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文化教育史-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营业额16。73亿法郎。 

    行业组织。全国性行业组织有:全国出版协会、全国书业联谊会、全国 

专业报刊联合会、全国报刊联合会、全国书商联合会。 

    政策与法规。政府一般不干预出版活动,但起一定指导作用。法国文化 

与交流部图书与阅读局负责制订促进出版业发展的政策,统一管理政府用于 

促进图书出口和资助翻译法国图书事业的“图书文化基金”。政府对一般商 

品征收18。6%增值税,对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分别征收7%、4%和33。33 

%增值税。对出口书刊免征增值税。对进口书刊征收7%进口税。对出口音 

像制品征收3~5。4%进口税。自1982年起实行统一书价制。图书的国内售 

价分非完税价与完税价两种。出口图书均为非完税价。1974年加入《世界版 

权公约》。采用国际标准书号,语区号为2。 

     出版近况。全国性出版物目录是:《法国新书目录》、《在版图书目录》。 

最有影响的期刊是:《巴黎竞赛画报》、《快报》、《问题》。1986年,年 

度出书3042种,出版期刊2410种。1985年,进口图书约9亿法郎,主要进 

口国是比利时、瑞士、美国、英国;出口图书21。5亿法郎,主要出口国是比 

利时、瑞士、加拿大、美国、阿尔及利亚。1985年向中国出口图书420万法 

郎。 

    语言文字 

    法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西支。分布地区除法国外,还有比利时南部、 

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瑞士部分地区、海地、卢森堡,以及非洲一些国家:塞 

内加尔、马里、几内亚、扎伊尔、刚果、贝宁、布隆迪等。它是上述国家的 

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使用人口超过1亿。 

     当代法语共有36个音位,其中元音16个,辅音20个。法语元音多,而 

且4个鼻元音,在印欧语系中是少见的。法语元音都是单元音,发音紧张而 

有力,清楚明确,没有二合元音。辅音中没有塞擦音。重音落在最后一个音 

节上。在最近几十年中,法语语音有了较大变化,/a/在法国北部和中部居民 

的发音中倾向于发作靠前的/a/,在青年中尤为普遍,仅在南方的某些方言中 



法语的词形屈折已大大简化。名词没有格的变化,性和数主要通过名词前的 


… Page 34…

冠词、限定词等来区别。动词的变位形式虽然书写形式不同,但其中有一些 

读音是相同的。只有人称代词还保留多种不同形式。形容词也有性与数的变 

化,少数阴性形式还比较复杂。修饰形容词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词 

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以词序和虚词表示。词汇的发展很快。根据J。杜布 

瓦等人就1948和1960年版《小拉鲁斯辞典》所作的分析统计,12年间有1/4 

的词条发生变化,其中删去的14%,新增的占11。4%,另有12%的词义有 

所增减。新词多数是技术词语,一般词语较少。法语增加词汇的重要途径之 

一是向其他语言借词或借用词缀。绝大部分借词来自拉相语、希腊语、英语。 

19世纪曾有过英语热,第二次世界大战又输入大量美国英语词语。各种英语 

借词在报刊、广告、科学著作中大量涌现,有些英语借词的读音甚至不加改 

变地进入法语,以至有“英式法语”之称,引起纯语主义者的担忧。但是也 

有人认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语言的相互影响是正常的。这两种 

意见的冲突导致70年代末的一场公开辩论,后来法国政府出面干预,赞同努 

力拯救法语,防止英语的蚕食。 

     法语采用拉丁字母,有些字母可以附加音符或拼写符号,如é、à、|、|、 

 |等。法语拼法和读音大体相符,但也有不规则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法国的国际地位下降,法语的影响随之减低,但目前仍不失为较重要的国际 

通用语言。 

      (2)教育事业 

     概况 

     战后,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制度的改革,曾多次制订和颁布教育法案, 

建立了与其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学校系统。 

     在战争结束前夕的1944年,法国政府组织了“教育改革委员会”,由著 

名物理学家P。郎之万和心理学家H。瓦隆分别担任正、副主席,于1947年提 

出了教育改革报告。报告指出,教育改革的原则应为:①教育机会均等,一 

切男女儿童和青年不论其家庭、社会地位和种族出身如何,都有受适合其自 

身才能的教育的平等权利。②各种类型的教育和训练方式,居于同等地位。 

③普通教育为一切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础;学校应成为传播普通文化的 

中心。④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的才能、兴趣、禀赋的发展,并给以科学指导, 

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⑤建立单一的前后连贯的学校制度,并规定 6~ 

18岁为义务教育期,各级教育实行免费。⑥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地位。 

根据这个报告形成的《郎之万一瓦隆方案》虽未实现,但它已成为法国战后 

历次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础。 

     1959年第五共和国成立。戴高乐任总统,先后颁布三个教育法案:1月 

6日颁布教育改革法令。主要内容是:①实施10年义务教育 (由原来的6~ 

14岁延长到16岁);义务教育的最后3年可在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学校或 

工商企业办的艺徒学校中完成。②规定中学一、二年级为观察和指导期。③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 

