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风云 作者:丹尼尔·耶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石油风云 作者:丹尼尔·耶金- 第8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别的什么事可做了。詹森和其他人奔下山坡,来到无线电讯站。身穿全套制服的当地卫兵向他们行礼。这些炼油厂的人感到口燥唇干,精疲力竭,登上当地一种叫做“八橹”的船。四周的海面被巨大的火柱映得通红,并且仍可听到连续不断的爆炸声。现在进入计划中的下一个阶段,亦即一项从未演习过的步骤——逃跑。
    这些人离开港湾,进入里科河的河口,朝上游一个疏散营驶去。终于,炼油厂火势冲天的景象消失,进入黑沉沉的丛林和夜幕之中;爆炸声渐渐微弱,耳中传来无休无止的阵阵蝉鸣。他们乘船行驶了几小时,偶尔看到高空中从巴厘巴板反映出来的红光。他们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四十年创业的成果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化为灰烬。最后,他们来到里科河一条小支流沿岸的一个隐蔽在丛林中的疏散营。他们一连几小时聚精会神地静听有无派来接应他们的飞机声。但飞机没有来。
    第二天夜里,詹森和一小批人乘船沿支流返回那个与里科河连接的汇合处。他们在船上过夜,盼望救援人员到来。他们竖起耳朵倾听有没有飞机或船只的声音,但又担心听到的可能会是日本人方面的声音。有一人在硬座椅上睡着了,跌落在水中;其他人把他拉回船上,大声喧喊着驱赶鳄鱼。驱散港中蚊虫的唯一办法是抽烟斗或卷烟。对詹森来说,那几个小时似乎漫无尽期。拂晓来临,他们依然在等待着。
    大约在下午1 时,一架商用水上飞机在天空出现,降落在河面上。飞行员要去另一地点接运一位伤员,但答应返回此地。他信守诺言,运走了四个人。詹森不在其中。后来,詹森和其他一些人收到要他们重返巴厘巴板的信息,于是他们再次出发,顺流而下。那天夜里有两架水上飞机出现,撤走了不少人。詹森坐在第二架飞机上,由于机上过于拥挤,他简直透不过气来。但一到空中,一阵微风透进机舱,有些人甚至瘫倒在机舱地板上睡着了。
    当这些撤退人员抵达爪哇岛北海岸的泅水时,他们受到当地空军基地司令官的欢迎。他说,“不可能再派飞机到巴厘巴板去了;日本人在那里,我已禁止‘格鲁曼号’返回。”有七十五人被困在巴厘巴板海湾,仍在等待救援。然而为时已晚,日军已在海湾南面登陆。1 月24日午夜后几小时,四艘熄灯航行的美国驱逐舰悄悄逼近十二艘日本运兵船,那些船只的轮廓在炼油厂仍在燃烧的红色火焰衬托下清晰可见。在后来称为“巴厘巴板之役”的战斗中,美国人击沉了日军的四艘运兵船和一艘巡逻艇。这是美国人与日本人的首次海战;事实上,它也是美国海军自1898年杜威海军上将在马尼拉获胜后的第一次海面作战。
    那次战役几乎没有推迟日本人在巴厘巴板登陆。处于困境的炼油厂人员别无选择,只得退入丛林中。由于想在丛林中寻找一条撤退路线的努力证明是徒劳无益,他们便分成若干小组。那是一次可怕的艰难历程。他们步行或乘马来小船前进,备受饥饿、疲劳、疟疾、痢疾和恐惧的折磨;由于病员和死亡者一个个掉队,各组的人数就越来越少。从他们所遇见的当地人那里,他们得悉日本人已在婆罗洲全面登陆。他们被困在丛林之中,感到自己犹如笼中之鼠。少数人终于从岛上逃跑。在留下来的七十五人中,只有三十五人历经丛林、日军行刑队和监狱的种种折磨之后,幸存下来。
    “陶醉在胜利之中”
    东印度的其他地方,也像巴厘巴板那样,预先对石油设施进行破坏。但这似乎仅能使横扫东南亚和太平洋的日本人稍稍感到一些不便而已。到1942年3 月中旬,日本完全控制了东印度。随后的几次征眼,意味着日本仅在三个月内就夺取了东南亚的所有丰饶资源——尤其是它为之而战的石油。然而,日本的战争机器仍在向前转动。在东京,东条首相炫耀说:攻陷香港花了十八天,攻陷马尼拉二十六天,攻陷新加坡七十天。一种“胜利狂热”遍市全国。在1942年上半年,惊人的军事胜利使股票市场突然兴旺,行情猛涨,以致政府不得不进行干预,迫使股市下跌。有人说,这个国家已“陶醉在胜利之中”。只有少数人提出警告说,次日的黎明终将来临。
    日本人的兴高采烈并不甚于美国人的震惊和沮丧。1941年圣诞节,新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乘水上飞机抵达珍珠港,开始重振旗鼓的工作。当他渡过港口前往码头时,他在沿途看到几艘小船正在搜寻尸体。在偷袭后两个半星期里,仍有尸体漂浮在海面上。夏威夷那种令人恐怖的景象,只是美国面临的更大的黯淡前景的一部分——一美国必须在东西两半球同时作战,这是一场真正的全球性冲突。恐惧和混乱席卷全国,然而,当长期以来既感到那么害怕而又觉得势难避免的战争终于到来时,全国就迅速地团结一致,准备同德国和日本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
    究竟由陆军还是由海军来负责美国在太平洋的战争呢?双方都不愿意将其在太平洋地区的所有军队都交付给对方的一名军官。人事上的竞争和憎恨加剧了官僚政治中的倾轧。结果是设立了两个司令部和两个战区。陆军和海军的两名最高指挥官相比起来,差异很大。虽然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是一位极其精明的战略家,但他也妄自尊大、夸夸其谈和独断独行。在战时一次会议期间,富兰克林。罗斯福倾听麦克阿瑟讲了三个小时后,对一位助手说:“给我一片阿斯匹林……说实在的,再给我一片阿斯匹林吧,让我在早晨吃。在我整个一生中,从未有人像麦克阿瑟那样对我谈话过。”另一方面,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则是一个说话和气、不摆架子的通力合作者。当他在等待某次战斗结果的消息时,他往往会练习手枪射击,或在办公室外掷马蹄铁游戏。一位记者评论说:“他简直是天生不善于流畅地陈述或生动地交谈的。”
