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妙玉排序之谜(下)-刘心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妙玉排序之谜(下)-刘心武-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珍贵的佛教树木。那么释迦牟尼据说,当时就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所以菩提,也就是菩萨的意思,延伸开来也就是救苦救难一类的意思。那么度恨菩提最后引导贾宝玉,度过了所有的艰难困苦,最后把恨 
,情感当中最高的那一档都度过去了,使他最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这个女性是谁?这个就是影射妙玉。所以实际上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妙玉,才是贾宝玉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四位女子。这在第五回警幻仙姑引出四位仙姑和贾宝玉见面的时候,就已经向读者透露了。这反映在他的整体构思当中,妙玉在前八十回出场的次数虽然比较少,戏份儿比较淡,但是在八十回以后,她将是一个使落难的贾宝玉和落难的史湘云,终于脱离苦难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关键人物。她是一个度恨菩提。这在下面,我还会展开来讲这个意思。 
 
  (《红楼梦》里的太虚幻境,是一个谜语式的布局方法,作者曹雪芹用“贾宝玉梦游太虚境幻”一段来对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做了概括性预言,给读者摆出一个大概的阵式,具体到里面的四位仙姑,历来很少有人研究。刘心武先生认为,她们分别代表了贾宝玉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四位女性,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这三位女性,可以说是公认的与贾宝玉关系密切的人,没有疑问。但是第四位的妙玉是不是有些牵强呢?如果妙玉也是贾宝玉一生中最重要的女性之一,那么为什么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作者给予她的笔墨如此吝啬,这是不是有太大的猜测成分呢?刘心武先生是否还有足够的证据来证实这一观点呢?) 
 
  (红楼十二曲)那么我这么说,确实有的朋友会提出来,咱们还要讨论,应该讨论。我从来不觉得,我自己的就都是对的。不要以为,我在这儿讲这些东西,我来开一个讲座,就好像说我都是对的。我要把正确的告诉大家,你跟我想的不一样,你的就都是错的,不是这个意思。《红楼梦》是一个公众共享的研究的古典文学的宝库。我只是把我自己通过仔细钻研以后的心得,很诚恳地告诉大家。到现在为止我之所以告诉你,就是因为我现在觉得,我这个还是对的;或者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或者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希望你来跟我讨论,通过你讨论以后,也可能纠正了我确实存在的错误;也可能咱们俩各自保留自己的看法,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我们对《红楼梦》的兴趣肯定就更浓了,我们对它的理解就都各自加深了。我想我们是这个目的,所以要讨论。我们现在要讨论什么呢?如果说,刚才我们所说的这些事情,刚才我所讲到这些,还都不足以说明,曹雪芹这么看重妙玉,是因为妙玉在贾宝玉一生当中起的那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看《红楼梦》十二支曲。《红楼梦》十二支曲是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那个正册的画和诗,那个判词是匹配的;也是来概括十二位女性她们的命运的。 
 
  (《红楼梦》第五回是特别耐人寻味的一回,也是理解《红楼梦》人物最关键的一回。在这一回里,曹雪芹设置了很多伏笔,真可谓呕心沥血,用心良苦。在这一回的每一句后面,都隐藏着许多故事。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见到金陵十二钗的册页,里面有正册、副册和又副册。每一册各有十二个人物,其中正册里面分别有十一幅画和十一首诗。她们的排名依次是:林黛玉、薛宝钗分列一二;第三,贾元春;第四,贾探春;第五,史湘云;第六,妙玉;第七,贾迎春;第八,贾惜春;第九,王熙凤;第十,巧姐;第十一,李纨;第十二,秦可卿。贾宝玉看完这十一首诗之后,警幻仙姑又命人演奏曲目,一个演奏了十四支曲。这十四支曲分别是:第一,红楼梦引子;第二,终身误;第三,枉凝眉;第四,恨无常;第五,分骨肉;第六,乐中悲;第七,世难容;第八,喜冤家;第九,虚花悟;第十,聪明累;第十一,留余庆;第十二,晚韶华;第十三,好事终;第十四,首尾。飞鸟各投林。经红学家考证,这十四支曲也是对十二位人物最终命运的概括和暗示。但是为什么是十二个人,而用了十四支曲呢?下笔谨慎的曹雪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漏洞呢?刘心武又是如何解释这一问题的呢。) 
 
