着,实验着。现在怀着忐忑不安之情编出第一本自选集,就教于读者。是为序。    
    2004年2月12日


《觅渡》 总 序目 录

    目录    
    大情大理    
    觅渡,觅渡,渡何处?……………………………………………3    
    这思考的窑洞………………………………………………………9    
    大无大有周恩来…………………………………………………15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32    
    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38    
    红毛线,蓝毛线…………………………………………………43    
    特利尔的幽灵……………………………………………………50    
    印在黄土地上的红手印…………………………………………58    
    领袖如父…………………………………………………………66    
    马列公园赋………………………………………………………70    
    广安真理宝鼎记…………………………………………………74    
    千秋人物    
    把栏杆拍遍………………………………………………………79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86    
    附:一篇跳窗而得的文章………………………………………95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96    
    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100    
    乱世中的美神……………………………………………………104    
    读韩愈……………………………………………………………118    
    读柳永……………………………………………………………123    
    跨越百年的美丽…………………………………………………128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134    
    山川如我    
    晋祠………………………………………………………………143    
    秋思………………………………………………………………147    
    夏感………………………………………………………………149    
    杏花村访酒………………………………………………………151    
    古城平遥记………………………………………………………154    
    石河子秋色………………………………………………………158    
    吴县四柏…………………………………………………………160    
    苏州园林…………………………………………………………163    
    冬日香山…………………………………………………………166    
    泰山:人向天的倾诉……………………………………………169    
    武夷山:我的读后感……………………………………………175    
    草原八月末………………………………………………………179    
    九华山悟佛………………………………………………………183    
    壶口瀑布记………………………………………………………189    
    在青岛看房子……………………………………………………191    
    长岛读海…………………………………………………………194    
    永远的桂林………………………………………………………199    
    天星桥: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203    
    平塘藏字石记……………………………………………………208    
    大渡河上三首歌…………………………………………………212    
    哲理人生    
    人生没有返程票…………………………………………………219    
    试着病了一回……………………………………………………221    
    年感………………………………………………………………232    
    人格在上…………………………………………………………234    
    享受人生…………………………………………………………237    
    与朴老缘结钓鱼台………………………………………………240    
    桑氏老人…………………………………………………………244    
    青山不老…………………………………………………………246    
    热炕………………………………………………………………249    
    事业就是你的宗教………………………………………………256    
    书与人的随想……………………………………………………260    
    圣弥爱尔大教堂…………………………………………………264    
    忽又重听走西口…………………………………………………268    
    节的联想…………………………………………………………277    
    碑不自立名由人传……………………………………………280    
    说经典……………………………………………………………282    
    三十年的草原四十年的歌……………………………………285    
    人与石头的厮磨…………………………………………………288    
    域外风景    
    在欧洲看教堂……………………………………………………303    
    奉献给死者的艺术………………………………………………313    
    迈索尔土王邦寻旧………………………………………………317    
    佩莱斯王宫记……………………………………………………322    
    在美国说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