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名著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哲学名著蚜- 第6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 能 听 到 十 里 之 外 的 声 音 。 只 有 遵 循 事 物 的 普 遍 法 则 , 根 据 
天 地 本 来 的 样 子 去 对 待 事 物 , 那 么 , 认 识 和 处 理 天 下 所 有 的 
事 物 并 不 是 难 以 办 到 的 。 这 一 思 想 是 有 积 极 意 义 的 。 
      三 、 从 “ 夫 形 者 ” 至 “ 而 百 事 之 变 无 不 应 ” , 是 《 淮 南 
子 》 的 形 神 观 。 它 认 为 形 、 神 、 气 是 生 命 的 三 个 基 本 要 素 。 这 
种 看 法 是 超 越 前 人 的 。 所 谓 形 , 是 指 有 形 的 生 理 构 造 , 它 是 
生 命 的 基 础 。 神 指 精 神 活 动 , 它 支 配 着 人 的 生 命 活 动 。 气 指 
气 态 或 气 血 , 它 是 细 微 而 无 形 的 流 动 体 , 为 生 命 输 送 能 量 。 形 、 
神 、 气 有 内 在 的 有 机 联 系 , 其 中 有 一 个 失 去 作 用 , 三 者 都 将 
受 到 伤 害 , 而 神 的 作 用 最 为 重 要 。 其 根 据 是 : 精 神 活 动 正 常 
的 人 , 可 以 分 白 黑 、 视 美 丑 、 别 同 异 、 明 是 非 ; 精 神 不 专 一 
的 人 , 可 以 视 而 不 见 , 听 而 不 闻 , 不 能 辨 别 是 非 。 因 此 , 它 
主 张 要 以 神 制 形 , 而 不 要 以 形 制 神 , 否 则 , 形 体 将 会 产 生 贪 
图 享 受 、 追 求 名 利 等 各 种 欲 望 。 它 指 出 人 的 生 活 应 受 理 智 的 
支 配 , 不 能 纵 情 于 肉 体 的 享 乐 ; 精 神 如 果 被 欲 念 驱 使 而 过 分 
消 耗 , 就 会 损 害 健 康 , 引 来 祸 患 。 这 如 同 蜡 烛 , “ 火 逾 然 而 消 
逾 亟 ” 。                   
    《 淮 南 子 》 所 提 出 的 形 、 神 、 气 及 对 三 者 关 系 的 阐 述 , 是 
人 认 识 自 身 构 造 的 重 要 里 程 碑 。 它 以 烛 火 关 系 喻 形 神 关 系 , 是 
发 前 人 之 未 发 , 对 后 世 无 神 论 者 产 生 了 重 要 影 响 。 
      以 上 三 个 方 面 , 第 一 方 面 是 根 本 , 认 识 论 、 形 神 观 都 是 
在 宇 宙 观 的 基 础 上 建 立 起 来 的 , 并 与 之 相 一 致 。 



… 238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2 2 9 
            董 仲 舒 : 《 春 秋 繁 露 》                                
A 作 者 及 作 品 简 介 B                                                 
      董 仲 舒 ( 约 公 元 前 1 7 9 — 前 1 0 4 年 ) , 河 北 广 川 ( 今 河 北 
省 枣 强 县 广 川 镇 ) 人 , 出 身 于 大 地 主 家 庭 , 是 西 汉 最 重 要 的 
唯 心 主 义 哲 学 家 、 伦 理 学 家 及 今 文 经 学 大 师 。              
      董 仲 舒 为 人 廉 直 , 生 活 严 谨 , 道 貌 岸 然 。 汉 景 帝 时 任 博 
士 官 。 汉 武 帝 即 位 后 广 罗 人 才 , 举 贤 良 文 学 之 士 , 他 去 应 考 , 
名 冠 群 儒 , 当 殿 先 后 三 次 对 策 , 提 出 了 巩 固 封 建 集 权 统 治 的 
哲 学 理 论 , 成 为 西 汉 中 央 集 权 专 制 统 治 理 论 基 础 的 奠 基 人 。 在 
对 策 中 他 还 提 出 了 “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 以 儒 家 理 论 来 统 
一 思 想 的 建 议 , 得 到 汉 武 帝 的 赏 识 和 采 纳 , 开 此 后 两 千 年 封 
建 社 会 以 儒 学 为 正 统 的 先 声 。 他 后 来 担 任 过 江 都 王 相 和 胶 西 
王 相 。 公 元 前 1 2 1 年 , 以 老 病 辞 职 回 家 , 专 门 讲 学 著 书 。 
      董 仲 舒 著 作 遗 留 下 来 的 除 《 春 秋 繁 露 》 一 书 外 , 在 《 汉 
书 · 董 仲 舒 传 》 中 还 有 《 举 贤 良 对 策 》 。 《 春 秋 繁 露 》 是 董 仲 
舒 哲 学 著 作 汇 辑 , 《 隋 书 · 经 籍 志 》 著 录 有 1 7 卷 , 宋 《 崇 文 
总 目 》 春 秋 类 说 有 1 7 卷 8 2 篇 , 现 存 本 是 7 9 篇 , 缺 3 篇 。 
      董 仲 舒 在 上 述 著 作 中 建 立 了 形 而 上 学 的 神 学 唯 心 主 义 哲 
学 体 系 。 这 一 思 想 体 系 , 是 为 维 护 以 “ 皇 权 ” 为 象 征 的 封 建 
统 治 而 编 造 的 。 从 汉 高 祖 到 汉 景 帝 将 近 7 0 年 间 , 在 黄 老 的 无 



