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房子建在山坡上,如果后山没有树林。自然被暴雨冲刷得很厉害,四周的风力也很大,有碍于房屋主人一家大小的身心健康;夏天阳光直照,没有树林遮荫,难以调节小气候。于是,风水先生认为要植“龙座林”。龙座林好象故宫金銮殿上有个靠背的龙椅,这样三面环抱的环境自然是幽美的。风水先生的用意很好,名字也很有吸引力,把居家比喻为“龙座”,希望有天子出世,但是却给本来科学的东西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3、下垫林
建筑在河边、湖畔的房子(或坟墓),虽然后山有“龙座林”,如果没有下垫林,会显得失去庄重,头重脚轻。在山头流水的冲刷之下,还有滑坡、崩塌的危险。风水先生把它取名“下垫林”,名字虽然不雅,但在这个部位植树确也重要。不过,树冠不能太高,不能挡住视野。就象案山不能高过背靠的主山一样,下垫林过高也会有碍风水。 应该说,风水林远不止以上三种,如果把范围扩大一点,在坟墓周围种植的树林也应算为风水林,还有种植的结婚林、添丁林、新房林,也都可以称为风水林。
二、墓地风水林
1、世界最大的风水林──孔林
山东曲阜城北二公里处的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孔林占地3000亩,四周筑墙环绕7公里,内有古树二万余株,柏、桧、柞、榆、槐、枫、楷、朴等各类树木,盘根错节,四时苍翠。〃木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这里茫茫林海,流丹滴翠,别有一番景色。
孔子是春秋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弟子相传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了2000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可否认,这片举世闻名的风水林,为这块墓地增添了无限光彩。
2、汉桂流芳──诸葛林
陕西勉县东南定军山的诸葛亮陵园,占地400余亩,也覆盖着一片茂密的风水林。树木多的时候达到10万株,有许多稀奇古树。墓前左右两侧,各有一株汉桂,称作“护墓双汉桂”,是蜀汉以来少见的接籽桂花树,树高15~16米,冠幅宽20多米,象两把遮天巨伞,八月花开,遍地芳香,无怪乎墓前有“汉桂流芳”的题字。
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死后,后主刘禅亲自下诏,在他的陵园里种了54株柏树,象征着诸葛亮终年54岁,以志不朽。这些古柏,在定军山生长了1700多年。可惜,现在只剩下22棵了,但树干高大,挺拔苍翠,为墓地增添了肃穆的气氛。
山西黄帝县黄帝陵的山头上,至今却还有一片遮天蔽日的古柏树林。据1963年统计,在那大约4平方公里的山陵上,就有古柏6。1万多株。解放后,经过精心护理栽培,实际数字可能还要大些。
三、“绿坑”的福气
闽西有一个住着10户人家的小山村,那是个远近闻名风水很好的地方。好在哪里呢?原来这是个小小的山间盆地,四周青山环绕,里里外外一层层翠绿的树木,围得水泄不通,所以人们叫它“绿坑”。
“绿坑”的居民平均寿命,比附近较大的村里的人平均寿命都要长。什么猪瘟、鸡瘟,附近闹得很凶,“绿坑”却安然无恙。连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也不多见。终年清泉潺潺,绿水长流,水旱灾害罕见。人家都说生活在“绿坑”的人们有福气。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功劳应归于植物。树木好似一位能够消灭病菌、治疗百病,使人类延年益寿的“特种医生”。许多树木能分泌出芳香的萜烯(tie xi)类气态物质,这类物质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许多树木能分泌杀菌素,如挥发油丁香酚、天竺葵油、肉桂油、柠檬油等,他们可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山林里的空气中,含有非常丰富的阴离子(或称负离子,它带有负电荷),它有调节神经系统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肌功能,增加心肌营养,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它是空气里?quot;维生素〃、大气中的〃长寿素〃。据测定,在城市的室内,每立方厘米的空间,只有40~50个阴离子;郊外旷野里,每立方厘米有阴离子100~200个;而在森林里,每立方厘米的阴离子则多达2万个以上。可惜,近几十年来,经过大炼钢铁、文化大革命等几番乱砍烂伐之后,“绿坑”福气的元气大伤,好“风水”逐渐失去了历史的光彩。
山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尽管住在高山峻岭,但是,哪里有人家,哪里就有树林。因为树林保护了“风水”,而“风水”使他们能安居乐业、子孙繁衍,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否则,水土严重流失,童山霍霍,没有一个适宜的居住环境,哪能谈得上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花草树木,是生命的摇篮,文明的象征,人类的伴侣;森林草地,是调节气候的能手,保护环境的卫士。它们都是鸟兽栖息的乐园,美化自然的画师;是陶冶性情的益友,延年祛病的良医;是取之不尽的宝库,造福人类的“天使”。
“天人合一”的杰作──唐都长安城的布局初探
