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中期文化教育史-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哲学王”,应具有哲学的头脑深通哲学,认识“善”的理念,能根据真、 



①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128 页。 


… Page 28…

  善、美、正义的理念原则去管理国家,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而作为一名军人 

  必须是由身体和智力健全,且经过严格的教育训练的公民承担。谈到培养哲 

  学家和军人教育的关系时,柏拉图指出:军人教育是基础,是哲学家教育必 

  须经过的阶段过程,哲学家的教育是在军人教育这个阶段上去完成。无论是 

  培养哲学家,还是培养军人,都必须依赖于教育。 

       柏拉图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同样重视教育的作用。柏拉图强调教育的重 

  要意义,认为教育作用表现在对人的教育和社会国家建立巩固两个方面:第 

  一,教育对人人的作用。在《理想国》第四卷中,苏格拉底和阿棣孟塔斯有 

  一段关于论教育作用的对话,苏格拉底谈到教育的好处,他说:“我认为一 

  种适当的教育,只要保持下去,便会使一国中的人性得到改造,而具有健全 

  性格的人受到这种教育又变成了更好的人,胜过他们的祖宗,也使他们的后 

              ① 

  裔更好。”柏拉图继承了这一观点,认为通过适当的教育,人性可以得到改 

  造,可以使人变成有理性的人。第二,教育对社会和国家的作用。柏拉图认 

  为,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和国家的重要工具。在他看来,教育要服从于政治、 

  教育目的要和政治目的相适应。既然社会和国家由哲学家统治,军人负责保 

  卫,手工业者和农夫进行生产劳动,那么,教育就应起到建立和巩固维系这 

  种社会秩序的作用。 

       ④阿加德米学园的创建。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纪念传奇英雄阿 

  加德谟的花园里创办了阿加德米学园。这在西方是最早出现的以传授知识、 

  研究学术的一所综合性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学园办学培养对象是奴隶主贵 

  族子弟。教育内容丰富,包括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算术、几何学、 

  天文学、音乐理论,还学习文法、法律、历史、伦理学,体育被列为必修课。 

  教学和学习方法多采用苏格拉底问答法、正式演讲、学生个人钻研等形式, 

  并开展政治咨询活动。教师和学生中曾出现了不少知名人物,如斯彪西坡、 

  色诺克拉底、泰阿泰德、米尼德谟斯、亚里士多德、德琉斯等。阿加德米学 

  园的创建是欧洲学术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对西方的学术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此后,阿加德米被译意为“学院”,欧美一些中学或程度略高于中学 

  的学校,曾以此冠以校名。 

       ⑤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柏拉图吸取和总结了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实践 

  经验,主张教育应由国家管理,接受国家严格监督。他提出了人从出生一直 

  到终世的不同阶段的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其过程大体包括学前教育、普通 

  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关于学前教育,柏拉图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学前教育思想。他 

