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妈妈和阿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爸爸妈妈和阿姨- 第5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亲以旁人难以察觉的转动,一星星地蹭近了我的身边,父女俩几乎鬓发相磨,他合着眼,鼻翼一鼓一鼓,仿佛是贪婪地捕捉我身上的汗味。我言语哽噎,试图喝口水润润枯涩的心灵,微微抬身,发现衣角被老父紧紧攥住,我的动作惊动了他,他猛睁双眼,因瘦削那眼睛显得特别大,亮亮地射出一种非人间的灼灼光彩,旋即,层层雾霭冲散了神光,携带着惊惧抓住了孤独无助的老人,如同当年苏州河的水黑黝黝黏稠稠,流向病室的地板,沾湿了我的双脚,淹没了我的膝盖,壅塞了我的胸腔,我听到了一句熟悉又陌生的声音:“阿波囡,我们三个一道回去!”    
    久违了,亲切熟稔的乳名!一行泪珠应声而出,泪线再难掐断。我仿佛重又回到从前,那时我还是个孩子,父亲身穿运动衣,手抓网球拍,一身的汗一身的朝气…… 哪怕是1989年我回沪探望,父亲也已住在医院里,告别之时,父亲变戏法似的捧出一方火腿相赠,说是趁医生护士不备,偷偷换掉病号服去静安寺买的。这就是我的充满爱心的父亲,爱心中带有几分孩子式的顽皮。而眼前我的父亲只剩下芦苇般的轻脆,几处骨节岩角般突出的嶙峋……我还能说什么,还能问什么?但我的心底依然有一份渴望,渴望他能消我迷惑,洗却我母亲的冤屈。然而,我哪能再去打扰父亲最后的安宁。我没能开口,但我没想到这是我见到父亲最后的一面。1990年12月17日凌晨6时半,我接到惠儿电话,父亲因颈部动脉大出血于零点25分在华东医院去世。弟弟于17日抵沪,我作为父亲的长女,要去执掌遗产的分割。    
    父亲的遗体告别平和而宁静,上海市文化局局长孙滨出席了追悼会,主持者是他的学生上海沪剧院院长陈剑云。这里没有丁阿姨去世时的那份喧闹、火红和繁华。1989年父亲曾写下一首诗:“来去匆匆如一梦,生前无就平又庸,我若一旦别离时,草草收殓莫惊动。”1990年6月又在《我的遗嘱》中表示:“坚决不要烧香点烛,择地安葬,骨灰撒于黄浦江。”    
    原来,父亲早就安排了自己的后事,第一不要“香烛”迷信,第二不与前妻“择地安葬”,第三不去革命公墓,不愿作为丁阿姨的家属附骥。死了,了了,随水而逝,随风而去……    
    父亲遗嘱的那种大化境界让我的心酸楚不已,滋生出从未有过的对父亲的依恋,在灵柩缓缓推走的时刻,我忍不住裂帛似的呼号:“侬跟我回北京!”    
