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8-新职业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488-新职业观-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代职业精神就是以生命信仰为基石的职业观,它不仅把工作当作人生的使命,而且将工作与生命信仰的实现完全融为一体,在工作中体验爱、美、和谐、意义与永恒。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背后,都需要伟大的精神来支撑。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靠资本主义精神来推动的,而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同样需要相应的精神来支撑和推动。如果仅仅靠对财富的饥渴本能、对发达国家经济表象的快速借鉴是不能真正获得有力的精神资源的。在这个历史的关口,时代要求我们的课题之一就是树立和塑造现代职业精神。    
    由本人编译的《敬业》和《天职》就是努力完成这个时代任务的结晶之一,两书出版后,在企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风靡大江南北,它的成功,既说明了树立现代职业精神之必需,也说明了那些真正具有深厚思想根基、触及人类生命信仰的企业励志书,是非常有市场的。    
    今天,我们必须站在经济发展、文化伦理沿革的高度上来把握、阐释现代职业精神,必须基于生命信仰这个人生基石来树立新职业观,还必须加强其可操作性,以使我国的职业人士真正拥有适应经济增长、企业发展和个人实现的精神动力。现代职业精神是活出来的,不是生硬地学习、模仿、表现出来的,只有我们的生命信仰有了彻底的改变,我们才能活出充满勃勃生机的现代职业精神。    
    《新职业观》是我继《敬业》、《天职》之后,结合历次培训、讲座和众多企业案例,增添众多新理念、新事例、新工具的基础上,推出的培训现代职业精神、影响我国从业人员职业观的新著,它得到了众多知名企业家、经济学家、人力资源专家的肯定。    
    最后祝福中国的每一个职业人士能在新职业观的指引下,将自己的生命信仰与职业真正融为一体,更加热爱工作,在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得享生命的丰盛与荣耀!    
    曼德    
    mande28@hotmail    
    2006年1月


《新职业观》 第一部分职业不是事业吗

    经济学家赵晓是一个非常关注职业伦理、关注国内员工职业观的热心人,我曾经与他合作在一些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观调查,其中第一道选择题是:    
    你怎样看待你的工作与生命信仰?    
    a。两者是一回事    
    b。两者是完全冲突的    
    c。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d。工作是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结果大部分员工选择的是b和 c,只有极少数员工选择的是a和 d。在大多数员工看来,“我”的生命信仰的实现与工作无关,工作只是“我”养活自己、赚取财富、不得不从事的一种人生方式而已。这些员工对我们说,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否则“我”为什么来工作?!    
    有几个员工对我说,他们真心想做的是另外的事情,只是条件所限,只能干这个工作,这几个员工对那些自己想真心投入的事情称之为“事业”。事业里可以实现自己的生命信仰和人生价值,是应该投入生命要做的事,但职业不是,工作更不是。谁认为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就是事业,那谁就是傻瓜。    
    国内企业的众多员工就抱着这样的职业观每天从事着工作,观念左右行为、行为改变实效,这样的职业观能产生蓬勃向上的企业实效吗?    
    我在一些企业做讲座时,经常向员工们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赚钱是工作的首要目的吗?    
    2如果你有足够多的钱,你还愿意工作吗?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职业观。答题结果是令人忧心的。因为为数不少的人把赚钱列为工作的首要目的,甚至把工作当作赚钱的手段与方法,当赚钱的目的达到后,对这个手段和方法完全可以弃之不用了。    
    这些员工根本没有将工作与自己的生命信仰联系起来。其实赚钱只是工作其次的目的与意义,工作的首要意义在于它确定了一个人信仰的方式,也就是说,工作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确证自己生命价值的方式,是一种与宇宙万物联系沟通的方式。


