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路烟尘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路烟尘1- 第4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家可不像你,上次只是叫多吹了几只曲子,你就……”  
  灵漪儿又记起了上次在那花月楼之事,这位从来娇惯的少女,突然间却觉得万分的委屈,忍不住埋怨起来。  
  一提那晚之事,醒言当下只有闭嘴,在那儿埋头吃菜,只装懵懂。  
  为了证明自己对少年是仁至义尽,小姑娘又继续说道:  
  “其实啊,旁人都称我是‘雪笛灵漪’,好有名呢!”  
  “呃?那雪笛……便该是‘神雪’吧?现在给我了,岂不是有些名不副实?”  
  “哼~所以才说你小气;看我,现在就把这四海驰名的名号,分了一半给你!”  
  “啊~谢谢啊!”  
  嘴里道着谢,心里却有些嘀咕:  
  “呃……这‘雪笛灵漪’,真这么有名么?俺也算常在这鄱阳县左近行走,咋就从来没听说过呢?”  
  ……  
  时间过得很快;只觉得还没多大功夫,桌上这些饭菜,便被已被吃得大半。  
  “呵呵,还有一些,赶紧吃吧,我差不多也得早点回去了。”醒言说道。  
  “唔?”  
  灵漪儿好不容易聊得高兴,却忽听得醒言说要回去,当下倒觉得有些怏怏,便沉默了下来。  
  醒言却是得有些奇怪,不知这位刚才还兴致勃勃的小姑娘,怎么突然就变得这般安静。  
  正在诧异之时,忽听得面前少女轻声说道:  
  “醒言,你可知在那神曲『水龍吟』之外,更有一首『風水引』?”  
  “嗯?風水引?那是什么?”  
  一听除了那神奇的『水龍吟』之外,还有另一首曲子,醒言当下便激动起来。  
  “我刚会吹那曲——你把玉笛先递给我,我来吹给你听。”  
  “嗯。”醒言依言赶紧将玉笛递与灵漪儿。  
  灵漪儿此时的神情,倒是颇为庄重。只见她抚摸着这玉笛淡碧的管身,似是自语般的悠悠说道:  
  “神雪,天上笛也。”  
  说罢,灵漪儿便站起身来,倚在菱窗之侧,对着窗外那浩淼的水月长天,将霜管举至珠唇旁边,吐气如兰……  
  一缕幽幽的笛音,便开始在这清廓寂寥的秋水长天之间,悠悠柔柔的回响;那听似清婉低徊的曲调中,却似乎蕴涵着某种奇异的律动,。  
  此时,这望湖楼上的酒客也都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他俩;这低幽的低曲儿,倒不虞扰了旁人。  
  “这女孩儿……倒是动静皆宜也~”  
  醒言望着眼前这位倚窗而立的颀秀少女,静静的听她吹奏。  
  听得一会儿,偶尔向窗外看去,醒言却惊奇的发现,随着这少女唇边玉笛的婉转抑扬,那原本几乎万里无云的天上,竟渐渐聚拢起一朵朵的云霓。初时,也只是片片缕缕的流云了;到后来,越聚越众,慢慢凝滞成厚重的云层。那原本清光千里的月亮,也早已被遮蔽在那浓重的乌墨云团之后。  
  …………  
  又过得半晌,醒言听到,那淅淅沥沥的秋雨,终于落了下来。这如绵的雨丝,在这波涛浩渺的鄱阳湖面上,滴画出点点的涟漪。  
  飘摇间,几绺雨丝风片,也悠悠飞到檐内,飘落到临窗少女的青丝发鬟上,为她敷上几分迷离的光华,让她也与这朦胧秋雨一般,如雾,如愁……  
  正在醒言呆呆的望着窗前这位如烟如幻的白衣少女,却见她突然止住笛曲,转过身形,对着醒言轻笑一声,道:  
  “现在还想走么?天上落雨了也~”  
  烛光映照下,醒言终于瞧清楚了,灵漪儿现在的脸上,正挂着一丝得意的笑容。  
  见此情状,醒言苦笑一下,心道:  
  “这丫头还真个调皮。若不忙走,直接跟俺道一声,不就成了?”  
