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成经济学家[美]约翰·查理斯·普尔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速成经济学家[美]约翰·查理斯·普尔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的经济体系、恢复经济实力时,我们也帮助他们更新了厂房和设备,以至于
他们(特别是日本)现在的厂房和机器比我们更具效率和生产力。这种情况给我
们造成很大压力,因为我们要千万百计地压低国内通货膨胀率,这样才能降低价
格,以免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因价格过高而缺乏竞争力。与此同时,这种方法
对我们解决失业问题却有不利的影响。国际间竞争使我们的许多工作机会被别人
捞去了,如全美国卖出的汽车有25%是其它国家制造的,其中大部分是日本产的,
这就意味着许多就业机会的流失。此外,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缓解通货膨胀,
从理论上而言是会提高失业率的,你还记得刚才说过的取舍问题吧,鱼和熊掌恐
怕难兼得啊。还有—件事要加以说明,计算机革命和自动化操作取代人力的速度,
远远胜过我们训练人力以适应新工作的要求的速度。我们又面临一个非常棘手且
复杂的问题。别看说了这么多,以上我讲的还只是几个大的方面而已,远未包括
全部。”
    “要来点甜点心吗?先生”女招待又转回来问道。
    “好的,贝琪,还是老样子。”
    “你呢,先生?”
    “也—样。”
    “问题在于,”教授继续说,“那些外加的变量,也就是那些发生于经济体
系本身之外,而我们又无法预测的事情。正象你上午才搞明白的那样,我们当然
知道怎样使经济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运行,但对于一个重要条件,石油输出国
组织到底准备如何操纵油价,我们却无从知晓,就象预测天气,我们不可能比气
象学家干得好。”
    “教授,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明白,就是困惑我们很久的财政赤字问题。”
    “说具体点。”
    我又开始感到浑身不自在,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我现在已经知道的是政
府运用财政政策诸如扩大政府开支、减税等刺激经济,可能会产生赤字,那么这
是唯一的原因吗?我们现在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庞大的财政赤字,其原因难道是由
于政府一直在努力降低失业率吗?”
    “你说的只是一部分原因,况且整体经济情况也并不完全如此。里根在1981
年执政时,美国经济正为前所末有的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所困扰,那种状况
确实令决策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这点想必你也完全能够理解。”
    “您的意思是说在处理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之间如何取舍而进退两难吗?”
    “正是如此,你想采取的任何减少失业的措施都有可能使通货膨胀更趋恶化,
而另一方面,假若你想降低通货膨胀率,结果却可能使原有的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里根总统所采取的办法是:利用货币政策对付通货膨胀,运用财政政策对付失业
问题。在那个时候采取这种取舍一半是出于偶然,一半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教授停了停继续说道:“一般来说,政府当局所关心的利益问题未必就与联
邦储备银行完全一致。每一个政治家都希望经济是永远保持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
运行的,在大选期间尤为如此。但联邦储备银行的注意力通常放在通货膨胀问题
上,它将通货问题看得重于失业问题。大部分经济学家都会同意这种观点,因为
联邦储备银行代表着整个银行系统的利益,它必须站在整个银行体系的立场上。
实际上,联邦储备银行属于商业银行所有,而银行家和他们的股东根本不喜欢通
货膨胀,因为他们都是债权人。一旦发生高通货膨胀,就意味着过去拨放的贷款
将以现在贬值过的货币来偿还,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换句话说,通货
膨胀有利于债务人。另外,对于银行业来说,实际利率才是真正生死攸关的利率。
所谓实际利率是市场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差额。银行如果要赚钱,就必须使市场
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以赚取两者之差额,这个差额一般大约是4 %……”
    这时甜点心送来了,我十分高兴。贝琪在我们每人面前各放了一杯马提尼酒,
这时我才真正品出“照老样子”的含义了。教授点上烟斗继续说道:
    “当然银行家也并不真的就那么在乎高利率,因为利率仅仅是他们所出售的
商品货币的价格而已。但有—点是明朗的,利率一旦提高到一定程度,贷款的意
愿便会受到打击,这时所有的人都会蒙受损失……”
    “所有的人都会蒙受损失?”我奇怪地问道。
    “是呀,每一个人都会有损失。利率过高银行贷放出的款少了,消费者与投
资者所能借到的钱当然也就少了,正在进行的事就不得不停顿下来,这就是1981
年到1982年美国的实际情况,当时我们正陷入严重的不景气之中。里根政府当时
采取的措施是削减税收,增加政府开支,其中大部分是国防支出,而联邦储备银
行却极力紧缩货币供应量,使利率上升。直到1982年中期,联邦储备银行才开始
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应量,整个经济才逐渐复苏。”
    “因此,”教授继续说道“当时我们所面临的就是一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相互矛盾的状况,几乎酿成—片混乱。直到政府与联邦储备银行在目标一致情况
下携手并进后,我们才开始摆脱这种难堪的境地。这正是我所要强调的:凯恩斯
的宏观经济理论若要发挥有效的作用,货币政策就必须与财政政策步伐一致,若
不如此,事情只会越弄越糟。”
    “我还是有点不清楚,”我说,“您讲了这么多,究竟与赤字又有什么关系
呢?”
    “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要说这些,首先要明白整个事情的发展过程,接下来我
就讲给你听这前因后果。”
    教授略加思索,缓缓说道:“里根在1980年参加竞选时曾许诺要削减税收,
增加国防支出,同时,他要求联邦储备银行采取严厉的货币政策,抽紧银根以降
低通货膨胀率,正如刚才所讲的那样。而联邦储备银行所采取的严厉的货币政策
导致我们经济陷入很深的萧条之中,这也就是造成我们现在所有的巨大赤字的原
因之一。当经济处于萧条时,因为工作人员减少,政府税收就会减少,政府所能
得到的所得税自然就少了,相反有工作的人的收入提高的又没那么快,无法弥补
因失业人数增加而减少的税收。况且,企业的利润减少了,随之而来的是企业交
纳的所得税也就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支出却会自动提高,因为失业率上
升造成更多的人要求领取失业救济金,社会福利档案里的名单比原来长多了。因
而,这些年来积累起来的赤字,一部分是过去经济不景气所遗留的后果。”
    “可是,在经济复苏过程中赤字难道不会自然消减吗?”我插嘴道。
    “为什么就会自然消减呢?”
    “因为当更多的人找到了新的工作,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都开始上升,政府
税收不就增加了吗?同时,越来越少的人领取失业救济和要求社会福利保障,政
府支出不就减少了吗?”
    “这倒不错,不过在最近几年中,只有一部分赤字是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其
余的则是由于减少税收后,却没有相应地减少政府支出以取得相互问的协调。经
济学家们称这种赤字为‘结构性赤字’。这种生存于结构内部的赤字即使在经济
稳定在充分就业状态条件下也会存在的。”
    “照这么说,未来几年我们所面临的赤字问题根本不可能自行消失,因为其
产生于预算结构。”我这么说着,心里又开始感到有一种抓住头绪的灵感。

