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左传- 第5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今而始大,比于諸華。光又甚文,將自同於先王。不知天將以為虐乎?使翦喪吳國而封大異姓乎?其抑亦將卒以祚吳乎?其終不遠矣。我盍姑儯峁砩瘢鴮幬嶙逍眨源錃w,將焉用自播揚焉?」王弗聽。
(傳三十·三)吳子怒。冬,十二月,吳子執鍾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己卯,滅徐。徐子章禹斷其發,攜其夫人以逆吳子。吳子唁而送之,使其邇臣從之,遂奔楚。楚沈尹戌帥師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處之。
(傳三十·四)吳子問於伍員曰:「初而言伐楚,餘知其可也,而恐其使餘往也,又惡人之有餘之功也。今餘將自有之矣。伐楚何如?」對曰:「楚執政眾而乖,莫適任患。若為三師以肄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罷之,多方以铡<攘T而後以三軍繼之,必大克之。」闔彛闹妒呛跏疾 
昭公(經三一·一)三十有一年
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經三一·二)季孫意如會晉荀躒于適歷。
(經三一·三)夏,四月丁巳,薛伯穀卒。
(經三一·四)晉侯使荀躒唁公于乾侯。
(經三一·五)秋,葬薛獻公。
(經三一·六)冬,黑肱以濫來奔。
(經三一·七)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傳三一·一)三十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內也。
(傳三一·二)晉侯將以師迹7东I子曰:「若召季孫而不來,則信不臣矣,然後伐之,若何?」晉人召季孫。獻子使私焉,曰:「子必來,我受其無咎。」季孫意如會晉荀躒于適歷。荀躒曰:「寡君使躒謂吾子:『何故出君?有君不事,周有常刑。子其圖之!』」季孫練冠麻衣,跣行,伏而對曰:「事君,臣之所不得也,敢逃刑命?君若以臣為有罪,請囚于費,以待君之察也,亦唯君。若以先臣之故,不絕季氏,而賜之死。若弗殺弗亡,君之惠也,死且不朽。若得從君而歸,則固臣之愿也,敢有異心?」
(傳三一·二)夏,四月,季孫從知伯如乾侯。子家子曰:「君與之歸。一慚之不忍,而終身慚乎?」公曰:「諾。」眾曰:「在一言矣,君必逐之!」荀躒以晉侯之命唁公,且曰:「寡君使躒以君命討於意如,意如不敢逃死,君其入也!」公曰:「君惠顧先君之好,施及亡人,將使歸糞除宗祧以事君,則不能見夫人。己所能見夫人者,有如河!」荀躒掩耳而走,曰:「寡君其罪之恐,敢與知魯國之難?臣請復於寡君。」退而謂季孫:「君怒未怠,子姑歸祭。」子家子曰:「君以一乘入于魯師,季孫必與君歸。」公欲從之。眾從者茫坏脷w。
(傳三一·三)薛伯穀卒,同盟,故書。
(傳三一·四)秋,吳人侵楚,伐夷,侵潛、六。楚沈尹戌帥師救潛,吳師還。楚師遷潛於南岡而還。吳師圍弦,左司馬戌、右司馬稽帥師救弦,及豫章,吳師還始用子胥之忠病
(傳三一·五)冬,邾黑肱以濫來奔。賤而書名,重地故也。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夫有所有名而不如其已。以地叛,雖賤,必書地,以名其人,終為不義,弗可滅已。是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齊豹為衛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義,其書為『盜』。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賤而必書。此二物者,所懲肆而去貪也。若艱難其身,以險危大人,而有名章徹,攻難之士將奔走之。若浮嘏丫漆璐罄鵁o名,貪冒之民將寘力焉。是以《春秋》書齊豹曰『盜』,三叛人名,以懲不義,數惡無禮,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勸焉,淫人懼焉,是以君子貴之。」