  却说灵漪儿将手中玉笛递还给醒言,复又坐下,笑语盈盈:  
  “不要老在那儿不说话,便像只呆头鹅——你倒说说我这『風水引』的曲儿如何啊?要不要学呢?”  
  醒言一听此言,猛然想起还有这茬,赶紧忙不迭的的连声答应:  
  “想学、想学!”  
  “呵~若真个想学的话,先得叫本公主一声师傅!”  
  “呃?公主?不是听错了吧?”  
  醒言心中纳闷。不过在这学曲儿的紧要关头,倒不忙岔开问这个。  
  醒言仔细看看灵漪儿,只见她那俏脸上,正充盈着慧黠的笑容。见此情状,醒言便知这丫头心里还记挂自己先前对她的戏弄,这会儿正是要把便宜占回来。  
  “师傅!!”  
  ——对醒言来说,若能学会刚才那呼风唤雨的玄妙曲儿,甭说叫一声了,就是叫上千声百声,又有何妨?醒言这市井少年可不计较这个,那“师傅”二字,几乎是脱口而出,叫得是又响又脆!  
  “诶!好徒儿~挺乖嘛!这曲儿是——”  
  灵漪儿正要依诺给醒言背出那曲谱,却突然止住;顿了顿,才继续说道:  
  “算了,想来你的记性一定很差,这谱儿有好多,说了你也记不住。还是下次我把那曲谱书带着,借给你参看修习吧!”  
  “那也成!!”  
  醒言自然是满嘴答应。他心说,从现在开始自己可要小心伺候着这位女神仙。万一惹得她不高兴,说不定这位向来精灵古怪琢磨不透的小丫头,便要食言而肥,那可大大不妙!  
  “对了,俺倒还真有一事不明,还请师傅示下。”  
  醒言拿出对老师季老学究的礼仪,语气恭恭敬敬,似乎现在真是对着一位学问高深的前辈老师。  
  “说吧,乖徒儿。”  
  灵漪儿装出一副德高望重的模样,似乎已对自己这老师的头衔,安之若素。  
  “为什么这吹吹曲儿,便能呼风唤雨、甚至引动天雷呢?”  
  “这个嘛——”  
  看了一眼正抻长脖子紧张倾听的醒言,灵漪儿下意识的拉长了语调:  
  “问我,你算问对人啦~”  
  架势摆过,接下来灵漪儿倒也是认真的回答:  
  “这笛儿吹出来的五音,正对应那五行属性:宫为土,商为金,角为木,徵为火,羽为水。若将这宫商角徵羽五音按一定的法门排列起来,再用那本就不是凡物的玉笛神雪吹出,与那用道力辅助咒语,再施展出法术,有着相同的效果。具体为何会这样,我便也讲不清楚啦。”  
  “那曲『水龍吟』,听说还是我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已经有好多好多年啦,我都数不过来了。这首『風水引』,却是我爷爷特地写给我的,因为那『水龍吟』我吹不来。”  
  说到这儿,灵漪儿扮了个鬼脸;心下却想到,爷爷还是蛮疼自己的。  
  这首『風水引』,在她家里其实还有个别名,叫作“漪之思”。只是不知怎的,灵漪儿却突然觉得这名字有些羞人,在这少年面前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那醒言听了灵漪儿这番讲解,倒也是似懂非懂。虽然还不甚明了,但好歹也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现在别看醒言脸上那神色一如往常,可那内心里,却深深的感到一种震撼。这种震撼,对他来说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即使那晚马蹄山上那样诡异的电闪雷鸣,也没能让他的心弦,像现在这般激动。  
  少年终于知道,自己以前所经历的一切,并不是自己曾经认为的巧合。这些个能够呼风唤雨、招雷引电的法术,在这世界上竟是确确实实的真切存在!  
  特别让他感到兴奋的是,听灵漪儿刚才所言,这种种神奇玄妙的法术,竟似乎皆有义理可循!  