     1963年对中等教育又进行了一次改革,建立了新型的中学——市立中等 

教育学校。法令规定在4000人以上的居民点,建立这样一所综合初中。改组 

后的初中教育,包括古典、现代、技术3组。各组课程实行统一的教学大纲。 

规定观察和指导期扩展到整个初中4年。 

     1968年,法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在民主运动的冲击下,是年11 

月法国议会通过《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根据“自治”、“民主参与”和 


… Page 35…

 “多科性结构”三原则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改革的要点是:①改组和调整 

大学结构,取消大学的系,设“教学与研究单位”,集合若干“教学与研究 

单位”为一所多科性大学;每个大学区可设若干所大学。②实行民主管理。 

大学和教学与研究单位由教师、研究人员、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学生分别 

组成的选举团选出的理事会管理,由理事会主席一校长 (教学与研究单位为 

主任)领导;聘请校外人士为理事会成员。③发展多科性结构,加强教学与 

科学研究之间以及相邻学科之间的联系。 

     1975年7月法国议会通过了教育部长R。阿比提出的改革建议,通称《阿 

比改革方案》。该方案强调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加强小学生读、写、算的训 

练,改进启蒙课的内容和方法;初中学制和课程划一,使从小学到初中毕业 

的9年为基础教育阶段;加强普通中学的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中学数学、物 

理、化学及工艺学等学科体系,加强实验教学;强调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能 

力和个体发展,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要求各级学校加速采用现代化教学手 

段;更多地吸收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加教育教学工作。 

     法国社会党执政后,于1983年又进行了教育改革,改革重点是初中和大 

学。初中不按年龄分班,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各科的成绩分组上课,并根据学 

生能力的发展和成绩的变化进行调整。初中前2年每周32课时,平均分配给 

法语、数学、第一外语、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综合技术教育、体育 

等各门课程,后2年每周加2门选修课,每门课为3课时;实行导师制。大 

学改革的内容是:①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包括中学后的所有公立教育机构。这 

些机构都要受到高等教育法的约束。②强调高等教育的职业化。③分别在文、 

理科的第一阶段和医科的第二阶段学习结束时,经过考核再进行一次淘汰。 

④改“教学与研究单位”为“培养与研究单位”。⑤大学里设行政、科学和 

学习、生活3个委员会,分别负责3方面的工作。 

     教育行政 

     法国在教育方面实行中央集权制。中央设国民教育部,下设负责学前教 

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工作的各个司和总督学局等机构,领导 

和检查所有公立教育机构,监督和检查由部管辖的私立教育机构,确定学校 

教育方针和原则,统一规定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考试的内容和时间,确 

定教育经费,管理公立学校教职员事等。 

     地方教育行政单位是大学区。法国分为27个大学区,大学区设大学区总 

长,由教育部长提名,总统任命。他是本区代表中央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权力 

的高级官员,负责本学区各级各类教育。大学区下一级教育行政单位是省督 

学处,最高负责人是学区督学,由教育部长提名,总统任命,负责本省中小 

学教育。省下设分学区,由一名省督学负责小学教育。由中央到地方各级都 

设有咨询机构,负责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意见和建议。学制(学制结构见下 

图) 


… Page 36…

     各级各类教育 

     学前教育 

     实施学前教育的主要机构是幼儿学校(或称母育学校)。学前教育的目 

的是:“启发儿童的人格,为以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摆脱障碍和实现平等 

作准备”(《1975年教育法》)。学前教育虽不属义务教育范畴,但很受重 

视。  80年代初,2岁儿童入学率已超过30%,3岁儿童近90%,4~6岁儿 

童为100%。 

     初等教育 

     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为小学,属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学制5年(6~11 

岁),第一年称预备阶段,第二、三年称基础阶段,第四、五年称中级阶段。 

初等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掌握认识的基础工具,发展智力、艺术灵感和手 

工以及运动机能,与家庭共同进行道德与公民教育”(《1975年教育法》)。 

课程分基础文化知识教学 (数学,法语)、启蒙课、体育课3部分,儿童入 

学率达100%。 

     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分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初中。4年,前两年称观察期,后两 

年称方向指导期。课程设有法语、数学、现代外语、人文科学、自然科学、 

艺术、综合技术教育、体育。方向指导期除设有上述课程外,每周有6节选 

修课,学生可以从拉丁文、希腊文、第二现代外语、技术、第一外语提高课 

等科目中选学两门。初中入学率达97%。高中分为不同类型。普通高中又称 

长期高中,学制3年,以准备升学为主。自1981年起,第一年不再分科,第 

二年起分A(文学哲学)、B(经济社会科学)、C(数学与物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