  那么我们就发现,在《红楼梦》十二支曲里面,有一曲叫《枉凝眉》,记得吧。而且如果你仔细对比的话,就发现在第五回里面金陵十二钗正册的排序和《红楼梦》十二支曲的排序,不完全匹配。这个现象你注意到了吗?现在咱们捋一下,所谓《红楼梦》十二支曲,是里面警幻仙姑说十二支曲,实际上她给了书里面的贾宝玉一个文字稿。让贾宝玉一边看这个一边来听,实际上是十四支曲。前面有一个是引子,最后有一个是收尾,当中是十二支曲。所以实际曲子是十四首。那么说十二也行。咱们先不去把引子跟收尾算上,当中的十二支曲,你就注意到了,它和正册里面,册页里面十一幅画,不完全匹配。因为《红楼梦》里面所写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那个册页实际上只有十一页,因为林黛玉和薛宝钗合为了一页了。可是十二支曲真有十二支曲。一个是十一,一个是十二,这个数就不一样。而且一般人都认为,第一曲,十二支曲第一曲叫做《终身误》,是以贾宝玉的口吻,把两个人都说了。既说了林黛玉,又说了薛宝钗。(《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这不就相当于《红楼梦》里面所写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的那第一幅画和第一首诗吗?对不对呀。也就是说最后我们发现,十二支曲里面多出一支曲来,就是第二支曲。从第四支曲,也就是说去了引子以后的第三支曲,就和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面的排序就吻合了。因为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面的第二幅画,第二首诗说的谁,说得贾元春。那么你现在看《红楼梦》十二支曲,它的《恨无常》,不算引子和收尾,它是第三,底下就都可以对应了。册页里面第三是贾元春,第四是探春,第五是史湘云,然后你往下,一直到秦可卿。在十二支曲里面,如果你把第二支《枉凝眉》挑出来,单拿出来以后,跟其他都是配套的。都可以配套,明白了吧。就是说《终身误》,这就等于是黛钗合一的一个,然后就是元春、探春、史湘云、妙玉、迎春、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所以就必须要研究这个《枉凝眉》曲,怎么会曲子的数目比册页里面的画跟诗多了一个。而且这一曲叫做《枉凝眉》,这一曲究竟说的是谁。你看现在那些一般的《红楼梦》版本里面的解释,就都告诉你,这一首说得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从字面上来看这么说,似乎也说得通。《枉凝眉》这个曲子怎么说的,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面,也把这首曲当作歌颂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的一个主题曲。幽咽婉转地唱出里面的词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这个要理解成贾宝玉和林黛玉,好像说得通。因为你想美玉无瑕,不就是贾宝玉,他戴着通灵宝玉嘛。说林黛玉是阆苑仙葩,因为她绛珠仙草,模模糊糊也还对得上茬儿。更何况林黛玉最后是爱哭,林黛玉是还泪,一生要把她的泪水,还给贾宝玉。因为在天界,贾宝玉是神瑛侍者,曾经灌溉过绛珠仙草,所以最后有什么,多少泪珠儿如何如何,多少年来没有人怀疑过,就觉得这首曲说得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枉凝眉》曲,正如刘心武先生所说,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说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就连现在通行的《红楼梦》,它为这一支曲的注解,仍然是说指宝黛二人。多少年来,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疑问,而刘心武先生在对妙玉这一人物的探究中,发现了这支曲的另外的一个解释。这种解释或许能够破解,曹雪芹写作十四支曲的初衷。) 
 
  但是现在为什么要讨论,因为在《终身误》的曲子里面,已经用贾宝玉的口吻,说到了林黛玉和薛宝钗了。怎么会又来一个《枉凝眉》,又单说一遍,但是这一遍里面,好像没有薛宝钗了,单说贾宝玉和林黛玉呢?另外林黛玉她是仙草,大家知道什么叫做葩。葩说的是花,林黛玉她不是花,她始终是天界一株草。究竟这说得是谁,再一推敲觉得很有趣了。阆苑,阆苑这个泛指了,大观园也可以叫做阆苑,很美丽的园林。仙葩,怎么会忽然出现这个字样,仙葩。我们在《红楼梦》正文里面,就发现曹雪芹写道怡红院。怡红院有什么花?怡红院有海棠花。海棠花是谁的象征呢?这个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时候,我们都很清楚,就是史湘云。海棠花是象征史湘云的。在《红楼梦》写到怡红院的海棠花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文字呢?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所以一个是阆苑仙葩,就很可能说得是史湘云。因为大家知道史湘云的丫头叫什么,叫翠缕。那么曹雪芹他在写到,怡红院的海棠花的时候,他为什么用这样的字眼呢。他说这个海棠花,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红楼梦》的文字,它有一个特点,它总是前后相互呼应的,它在无意随手之间,它总是要传递很多信息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讨论,一个是阆苑仙葩,因为在描写怡红院的海棠的时候,作者很明确的使用了“葩”的这个字眼。而且作者给史湘云所设计的丫头的名字就是翠缕,因此一个是阆苑仙葩,这有可能指的史湘云。那么一个是美玉无瑕,不一定指的是贾宝玉,谁美玉无暇,妙玉。在关于妙玉的判词和关于她的《世难容》曲里面,很明确地说,妙语是美玉。 
 
  (《世难容》: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美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大家记得关于妙玉的那幅画,一块美玉落在污泥里面。美玉无暇,这个字眼本身就在说妙玉的时候就出现过,所以很可能一个是美玉无瑕,说的是妙玉。那么这样一想的话,思路就豁然贯通了。就是你想一想,我们刚才分析了,太虚幻境四仙姑,四位女性是谁呢,就是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妙玉,四位女性。那么现在他给她写成曲,第一曲是有两个女性合一,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那么第二曲很可能就是把这四个重要的女性当中的另外的两个再合在一起来说,一个就是史湘云,一个就是妙玉。我不是说我的思路就是对的,但是这样探究,还是很有意思的。那么你再推敲,你把这个话拆开推敲,相应于,一个是阆苑仙葩,这个句子下面所说的就是,“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贾宝玉和史湘云,在前八十回里面,看不出他们俩有爱情关系。他们俩就是亲如兄妹,或者说是大家都没有性别感。天真烂漫的生命,进行完全没有遮拦的交流,是一种人生最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