                               赤字的灾难
    “这当然是我们有如此巨额的赤字的主要原因,但还不是赤字的真正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赤字会吃掉很大一部分今后几年中原本会产生的私人储蓄,这部
分私人储蓄本来可投资于工厂、机器设备和房地产。这样一来,今后的经济增长
速度就会减慢,个人生活水平也难以提高。
    “就短期而言,赤字表示利率较高。当私人企业开始拓展业务逐渐成长之时,
政府也开始参与资金信贷市场、筹措资金以填补赤字,于是利率开始上涨。高利
率会导致如下几个问题:第一,非均衡经济复苏。在经济体系中,不同行业对利
率的反应程度不同,有些行业诸如房地产、汽车等对利率反应比较敏感,其发展
就不可能与其它产业一致。第二,高利率也导致美元价格居高不下,因而减弱了
美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第三,美国国内利率高涨也会导致世界性的
高利率,这种状况并不一定符合西欧诸国和日本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要求,反而使
得那些拖欠大量债务的第三世界国家负担更为沉重。”
    “难道联邦储备银行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运用货币政策来降低利率吗?”
我反问道。
    “当然可以,只是这样一来又有使经济过热的风险,有可能导致下一次的通
货膨胀。”
    “如果他们保持利率不变……”
    那么,他们就又面临经济有可能陷入另一次衰退的风险。我们现在又看到货
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出现矛盾,情形再一次恶化,就如80年代初期一样。“

                       扑朔迷离的经济走向
    “话说到此你大概已经发现调节经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问题仅限
于控制凯恩斯模式,运用凯恩斯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经济学家就无事可做了。
然而政治与经济永远也无法根本分割开来,总是会有—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发生,
即事先无法预料的突发震荡。正因为如此,近来常常可以听到说经济学家连自己
在做什么都云里雾中。你听到过这种嘲笑吗?”
    “我不太知道。”我回答说。
    “有这样一个流传甚广的笑话,说如果把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学家都集中在一
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我已经听说过这个笑话,但还是勉强挤出一点笑容。
    “另外还有一个是说如果让任何一个职业的全体成员组成一个枪毙行刑队,
只有经济学家们会围成—个圆圈。”
    这一次可真是太可笑了,我用不着装模作样地去笑。
    “正如一个著名经济学家所说的:在物理学中你不必担心光速每天是否会变
动,可以假设这是一个常数。而在经济学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假设,只不过我们
唯一可以确定的假设却是: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人们的行为不会是一个常数。”
    “还有最后一点要说,然后我们一道去上课。”
    我并未想到我们还要去上课,不过也没再问什么,只是把马提尼酒赶紧喝掉。
贝琪给我们端来了咖啡,然后把桌子整理好。这时餐厅里只剩下我和教授两人了。

                                债务与赤字
    “从长远来看,高利率也会导致更大量的赤字。比方说,赤字为2 千亿美元,
利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政府所要负担的赤字的利息就会多增20亿美元,所需支
付的国家全部债务的总利息就更多了,现在这笔债务已接近2 兆美元大关了。”
    “教授,有一个问题我还未真正搞懂,就是债务与赤字究竞有什么区别呢?”
    “赤字指在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