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死亡的宝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指向死亡的宝藏- 第3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净净。看到这样的消息,柯蒂斯总是冷笑。他不是怀疑报上消息的真实性,即使没有这样的报道,他也知道马科斯肯定不会放弃对山下奉文藏金的挖掘,他笑的是马科斯没有他柯蒂斯掌握的藏宝图,量他也挖不出多大个名堂来,不仅很难找到下山奉文藏金的确切位置,即使找到了,也不敢轻意去碰,除非他不想当总统,让一大批一大批的人去送死。而马科斯不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当总统和发大财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报上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说每挖出一处山下奉文藏金,都会在宝物的旁边发现一个空空如也的精致的盒子,这些盒子制造得一模一样……来图森避难的时候,柯蒂斯什么也没带(连必须的生活用品也没来得及打包带上),但是,有一样东西他是不会忘记的,就是那172张藏宝图,他把藏宝图用油纸裹好,裹成很细的一绺,像一根木棒似的,然后,外面再用铁皮包住。
空盒子
  两个多月之后,柯蒂斯突然在报上发现了一条让他既震惊又高兴的消息。
  写这条消息的作者,是《菲律宾新闻报》一个有名的记者,以前写柯蒂斯故事在该报上发表的,就是此人。消息说,大约在半个月前,马科斯总统又派出了以贝尔带队的暗杀小组,前往美国,暗杀柯蒂斯。他们杀死了无数个柯蒂斯,但没有一个是真的。鉴于世界舆论的巨大压力,以及白宫方面的严厉申斥,日前,马科斯已招回了他的暗杀小组。
  吉加和巴尔莫雷斯没有看错,柯蒂斯的确是一个富于同情心的人,当他得知有好几个因长相像他的人冤死之后,心情十分沉重。可是,这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他不是凶手,他跟那些冤死的人一样,都是受害者,因此,他也不能过多地指责自己。同时,他还大大地松了一口气,那就是马科斯终于招回了他的鹰犬。
  但柯蒂斯深知,他现在不能高兴得过早,他现在还不能是柯蒂斯,而只能是约翰·丹费尔!消息说,贝尔回国后官升一级,这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据说,贝尔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马科斯这样对待他,他必然更加卖力,说不定,他会组织更强有力的暗杀队伍,来取真正的柯蒂斯的人头。
  柯蒂斯依然老老实实地补鞋。
  他利用这一段心境较为宽松的时间,仔细地分析那172张藏宝图。以前在菲律宾的时候,他虽然也对这些图纸进行过深入研究,但是,功利性的趋使,使他无法静下心来。现在,他远离闹市,加上暂时摆脱了追杀,可以好好地把这些图纸研究一番了。
  越研究得深入,他越是发现日本人了不得。这些图纸,不仅标出了宝物的具体位置,而且,布局竟有一种飞扬的美感,这是许多设计者办不到的,何况他们是在那么紧张的环境里来完成这一使命。令柯蒂斯深感纳闷的是,为什么每挖出一件宝物,旁边就放着一个精致的空空如也的盒子呢?那种盒子,是不是他花20比索从菲律宾一位老人那里买来的那种?藏宝图上没有标出盒子的位置,无法从图纸上分析出那盒子的用途所在,但一个明显的道理是,那个空盒子一定包含着另一个秘密,说不定,这个秘密一旦被解开、比山下奉文藏金本身还要让人惊心动魄。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紧迫,柯蒂斯逃亡时没有把那盒子带在身边。
  他便继续在那172张图纸上作文章。
  柯蒂斯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把每一张图纸拼在一起,来看看它们是否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个想法,是柯蒂斯灵感的启示。有一大,他在屋子里研究特雷莎2号藏宝点,无意之间,他把另一张藏宝图放在了旁边,当他将眼光从特雷莎2号藏宝图上移开,落在那另一张藏宝图上的时候,竟突然觉得这两张图纸在某些地方有相互勾连之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有一种性质相类的联系,可以将他们拼凑起来。他这么试了试,发现的确可以拼凑,只是要将他们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形,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柯蒂斯本能地认为,如果将172张图纸拼合在一起,一定可以构成一个特殊的图形,说不定,那个图形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也能够解释那个空盒子之秘。
  可是,每一张图纸都长1米宽0。5米,要将它们全部拼凑在一起,在柯蒂斯现在的住房里显然是办不到的,他这房子的总面积不超过40平方米,也就是说,100张图纸也铺不下。他为此而苦恼,想了许多种法子也不能解决这一雄题。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图纸缩小复印。
  虽然街道上的复印点到处都是,可是,柯蒂斯怎么可能把它们送到那里去复印呢?他只有一张一张地进行手工缩微,把它们全都重新绘制在很小的纸片上,然后再来拼凑。
  柯蒂斯在向破译最大秘密的高峰迈进。
  他忙碌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将172张图纸描绘了下来,他兴奋得整个人都是轻飘飘的,一种要揭开某个巨大秘密的紧张和激动,一起向他涌来。
  当天晚上,他开始了拼凑。他按自己的预想,将图纸合在一处,结果,一片混乱,根本看不出什么特别的东西来。然后,他打乱顺序,重新进行组合,结果还是一样。他忙了整整一个晚上,用了好几种方法,都未能达到目的。
  第二天,他照常到摊点去补鞋子,尽管非常疲倦,但是,他不能缺席,因为有那么多人等着鞋穿;而且,他不想让自己的任何一点行动引起别人的关注和议论。要做到这一点,最好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钟摆似的按部就班地生活。
  一回到屋子,他又开始了工作。如果把172张图纸进行排列组合,他这一辈子恐怕也进行不完。但是,他带着侥幸心理,希望在某一时刻会突然地将那正确的图形拼了出来。他还是按原定的计划进行着,每完成一种,他就详尽地记录下来,以免做重复的工作。
  一晃,几年过去了,柯蒂斯还是没有成功。
  他的头发都开始花白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柯蒂斯才突然有所领悟:说不定,拼凑图纸根本无用,所有的秘密都在那个空盒子上!
  他想从报纸上了解更多的有关那个空盒子的事情,可是,媒体只作过那一次轻描淡写的报道,以后再也没有提起。
  ……
  由于他常常看《菲律宾新闻报》,他对菲律宾的局势和山下奉文藏金的挖掘情况了如指掌。当1985年来临的时候,柯蒂斯才觉得自己真正自由了。

