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辛弃疾传- 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汉人,常常因一人抗金而屠尽全村、全城;这样的情形下,辛弃疾一点都不向自己掩饰隐瞒对金朝统治的憎恶,实际上是极端信任自己,以肺腑相待的。辛弃疾这时已经感觉自己说话过火了,其实两个人不都是想要济助时难,扶持危颠吗?!为什么要弄成水火不容的样子呢?仔细想想,怀英兄所说也并非毫无道理,或许他真能在为金人作官当中改良一些情势……
  两个人在彼此宽容和解的同时,又都隐隐约约感到从此往后两个人将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事实也确实如此,党世杰稳入仕途,步步高升,最后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抱负,尽力而为地调解着民族矛盾,使金国相当地区有了较大的改观,待他死后被录入《金朝名臣录》中,留传记于史书。这是后话,不提。
  夕阳早已沉下,但山边还残留着几缕晚霞。刚才绚丽多姿的天空这时暗淡下来,像卸了妆准备休息一样,时而见一两只归鸟疾飞而过,转瞬便溶在暮色里。辛弃疾和党世杰仍旧还在山脚,今天他们都没有精力往山顶爬了,两个人默默坐在草地上,各自想着自己明确而又渺茫的未来……
  三年过去了,这三年里辛赞带领辛弃疾奔走各地,四方联络,串连起一批致力于抗金恢复的有生力量,同时蓄积存储了大量物资,就在各种工作基本完善,只待好时机时,辛赞忽然与世长辞了。
  那是一个飘雪的早晨,辛弃疾去爷爷屋里请安,一推门看见爷爷尚在酣睡,辛弃疾正要退出却又觉得有点奇怪,爷爷
  从来不睡过头的,便上前轻轻叫道:
  “ 爷爷,爷爷,该起来了 ,今天可是您睡懒觉了……”
  没有回答。再叫一声,仍然这样。
  辛弃疾一下子想到他怎么也不敢想的事实:爷爷死了。他顿时手脚发软,扑倒在床边,拼命摇着爷爷的身体:
  “爷爷,醒醒,求求您,醒醒……”
  还是一无动静。
  辛弃疾哭得痛不欲生,早惊动了家里上下老小。众人纷纷赶来,顿时窄窄的小屋里塞满了几十号人,撕心裂肺的嚎叫声响成一片。
  当初辛赞留在北方是由于家系庞大,搬迁不易,而且他不愿逃之夭夭,把自己的家园拱手让给金人,等后来拿定筹谋起事的主意后,就让儿子们各自在异地另立门户,以免牵连,家中只留下寡居的女儿和外孙,自己的孙子辛弃疾,还有乳娘一家人和一些仆佣。
  人们乱作一团时,辛弃疾已强自镇定下来,一面派几个仆人带好干粮,骑马去通知叔叔伯伯,一面自己身着孝装,倒趿麻鞋前往历城县诸亲友处告丧,同时请来老师同学帮助操办丧事“头七”当中各种琐杂规程。不日叔伯赶到,大家哭灵守孝,悲痛欲绝。忙忙乱乱那么长时间,爷爷终于被埋在黄土之下了。辛弃疾脸色黑黄,眼睛肿胀,穿一身没有细致拾掇的麻布片,静静地跪在爷爷的坟头,坟头的土还是新的,有点潮。
  寒风凛冽,像刀子一样直往肉里钻。辛弃疾却好像毫无知觉,一动不动地跪着,眼神有些空空洞洞。亲爱的爷爷不久前还和自己谈论着日渐变化的社会局势,谈论着他们行动的各项步骤和计划,现在却已恍若云烟。爷爷曾经的音容笑貌不断地在辛弃疾的眼前闪现:
  爷爷耐心仔细地教幼时的他读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为他讲解每一字每一句的含义。
  爷爷紧把着他的小手教他写字……
  爷爷手拿戒尺,在空中颤动半晌,挥到淘气贪玩的他身上……
  爷爷督促他背书,听着孙子流利稚气的声音,平时严肃的脸上现出满意的笑容……