    一只手牵动我的衣袂,一位似曾相识的老太太,把一只白色的赙金袋塞入了我的衣兜。猛然间我记起了她,在丁阿姨的追悼会上,也是她塞给我九十九元赙金后无言地离去。父亲说她是小阿婆干女儿豆芽阿毛。小阿婆去世后就一直没有来往。这次,我握住她的手腕拉她回华亭路吃了一碗豆腐饭。我原以为她的外号叫“豆芽阿毛”,询问之下,才知道她和小阿婆一样,本无名,登记户口时随意地在朱姓后添上了“阿毛”。两个阿毛结成了干母女,情似亲生。小阿婆去世整整二十九年,她和顾宅、丁宅没有往来,但仍然年年祭奠小阿婆,仍然参加干娘子媳的葬礼。尽管没有人通知她,尽管她是从报纸上获知噩耗,尽管在葬礼上她普通得如同一滴水,然而我无法不感动。望着这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无奢望无要求的老太,我内心开启了一扇亮堂的窗户。最善良、最纯朴、生活在最底层的平民,拥有普泽众生的大爱……    
    父亲走了,母亲的死因仍是我心灵的盲点。在我的再三叩问下,弟弟出示了长宁区委1972、1973、1978年的三次结论。其中:“顾月珍同志历史是清楚的,解放后积极演出现代戏,总的是好的,是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生活上犯有错误是事实……”    
    顾咪咪所言非虚。    
    非常奇怪的是,当我证实了母亲曾被孙绍策玷污,我内心突然丧失了对孙绍策的复仇意识。他的妻子原本是护理过他的护士,后来神经失常,道义上他们不能离异。孙绍策独居于办公室,长年累月也会有男人的需求。据说孙绍策以前也有过类似的问题。孙绍策不是何慢伯伯,他一眼就认定母亲是个“简单的人”,利用了母亲的单纯和对党的报恩思想,在不经意间践踏了母亲心灵的芳草地。这是男子中心社会的悲剧。人无完人,金无足金,我父亲不也有过类似的寻欢作乐吗?差别在于父亲还承担一份永不推卸的责任和坦诚的勇敢。    
    “你母亲看起来很柔弱,内心很坚强。”这是何慢伯伯说的,儒雅的何慢伯伯不会欺侮我母亲,会给我母亲一份真正的尊重与平等,然而却无缘在一起。我母亲这辈子曾收过许多学生,有像顾咪咪一样的相知,也有运动来时朝母亲抡巴掌的“革命者“,现实生活里什么样的人都有,我曾试图追随逝者的足迹一路寻去,然而有什么意义?死者已矣,荒唐年代的荒唐事我还能去怪罪谁呢?最后,我为母亲选择了长城脚下的“华人怀思堂”作为她的安息之地,那里有名动文坛的冰心、老舍等人的墓地。    
    12月28日清晨,我们包租的运输船缓缓行驶,雾锁淞江苍茫一片。船舱内回荡起沪剧院同仁演唱的解派唱段,弟弟将红布包解开,打开了骨灰盒盖子,我的手猛地一颤:骨灰并不是寒灰,而是细碎的石膏状块,硬硬的冷冷的,白灰灰的有一份质的沉重。    
    我抓起一把撒向大海,海浪很快就接纳了我的父亲,浪一涌就瞬间消失。一把又一把地撒下,泪水一次又一次模糊我的视线,心儿像被虫儿蛀空了似的虚无,有好多双手在我眼前晃动,江水滔滔,依稀记起一则传说:公元313年,印度洋漂来两尊绢丝般光润的石佛,轰动了荒凉的渔村。奇迹代代相传,梁简文帝作《浮海石像碑记》,敦煌莫高窟就留存西晋吴淞江石佛浮江的壁画。那壁画成了上海历史的一部分。    
    一个没有传奇的城市,再大也只能是大城市,不可能成为大都会。大上海每天都承载传奇,一百年二百年有谁说得清有多少个?帝国主义的乐园,冒险家的乐土,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是酝酿传奇的年代,我的父亲、母亲和阿姨都融入其间,成为上海滩传奇的一部分。海船还在慢慢行驶,船舷下的水急急地流淌,和着这起伏的水的节拍飘出我父亲黄钟大吕般的唱腔,那是《芦荡火种》中他饰演陈天民时在“开方”一折的一段唱:“壶中悬日月,笔下传奇方,赛华佗家住常熟迎春堂。三代祖传名儿扬,风痨痼疾疑难杂症,妙手回春指日可望。”    
    天边闪亮起一坨朝霞,它是海的尽头,是波涛的镶边,有谁在问“要不要留一点”?不要不要,父亲不要和任何人合茔!父亲要回归大海。弟弟手一松,江风将他手中最后的红绸一并带走了,我的父亲走了,永远地走了……    
    


第五部分尾声  荏苒盈虚育古今

