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 第5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秘密出境。于5 月中旬抵达莫斯科。然后从这里乘坐马车,到莫斯科郊区
兹维尼果罗德镇附近的一座乡间别墅。这是沙皇时代一个地主的庄园,叫作
银色别墅,因其白色的墙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而得名。楼房面临公路,楼后
是漂亮的花园,穿过花园是座小山,山上长满树木。山后有条溪流,两岸绿
树成荫。

楼分三层,六大秘书处的办公室在一层。二层有可容七八十人的客厅,
六大的全体会议就在此厅举行。二楼其它房间住大会代表,瞿秋白、周恩来
等都住在这里。三楼也住代表。别墅附近有一个国营农场,和一些零落的农
舍,田野一片碧绿,正是初夏的景色。

6 月中旬,多数代表已经到达。14、15 日,召开政治谈话会,一个小
范围的准备会议。

瞿秋白、周恩来、蔡和森、李立三、王若飞、项英、关向应、向忠发、
邓中夏、苏兆征、张国焘等人参加,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也出席了会议。会
间讨论了由瞿秋白起草的准备提交大会的政治报告。在6 月17 日以前,斯
大林会见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瞿秋白、苏兆征、周恩来、邓中夏、李立三等,
请他们介绍中国革命斗争的形势和任务,并对中国革命问题发表了意见。在
大会进行中,斯大林还会见过大会主席团的中国同志。对于中国革命的形势,
斯大林认为处于两个高潮之间,即革命处于低潮而不是高潮,但正在走向高
潮。

李立三等同志提出:中国各地都在不断发生工人、农民的斗争,革命
形势是好的。斯大林不赞成这种乐观的估计,他用红蓝铅笔在纸上画了几条
曲线,然后又在曲线的最低点画了几点浪花。这是说,即使是革命处于低潮,
也会溅起几朵小小的浪花,切莫把这些浪花看成是高潮。这个生动和贴切的
比喻,使多数与会者心悦诚服。

6 月17 日,周恩来、瞿秋白分别主持了下午和晚间举行的预备会,讨
论通过了大会议程,大会主席团、秘书处、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组成和名
单。

18 日下午,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主席团中有瞿秋白、
周恩来、李立三、蔡和森、邓中夏、向忠发等,还有斯大林、布哈林。

瞿秋白代表第五届中央委员会致开幕词。他说:在我们党的五大和六
大之间,中国革命经历了一个很严重的危急时期。反革命势力一致行动,来
压迫、屠杀我们,甚至集合全力来消灭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领导工农群众,
同国际帝国主义及一切反革命作坚决的斗争,这是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的。
我们虽有无数同志领导工农战士以全力同敌人斗争而致牺牲,他们流下来的
血创造了伟大的光荣历史。可惜,由于党中央陷入了机会主义,使革命遭受
失败。八七会议纠正了机会主义的错误,但党内还存在许多错误倾向,如盲
动主义等等。这次大会一方面要肃清机会主义的残余,另一方面也要肃清一
切变形的机会主义。瞿秋白要求大会充分发扬民主,尤其希望负责同志将经
过的事实报告出来,由大会指出什么是机会主义,什么是布尔什维克主义,
使全党明白。他说,六大一定能够纠正一切错误倾向,使党走到正确路线上
来,完成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伟大任务。

从6 月19 日起,大会开始正式议程。当天,共产国际书记布哈林作了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报告,长达九个小时。报告中关于中国革
命形势的看法,与斯大林的意见一致。


20 日,瞿秋白代表第五届中央委员会作了政治报告。早在4 月间,他
已写成一个书面报告《中国革命与共产党——关于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
中国革命的报告》,约十万字,分为三章:中国革命领导权之争;中国共产
党之过去与前途;中国革命当前的问题。

在口头报告中,他只就书面报告未展开的意思,加以阐述和补充,分
为五个问题:1.中国革命问题;2.过去的教训;3.现在阶段盲动主义的
危险;4.革命形势;5.党的任务。口头报告长约七万字,也讲了九个小时。
银色别墅的安宁的环境,给六大的代表们提供一切方便的条件和充分的时
间,来回顾历史,总结教训,展望未来。这与在白色恐怖中,在国内匆忙地
召集言不能尽意的会议,条件之悬殊,真有天地之隔。这也许是一些报告的
时间,安排得相当充分的原因吧!

瞿秋白在政治报告中,正确地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
论述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批评了右倾机会主义错
误。对于“左”倾盲动主义,他进行了自我批评,也希望代表们批评自己。
他说:“机会主义与盲动主义,都带有着国民党主义的余毒”,①“八七后认
‘过火’或‘阻止革命’为机会主义,禁止杀土豪劣绅是机会主义;所谓社
会主义是杀人放火,杀人愈多,社会主义亦愈多,土地平均是最社会主义,
最共产主义了,完全表现小资产阶级倾向。新的机会主义倾向与盲动主义有
关。盲动主义是机会主义反过面来。马日事变,不准备暴动,固然是机会主
义,但有的只几十人,亦要来暴动,说今天不能不暴动,主张暴动即社会主
义,不暴动即资产阶级的机会主义。”②他希望全党对于盲动主义有深入的
认识,他说:“现在各处党部亦反盲动主义,人人都反盲动主义。盲动主义
是非常之危险的东西。但是不懂盲动主义是什么,而形式上的反对,更危险”。