 



 
   



 
第十二章 重组〃莱伯队〃 

  在特雷莎7号洞穴里,柯蒂斯等人除发现了大量的黄金、珍宝外,还有些意外的小收获——他们发掘出了一些深藏在泥层之外的古代陶制制品。 
背后的枪声
  从70年代末期,马科斯的身体状况便一日不如一日,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他连从椅子上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了,他不仅坏了肾,而且,还得了狼疮。所谓狼疮,是一种很难医治的绝症,因患者身上的病灶形似狼袭击人时留在皮肤上的伤痕而得名。但是,当时的医生不知是没有检查出来还是有意隐瞒,马科斯的病灶被解释为皮肤过敏,〃他虚肿的脸和患着关节炎的手指则没有得到注意。他时而活跃,时而极度疲乏。一次次说话含混,一回回行为偏执,使他有必要每隔一定时期过一次隐居生活。在严重发作时,他无力处理国事。他从来都是个狡黠熟练的政客,但疾病使他变得武断严厉,郁郁寡欢。〃
  治疗效果时好时坏,当病情好转的时候,马科斯便装出一副健康的样子让人录相,摄影。可是,他不得不每隔4小时便要作一次肾透析。1980年以后,他的病情宫中人人皆知,并被某些人透露到报界。为此,马科斯十分恼怒,他指令贝尔让那些多嘴多舌的人尝尝他的厉害,于是,那些把消息透露到报界的人,一个个又都神秘地消失了,据说,有的人甚至是被割去舌头之后才处死的。这当中,自然有不少受到冤枉的人,可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管不了这么多。几十年前,中国蒋介石政府中有一个显赫的官员曾说过:宁愿枉杀三千,也不使一人漏网。这一残忍的准则,被世界上许多独裁者所信奉。
  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马科斯请来了两个美国医生,这两位医生诊断之后,建议他马上进行肾移置,时间不得超过1980年的2月,否则,他能否保住生命,就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可是,选举即将到来,马科斯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医院里,他推迟了作手术的时间,一直到1982年的夏天,当他再也支持不下去的时候,他才进了医院。这期间,马科斯大肆行贿,请了大量的美国记者为其帮忙,证明所谓肾坏死和有关狼疮的报道不过是些流言蜚语,同时,白宫也为他掩护,使全世界的人都认为他的身体相当健康,再连任一届总统根本不成问题。然而,1983年8月,他不得不做了第一次肾移置手术,但手术失败了,破坏了他的免疫系统,使他的生命遭受了更大的威胁。
  在这一微妙的时刻,流亡者贝尼格诺·尼诺伊·阿基诺经过从波士顿到洛杉矶再到新加坡的7天旅行后,搭乘中国台北航空公司的811次航班来到了马来西亚,其后,他又折回新加坡并飞抵香港,最后又回到台湾。〃他所以走兜圈子的路线,部分原因是他想拜会东南亚各国的官员,同时也是希望震动一下费迪南德·马科斯的保安人员。〃
  时局非常明显,马科斯随时可能死去,同时把政权交给伊梅尔达或者他的儿子邦邦。这样一来,菲律宾人民依然将在独裁者的统治之下。阿基诺这时候回到马尼拉,很可能成为众望所归的团结反对党各派的温和主义派的中心人物。
  马科斯决心除掉这个危险人物,只要他迈进菲律宾的门槛,就让他成为一具僵尸。
  于是,谋杀阿基诺的暗杀行动开始了。
  一批新闻记者聚集到台北,准备护送阿基诺回国。其中有一位名叫肯·卡西瓦亚拉,他是阿基诺的连襟,一个以旧金山为基地的老资格电视记者。在登机返回马尼拉的前夜,阿基诺和卡西瓦亚拉在一起谈话,阿基诺说:〃我刚从马尼拉得到报告,我下机的时候可能在机场受到枪击,然后他们再将开枪打人的人打死,所以我要穿上这个。〃说着他拎起一件防弹背心。〃可是你知道,〃他接着说,〃要是他们打我的头部,我就没救了。〃
  阿基诺和随行的10名新闻记者,还有两个日本电视摄制组,在台北中正机场再一次登上了华航的811航班。他一路上和记者们谈话,在飞机向马尼拉降落时数念珠祈祷。阿基诺原打算在星期天到达马尼拉(那天是米兰达广场血案12周年纪念日),使更多的人能到机场欢迎他,但这一次他没能如愿。飞机是下午1点05分到达的,候机楼里,1万多名欢迎他的群众早已集合在那里,还配备了一个演奏着《系上黄带子》的军乐队。
  其他一些人也在等他,在前一天,他们全都知道了他将于何时到达,乘哪架飞机。旅游部长何塞·阿皮拉斯——与伊梅尔达过从最密的人士之一一一跟华航台北办事处交换了电报,知道每一个细节。马科斯政权的某些人似乎打定主意不在现场出现,伊梅尔达在文化中心附近的亚·马雷海饭店十分招摇地和朋友们共进午餐,时间拖得很长。法维安·贝尔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