(傳三一·六)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是夜也,趙簡子夢童子裸而轉以歌,旦占諸史墨,曰:「吾夢如是,今而日食,何也?」對曰:「六年及此月也,吳其入郢乎!終亦弗克。入郢必以庚辰,日月在辰尾。庚午之日,日始有謫。火勝金,故弗克。」
昭公(經三二·一)三十有二年
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經三二·二)取闞。
(經三二·三)夏,吳伐越。
(經三二·四)秋,七月。
(經三二·五)冬,仲孫何忌會晉韓不信、齊高張、宋仲幾、衛世叔申、鄭國參、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
(經三二·六)十有二月己未,公薨于乾侯。
(傳三二·一)三十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內,又不能用其人也。
(傳三二·二)夏,吳伐越,始用師於越也。史墨曰:「不及四十年,越其有吳乎!越得歲而吳伐之,必受其兇。」
(傳三二·三)秋,八月,王使富辛與石張如晉,請城成周。天子曰:「天降禍于周,俾我兄弟并有亂心,以為伯父憂。我一二親昵甥舅不遑啟處,於今十年。勤戍五年。餘一人無日忘之,閔閔焉如農夫之望歲,懼以待時。伯父若肆大惠,復二文之業,弛周室之憂,徼文、武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則餘一人有大愿矣。昔成王合諸侯城成周,以為枺迹缥牡卵伞=裎矣韪<凫‘于成王,修成周之城,俾戍人無勤,諸侯用寧,蝥龠h屏,晉之力也。其委諸伯父,使伯父實重圖之,俾我一人無徵怨于百姓,而伯父有榮施,先王庸之。」
(傳三二·三)范獻子謂魏獻子曰:「與其戍周,不如城之。天子實云,雖有後事,晉勿與知可也。從王命以紓緒侯,晉國無憂;是之不務,而又焉從事?」魏獻子曰:「善。」使伯音對曰:「天子有命,敢不奉承以奔告於諸侯?遲速衰序,於是焉在。」
(傳三二·三)冬,十一月,晉魏舒、韓不信如京師,合諸侯之大夫于狄泉,尋盟,且令城成周。魏子南面。衛彪傒曰:「魏子必有大咎。干位以令大事,非其任也。《詩》曰:『敬天之怒,不敢戲豫;敬天之渝,不敢馳驅』,況敢干位以作大事乎?」己丑,士彌牟營成周,計丈數,揣高卑,度厚薄,仞溝洫,物土方,議遠邇,量事期,計徒庸,懀Р挠茫瑫f糧,以令役於諸侯。屬役賦丈,書以授帥,而效諸劉子。韓簡子臨之,以為成命。
(傳三二·四)十二月,公疾,遍賜大夫,大夫不受。賜子家子雙琥,一環、一璧、輕服,受之。大夫皆受其賜。己未,公薨。子家子反賜於府人,曰:「吾不敢逆君命也。」大夫皆反其賜。書曰「公薨于乾侯」,言失其所也。
(傳三二·四)趙簡子問於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諸侯與之;君死於外而莫之或罪,何也?」對曰:「物生有兩、有三、有五、有陪貳。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體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諸侯有卿,皆有貳也。天生季氏,以貳魯侯,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魯君世從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雖死於外,其誰矜之?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以然。故《詩》曰:『高岸為穀,深穀為陵。』三後之姓於今為庶,主所知也。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壯,天之道也。昔成季友,桓之季也,文姜之愛子也。始震而卜,卜人郑е唬骸荷屑温劊涿挥眩瑸楣逸o。』及生,如卜人之言,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既而有大功於魯,受費以為上卿。至於文子、武子,世增其業,不廢舊績。魯文公薨,而枺T遂殺適立庶,魯君於是乎失國,政在季氏,於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國?是以為君慎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左傳·定公