  认为,对儿童的教育要及早开始,甚至提出了优生和胎教的见解。在教育态 

  度上,柏拉图效法斯巴达教育儿童的作法,凡是自由民之子女,都属于奴隶 

  主国家教育管理范围。具体来看,3—6岁的儿童要送到公立儿童游戏场,接 

  受国家指派的保姆抚养教育。在游戏场里,儿童学习唱歌、听讲故事和做游 

  戏。这些活动的内容,被看成是“道德影响的最好一课”。因此,对于音乐 

  里的语言和故事作为儿童教材,主张必须加以选择审查内容,适合儿童性情 

  和符合奴隶主阶级统治的需要。 

       柏拉图认为,普通教育在6岁以后开始,要尽量对一切儿童施以所谓强 



① 引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年版,第 



37 页。 


… Page 29…

  迫教育,自愿的固好,不自愿的也要来。7—18岁男女儿童要分别居住,进 

  入官办的初等学校学习。这些学校有文法学校、体操学校和音乐学校。学校 

                                                ① 

   “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学习内容有体操和音乐。体操教 

  学有体操、舞蹈、角力和军事锻炼。音乐课教学有唱歌、舞蹈、演奏,还有 

  读、写、算基础知识。强调女孩和男孩一样也要接受军事训练。这一阶段学 

  习重在德、智、体、美的教育,使儿童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不难 

  看出,柏拉图是以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为样本,提出了关于儿童基础教 

  育的思想。 

       18—20岁青年要进行2—3年的专门军事训练,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学 

  习,接受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一方面体育锻炼,还要学习“四艺”,即算术、 

  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在柏拉图看来,四艺知识作为一个军人来说都 

  是应该掌握的。算术学习,有助于调兵列阵和计算船只。几何学习有助于建 

  造兵营和行军列阵,天文学有助于航海,行军观测气候,音乐可以提高战斗 

  士气。青年到20岁时要进行一次筛选,大部分人做为军人编入军队,少部分 

  优秀者再接受10年教育。学习内容继续学习四艺科目,重点研究哲学。这一 

  阶段虽然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但和前一阶段学习目的不同,不 

  在实际应用,重在锻炼思维能力,是为了达到培养出哲学家或“哲学王”。 

  这10年学习结束时,再经过第二次筛选,一般被分配去担任政府官吏。少数 

  人再用5年时间学习辩证法,担任重要官吏职务。极少数的人还需要再经过 

  15年的锻炼,经受磨难考验后,在学识和事功上都是优秀的,尤其是在哲学 

  方面学有成就,就可以成为奴隶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至此,才算完成了教 

  育的全部过程。 

       柏拉图继苏格拉底之后,多方面地探讨和研究了当时的教育问题,从而 

  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其教育理论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服务 

  于奴隶主国家统治利益。他主张国家实施对全体公民教育,提倡人的智、德、 

  体、美的和谐发展,确立了四艺课程体系,设计了完整的教育方案,重视幼 

  儿教育和女子教育,创建阿加德米学园,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而给人富于启 

  发的地方。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宣传先天观念和遗传决定论以及森严 

  的等级制度,又是消极的。 



        (3)亚里士多德及其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继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之后,古代 

  希腊的又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 

       ①生平和教育活动。亚里士多德生于希腊北部靠近马其顿王国的边境地 

  区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其父尼各马科斯为马其顿的宫廷御医,母亲菲斯蒂 

  丝是爱奥尼亚的土著。他少年时期,由于家庭环境条件,曾有机会接触一些 

  学者和跟随本地学校教师学习,受到良好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17岁时来到了雅典,拜柏拉图为师,在阿加德米学园学习和 

  工作长达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为止。公元前343年,42岁的亚里士多德 

  应马其顿之骋成为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历时7年,这是他命运的光辉一段。 

  亚历山大出征波斯前夕,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又重返雅典。不久,在阿 

  波罗神庙附近创办了吕克昂学园。这个地方有许多林荫路,有树木、喷泉和 



① 《理想国》,第70 页。 


… Page 30…

  柱廊装点着。也许就是由于这些供散步的林荫路之故,他的学派获得了“逍 

  遥学派”的名称。在此,亚里士多德潜心讲学和科学研究,经常和他的学生 

  们在一起讨论。他的一些主要著作《政治学》、《工具论》、《物理学》、 

   《诗学》等都是在这里写成的。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政治学、逻辑学、伦理 

  学、历史、物理(自然学科)、心理学和美学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研究,具有 

                                                                               ① 

  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兴趣。恩格斯称他为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 

       公元前323年,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隐居到优卑亚岛卡尔基斯城。次年 

  秋天病逝,终年63岁。 

       亚里士多德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伦理学》、《工具学》、《灵 

  魂论》、 《政治学》,其中《政治学》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观点和主张。 

       ②哲学观和政治主张。在哲学观点上,亚里士多德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 

  心主义之间,最终又走上了唯心主义,基本上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他的老师柏拉图在哲学问题上的一些见解,对柏拉图 

  的“理念说”进行了批判。他反对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 

  的观点。也不同意所谓理念世界是真实的、永恒不变和现象世界是虚幻的、 

  不稳定的说法。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统一的,事物是统一的。他说,人 

  们不会相信在日常所见到的太阳和月亮之外,还存在着永恒的理念的太阳和 

  月亮。他还确认,世界各种事物包括“物质”和“形式”,形式不能单独存 

  在,而是寓于在“物质”之内,举例来说,大理石是“物质”,雕象是“形 

  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大理石便不可能有雕象的存在。这具备了唯物 

  主义的因素。但亚里士多德却把“物质”看成为低级的、被动的;形式是高 

  级的、积极的,最高级的形式即是神。这在本质上又倾向了唯心主义。 

       根据上述哲学观点,亚里士多德论证了人的灵魂和肉体两方面的关系, 

  认为,二者关系如同形式和物质是统一的不可分的。并进一步指出灵魂共有 

  三个部分,即:植物灵魂、表现在营养和繁殖方面;动物灵魂或称意志灵魂, 

  表现在感觉和欲望方面,性质高于植物灵魂;理性灵魂,表现在思维或认识 

  方面,性质高于动物灵魂。据此,亚里士多德提出要求教育与此三种灵魂相 

  适应,进行体育、德育和智育的教育。 

       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亚里士多德主张国家由具有适度财产的中等奴隶 

  主阶层来统治才是最好的。他既反对氏族贵族专制的统治,也反对商业奴隶 

  主的共和制,反对过分贫富悬殊,代表了奴隶主阶级中等阶层利益。他说: 

   “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