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侯德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侯德榜-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淤泥的下水道里……进行调查研究。侯德榜在这一年多的试车过程中,排除 

了无数次的临时故障,又经历了上百次的现场调查,在这些实际的技术工作 

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924年8月13日是范旭东、侯德榜和永利碱厂的职工们久已盼望的日 

子。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花了160万元的资金,永利碱厂要正式开工生产 

了。工程师们和工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全厂的机器都在正常运转,不少 

人聚集在出碱口,就像盼望三世单传的孩子降生一样,热切地希望及早见到 

中国碱的诞生。碱终于出来了,但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并不是雪白的碱,而是 

红、黑相间,与卜内门洋碱无法相比。不少人对此大失所望。 

     当股东们心灰意懒时,范旭东认为现在的永利是处在临产前的阵痛中, 

决不能因为痛而不要孩子,只有知难而进,熬过这一难关。否则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使中国的制碱工业毁于一旦,这才是真正的悲剧。在范旭东的力 

争下,永利碱厂继续维持开车。 

     侯德榜和G·T·李一面生产,一面设法克服红、黑碱问题,通过化验分 

析发现,暗红色的纯碱是由铁锈引起的。侯德榜认为只要把氨盐水中加入适 

量的硫化铵、硫化钠,使硫离子同塔器和管道的铁壁接触,在壁上形成一层 

坚固的硫化铁薄膜,这薄膜就可使铁壁和氨盐水隔离,铁就不会再被腐蚀, 

碱色就可以转白。但是,祸不单行,厂里最后一台煅烧炉烧裂了,工厂只好 

停工。 

     这时,卜内门公司总经理尼可逊得知永利的生产中断,喜出望外,想乘 

机吞并永利,以便彻底控制中国的制碱业。双方在大连进行了会谈,侯德榜 


… Page 7…

在范旭东的领导下,和孙学悟、余啸秋紧密配合,本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 

决心,绝不让卜内门鲸吞永利的野心得逞。极力避开尼可逊关于技术、经济 

 “合作”的建议,坚持公司章程规定的“股东只限于享有中国国籍者”,提 

出如违反章程会影响政府所许的特权,对永利有害无益。尼可逊见永利态度 

坚决,也无可奈何,一无所获,黯然而归。 

     永利的技师们,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煅烧炉烧裂的原因。原来从美国 

买来的炉子全是劣质货,原料混杂,膨胀系数不一,以致一一烧坏。侯德榜 

前往美国,重新订购了先进的圆筒回转型外热式煅烧炉。 

     1920年6月29日,永利碱厂第二次开车生产。全厂沉浸在紧张而喜悦 

的气氛中。一位工人拉开出碱口的制动翻板,顿时,像白雪、又像面粉似的 

碱面,吐珠泻玉般从出料口倾泻出来,围在四周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 

 “白的,雪白的!”侯德榜也情不自禁,一股融合辛酸、幸福、感激、快慰…… 

的泪水夺眶而出。生产很快稳定下来,产品迅速超过30吨,打破了英商卜内 

门公司的垄断。 

     1926年8月,为纪念美国建国150周年的万国博览会在费城举行。博览 

会盛况空前,世界各国的产品竞艳争妍。在中国产品的展览场地,人们看到 

一袋雪白的永利纯碱。那袋正面中央印着新颖别致的商标——嵌在双环之 

中,一个倒立的红三角。中国永利制碱公司的“红三角”牌纯碱,获得“中 

国工业进步的象征”的评语,荣膺大会金质奖章。 

     当喜讯飞越大洋传到塘沽时,侯德榜换上白领的西服来到庆功宴会上。 

宴会大厅中央放着万国博览会颁发的奖证和一袋纯碱。这是中国的产品,也 

是中国人志气的象征。宴会上喜气洋洋,大家欢声笑语,传杯交盏。侯德榜 

走到G·T·李面前,举着酒杯说:“你帮助了永利,也帮助了中华民族,我 

们向你致敬,不忘你真挚的友谊!我送你一个中国名字叫李佐华。”李兴奋 

地把杯中酒一饮而尽,他带着钦佩的口气说:“要不是侯博士踏实、刻苦、 

勤奋的精神感动了我,我早就回美国去了。为了永利事业的胜利、成功,为 

了友谊!诸位朋友,同饮此杯!”全场迸发出热烈的掌声。 

     永利通过10年苦战,熟练地掌握了苏尔维制碱的工艺、设备和管理,积 

累了一套完整的经验,成为苏尔维集团以外为数不多的掌握这一技术的国家 

之一。如果以高价出售专利,将给永利和侯德榜本人带来丰厚的收益。为此, 

侯德榜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这时,在他的脑间回响着美国老师杰克逊常说 

的一句话:“科学技术是属于全人类的,它应该造福于人类。不造福人类的 

学问,是不能称其为科学的。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决不能把科学技术作为谋 

求个人财富的工具。”侯德榜决意要撰写一部全面阐述苏尔维法制碱技术、 

工艺、设备的著作,为世界科技文献的宝库贡献力量。 

     侯德榜将这一想法和范旭东商议,范旭东高兴地拍案称好,他十分感慨 

地说:“我们决不能今天受人欺压,骂人不仁不义,明天再去欺压别人,又 

被别人骂作不仁不义。公司支持你的想法,你就专心写作吧!著书立说是件 

很费心血的辛苦事,你有什么难处尽管说,我们齐心合力把这件事办好,为 

中华民族争一口气。” 