  ——这灵漪儿“师傅”的一席话,便似在这位懵懵懂懂的少年面前,划过了一道耀眼的电光,突然为他打开一道光华绚烂的大门,隐隐让他看到了一幅以前从未敢想象过的壮美景图!  
  且说灵漪儿,说完这席话,便发现自己眼前这少年,不知为何竟发起呆来。正想要伸手去他眼前晃动,却不防这方才还有若木鸡的少年,竟忽地站起身来,朝楼梯口大叫道:  
  “伙计!拿一坛酒上来!”  
  然后,这位脸上因兴奋正现出几分血色的少年,对眼前这位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儿的灵漪儿,便是深深一揖,诚声说道:  
  “多谢师傅教诲!请受小子一礼~这就让徒儿请你喝酒,聊表感激之情!”  
  闻听醒言此言,刚要推说自个儿不太能喝酒的灵漪儿,却突然也不想扫了少年的兴头,那句推却话儿,还是咽回肚里,温言道:  
  “嘻~些许小事嘛,倒也不必如此客气!”  
  待小二将那小酒坛送上来,醒言先给灵漪儿斟上一杯——看来他也怕少女不胜酒力,手下便没有倒满。然后,又给自己那酒盅满满的斟上,就和灵漪儿推杯换盏起来。  
  醒言以前在家也常喝那自酿的松果子酒,倒也练得几分酒量。虽然那时的酒水,俱都是清醇不辣,颇难醉人,因此才有那“千杯不倒”的夸张说法。但像醒言现在这样口不停歇的连续五六杯下来,那张清秀的脸上,还是现出了好几分酒意。  
  灵漪儿这时倒没想要捉弄他。她自己只是浅浅的抿着酒水,还间隔着劝说醒言不用喝得太急。  
  只是,醒言心中正是快活,倒没怎么听那少女的劝说。待到那喝得兴起之时,那几分醇厚的酒意也冲上了额头。霎时间,在醒言的脑海中,那轻歌曼舞的凌波仙子,如仙似幻的梦里伊人,那鄱阳湖上的满天风雨,马蹄山头的电闪雷鸣,那碧玉笛、榆木妖、无名剑、水龍吟,还有那数年来为谋衣食的卑颜岁月,那些快乐的、忧伤的、愁苦的、过往所有所有的一切,都似走马灯般在他那双朦胧醉眼前倏然闪过。  
  刹那间,这位一向恭谨求活的市井少年,那所有横亘于胸臆之间的块垒,似也被这杯中之酒浇化;醒言只觉得一股莫名的沧桑悲豪之气,直冲上自己的额头。只见他忽的站起身来,擎着杯缶,对着窗外的绵绵秋雨,用筷儿敲着节拍,曼声唱道:  
  曾邀明月饮高楼  
  红妆佐酒  
  醉击金瓯  
  踉跄随风唱晚秋  
  天也悠悠  
  心也悠悠  
  谑言呓语偏温柔  
  樽中鬟影  
  梦里兰舟  
  冷夜清魂何处留?  
  菊花巷内  
  烟雨竹楼  
  一曲唱罢,回首望望灵漪。却见她听得自己这首杂言诗儿,正是一脸痴痴,目不转睫的望着他。  
  此刻,在醒言醉意朦胧的双眼之中,只觉得面前这灯下的少女,口鼻似仙,眉目如画,当下一股快然之意,油然而发。少年又看向窗外那蒙蒙秋雨之中的一湖烟水,抗声而歌曰:  
  “菊花万株兮秋风寒,登楼览胜兮水流光。美人歌曲兮韵幽扬,寒香飞舞兮鸾鹤回翔。翩翩轻举兮遨游帝乡,俯仰大块兮月白烟苍,清绝一气兮千载茫茫!……”  
  这悲慨寂寥的高歌,便似那洞里苍龙的鸣啸,久久回荡在这烟光浩淼的万顷湖波之上。  
  醒言歌罢,回身时却是一个不稳,就此醉伏在灵漪儿面前的几案之上。  
  乍见他醉倒,方才沉醉于醒言那荡气回肠歌赋之中的灵漪儿,一下子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