… 239

  2 3 0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为 思 想 指 导 下 , 封 建 统 治 者 采 取 了 一 些 有 利 于 恢 复 生 产 的 措 
施 , 使 社 会 经 济 有 了 较 快 的 发 展 。 到 汉 武 帝 时 期 , 社 会 经 济 
出 现 了 空 前 繁 荣 的 景 象 。 但 是 , 中 央 政 权 与 地 方 诸 王 割 据 势 
力 的 矛 盾 , 封 建 地 主 与 农 民 的 矛 盾 日 趋 激 烈 , 以 “ 无 为 “ 思 
想 为 特 征 的 黄 老 哲 学 已 不 能 维 护 统 治 阶 级 的 统 治 。 为 了 长 治 
久 安 , 统 治 者 不 得 不 假 “ 天 威 ” 来 弥 补 其 强 力 统 治 的 不 足 。 因 
此 , “ 天 ” 就 成 了 董 仲 舒 哲 学 体 系 的 基 石 , 也 是 他 神 学 唯 心 主 
义 世 界 观 的 最 高 范 畴 。 《 深 察 名 号 》 就 是 以 “ 天 ” 为 核 心 阐 述 
了 “ 正 名 ” 与 人 性 的 理 论 。                                          
    《 春 秋 繁 露 》 的 注 释 本 , 有 清 代 凌 曙 的 《 春 秋 繁 露 注 》 及 
苏 舆 的 《 春 秋 繁 露 义 证 》 。 这 里 的 选 文 , 依 据 苏 舆 的 《 春 秋 繁 
露 义 证 》 , 中 华 书 局 1 9 9 2 年 版 本 。                           
                              深 察 名 号                                    
A 原 文 B                                                                    
                                          ①                                 
       治 天 下 之 端 , 在 审 辨 大        。 辨 大 之 端 , 在 深 察 名    
号 。 名 者 , 大 理 之 首 章 也 。 录 其 首 章 之 意 , 以 窥 其 中         
                                                                       ②    
之 事 , 则 是 非 可 知 , 逆 顺 自 著 , 其 几 通 于 天 地 矣           。 是 
          ③                                                                 
非 之 正    , 取 之 逆 顺 , 逆 顺 之 正 , 取 之 名 号 , 名 号 之         
                                                                           讠 
                                                                            高 
正 , 取 之 天 地 , 天 地 为 名 号 之 大 义 也 。 古 之 圣 人 ,            
                        ④                            ⑤                     
而 效 天 地 谓 之 号      , 鸣 而 施 命 谓 之 名       。 名 之 为 言 , 鸣 
          ⑥                   讠               讠                           
                                 高               高                         
与 命 也    , 号 之 为 言 ,      而 效 也 。      而 效 天 地 者 为 号 ,  



… 240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2 3 1 
鸣 而 命 者 为 名 。 名 号 异 声 而 同 本 , 皆 鸣 号 而 达 天 意 者          
   ⑦                                  ⑧                              ⑨     
也   。 天 不 言 , 使 人 发 其 意       ; 弗 为 , 使 人 行 其 中      。 名 
则 圣 人 所 发 天 意 , 不 可 不 深 观 也 。 受 命 之 君 , 天 意 之          
所 予 也 。 故 号 为 天 子 者 , 宜 视 天 如 父 , 事 天 以 孝 道 也 。       
                                                     D C                      
号 为 诸 侯 者 , 宜 谨 视 所 候 奉 之 天 子 也          。 号 为 大 夫 者 , 
                                 E C                                          
宜 厚 其 忠 信 , 敦 其 礼 义        , 使 善 大 于 匹 夫 之 义 , 足 以      
     F C                                        G C                           
化 也    。 士 者 , 事 也 ; 民 者 , 瞑 也       。 士 不 及 化 , 可 使    
                   H C                I C                                     
守 事 从 上 而 已      。 五 号 自 赞     , 各 有 分 。 分 中 委 曲 , 曲    
     J C                                 K C                                  
有 名    。 名 众 于 号 , 号 其 大 全       。 名 也 者 , 名 其 别 离 分    
     L C                                 M C                             D N  
散 也    。 号 凡 而 略 , 名 详 而 目       。 目 者 , 遍 辨 其 事 也      ; 
                                                             E N              
凡 者 , 独 举 其 大 也 。 享 鬼 神 者 号 , 一 曰 祭            。 祭 之 散  
                                                         F N                  
名 , 春 曰 祠 , 夏 曰 礿 , 秋 曰 尝 , 冬 曰 烝           。 猎 禽 兽 者   
                                                                         G N  
号 , 一 曰 田 。 田 之 散 名 , 春 苗 , 秋 蒐 , 冬 狩 , 夏 狝            。 
无 有 不 皆 中 天 意 者 。 物 莫 不 有 凡 号 , 号 莫 不 有 散 名 ,          
     H N                                                                      
如 是    。 是 故 事 各 顺 于 名 , 名 各 顺 于 天 。 天 人 之 际 , 合       
                                                             I N              
而 为 一 。 同 而 通 理 , 动 而 相 益 , 顺 而 相 受            , 谓 之 德  
                                                     J N                      
道 。 诗 曰 : “ 维 号 斯 言 , 有 伦 有 迹 。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