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述金瓶梅(节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细述金瓶梅(节选)-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雷诺安(法国研究“金学”专家)说,《金瓶梅》绝不是一部“淫书”,而是明代的风俗图。
  法国文学家早在1853年就翻译了《金瓶梅》第一回,现在,法文全译版的出版,极大地改变了《金瓶梅》的地位和形象。
  6. 张远芬
  《金瓶梅》是一个学术大课题,研究大工程,要继续深入研究下去。
  《金瓶梅》有鲁味儿,鲁南方言占很大比重。
  7.王利器
  《金瓶梅》里问题多得很,要深入研究下去。在从事《金瓶梅》研究的学者中,夫妇都参与的就有好几对,这很好。
  8. 杨彤
  《金瓶梅》不是宣扬宿命论,而是反迷信,嘲笑迷信。
  9. 宁宗一
  对《金瓶梅》要有多元、多层次的思维格局,封闭、教条的心态会导致阅读的失败。我们应把杰出小说看成是有多个窗口的房间。
  10. 杜学平
  我赞成宁宗一的主张,我认为《金瓶梅》需要“寻美”的批评。
  11. 白维国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的一半,这话是我的老师说的。
  12. 梅节
  《金瓶梅词话》的讹误很多,作者不可能是大名士,不可能是传统文人。
  13. 古今
  《金瓶梅词话》本不是“拟话本”,而就是“话本”。我认为崇祯本强奸了词话本原意的朴素。
  14. 陈东有
  我也认为《金瓶梅》不是大名士所作,与日本荒木猛先生的意见一致。
  15. 宋
  《金瓶梅》作者就是一个才子,并不一定是大名士。
  16. 刘辉
  《金瓶梅》作者是否兰陵笑笑生?是否兰陵人?不管怎么说,峄县当然是古兰陵之一,这个说法应当是有影响的,提出来也比较早的。所以,这次讨论会决定在枣庄峄县(即古兰陵)召开。
  17. 魏子云
  兰陵有两个,我想过,荀子是兰陵令,他主张“性恶说”,《金瓶梅》这部作品的观点就是“性恶说”,这是很有意义的。《金瓶梅》的地理背景是山东的。清河当时属于河北,可作者把它写为山东,现在也确是山东的。
  18. 朱传誉
  《金瓶梅》不仅是属于山东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不但是山东的荣耀,也是世界的荣耀。
  19. 周续庚
  《金瓶梅》的内容主要描写人欲,西门庆是人欲的化身,其妻妾各项人等共同的特点是对人欲的不加节制的疯狂追求,只不过追求的手段不同。
  20. 朱俊亭
  西门庆有新的经济观点,经商资本成几十倍增长,金银与权力的交易得心应手,贵妇人、官场对他刮目相看,这说明“金钱万能”的反传统思想已经出现。人们的价值观已经转变,这对停滞不前的封建社会是一种反动。
  21. 王鸿芦
  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到西门庆所生活的时代,历史不断地回旋,一直实现不了资本主义,一直是“萌芽”。西门庆生活的背景就是这个神秘的怪圈。《金瓶梅》的女人们死命地往这个怪圈里钻,钻到怪圈里才能踏浪逐潮。《金瓶梅》里的女性描写引导着我们走,引导着我们去关心她们的灵魂。
  22. 杨乐堂
  我认为将西门庆经商的性质定为原始资本积累是错误的。西门庆没有提供资本积累发展的条件,而是国家的蛀虫,有消费而无生产。《金瓶梅》中的性描写并非主题,主题是反映封建社会的没落,而性描写仅仅是一种武器,是表现主题的一种手段。如果没有这种描写,就很难反映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特点。
  23. 陈益源
  《金瓶梅》在越南,从1905年至1968年有三百余种,《红楼梦》1963年才在越南问世。其实,越南是最有资格谈论《金瓶梅》的。大概因为战争,有大批书籍还封存在地窖里,没有打开。
  24. 周钧韬
  国际上有十几个有影响的“金学”研究会(者),英国、法国、日本比较多。国内的研究水平如果上不去,人家就不愿意来。台湾研究多比大陆好得多。

