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名著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哲学名著蚜- 第6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妙 是 和 天 地 相 通 的 。 “ 天 ” 就 是 判 断 是 非 曲 直 的 标 准 。 他 说 , 
“ 天 ” 虽 然 不 说 话 , 但 要 求 人 用 语 言 体 现 它 的 意 志 : “ 天 ” 虽 
 然 不 行 动 , 但 要 求 人 按 照 它 的 意 志 去 行 动 。 这 是 说 , 人 的 认 
 识 和 行 动 的 准 则 就 在 于 是 否 能 够 与 天 意 相 符 合 。 名 号 正 是 效 
 法 天 地 、 达 到 天 意 的 , 因 此 “ 不 可 不 深 观 也 ” 。           
       其 次 , 阐 述 了 名 的 产 生 及 客 观 事 物 对 名 的 依 赖 关 系 。 董 
 仲 舒 说 : “ 名 生 于 真 ” , “ 名 者 , 圣 人 之 所 以 真 物 也 。 ” 这 不 是 
 说 名 来 源 于 真 实 事 物 , 而 是 说 事 物 的 名 称 要 真 实 地 表 达 天 意 ; 
 或 者 说 , 天 意 才 是 名 的 最 真 实 的 内 容 。 名 是 圣 人 代 表 天 意 给 
 事 物 起 的 名 号 , 它 完 全 由 天 意 决 定 , 是 表 达 天 意 的 工 具 。 这 
 也 就 是 天 意 决 定 了 人 的 认 识 , 人 的 认 识 决 定 了 万 事 万 物 , 即 
 所 谓 “ 事 各 顺 于 名 , 名 各 顺 于 天 ” 。 这 样 , 名 就 不 是 客 观 事 物 



… 251

   2 4 2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 实 ) 本 质 的 反 映 , 而 是 客 观 事 物 赖 以 存 在 的 根 据 。 名 是 第 一 
性 的 , 实 是 第 二 性 的 , 名 比 实 更 根 本 。 名 又 和 “ 天 ” 一 样 , 也 
是 检 验 一 切 是 非 曲 直 的 神 圣 不 可 动 摇 的 标 准 。 这 种 由 名 决 定 
事 物 的 认 识 路 线 , 完 全 颠 倒 了 主 客 观 关 系 , 在 认 识 论 上 陷 入 
了 唯 心 主 义 的 先 验 论 。                             
       再 次 , 阐 明 了 “ 正 名 ”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端 正 社 会 名 分 , 因 
此 , 他 对 封 建 制 各 等 级 的 人 都 提 出 了 要 求 , 要 求 他 们 都 要 根 
据 圣 人 代 表 天 意 所 起 的 名 来 确 定 其 地 位 , 履 行 其 职 责 , 处 理 
相 互 间 的 关 系 , 这 样 就 可 以 建 立 起 君 主 的 绝 对 权 威 , 就 可 使 
天 下 太 平 。 这 种 “ 正 名 ” 学 说 , 是 假 借 天 命 以 强 化 君 权 , 为 
三 纲 五 常 封 建 秩 序 制 造 神 圣 的 根 据 。 它 是 我 国 封 建 “ 名 教 ” 思 
想 的 理 论 基 础 , 也 是 董 仲 舒 唯 心 主 义 认 识 论 最 根 本 的 社 会 意 
义 。                                                     
       第 二 段 , 从 “ 名 生 于 真 ” 至 “ 如 之 何 谓 未 善 已 善 也 ” 。 这 
段 是 运 用 上 段 的 “ 正 名 ” 学 说 分 析 了 人 性 , 从 理 论 上 对 人 的 
善 恶 进 行 了 探 讨 。 具 体 思 想 内 容 有 以 下 两 点 。 
       一 、 人 性 具 有 善 恶 两 面 性 。 对 此 董 仲 舒 的 主 要 论 证 是 : 
      1 . 从 性 的 涵 义 来 说 , 性 之 名 是 从 生 字 来 的 , 性 就 是 人 生 
来 的 “ 自 然 之 资 ” , 性 就 是 本 质 的 意 思 。 人 所 秉 的 “ 自 然 之 
资 ” 包 含 着 仁 和 贪 两 种 气 质 , 因 此 , 人 性 既 有 善 的 一 面 , 又 
有 恶 的 一 面 。                                         
      2 . 从 善 之 名 和 心 之 名 来 看 , 在 善 之 名 中 寻 求 不 到 性 的 本 
                                                      木 任 
质 , 就 不 能 说 人 性 是 善 的 。 心 的 得 名 是 由    ( 禁 制 ) 而 来 , 心 
这 个 名 是 符 合 一 个 人 有 贪 也 有 仁 的 真 情 的 。 如 果 认 为 人 性 只 
有 善 而 无 恶 , 心 还 禁 制 什 么 呢 ?                 



