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第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队在军需补给和人员补充等方面的能力极为薄弱,与日军相比差距很大。    
    中国的海军,自甲午战争遭日本海军歼灭性打击后一直未能恢复元气。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时,海军舰艇总排水量才34485吨。“一?二八”抗战后,国民政府开始注意国防建设。海军方面,在海军部部长陈绍宽主持下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购买、制造军舰和整顿江、海防要塞。从1932年到1937年,从日本购买了“宁海”号巡洋舰,从德国和英国购买了15艘新式鱼雷快艇,自造了“逸仙”号、“平海”号巡洋舰和10艘炮艇,并改造了“建安”、“建威”、“中山”号等13艘旧舰等。到“七七”事变前夕,中国海军共有各种舰艇(包括原东北及广东的海军舰艇)120余艘,总排水量约11万吨。但实际作战舰艇仅60余艘,排水量共约6万余吨。    
    海军部队的编制为:    
    第1舰队(陈季良),辖海容、海筹、宁海、平海、逸仙、大同、自强、永健、永绩、中山、建康、定安、克安等13舰,共20084吨(指排水量,下同)。    
    第2舰队(曾以鼎),辖楚有、楚泰、楚同、楚谦、楚观、江元、江贞、永绥、咸宁、民权、民生、江鲲、江犀、德胜、威胜、湖鹏、湖鹰、湖鹗、湖隼等19舰艇,共9359吨。    
    第3舰队(谢刚哲),辖定海、永翔、楚豫、江利、镇海、同安、海鸥、海鹤、海清、海燕、海骏、海篷等12舰艇,共6867吨。另外有军政部直接领导的海圻(4390吨)、海琛(2950吨)两舰,在名义上亦编在第3舰队。这样,第3舰队总计14207吨。    
    练习舰队(王寿廷),辖应瑞、通济、靖安3舰,共5375吨。    
    此外尚有测量舰队(7舰艇,3000吨)、巡防舰队(14舰艇,4270吨)、广东江防舰队(原第4舰队,20余艘舰艇,7880吨)及电雷学校(3舰及新式快艇12艘,2000吨)等。   
    中国海军的实力与日本海军相比,从排水量说,仅及日本的1/20,而且多为超龄旧舰。如中国最大的巡洋舰海圻号已有41年的舰龄,是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购自英国的。从装甲、火力、射程、航速等构成海军战斗力的重要诸元而言,中国更远逊于日本。如中国装备最好、仅次于海圻号的巡洋舰海琛号(1898年购自德国)的排水量2950吨,航速每小时19公里,装备有15厘米舰炮3门、105厘米舰炮8门、47厘米舰炮4门、37厘米4连鱼雷发射管1具。而日本妙高、高雄等巡洋航的排水量13000吨,航速每小时61公里,装备有20厘米舰炮10门、127厘米舰炮16门(或8门)、61厘米4连鱼雷发射管2具(或4具),其战斗力显然较中国巡洋舰为强。    
    中国的空军,在“七七”事变时,尚处于初建阶段,实力远较日本为弱。当时各种飞机共约600架,其中作战飞机仅305架。这些飞机分别购自美、意、德、英、法等国,机种多,维修难;少量国产飞机,大多数部件也要依赖进口,所以不少飞机常因缺乏零部件而长期不能起飞,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时能参加战斗的飞机仅223架,能执行战斗任务的飞行员为620人。中国空军在南京、南昌、洛阳、广州设有4个航空总站。机场有100余个,设备较为完备的有太原、运城、周家口、归德、徐州、汉口、广德、句容、杭州、南宁、成都、昆明、兰州等机场。     
    中国空军的飞行部队共编成9个大队,第1、第2、第8大队为轰炸机大队,第3、第4、第5大队为驱逐机(即战斗机)大队,第6、第7大队为侦察机大队,第9大队为攻击机大队。每大队下辖2个至4个中队。加上直属中队,共31个中队。每个中队编有飞机一般为9架或10架,个别中队12架或7架,重轰炸机为6架。    
    附表211“七七”事变前中、日两国国力比较表    
    类别国别中国日本比率国土面积11418174平方公里369661平方公里31∶1.0人口总数467100000人90900900人5∶11工业总产值136亿美元60亿美元1∶44钢铁年产量4万吨580万吨1∶145(续表)类别国别中国日本比率煤年产量2800万吨(其中外资企业占55%)5070万吨1∶19石油年产量131万吨169万吨1∶129铜年产量007万吨87万吨1∶121飞机年产量基本上无生产能力1580架大口径火炮年产量无生产能力744门坦克年产量无生产能力330辆汽车年产量无生产能力9500辆    
    (设备能力3万辆)年造船能力不详4732万吨年造舰能力仅能生产少量小型舰艇52422吨注:  本表引自刘庭华编《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    
    附表212“七七”事变前中、日陆军步兵师兵力、兵器比较表    
    类别国别中国日本比率人数10923人21945人1∶2.0马匹不详5849匹步骑手枪3831枝9476枝1∶26掷弹筒243具576具1∶24轻机枪274挺541挺1∶2.0(续表)    
    类别国别中国日本比率重机枪54挺104挺1∶2.0野山炮12门(9门)64门1∶5.0步兵炮30门44门1∶15注:  本表引自刘庭华编《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1963年著《关东军》,编制与此不同。该书记常备师团战时编制28200人,装备步骑枪9535枝、轻机枪292挺、重机枪96挺、掷弹筒308具、步兵炮40门、山野炮64门。             
   