     侯德榜很明白,写一本前无古人的著作谈何容易!但既然已经下定决心, 

任何困难也挡不住,为了打破苏尔维集团的技术封锁,便于开展国际学术交 

流,侯德榜决定用英文撰写这本专著,写作力求详尽、确切,既有理论指导, 

又有实践经验,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他在打 


… Page 8…

字机上按下了最后一个句号时,这部巨著终于完成了。侯德榜像运动场上刚 

刚撞线获得冠军的长跑运动员一样,感到紧张、疲劳,但心里却充满了喜悦 

和欢乐。 

     1932年,这本定名为《纯碱制造》的书在纽约出版。出版的第一天,纽 

约一家专售畅销书的书店,在橱窗里醒目地陈列了一册封面朴素无华,既没 

有图案,也没有文字,深蓝色的新书,书背上烫着金光闪闪、秀气的 

 《Manufacture of Sada》Te…Pang Hou(《纯碱制造》侯德榜)几个小字。 

橱窗里的背景则是一幅中国南方水乡清新的田园风光画——碧绿的稻田,尽 

头是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田头一个10岁的东方少年正双脚踏着水车,手捧 

书本。这就是传为美谈的少年侯德榜勤奋好学、挂车攻读的形象。 

     很多读者都为这一新奇的广告所吸引。书店一开门就拥进一批读者,有 

的一次就买了好几本。专家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好书。它砸开了70年来苏 

尔维制碱技术封锁的铁链,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技术的奥秘,使科学界的耳目 

为之一新。 


… Page 9…

                             三、再展化工一翼 



     许多汉字的字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侯德榜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的“行”字有一番独特的发微探幽。他把举办化学工业比作千里之行。制 

碱只是迈出了左脚,写出一个“彳”(音chi)字,接着还应迈出右脚,写 

出“亍”(chù)字,这就是制酸。发达国家的化学工业大都由生产酸碱做起。 

     承担筹建永利硫酸铵厂的重担落在了侯德榜的肩上。该厂建成后可同时 

生产氨、硫酸、硝酸和硫酸铵。经多次勘查,决定厂址选在南京附近长江岸 

边的卸甲甸。卸甲甸面江背山,水路万吨海轮畅通无阻,陆路则距津浦铁路 

干线仅25公里,水陆运输均很便利,极宜于工业建设。 

     侯德榜先到上海通过驻沪外商了解欧美各厂家的设备情况。他发现欧洲 

的几家公司在工程方面优缺点各异,尚可择优而用,但投资和设计费都比美 

国氮气工程公司贵得多。侯德榜决定把视线从欧洲移到美洲。 

     1934年3月,永利制碱公司改名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随后,侯德榜准 

备率队去美国进行铵厂的设计工作。出国前,他和范旭东进行了一次临别会 

谈。范旭东告诉他,设计、采购要以质量为主,要优中求快,优中求廉,所 

选工艺设备都必须是先进的。最后,范旭东特别强调,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 

国东北已经3年了,现在热河又陷于敌手,华北也岌岌可危。大敌当前,我 

们即使遇到优质、快速、廉价的日本货也不应该要,决不能贪小利而失大义。 

     4月8日,侯德榜率6名技术人员,从上海乘船赴美,进行硫酸铵厂的 

设计、采购和培训工作。经过万里颠簸,到达美国。在办理入境手续时,美 

国移民当局对侯德榜一行态度恶劣、横生枝节,无理刁难。经侯德榜等据理 

力争,才勉强放行。对此侯德榜十分愤慨,在给国内的信中说:“中国人到 

外国简直和狗一样,要你进去就进去,不要你进去你就得回去。外国人到中 

国,如入无人之境,政府还要派人保护他。”“伤心哉中国人!伤心哉黄种 

人!”事隔不久侯德榜因患鼻疾住院,住院期间还忆此事,深感国弱政昏之 

痛,有诗为证:“祖国昏沉思悄然,自悉无力可回天,从来有志空留恨,刀 

锯余生已几年。”这种忧国心和事业心揉合在一起,使他更深地体会到“报 

国重任”一语的含意。一个国家没有实力,要在这个强权横行的世界里谈平 

等,要别人尊重你,这是不可能的。现今只有埋头苦干,尽速把硫酸铵厂搞 

上去,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报国重任”。 

     侯德榜首先在纽约设立了办事处,与各厂商联系、商讨永利铵厂的设计 

和采购事宜。当时,国内外具备一些有利条件。国内,制碱成功使永利公司 

内外人心振奋,人才雄厚,资金不难筹措,有5家大银行支持。国际上,各 

国竞相出卖制酸技术和设备,与永利制碱厂开创时的境况全然不同。所面临 

的任务不再是从头摸工艺,而是怎样引进国外技术,选购设备,争取投资少, 

见效快。侯德榜对铵厂的采购规划,进行了多方的考虑,并且不辞辛劳作了 

周密的调查研究,为上述目标作出了很大贡献。 

     铵厂的设计,自成系统,完整合理,并根据生产需要,提早派技术人员 

出国培训,日后该厂生产完全由国人自主管理,引进技术也完全立足于国情, 

并不是照搬外国的成套设备。以引进合成氨的工艺设计为例,经比较各国工 

艺后,决定采用哈伯…波时法,委托美国有关工厂设计。考虑到国内工业环境 

的特点,侯德榜提出设计要求时,对水质、焦煤和硫磺等原料标准,概以最 

差值计算,美国厂家的原有图纸不能套用,700多份图纸全部重新绘制。尽 


… Page 10…

管比原计划多费时一年半,他也决心做下去。 

     在采购设备方面,侯德榜精打细算,凡是国内能够保证质量自己动手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