《新职业观》 第一部分什么是人生的信仰

    什么是人生的信仰?简单地说,信仰就是你对自己生命的看法——就是明白我们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现在需要干什么?人有了信仰之后,就不仅会懂得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而且可以确知自己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有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吃喝玩乐,有人认为是成为自己所崇拜的偶像那样的人,还有人认为是充分施展自己的所有才华和潜能,得到世人的承认和肯定。    
    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人被日常生活的惯性所裹挟,在巨大的旋涡中从来没有机会思考一下人活着的意义,恰如一个在河中游泳的人,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到水中的,是被人推下的,还是自己跳下来的?他也不知道河的对岸是什么?自己要游到什么地方去?这一切他都没有思考过,他惟一知道的是应该游泳,游泳本身成为他存在的目的。    
    这个游泳者的状态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写照——活着本身成为我们人生的目的、成为我们的信仰。而我们必须从日常的惯性中跳出来,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跳进河里?我们到底要游到哪里去?河的对岸是什么?     
    当我们思考并且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开始树立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对生命信仰的确证。正像俄国文坛伟人托斯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名著《卡拉马佐夫兄弟们》中所写的:“因为人类存在的目的不只是要活下去……而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活。若是不能肯定自己为何而活,人就不会接受生命,宁可摧毁自己,也不愿意存留在世上……”当然,对自己人生的看法因人而异、多种多样,但当你在成年时,在你不是为活着而活着时,你就必须做出抉择,形成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并采取某种方式确证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你做出抉择时,你才会知道你一生的目的是什么?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在企业做培训时,最难互动的一课就是企业员工填写和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少员工抓耳挠腮、愁眉苦脸,在规划表上大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有的员工对我直言“职业生涯规划”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想过,今天碰上之后大脑里除了空白什么也没有。他们虽然参加工作好多年了,但在职业观上还是处在糊里糊涂的状态。    
    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规划缘于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对人生没有规划缘于没有形成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没有树立起一生的目标和自己的生命信仰。只要人们树立了自己的人生信仰,他就会明白自己的人生应该怎么过,他也就会制定人生的目标和计划,并将这些贯彻到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处、每一种状态,他所面对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新职业观》 第一部分现实:工作与信仰的分离

    人生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自己的生命信仰与自己所干工作的分离,然而不幸的是,根据我们的调查,这种分离变成了当代职业人士的人生常态。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或者把工作当作无可奈何的生存方式、当作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诸如此类,无一不是把工作和生命信仰痛苦地割裂。    
    有一位江苏的读者在给我的电子邮件中说:“在旅游时很幸运能读到你的《天职》……我突然感到困扰自己多年的价值观与现实工作的冲突得到了解决。非常感谢你。”该读者是个对生命信仰有追求的人,经常做一些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但对自己的工作并没有贯注信仰上的热情。他曾做过工程师,现在做企业高层管理,据他后来的介绍,他的职业生涯中充满了工作与信仰的冲突、断层和割裂,为此他长期处在心灵的争战中。    
    我去给北大、人大等大学学生进行职业观讲座时,有几个学生说自己就是不喜欢工作,所以工作不到一年就到学校来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干一段时间的工作又觉得心烦,出国、考博等,就是不上班。有一个曾为讲座听众的男孩在网上与我倾诉,说他刚刚参加工作,现在整天无精打采,毫无工作与生活的乐趣,忧虑、悔恨和沮丧每天涌上心头,他怨叹工作的不幸和人生的无聊。他说自己最近专心研究投资理财的学问,不想打工而想投资了。我问他有多少资金可以投资,他说几乎没有。    
    为什么无论是打工仔还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无论是受教育不多的人还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对待工作都如此的消极、悲观呢?这是因为他们正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他们的才能、志向和职业观与所从事的职业不相配,职业也与他们对自己人生意义的看法完全不符合,所以职业带给他们生命的感觉只能是虚无、荒谬和痛苦,他们对待工作也就不会热心和尽心了。    
    在一次人力资源研讨会上,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表示:“这两年我们招的应届生越来越少,原因在于很多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由于没有确立人生信仰,也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年轻人在购买衣服时可能要花半天时间,但在自己今后到底干什么,选择何种工作上却很少花时间。这种情况导致自己就职的工作与人生信仰相互分离,导致年轻人对工作的茫然与冷淡。    
    这种将工作与信仰隔离的消极职业观其实古已有之,而且还有很深厚的文化信仰背景。


《新职业观》 第一部分历史:信仰蔑视、排斥工作

    人的工作不具有信仰价值、毫无神圣的意义,这种观念曾长期主宰了东西方各国。在中国古代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和“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观念,只有那些“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内圣外王”的士大夫的静心修道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至于凡夫走卒、芸芸众生的劳碌毫无信仰上的价值。    
    影响中国人价值观的还有佛法的思想,虽然禅宗有积极入世的倾向,但佛道对中国人更多留下的是逃离此世、专修来世的遁世修行主张,人生的目的在于成佛成仙,人生的意义在于为来世或者极乐世界修行,而现世的工作只是无可奈何的过渡。    
    在西方,影响人们职业观等价值观念的思想主要来自基督教教义。在宗教改革以前的教义中,也将放弃现世、离世修道、最后进入天堂作为人生的目的。在那时,教皇和神甫把持一切,自命为上帝的代言人,宣扬世界是应该逃离的,世上的一切包括工作都是堕落和可耻的。人们必须为来世而活,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祷告和各种繁琐的宗教仪式。人们应该远离尘世,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祷告苦修,最后进入天堂。    
    当时有位有名的主教优西比乌认为,世间有两种职业:一种是完美的职业,致力于默想、灵修,就是那些修士和修女的工作,这种职业是超越的、神圣的,能够证明人生的信仰;另一种是许可的职业,致力于行动、持家、经商和从政等,这种职业只是为了维生,是无法避免的凡务,在信仰上并无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