  爷爷给他讲金兵在中原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讲无数志士英雄怎样抗击鞑虏,讲着讲着声泪俱下,哽咽难语……
  想到这里,辛弃疾又记起有天深夜爷爷把他叫到书房里,取出一大堆卷轴、书册,郑重其事地交到他手里:
  
  “孩子,这些年来我无时无刻不想着恢复国土,重建家园,可是几十年倏忽而过,除了担任守令稍作了些救助百姓的事外,几乎一无所成,现在爷爷老了,只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你身上,孩子,你是个大器,爷爷看得出来,一定努力,不要让爷爷失望……这些东西是我各地为官时积攒下来的东西,有关金人各种情况包括内部矛盾等,还有一些地区的地貌形势图,你一定仔细研究到了若指掌,终究会起大作用的 。”
  爷爷的话回响在辛弃疾的耳边:
  “不要让爷爷失望……不要让爷爷失望……”
  辛弃疾一抬手,擦去眼中溢出的泪花,俯身下去连连磕了几个头,心里暗暗发誓:
  “我一定要实现爷爷的愿望,让爷爷能够含笑九泉 。”
  辛弃疾结庐而居,守孝已过半年,这其间他并不放松以前和爷爷并力筹谋的事情。就在辛弃疾强忍悲痛的时候,金主完颜亮开始大举调兵遣将,征集粮饷马匹,准备要在当年,1161年秋季南侵灭宋。
  这位完颜亮1149年杀害金熙宗夺取帝位以来,就一直着力于巩固自己的统治 。分封亲信 ,铲除异己 ,然后迁都燕京 ,逐步实行中央集权,把中原、华北地区原来由贵族军事头脑粘罕、挞懒、兀术等人掌握的权力收归朝廷,结束了军事、行政、财赋方面

  各自为政的状况。等大局基本稳定,完颜亮便野心勃勃,决定挥兵下犯,彻底铲灭南宋,一统天下,作一霸主。他却不曾料自己这一轻率张狂的决定不仅使整个北方处于动荡不安,而且最终断送了他的性命。
  完颜亮亲率60万兵马四路南进扑下给南宋朝廷带来莫大惊慌。南宋布置在淮东淮西的军队不战而溃,撤退到江南,淮南各个州郡官吏也把州郡府库中的储积搬运到江南的京口。宋高宗几乎想“解散百官,浮海避狄 ”,仓卒之际在福州、广州、明州筹集了大海船300多只,当时杭州居民也都倾城而出,逃避一空。
  所幸当时想在采石渡江的金军被虞允文督率南宋兵将迎击于江中,被迫从采石撤退,才使南宋有了一线喘延之机。
  就在这时,完颜亮安置在大名府附近的屯田军万余人自动逃回老家辽阳,辽阳留守完颜雍乘机自立为帝,下诏暴扬完颜亮的罪恶,并从辽阳进据燕京,是为金世宗。
  完颜亮退出采石,转向扬州,往复辗转,用兵不力,遭部将属下不满,及听完颜雍自立于辽阳,便逼令将士三日渡江灭宋,以早日回去平复内乱,一时军心躁动喧哗,几名部将于是叛变,杀死完颜亮后派人到南宋议和,引军北还。
且不说南宋上下怎样沉浸在意外的狂喜里,就在这风起云涌、时事巨变的时候,中原、华北大批人民乘机揭竿而起,少到十数骑,多到数十万,攻城据山,自“潼关以东,淮水以北,奋起者不可胜记 ”,令难得兼顾的金朝贵族焦头烂额,无可奈何。
  这样的局势在辛弃疾心头燃起了强烈的希望,他觉得时机已经到了。
  这天辛弃疾联系好各项事宜,等到筹措安排稳妥后,便回去向家人挑明了心意,留下自愿追随自己的十几个人,剩下的每人算了工钱,又多加几两银子打发走了。家产分作两份,多半留给寡姑和尚幼的表弟捱度光景,小半赠乳娘一家,又托付他们照顾可怜的姑姑。待一切停当,辛弃疾不顾扯着自己、痛哭流涕的亲人一转身便狠心离去。
  风呼呼地吹着,坟边的枯草抖抖索索,四周静无一人,只有远处偶尔传来一声老鸦叫声,惨不忍闻。辛弃疾神色庄重地跪在草丛中,默默地向亲爱的爷爷告别:
  “爷爷,我要走了,只陪了您这么点时间,可我知道,如果我还守在这里,您一定会怪我不孝……爷爷,您的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我们成功 !”