西安,古代成为镐京、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坎中西安,这与它的特殊地理环境分不开。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南阻秦岭,北滨渭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咸阳紧邻西安,秦朝建都于此。隋朝立国后,放弃了原来的长安城,选择了位于东南“山川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的龙首高原另建新城。长安新城南对终南山及子午谷,北临渭水,东有浐、灞二水,城西一片平原。宫殿坐北朝南,当时称为“大兴城”。
唐都长安,是在隋都大兴城的基础上,经扩建、修缮而形成的。城郭呈长方形,东西较长,约九千七百米;南北较短,约八千六百米。周长近三十七公里,面积达八十四平方公里,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宏大的帝王都城。“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地上的城市往往是天上的写照,从而使城市称为宇宙的象征。“天子”居住的都城更是如此,唐都长安城这一人间杰作亦不例外。
一、街坊布局即是对天空的模仿,亦是对人体自身的模拟
“千百家似围棋书”,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用来描绘这种独特的布局格式的诗句,它形象地概括了唐都长安城内的街坊布局。长安城建筑上的最大特色,是城内街道均为东西或南北向,排列正气、方向端正,宽畅阔达,宛如一块规则明朗的棋盘。仔细想来,那星罗密布的宫殿和街坊群,象天上星星那样罗列,又象棋子似的分布,简直就是一盘下不完的围棋。
长安城有十三座城门,其中东西南三面各有三门,北墙则开四门。阴历闰年有十三个月,故十三座城门象征着一年有闰;北端乃宫城所在,是皇帝起居和办公的处所,将这多出来的一个“闰”门放在北墙,象征着皇家“闰气”。
人体阴阳之划分有许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即为:阴为静、代表人体的皮肤,阳为动、代表流动的血液。城墙为表面,相当人的皮肤;街道为内部,相当人之血液,这种阴阳之理在唐都长安城的建筑布局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不但城墙、宫墙为方形四周开门,被街道隔列开来的坊,周围也皆用夯土筑成围墙,四面开门,四面临街。
城内南北大街十一条,东西大街十四条。其中,贯穿南面三座城门和东西两面六座城门的六条大街为主干道路,号称“六街”。南北向的三条大街分别为启夏门街、朱雀大街和安化门街,宽度都在百米以上。其中间的朱雀大街宽达一百五十米,是城内最宽的街道。朱雀大街之名有皇城朱雀门而来,它被连朱雀门,南达明德门,贯穿唐长安城的南北,是全城的主轴。其中,北段自朱雀门到宫城正门承天门一段,位于皇城内又叫“天街”。皇城南面,连接着春明门和金光门的大街是东西向的主干街,它与朱雀大街十字交叉,把全程连为一体,使整个皇城和宫城显得其实更加雄伟,形象更为高大。
长安城中东西、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其中以朱雀大街为界将城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隶属万年县,本应有五十五坊,因城东南角曲江风景区占去两坊之地,故实领五十三坊;西部属于长安县,有一市五十五坊。
一百零八坊排列的象征寓意:108坊恰好对应寓意108位神灵的108颗星曜(如《水浒》中的108将);南北排列十三坊,象征着一年有闰;皇城以南东西各四坊,象征着一年四季;皇城以南,南北九坊,象征着《周礼》一书中所记载的所谓“五城九逵”。
从各坊的大小来看,皇城和宫城东西侧各坊面积较大,皇城以南各坊面积较小。各坊的兴衰也随着唐王朝争智的变化而有兴衰。如唐初以太极宫为皇宫时,皇城东西两侧各坊比较繁荣;而高宗至睿宗时,以大明宫为中枢,其南各坊又成为繁华区;到玄宗执政时移居兴庆宫,兴庆宫附近各坊再随着兴盛起来。长安城各坊尽管大小不宜,繁荣程度有别,但其结构却基本一致。皇城以南的三十六坊,因近靠宫阙,仅有东西街道,故只开东西门,不开南北门。据说这样安排是为了防止泄掉“王气”,破坏了风水,坊的内部,又以宽十五米的小街将坊分成四个部分,层层分割,形成十六块小区,不惧十分严整。
唐长安城的街道坊巷不惧可谓匠心独运,它那整齐划一的结构,使整个皇城都显得落落大方,秩序井然。遥想千百年前威震世界的大唐帝国,其郁郁乎都城风貌尽情显露出一派大国风范。无怪乎时至今日,世界各国有华人聚居的地方还被称之为“唐人街”。
二、宫殿布局即是效仿自然,亦是风水理念的体现
传统风水在建筑上提倡子午向,即坐北朝南,这一提倡被历代帝王所推崇,唐都长安最初的宫殿建筑均为坐北朝南的子午向。我国古代帝王的座位,身在北方,面向南方。因为帝王是一朝之长,宛如之上,所以帝王坐在北边,北就是“上”,而坐在南边的群臣则为卑下,南就成“下”了。 此外,将宫城南面之门命名为“朱雀门”,而将宫城内太极宫的北门命名为玄武门,此皆来源传统风水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有其名必有其实,太极宫的北门既然被命名为玄武门,它就必然带有与之对应的“坎”卦之象征寓意(八卦中坎象征陷)。唐初围绕继承皇位而发生的宫廷之战──玄武门事变在这里发生,恰好与不谋而合。由此看来,城市街道、建筑的命名大有讲究。 还有,在太极宫中太极殿以北建有两仪殿,“两仪”之称谓也是出自《周易》,“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可见,《周易》对传统建筑的影响面之广。
唐都长安城在内部结构上,由外城郭、皇城、宫城以及大明宫和兴庆宫等部分组成。中轴线朱雀大街的北端,是国家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