    清明上坟的时候,上海龙华烈士陵园是那样喧闹,我的丁是娥阿姨和打下江山的英雄一起长眠于那里,上海的亲人每年都去祭奠;我父亲呢,魂追大江而去;我那可怜的母亲安葬在她曾经神往的首都。那个曾经是很亲切很有记忆的时代就这么一晃而过了,那些曾经追求的荣誉、曾经历经的苦难,还有那么多的是是非非皆已成为过眼烟云,爱么,恨么?以至于重新想起来也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变得模糊,如果以今天的眼去看昨天的事甚至会有恍若隔世的感觉。我的爸爸妈妈和阿姨都走了,但依然是妈妈一个“家”,爸爸一个“家”,阿姨另一个“家”,他们仨魂各一方……    
    《沪剧志》和《新编沪剧小戏考》里有他们的名字,大街上的光碟商店里,还能找到我丁阿姨的演唱专辑,曾经辉煌的他们渐渐沉寂。漫步南京路福建路一带,曾记得旧上海和他们有过“亲密接触”的大大小小的戏院和茶楼书场少说也有二三十家,而今浅浅地作一番盘点,仅能找到戏院三两家……    
    我们家的莉莉早已退休,星儿依然飘泊在澳洲,惠儿正面临事业单位的改制,小海仍在国营企业奋斗;我的珊珊姐呢,独子娶了洋媳妇,年年月月等到的只有电话,在繁华的大上海形孤影单,还有我爸爸、妈妈和阿姨的那么多弟子呢,天各一方,从事着各自该做的事。今天的大街上到处飘着染出来的金发红发和黄毛,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他们从电视剧里理解旧上海的故事,连我也坐在家里,时不时地与电视、VCD及DVD结缘,只有在祭奠的时候,才放一段沪剧,让父亲金属般的嗓门亮起来,让母亲温宛的唱腔陪伴我,我也听阿姨的,我佩服我的丁阿姨,作为一个女人,能把自身的生命潜力挥洒得淋漓尽致,绝非凡人俗辈;我父母的生存活力和苦斗,也使吾辈难望其项背。    
    长期以来,我的偏见,我的幼稚和疏忽,给他们平添了许多烦恼和伤痛。大梦初觉,他们和我天人永隔,我连一声“对不起”都无处诉说……    
    思前想后,依稀觉得莫非人之初清亮之目光,极易受阻于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历史像一部循环往复、陈陈相因又代代出新的大戏;现实世界变幻莫测又一脉相承,每代人、每个人各有自己的迷惘和顿悟,而今我只需捧出我的痛,那像弹片一样深嵌于心房中的往事……    
    当我为了搜集资料走进天平路上海沪剧院院部的时候,美丽的小院安安静静,剧团的小金书记说,“上沪”已归属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下一步将面临改制,这让我想起母亲为之奋斗一生的三大目标:入党、进“国营”和演戏给毛主席看……    
    当初改制,为了改进国营去,今天改制是为了改变国有体制,此一时彼一时也,都一样是为了发展。戏曲从属于上个世纪的主要娱乐方式,市民通过戏曲认识社会,认知人生,并松松紧紧地与政治相连;而这个世纪却从属于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拉近了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距离,也拉近了与作为一个社会人生存的基本渴求。华亭路依稀还是旧时光景,丁阿姨小楼外墙上的爬山虎仿佛感知了春天的气息,正一层一层地泛出新绿,在薄薄的夕阳里被和风吹得一闪一闪,这时,从里面走出一个高高大大的外籍女士,惠儿说她认领了一个孤儿,刚刚办妥手续。我去时她正忙于搬家:要去北京发展了!    
    从前华亭路是好地方,现在更是好地段,因而也许还会再搬进一个洋人……          
    


第五部分后记

    这本书几乎夭折,这本书几乎使我魂归离恨天。这不是夸大之词,而是事实。    
    写书之念,始于1982年。那时,我去上海探亲,看到丁阿姨的书稿迟迟不能结尾,就帮她完成余下的章节,这就是那本《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我萌生了一个念头,也为我屈死的母亲写一本书。恰好,大学同窗正在策划一套《中国现代戏剧电影艺术家传》,约我写写自己的父母,于是我开始了采访和搜集素材。不久,两篇稿件完成,获得了同窗的肯定和赞许,我就想把文章扩充成书。与出版社联系,得到的答复是:每个剧种只出一个代表人物的传记。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