  他站起身,步履坚定地转身而去,才走几步,忽然又停下回头,忍不住大声喊道:

  “爷爷,您就放心吧 !
  辛弃疾率领十几位家人和早就串连好的2000余众辗转各地,广泛联系起义军民,游击作战,有力地打击着金军势力。
  不久辛弃疾引兵投奔军容壮大的耿京部下。耿京是山东济南府一个农民,由于怨恨金人征赋繁重,骚扰不断,所以带着十数人起义对抗。
  说到这里需稍提一下金朝在华北、中原的土地制度。
  金朝贵族侵占广大北方地区后,为加强镇压力量,从1133年就将大量女真人从东北迁徙而来,正式名之为屯田军。屯田军户一律不住县城而是筑寨于多数村落里,和汉族百姓杂处,像姓高老人住的那小村一样没有屯田军进驻并不多,只在少数贫瘠荒败之地。
  大部分屯田军户侵吞当地农民肥沃田后并不耕种,或者任其荒芜,或强迫临近汉人为之耕获,剥削极其苛酷,而且常常预借汉人二三年所谓“租课 ”,使汉族农民百般辛苦却仍无以为生。除此而外,还需时时为百夫长、千夫长提供义务劳役,辱骂殴打,视同奴隶。
  这耿京因此愤而反抗,东征西战,逐渐赢得人们的爱戴和拥护,不长时间就积聚到数十万大军,遂自称“天平节度使 ”,节制山东、河北一带大小忠义军,声势颇为强大。
  耿京的军队基本上是农民的军队,辛弃疾是几十万人当中唯一的文人。耿京委任他为掌书记,负责书檄文告的起草张贴,同时掌管军中大印,平时有什么事也常和他商议决定,颇为看重。
  耿京原意要在北方扎下根基,慢慢扩大地盘势力,再谋图一路进发,捣向金人首都燕京,然后登基称王。但到底想归想,金军骁勇善战,训练有素,要想打赢一仗都不容易,更别提追杀殆尽了。而且自己还不得不对付目前的窘境:金朝内乱稍定后便四下派出装备精良的金军剿灭义军。自己军队多是各方起义部队聚合而成,彼此尚不能完全协作听命,更何况兵士又未经严格军事操演,素质上参差不齐,真不知如何同来势凶猛的金兵对抗。
  举棋不定,焦虑不安之际,辛弃疾献上一计:不如与南宋朝廷联系,进可两方呼应,共谋北征,退可引兵南归,养精蓄锐。耿京深以为然,便着手派人与南方沟通消息,往来书信的传达就由辛弃疾担任。
  这天傍晚只见辛弃疾铺开纸张,用两块镇纸压好,沉吟一会儿,举笔落墨。正飞快往下书写之时,有一人走进帐内。此人和尚打扮,长得矮胖,乍一看去,一付敦厚朴实的模样,细细打量就会发现他的眼光游移闪烁,让人无法捉摸。和尚四下睃巡一圈,眼睛落到辛弃疾随手放在书案上的一方金印上,这是耿京刻有“天平节度使”名号的大印,拿出来是为封盖文书信件的。
  辛弃疾听到动静,放笔回头,连忙道:
  “义端师父,今日何以有空前来,快快请坐,快快请坐 。”
  义瑞过去也曾单拉一队人马,和辛弃疾稍有些来往,不久前辛弃疾前去劝说,让他投靠到耿京军中。也是世乱,任是什么人都想从中混上一把,捞个升官发财,义端被庙里赶出门后,瞅望金朝国政一片混乱,四面八方纷纷举旗反抗,立即装得慷慨激昂,义正辞严,不久鼓动起百十来人。谁料局势竟会陡然变化,又重新稳定下来,看着原先多如牛毛的大小义军或被金兵铲除,或者自动解散藏匿,已所剩无几,义端有些着了慌。才觉莫知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