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第5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乙,第二部    
    政略内求社会内部之安定,以树立长期抗战之基础;外谋国际舆论之同情,使敌国受到孤立无援压迫。    
    丙,第三部    
    安定金融,整理税务,紧缩支出,筹发公债及募集外债。    
    丁,第四部    
    扩张产业,广辟资源,以极力讲求自给自足之方法。纵使国际间之交通被敌国遮断,我国军与民众战时生活上必需之资源,不因此而受重大之威胁。    
    戊,第五部    
    使民众晓然与抗战之重要,非努力抗战,即不能保我种族之生存,并使国际认识我国抗战系为保障世界和平,以期获得国际同情与援助。    
    己,第六部    
    以军事化之目的,组织及训练民众,使人人皆有为国牺牲决心与技能,并防止汉奸、间谍之暗中活动与蔓延。    
    六、 为达成上项任务起见,如何策定方案、预定实施步骤,参谋总长督令第一部与各战区司令长官、海军司令、空军司令、各预备军司令长官、各直属部队长官等,分别详细核定候核,其余各部,即自行酌定。同时发表“大本营组织系统表”如附表第一,“国军战斗序列”如附表第二。             
   
059                                         
  第三部分:“七七”事变和平津作战          
中国军队防守华北的作战部署 
TOP                        
     
    平、津失陷后,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判断日军必将向中国内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为适应全面抗战的形势,迅速组建了新的统帅机构,划分战区,调整部署。  
    当时判断日军进攻的重点(也即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在华北方面。而“主战场之正面在第一战区,主战场之侧背在第二战区”。规定第一战区的作战任务是:“近迫该当面之敌,实行柔性之攻击,以吸引其主力,俾我第二、第三战区之作战,得从容展布。但如敌军企图(以)真面目与我决战时,则应毅然尽全力以防制之。”第二战区的作战任务是:“打破敌军惯用包围行动之企图,使其对我第一战区不敢放胆施行正面之攻击,同时牵制热河以东之敌军,使其对青岛、淞沪之作战不能转用兵力。”中国统帅部对平绥铁路线十分重视,认为“平绥路为第二战区之生命线,亦中苏连络之生命线,更为我国军旋回作战之能实施与否之中枢线,应以南口附近为旋回之轴,以万全、张北、康保等地方为外翼。要固守南口、万全,国军作战方有生机;要攻略张北、赤城、沽源,国军方能展布。如南口、赤城、沽源之线始终为国军保有,则平、津方面之敌,决不敢冒险南下,故本战区之作战任务为:第一步,以该战区现有之兵力,最低限度必须固守南口、万全之线,以俟第一战区转移兵力之到达。第二步,第一战区转移兵力到达后,向赤城、沽源之线转移攻势。第三步,依战况之推移,对于山西东北方面,厚积兵力,以期永久固守。”为加强华北的防御力量,统帅部从8月上旬开始急向华北调集兵力,调整部署。    
    至8月中旬,各部队的部署已基本上就绪。第一战区方面,以津浦路北段为右地区,由第1集团军总司令宋哲元部防御,部署于静海、马厂、固安、霸县、雄县地区;以平汉路北段为左地区,由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峙部防御,一部位于琉璃河、高碑店地区,主力位于房山、保定、徐水地区;第14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部为第1机动兵团,位于北平以西地区,准备策应平绥路上昌平、南口的作战。第二战区方面,以第35军、第13军等部组成第7集团军,由傅作义任总司令,汤恩伯任总指挥,部署于察哈尔地区,阻击沿平绥路东段前进的日军;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部,位于晋北地区,防御平绥路西段;阎锡山自兼总预备军总司令,位于太原地区。另外,第8路军(于9月12日改为第18集团军,划归第二战区)总指挥朱德部为第2机动兵团,部署于蔚县、涞源一带,准备策应平绥路上宣化及万全方面的作战,并负责袭击日军的后方。    
    华北防御作战第一、第二战区中国军队的战斗序列如附表3…1-1、3-1-2。    
    附表3-1-1中国军队第一战区指挥系统表(1937年8月初)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蒋介石(兼)    
    第1集团军    
    总司令宋哲元    
    副总司令冯治安、    
    万福麟第29军军长宋哲元、第37师师长冯治安(兼)第38师师长张自忠第132师师长王长海冀北保安队司令石友三冯治安(代)第67军军长吴克仁第107师师长金奎璧第108师师长张文清第53军军长第116师师长周福成第130师师长朱鸿勋第91师师长冯占海万福麟(兼)骑兵第4师师长王奇峰骑兵第9师师长郑大章第1军团(第26路军)军团长孙连仲第27师师长冯安邦第30师师长张金照第31师师长池峰城独立第44旅 旅长张华堂第2集团军    
    总司令刘峙——第52军第2师师长郑洞国第25师师长张耀明军长关麟徵第3军第7师师长李世龙第12师师长唐淮源军长曾万钟骑兵第10师师长檀自新第17师师长赵寿山第47师师长裴昌会独立炮兵第7团团长张广厚    
    第14集团军    
    总司令卫立煌——第14军第10师师长李默庵(兼)第83师师长刘戡第85师师长陈铁军长李默庵第14军团(第27路军)第42师师长柳彦彪第169师师长武士敏第38军教导团军长冯钦哉第32军军长商震第141师师长宋肯堂第139师师长黄光华第142师师长吕济第15军第64师师长武庭麟第65师师长刘茂恩(兼)军长刘茂恩第40军第39师师长马法五补充团团长李振清独立第46旅旅长鲍刚军长庞炳勋独立骑兵第14旅旅长张占魁    
    注:第29军于1937年9月6日扩编成第1集团军,下辖第59、第68、第77军以及第181师、骑3军。第59军军长张自忠,下辖第38师(黄维纲)、第180师(刘振三)。第68军军长刘汝明,下辖第119师(李金田)、第143师(李曾志)。第77军军长冯治安,下辖第37师(张凌云)、第132师(王长海)、第179师(何基沣)、第181师(石友三)、骑3军(郑大章)。附表3-1-2中国军队第二战区指挥系统表(1937年8月)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阎锡山    
    第7集团军    
    总司令傅作义——第35军第211旅旅长孙兰峰第218旅旅长董其武第2补充团军长傅作义(兼)第17军第21师师长李仙洲第84师师长高桂滋(兼)军长高桂滋第61军第101师师长李俊功独立步兵第2旅旅长方克猷独立步兵第7旅旅长马延守第200旅旅长刘谭馥军长李服膺第66师师长杜春沂新编步兵第4旅旅长于镇河第206旅旅长孙福麟独立步兵第1旅旅长陈庆华新编步兵第5旅旅长安华亭新编步兵第6旅旅长王子修新编骑兵第2旅旅长石玉山第68军第119师师长李金田第143师师长李曾志军长刘汝明第13军第4师师长王万龄第89师师长王仲廉军长汤恩伯第19军第70师师长王靖国(兼)第72师师长梁春溥军长王靖国第94师师长朱怀冰第117师师长李兴中骑兵第1军骑兵第1师师长彭毓斌骑兵第2师师长孙长胜军长赵承绶骑兵第2军骑兵第3师师长徐梁骑兵第7师师长门炳岳骑兵第10团军长何国柱炮兵司令周玳辖炮兵第21、第22、第23、第24、第25、第27、第28各团及战车防御炮营、装甲车队等空军北正面飞行支队(陈栖霞)辖第7大队及第28、    
    第29两个中队,共有飞机63架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    
    副总司令彭德怀第115师师长林彪第120师师长贺龙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注: ① 晋北危急时,第14集团军从第一战区调至晋北,归第二战区指挥,参加该方面作战,并增加了郝梦龄的第9军。② 第61军军长李服膺于平型关战役后撤职,改由第72师师长陈长捷升任,该师师长改由梁春溥充任。③ 第13军军长汤恩伯并任第7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刘汝明任副总指挥。             
   