… 252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2 4 3 
      3 . 从 身 之 名 来 说 , 身 之 名 取 之 于 “ 天 ” , “ 天 ” 有 阴 阳 两 
 种 属 性 , 人 身 上 也 有 贪 和 仁 两 种 品 质 ; 人 身 上 有 性 情 , 如 同 
“ 天 ” 有 阴 阳 。 人 的 贪 , 即 恶 的 品 质 , 体 现 了 “ 天 ” 的 阴 的 方 
 面 ; 人 的 仁 , 即 善 的 品 质 , 体 现 了 “ 天 ” 的 阳 的 方 面 。 人 的 
 性 体 现 了 “ 天 ” 的 阳 , 可 产 生 善 ; 人 的 情 体 现 了 “ 天 ” 的 阴 , 
 可 产 生 恶 。                                                           
       二 、 性 待 教 而 为 善 。 其 原 因 是 : 善 出 于 性 , 但 性 并 不 就 
 是 善 。 人 性 中 不 仅 包 含 善 的 因 素 , 也 包 含 着 不 善 的 因 素 , 性 
 的 概 念 大 于 善 的 概 念 。 而 且 , 有 善 的 因 素 , 也 只 是 说 有 成 为 
 善 的 可 能 性 , 并 不 就 是 已 成 为 现 实 的 善 。 要 使 不 善 的 因 素 变 
 为 善 的 因 素 , 使 可 能 变 为 现 实 , 必 须 使 心 真 正 起 到 控 制 情 欲 
 的 作 用 , 使 人 “ 趋 义 而 不 趋 利 ” , 这 归 根 到 底 是 要 通 过 教 育 使 
 之 实 现 。 这 种 认 为 善 性 是 后 天 教 育 养 成 , 有 合 理 因 素 , 但 董 
 仲 舒 又 认 为 教 化 为 善 才 能 与 “ 天 ” 相 应 。 因 为 “ 天 ” “ 任 阳 不 
 任 阴 ” , 而 人 性 体 现 了 “ 天 ” 的 阳 的 方 面 , 人 情 体 现 了 “ 天 ” 
 的 阴 的 方 面 , 人 只 有 通 过 教 化 , 以 “ 性 禁 情 ” 才 能 与 “ 天 禁 
 阴 ” 相 应 。 又 认 为 , 君 王 教 民 为 善 是 “ 天 ” 有 意 安 排 的 , 
“ 天 ” 生 民 有 善 质 而 未 能 为 善 , 是 “ 天 ” 故 意 留 给 君 王 去 教 化 。 
 如 果 说 民 性 已 善 , 那 既 违 背 天 意 , 又 使 君 王 无 事 可 干 。 这 是 
 以 神 学 目 的 论 批 判 孟 子 的 性 善 论 。                             
       上 述 天 人 感 应 的 人 性 论 , 是 为 巩 固 君 王 统 治 服 务 的 。 董 
 仲 舒 鉴 于 秦 王 朝 覆 灭 的 历 史 教 训 , 借 天 意 劝 说 最 高 统 治 者 在 
 统 治 手 段 上 要 “ 改 玄 更 张 ” , “ 任 德 教 而 不 任 刑 罚 ” , 或 采 取 以 
 教 化 为 主 , 刑 罚 为 辅 的 两 手 政 策 , 认 为 这 样 才 能 巩 固 君 王 的 
 统 治 地 位 。                                                           