  四 《金瓶梅》是比较难以研究的小说

  聂绀弩先生谈过:“不吃马肝,不为不知味。(汉景帝语)未看《金瓶梅》,或看了不谈,不为无知、浅学,虽然听说前《苏联百科词典》说它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谈〈金瓶梅〉》)法国大百科全书介绍说:“《金瓶梅》为中国16世纪的长篇通俗小说,它塑造人物很成功,在描写妇女的特点方面可谓独树一帜。全书将西门庆的好色行为与整个社会历史联系在一起,它在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新。”(王丽娜:《金瓶梅》在国外)无论《美国大百科全书》也好,前《苏联百科词典》也好,《法国大百科全书》也好,都说《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因此,我们认为《金瓶梅》是目前近现代文学中应该研究,也值得研究的一部小说,是否可以从下列诸方面加以探索:——版本、作者、成书之谜——古人(指逝者)评论——今人(在世者)评点——时代背景——主要内容——思想倾向——结构布局——人物描写——艺术风格——表现技巧——社会风俗——对后世影响但是,四百多年来《金瓶梅》确又是比较难以研究的一部小说。单从艺术风格方面来考察,是否有以下几个“特征”呢?
  第一,它开创了作家(作者)不必依赖传统题材和民间集体创作,而独出心裁地自由描写,以反面人物为中心;第二,它开创了长篇小说表现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当时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为描写对象的新途径;第三,它开创了以一个城市社会或一个家族生活为主要轴心,开展具体情节描写的新路子;第四,它开创了以长篇小说暴露现实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缺陷和讽刺整个时代的先河;第五,它开创了对勾栏用语、市井流行的歇后语、谚语等的熟练运用,说明全书一度同说唱艺术有过极深的血缘关系。
  为什么说它又比较难以研究,因为有些谜底未揭开或者说有些先天性的难题尚未突破:第一,因为《金瓶梅》中有大量色情、淫秽的描写,作者又不愿公开自己的真实姓名与创作动机,作者是谁,版本情况,创作年代或写书经历等等基础研究打不开,有碍于其他方面的研究;第二,因为过去《金瓶梅》被列为“淫书”、“禁书”,不让一般人阅读。就是出版社翻印,也范围有限,只限于“士大夫”阶级(层),用现在的话来说只限于有级别之士(学者、专家、研究员、博士),这当然妨碍欣赏与研究;第三,自古至今四百多年来,对《金瓶梅》这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极不公平,无论它的对与错,都应该让人们阅读、讨论,难道《聊斋》不是表面上的鬼书而实质上的人书吗?缺乏广泛的群众欣赏,对思想倾向、艺术技巧、艺术性、感染力等的交流,都是无法得到社会精神思想的反馈,没有自由阅读,何来自由欣赏,又怎么样去辨别是非?因此,专家们大声疾呼对《金瓶梅》开禁,引导读者正确阅读理解。
  何况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门开放,经济交流迅速,自由旅行满天飞,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港、澳、台以及日本、欧美诸国,有的广泛印行,大量出版,国人可以普遍阅读与欣赏,探索与研究,因之便有一些不良版本流入国内,书商牟利,公开盗版,充斥书市,高价销售,蛊惑读者,毒害青年。
  专家们认为,与其让一些不正当的渠道流入一些不良版本,与其缺乏正确引导,让广大青年误入歧途、暗中阅读,不如开禁,公开出版发行良本、善本、洁本等,让中国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名著,拨开迷雾,阳光直射,正面欣赏,正当研究,去掉一些负面影响,帮助广大青年读者走过这段《金瓶梅》的“躁动期”。


  第二章 《金瓶梅》的版本与作者

  一 版本流传(1)

  (一)抄本
  《金瓶梅》问世后,先以抄本流传。
  最初谈及《金瓶梅》抄本流传的是袁中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给董思白的信:“《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幸一的示。”后其弟小修在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八月所写的《游居柿录》里又说:“继晤董太史思白曰:‘近有一小说,名《金瓶梅》极佳。’予私识之,后从中郎真州,见此书之丰。”
  但据有的研究者考证,董思白与袁小修谈到《金瓶梅》小说情形,当在万历二十二年秋至二十三年四月底,地点在北京。
  今据有关记载,最初藏有《金瓶梅》抄本的有下列诸家:
  1。 王世贞。屠本畯《山林经济籍》云:“王大司冠凤洲先生家藏全书。”
  又谢肇淛《金瓶梅跋》云:“此书向无镂板,钞写流传,参差散失。唯弇州家藏者最为完好。”
  2。 刘承禧。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引述袁中郎语云:“今惟麻城刘延白承禧家有全本。”
  3。 徐阶。据前引袁中郎语后又说,刘承禧“盖从其妻家徐文贞录得者”,文贞,徐阶谥号。其孙徐元春乃刘承禧之岳父。
  4。 袁宏道。袁中郎给谢肇淛信云:“仁兄近况何似?《金瓶梅》料已成诵,何久不见还也。”谢肇淛《金瓶梅跋》云:“余于中郎得其十三。”
  5。 袁中道。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云:万历三十七年,“小修上公车,已携有其书,因与借抄挈归”。按:此书可能即宏道之书。
  6。 沈德符。见前《万历野获编》所引。又李日华《味之轩日记》云:“伯远携其伯景倩所藏《金瓶梅》小说来”云云。景倩,乃德符字。
  7。 文在兹。薛冈《天爵堂笔余》云:“住在都门,友人关西文吉士以抄本不全《金瓶梅》见示,余略览数回。”文吉士即文在兹,万历二十九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8。 王宇泰。屠本畯《山林经济籍》云:“往年予过金坛,王太史宇泰出此,云以重资购抄本二帙。”
  9。 王稚登。屠本畯《山林经济籍》云:“复从王征君百谷家又见抄本二帙,恨不得睹其全。”王稚登,字百谷。
  10。 丘志充。谢肇淛《金瓶梅跋》云:“余于丘诸城得其十五。”丘志充,字左臣,山东诸城人。又云:“余于袁中郎得其十三,于丘诸城得其十五,稍为厘正,而阙所未备,以俟他日。”
  关于“抄本”问题,应注意下列诸方面:
  (1)抄本开始在社会上流传约在万历二十年以后,过了20年以后,才在江苏苏州新刻。
  (2)抄本书名均称《金瓶梅》。据薛冈《天爵堂笔记》所记,前有东吴弄珠客序。又据谢肇淛《金瓶梅跋》称:“全书为二十卷。”
  (3)除提及王世贞、刘承禧及徐阶曾家藏全本外,其他多为残本。又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云:“原本实少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遍觅不得。”不知是否属实。
  (二)刻本
  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在江苏苏州,由当时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公元1574—1646年,字犹龙,别署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长洲,即今江苏吴县人。曾任寿宁知县,重视与酷爱小说、戏曲和通俗文学)辑有话本集“三言”——《喻世明言》、《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