047                                         
  第三部分:“七七”事变和平津作战        
“七七”事变前夕平津地区的态势 
TOP                        
     
    “七七”事变前夕,卢沟桥一带的中、日两军已经呈现出一片战争气氛,预示暴风雨即将来临。在1937年5—6月间,驻丰台的日军不分昼夜进行军事演习。5月下旬,“中国驻屯军”的首脑及其幕僚齐集宛平城东沙岗村北的大枣园山(日军称其为“文字山”)检阅部队。在6月至7月初,日军步兵学校教官千田大佐以普及步兵操典为名,组织日军在宛平城北实施演习,日军驻宛平部队的官佐大多参加了演习。在此期间,日军驻屯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和第1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均前往实地勘察。7月6日,日军要求通过宛平城到长辛店地区演习,驻军不许,双方相持十余小时,至晚日军才退回丰台。  
    面对春季以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的军事活动,第29军加强了卢沟桥地区的警戒。当时驻宛平及长辛店地区的部队为第37师第110旅的第219团。除团部与第1、第2营位于长辛店外,得到加强的第3营(步兵4个连,轻、重迫击炮各1个连,重机枪连,共1400余人)驻防宛平城和卢沟桥一带。第3营见日军频频地在卢沟桥附近地区进行军事活动,判断日军可能挑起事端,因而按照预定的防御计划将部队进行了临战部署:以第11连配置于铁路桥东及以北地区,第12连配置于宛平城以南,第9连配置于宛平城内,第10连集结于卢沟桥西首为营的预备队,重迫击炮连配置于铁路桥西首,重机枪连(1个排配属第11连)集结于城内东北、东南两城角,轻迫击炮连(1个排配属第12连)集结于城东门内准备支援左右邻步兵作战。    
    卢沟桥事变爆发前,中日双方在冀察地区的兵力配置与作战任务如下:    
    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及其直属战车队、骑兵队、工兵队、通信队、宪兵队、军医院和军仓库驻天津。“中国驻屯步兵旅团”司令部率步兵第1联队(欠第2大队)、电信所、宪兵分队、军医院分院驻北平,其中第3大队驻丰台,另有1个小队驻通县。第2联队和第1联队的第2大队、炮兵联队驻天津,其中第2联队的第3大队第7中队驻唐山,第8中队驻滦县,第9中队驻山海关;第1大队第3中队驻塘沽,另有1个小队驻昌黎,1个小队驻秦皇岛。    
    日军早在《1937年度作战计划要领》的训令中规定:  挑起战争以后,在华北地区除“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管辖下的部队外,增加由东北、朝鲜和国内的派遣部队组成河北方面军,“以主力沿平汉铁路地区作战,击溃河北省南部方面之敌,并占领黄河以北的各要地。此时,按需要以一部自津浦铁路方面协助山东方面作战军作战。再根据情况,向山西及绥东方面进行作战。”    
    中国第29军共辖步兵4个师、骑兵1个师又及1个特务旅和2个保安旅,每个师有4个旅,总兵力约10万人,分驻于冀、察两省和平、津两市。军部驻南苑。第37师驻北平和保定地区,该师师部驻西苑,第109旅及独立25旅驻保定(一部驻任县),第110旅驻西苑、八宝山、卢沟桥和长辛店一带,第111旅驻北平城内。第38师驻天津附近韩柳墅、小站、廊坊、马厂和大沽一带。第132师驻河北任丘、河间一带,该师第1旅及独立28旅驻大名、广平、长垣地区。第143师及独立骑兵第13旅驻察哈尔省及河北省境内平绥铁路沿线。骑兵第9师驻南苑和固安、易县。特务旅驻南苑(1个团驻北平城内)。冀北保安部队和独立第39旅驻黄寺和北苑。以上各部队均为平时按治安需要配置的,不是战斗部署,除驻守卢沟桥和长辛店的第110旅第219团有战备任务、准备对付日军的挑衅外,其余各部都无明确的战略任务,所以在军事上毫无戒备。    
    这时,在日本东京盛传“不久华北要发生什么事”;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传着这样的消息:“‘七七’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这说明日军预谋发动的侵华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048                                         
  第三部分:“七七”事变和平津作战        
日军挑衅和卢沟桥战斗 
TOP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军驻丰台的第3大队第8中队在中队长清水节郎大尉指挥下又进行战斗演习,地点选择在卢沟桥北永定河东岸上的回龙庙附近。这里是第29军防地。由于该地守军枪炮配备了实弹,情况与往日不同,因而逐级上报给正在保定的师长冯治安。冯立即赶回北平作应战准备。晚上10时30分左右,日军演习场上突然响起了几阵枪声。本系日军自己所射,但清水节郎却向上级报告,诡称听到宛平城内发枪数声,发现一名士兵去向不明。当时日本驻屯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在秦皇岛检阅步兵第2联队,职务由第1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代理。牟田口于夜12时许接到报告后命令第3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