… 253

  2 4 4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司 马 谈 : 论 六 家 要 旨                  
A 作 者 及 作 品 简 介 B                                
    “ 论 六 家 要 旨 ” 的 作 者 司 马 谈 ( 公 元 前 ? — 前 1 1 0 年 ) , 夏 
阳 ( 今 陕 西 省 韩 城 县 ) 人 , 西 汉 史 学 家 , 汉 武 帝 时 任 太 史 令 , 
尊 称 太 史 公 。 其 子 是 著 名 史 学 家 、 《 史 记 》 的 作 者 司 马 迁 。 
      司 马 谈 学 识 渊 博 , 研 古 析 今 , 曾 根 据 《 国 语 》 、 《 战 国 
策 》 等 书 撰 写 史 籍 。 在 他 所 处 的 时 代 , 经 济 、 政 治 都 走 向 统 
一 。 在 思 想 界 , 先 秦 自 是 而 相 非 的 诸 子 之 学 , 到 这 时 都 转 移 
到 为 已 成 定 局 的 封 建 统 一 帝 国 服 务 的 轨 道 上 来 。 它 们 虽 然 考 
虑 问 题 的 角 度 不 同 , 方 法 途 径 不 一 样 , 但 大 方 向 是 一 致 的 , 它 
们 之 间 的 斗 争 性 减 少 了 , 融 合 性 增 大 了 。 司 马 谈 的 “ 论 六 家 
要 旨 ” 正 反 映 了 这 种 思 想 文 化 的 发 展 趋 势 , 在 先 秦 思 想 史 的 
研 究 上 具 有 划 时 代 的 意 义 。                     
    “ 论 六 家 要 旨 ” 保 存 在 司 马 迁 的 《 史 记 · 太 史 公 自 序 》 中 。 
这 里 的 选 文 , 依 据 《 史 记 》 第 十 册 , 中 华 书 局 本 。 
A 原 文 B                                               
                          ①                            
     《 易 大 传 》 曰      : “ 天 下 一 致 而 百 虑 , 同 归 而 殊 
       ②                                               
途 。 ” 夫 阴 阳 、 儒 、 墨 、 名 、 法 、 道 德 , 此 务 为 治 者 
   ③                                                ④ 
也   , 直 所 从 言 之 异 路 , 有 省 不 省 耳         。 尝 窃 观 阴 阳 之 



… 254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2 4 5 
                             ⑤                                                
 术 , 大 祥 而 众 忌 讳       , 使 人 拘 而 多 所 畏 ; 然 其 序 四 时       
                             ⑥                        ⑦                      
 之 大 顺 , 不 可 失 也       。 儒 者 博 而 寡 要      , 劳 而 少 功 , 是  
 以 其 事 难 尽 从 ; 然 其 序 君 臣 父 子 之 礼 , 列 夫 妇 长 幼 之          
                                                                            ⑧ 
 别 , 不 可 易 也 。 墨 者 俭 而 难 遵 , 是 以 其 事 不 可 遍 循            ; 
                      ⑨                                                       
 然 其 彊 本 节 用      , 不 可 废 也 。 法 家 严 而 少 恩 ; 然 其 正        
                                                                       D C     
 君 臣 上 下 之 分 , 不 可 改 矣 。 名 家 使 人 俭 而 善 失 真           ; 然 
             E C                                                               
 其 正 名 实     , 不 可 不 察 也 。 道 家 使 人 精 神 专 一 , 动 合         
                        F C                                                    
 无 形 , 赡 足 万 物       。 其 为 术 也 , 因 阴 阳 之 大 顺 , 采 儒       
                               G C                                             
 墨 之 善 , 撮 名 法 之 要        , 与 时 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