060                                         
  第四部分:华北作战        
南口地区争夺战 
TOP                        
     
    平绥铁路自北平经察南的张家口、晋北的大同,至绥远西部的包头,是联系华北与蒙疆的大动脉。平绥路东段的重镇南口,是北平通往西北地区的门户。那一带地形复杂,多高山峻岭,关隘重叠,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天险之一。从南口经居庸关后,从宣化到张家口,是一个东西狭长的盆地,平绥铁路纵贯其中,并有公路相平行,形成连通西北、华北及东北的干线,而平绥路南口两侧为筑在高山上的内外长城。山上只有羊肠小道,所以南口有“绥察之前门,平津之后户,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的说法。日军要进犯张家口、占领察哈尔省,然后分兵晋、绥,南口当然是它的必争之地。而中国军队要保卫察、晋、绥三省,就必须固守南口。所以南口的得失关系重大,南口作战成为保卫察、晋、绥的关键性战役。  
    为巩固平绥线,蒋介石于7月30日就电令位于绥东地区的汤恩伯所部第13军从速集中,准备向张家口挺进。31日,蒋介石致电第29军第143师师长兼察哈尔省主席刘汝明,令炸毁青龙桥及八达岭一带铁路,勿为敌人利用,并星夜赶筑国防工事;当日,又致电第35军军长兼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和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令第84师高桂滋所部迅速向张家口集中,协助刘汝明固守察省。8月2日,蒋令第21师与第84师合编为第17军,高桂滋兼军长,归汤恩伯指挥。当日拂晓,汤恩伯从集宁乘专车,于14时抵达张家口,在郭磊庄车站与刘汝明、高桂滋举行军事会议,商定了南口、张家口及独石口一带的防务配置。决定部署如下:    
    1. 西自洗马林,沿蠢恳台、神威台、常峪口,东迄关底止,副总指挥由第143师兼师长刘汝明担任,其主力控制于宣化、张家口。    
    2. 自龙虎关起,沿赤城至宁疆堡,由第84师师长高桂滋担任,其主力控制于雕鹗堡、赤城等地。    
    独石口由副总指挥刘汝明派骑兵部队警戒。    
    3. 自清安堡起,沿永宁、延庆至南口止,由第13军之第89师担任;第4师位置于沙城以北地区,为总预备队,策应各方。    
    以上各项决定,约定8月5日完成。    
    8月3日,汤恩伯根据郭磊庄决议,在他的集宁总部下达第一道防御配备令。其要点为:    
    1. 第13军以下花园、沙城为根据,前线在南口沿长城线以北,左亘宁疆堡,对河北、热河方向构成防御线。    
    2. 主决战方向保持于怀来—南口线,及怀来—延庆—永宁线。    
    3. 决战日期,伺敌向我进攻,发现其弱点时即行转移攻势。    
    4. 第89师为第一线部队,由右自南口沿长城线,左亘宁疆堡构筑坚固之防御阵地而固守之,师部驻康庄、怀来间。该师对石凤山、马黄峪、龙门口一带酌为警戒,并严密搜索敌情,随时注意该方面之变化;对居庸关、南口、永宁城、延庆、怀来、青龙桥一带,更须扼要坚固设防。    
    5. 第4师为总预备队,位置于沙城及下花园,并于夹河亘侯家堡、杨家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