定公(經一·一)
元年,春王。
(經一·二)三月,晉人執宋仲幾于京師。
(經一·三)夏,六月癸亥,公之喪至自乾侯。
(經一·四)戊辰,公即位。
(經一·五)秋,七月癸巳,葬我君昭公。
(經一·六)九月,大雩。
(經一·七)立煬宮。
(經一·八)冬,十月,隕霜殺菽。
(傳一·一)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晉魏舒合諸侯之大夫于狄泉,將以城成周。魏子蒞政。衛彪傒曰:「將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義也。大事奸義,必有大咎。晉不失諸侯,魏子其不免乎!」是行也,魏獻子屬役於韓簡子及原壽過,而田於大陸,焚焉,還,卒於甯。范獻子去其柏槨,以其未復命而田也。
(傳一·一)孟懿子會城成周,庚寅,栽。宋仲幾不受功,曰:「滕、薛、啵嵋垡病!寡υ自唬骸杆螢闊o道,絕我小國於周,以我適楚,故我常從宋。晉文公為邸林耍唬骸悍参彝耍鲝团f職。』若從邸粒魪乃危辔!怪賻自唬骸港‘土固然。」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奚仲遷于邳,仲虺居薛,以為湯左相。若復舊職,將承王官,何故以役諸侯?」仲幾曰:「三代各異物,薛焉得有舊?為宋役,亦其職也。」士彌牟曰:「晉之從政者新,子姑受功,歸,吾視諸故府。」仲幾曰:「縱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諸乎?」士伯怒,謂韓簡子曰:「薛徵於人,宋徵於鬼。宋罪大矣。且己無辭,而抑我以神,誣我也。『啟寵迹辍唬浯酥^矣。必以仲幾為戮。」乃執仲幾以歸。三月,歸諸京師。城三旬而畢,乃歸諸侯之戍。齊高張后,不從諸侯。晉女叔寬曰:「周萇弘、齊高張皆將不免。萇叔摺欤咦舆‘人。天之所壞,不可支也;眾之所為,不可奸也。」
(傳一·二)夏,叔孫成子逆公之喪于乾侯。季孫曰:「子家子亟言於我,未嘗不中吾志也。吾欲與之從政,子必止之,且聽命焉。」子家子不見叔孫,易几而哭。叔孫請見子家子。子家子辭曰:「羈未得見,而從君以出。君不命而薨,羈不敢見。」叔孫使告之曰:「公衍、公為實使群臣不得事君,若公子宋主社稷,則群臣之愿也。凡從君出而可以入者,將唯子是聽。子家氏未有後,季孫愿與子從政。此皆季孫之愿也,使不敢以告。」對曰:「若立君,則有卿士、大夫與守龜在,羈弗敢知。若從君者,則貌而出者,入可也;寇而出者,行可也。若羈也,則君知其出也,而未知其入也,羈將逃也。」喪及壞隤,公子宋先入,從公者皆自壞隤反。
(傳一·三)六月癸亥,公之喪至自乾侯。戊辰,公即位。季孫使役如闞公氏,將溝焉。榮瘢Z曰:「生不能事,死又離之,以自旌也。縱子忍之,後必或恥之。」乃止。季孫問於榮瘢Z曰:「吾欲為君謚,使子孫知之。」對曰:「生弗能事,死又惡之,以自信也。將焉用之?」乃止。
(傳一·四)秋,七月癸巳,葬昭公於墓道南。孔子之為司寇也,溝而合諸墓。
(傳一·五)昭公出故,季平子鹅稛>旁拢瑢m。
(傳一·六)周鞏簡公棄其子弟而好用遠人。
定公(經二·一)二年
春,王正月。
(經二·二)夏,五月壬辰,雉門及兩觀災。
(經二·三)秋,楚人伐吳。
(經二·四)冬,十月,新作雉門及兩觀。
(傳二·一)二年,夏,四月辛酉,鞏氏之群子弟俸喒
(傳二·二)桐叛楚。吳子使舒鳩氏誘楚人,曰:「以師臨我,我伐桐,為我使之無忌。」秋,楚囊瓦伐吳,師于豫章。吳人見舟于豫章,而潛師于巢。冬,十月,吳軍楚師于豫章,敗之。遂圍巢,克之,獲楚公子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