③。。 ①②③《秋白同志报告》(手稿)。
盲动主义表现在土地问题上,是主张没收所有一切土地。瞿秋白在报
告中批评了这种观点,他说:我们的党纲是土地国有,没收一切地主的土地,
不是没收自耕农的土地。

这一个意见,中央曾与毛泽东同志争论过,毛泽东同志曾经说道中国
已经是十月革命了,必定要没收一切所有的土地。瞿秋白指出,在农民运动
发展的地方,并非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些地方如果要巩固已有的革命成果,
他们必须向外发展,在有被敌人消灭的危险的时候,则应该避开,采取游击
战争的方式,保持自己的实力,而另一方面四面发动,导引起周围的其它地
方的农民群众。我们现在对于农民,要领导他们在各种环境之下,采取一切
的斗争方式,凡是农民所需要的即要立刻领导他们斗争,从抗租抗税乃至于
游击战争,甚至更进一步的“割据”——这“割据”不是死板的,而是要扩
大这一个形势。

这里,瞿秋白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的思想,是非
常宝贵的。

在批评盲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时候,瞿秋白提出了“共产党内的枪杆
子主义”的问题。他说:南昌暴动和广州暴动过程中,表现出大多数从事军
事工作的同志接近群众少,时怀幻想,以为单纯依靠枪杆子就可以获得革命
胜利。他说:须知共产党员,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员,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谋解
放,非用枪械所能达到。这里,瞿秋白批评了党内一些同志的单纯军事观点
以至军事投机的错误,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如果把这段话,特别是这段话


的后半部分,不同他一直重视革命武装、革命战争,重视红军游击战争和武
装割据等正确的主张联系起来考察,那么,非常容易使人误解他是在反对“枪
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这一著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论断。后来在十年动乱中,
他的这一观点果然成了“英雄们”声讨批判的一条不小的“罪状”!

瞿秋白痛感于自己以及党的一些领导人既缺乏革命实践锻炼,又缺乏
革命理论修养,对于革命造成的损害,在报告中说:实际的群众运动,我是
受着他的教训,比书本上的教训还要好。又说:吾党缺少理论,革命的党要
正确的理论的工作人员,就算几十人也是好的。无理论的党,必归破产。吾
党有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同志,都要训练。要有党的理论才能使党充实,
这并非说单一个理论便可以革命,吾党在八年中,革命运动的发展,根本理
论缺乏,是党的弱点之一。一个党,一个党员,一个革命者,只有用革命的
理论武装起来,才能在革命实践中,得到胜利和成功,而经过革命实践的检
验,革命理论将会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更好地指导革命运动的前进。

中国大革命失败,究竟责任在谁?党内有强烈的反映。一些同志严于
指责别人,而疏于批评自己;有的人则挟有私怨,一味要求追究个人责任。
瞿秋白不赞成这种指责和追究,而主张严于责己。他说:我们也可以批评国
际,说对中国的指导如何,如何不切实!又是其他什么指导人的原因等等,
而发生机会主义;但是这并不能去掉自己的责任。

对于张国焘在会议中缺乏与人为善,热衷于指责别人,不利于党的团
结的行为,瞿秋白毫不客气地予以批评。下面是在报告结束时的一段对话:

秋白:关于过去的事,或者国焘是对的,秋白对的,独秀对的,这些
问题讨论起来是有意义的,但不能同我们目前任务相比。

国焘:你一个人讲了九个钟头,七七八八讲了一大批。

秋白:我们应指出不对的,指出少数主义、改良主

义的倾向,大家来纠正,至于辨别个人是非,并不是不需要,希望组
织委员会来解决,将来向大会报告即可。这是议事日程上已决定的问题。现
在我的报告完了。(全场鼓掌不止)

瞿秋白报告中一个主要的错误,是仍然把当前中国革命的形势估计过
高,认为革命有无间断的进展,革命显然是高涨的,因此党的总策略仍是武
装暴动夺取政权。此外,八七会议以后中共中央在组织上实行惩办主义,以
致发展到十一月会议时处分了一大批党的高级干部(包括周恩来、毛泽东
等)。瞿秋白在报告中没有检查这个错误,反而认为十一月会议的执行党的
纪律,是必要的。

从21 日起,代表们用了七天时间对瞿秋白的政治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
论。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也批评了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
义错误。会议充分发扬了党内民主,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者无罪,闻者
足戒。大会成立了政治、组织、职工运动、苏维埃运动、宣传、青年、妇女、
财政审查、军事、农民土地等委员会,瞿秋白参加了政治、组织、职工、苏
维埃、宣传、农民土地等六个委员会,并担任政治委员会的召集人。在认真
听取代表们批评意见的基础上,6 月28 日,瞿秋白在全体大会上作了关于
政治报告讨论的结论。

在结论中,瞿秋白进一步作了自我批评,深入地剖析了盲动主义和命
令主义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和思想理论根源,进一步认识了“左”倾错误的
危害。对于命令主义,他说:布哈林同志发现了我们的命令主义,把党变成


了老爷党,老爷叫工人做事,做得好就给赏,有同志无处安插就给他工作,
这就是我们害了工人。如果这样继续下去,无论订好了什么好政策也是不行
的。对于会议代表一再提出的陈独秀参加会议的问题,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