    可是,分散的指挥权不仅形成了军事领导风格上的对比,它还导致双方对有限的物资进行激烈而无谓的争夺。更加糟糕的是,它导致双方在遥远的战区内进行的一些关键性战役中配合得很差。美国部队若要达到最终在日本本岛会师的目标,必须跨越极其漫长的一大段距离。从未有过一场战争达到这样一种规模。美国在资源方面占有巨大的优势。但是,美军如何获得补给呢?又如何能使日军无法利用他们已经夺得的丰富资源呢?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战略的制定,而且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场在太平洋上战线漫长的战争进程。从一开始,尼米兹本人在思想上便对他将执行的战略胸有成竹。用尼米兹传记作者的话来说,他和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一致同意,“盟军的首要目标是确保自身补给线的安全,然后向西推进,以便占领那些可以由此切断日军必需的‘石油补给线’的基地。”
    “成年时期”
    在1942年的头几个月里,美国人珊珊来迟地为战争进行动员之时,日本人却在炫耀着一连串惊人的胜利,并且开始考虑下一步行动。他们已经变得如此自信,以致国家的军事首领们想向西挺进,与中东或俄国方面的德军联合,并帮助他们切断盟国来自巴库和伊朗的石油供应。当然,并非所有的日本人都被“胜利狂热”冲昏了头脑。1942年4 月,袭击珍珠港的策划者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在写给他最宠爱的艺妓的信中说:“‘战争的最初阶段’类似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它将很快消逝;现在进入了成年时期,所以我或许不应当再沉迷下去,而应奋发图强。”
    犹如日本其他海军领导人那样,山本依然深信并委身于一场能够把敌人逐出战争的“决定性战役”。他从自己在美国生活的岁月中懂得,由于美国的石油和其他资源,以及它的工业实力,迅速取得胜利是必要的。因此,日本决定在夏威夷以西仅一千一百英里的中途岛发动一次重大进攻。至少,日本人计划利用中途岛来扩大其防御范围。而如果美国舰队能被诱使出战,那就更好了,因为那时日本就能展开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以完成它在珍珠港已经开始进行的消灭美国太平洋海军的任务。
    1942年6 月初爆发的中途岛战役,证明是决定性的,但其结果却不是像大多数日本人所期望的那样。相反,它正是山本曾担忧的“成年时期”来临。由于美国海军已从珍珠港灾难中得到明显的恢复,而且还具有能够破译敌方密码电文的便利(日军因过于分散而迟迟没有改变密码),它把趾高气扬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击沉帝国海军的四艘航空母舰,而它本身只损失一艘航空母舰。
    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一个真正转折点,也是日军攻势的终点。此后,力量的平衡将有所转移,美国人在人力、资源、技术和组织能力上的强大无比的力量,及其不屈不挠的决心,开始迫使日军在太平洋上一次又一次的浴血战斗中节节败退。在中途岛战役后两个月,反攻开始,美军在新几内亚附近的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随后进行了长达六个月的残酷战斗,但最终美军占领了该岛,这被称为美国在战争中的首次进攻。一度围绕着日本陆军的战无不胜的光环开始破灭。但在耗尽这个顽固敌人的资源——如果不是意志的话——的长期斗争中,这只是走出了代价沉重的一小步。
    最初试图不让日本获得东印度石油的种种努力实际上并未造成很大的障碍。日本人曾预计到那种破坏活动——很久以来便已显露出这种可能性——尽管壳牌石油公司在巴厘巴板,标准一真空石油公司在苏门答腊都作了努力,但日本人发现其破坏程度并不像他们预期的那样严重和广泛。日本人立即着手恢复东印度的石油工业。钻井队、炼油工人和设备纷纷涌现。在短期内,占本国石油工人总数70%的大约四千名油田工人乘船南下。
    结果令人惊异。在战争爆发以前,日本军方曾计划在两年以内从东印度——被称为“南方战区”——取得足够的石油,以弥补缺额。这一目标已超额完成。1940年,南方战区的石油产量为六千五百十万桶。1942年,日本人只能生产二千五百九十万桶,但至1943年,他们使产量回升到四千九百六十万桶——1940年产量的75%。在1943年的头三个月中,日本的石油进口量比美国、英国和荷兰在1941年7 月实施石油禁运前的1941年同期,增长了80%。正如他们所计划的那样,日本人能够利用被占领的东印度来增加石油储备。而且,在南方战区也不缺少石油。日本舰队可在当地随意加油。
    日本人还从加利福尼亚一得克萨斯石油公司的成就中得到好处。这家公司是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和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在东半球的合伙公司。刚在战争发生之前,加利福尼亚一得克萨斯石油公司在苏门答腊中部发现一片大有希望的属于迈纳斯结构的油田,并运进了一套钻井和必需的设备。日本人继续进行这项工作,利用加利福尼亚一得克萨斯石油公司设备钻探一口已发现的油井。这是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冒险开掘的唯一油井。他们探测到了一片特大的油田,是加利福尼亚州和中东之间的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